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念性壁画在一般情况下创作的主要内容是以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正面人物的历史题材为主,高扬某种思想、传递某种精神,讴歌生命价值,画面应营造出庄重的气氛。国内纪念性主题壁画的创作,多以绘画手段进行表现,如:孙景波2009年创作的壁画作品《一代天骄蒙古民族的英雄》主要材料是布面丙烯、李福来2008年创作《淮海战役》全景画材料为布面油画,2010年侯一民创作壁画作品《抗震壮歌》主要材料是木炭宣纸。由于其实践过程的难度,运用浮雕语言手段创作的以纪念性为主题的壁画艺术还是比较少见的。目前在万州区真正具有纪念性意义的主题壁画更是少见,并且与“九·五惨案”有关的记载也只是停留在原始文字和图片资料范围,暂时还没有针对这一历史事实而创作的绘画和艺术作品。针对此现象,本文撰写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指导意義。
一、“九·五惨案”事件经过
1926年9月5日,英国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四川万县县城,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也称“九·五惨案”具体事件如下: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英国在长江流域享有的特殊权益最多。北伐军进入湖北后不久,英国船舰依仗帝国主义所攫取的在华内河航行权,在四川长江江面多次浪沉中国船只。1924年6月19日,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存放英商安利英洋行准备起运的桐油952篓。这批桐油,原先已确定由“川楚船帮”木船承运至武汉。当日下午万流轮驶经万县,停靠陈家坝。洋行大班郝莱改变主意,突然宣布由万流轮装运。这一违约行为引起船工抗议。“川楚船帮”会首出面交涉,郝莱拒不接受。会首提出由万流轮与“川楚船帮”木船各装运一部分,郝莱仍不接受。在郝莱督促搬货上船时,船工上前阻拦,郝莱用手杖打伤多人,激起船工公愤。在争斗中郝莱自己失足落水,淹死江中。事发后,驻泊在万县的一艘英国军舰,将大炮对准县城,胁迫万县当局要船帮会首为郝莱抵命。船帮会首事发后在逃。英国军舰提出,如不能捕获船帮会首,就要用两名船工抵命。还提出,万县当局必须亲自为郝莱送葬,奉送抚恤金给郝莱家属。英军舰长宣称:如果两天以内不履行这些条件,英舰就要用大炮轰击县城。当时的北洋政府屈从英国压力、饬令四川善后督办严惩凶手。6月22日,当局将“川楚船帮”的向国源、崔帮兴二人枪杀于陈家坝河边。万县军务长官亲自步行于郝莱棺材之后,为其送葬。事件处理后,全国哗然。这是惨案的前因。1926年8月29日,英国太古公司“万流”号商轮在四川云阳江面故意疾驶,浪沉杨森部载运军饷的木船3艘,杨部官兵和船民50余人淹死,饷银8.5万元和枪支50余支沉入江底。杨森当时刚就任吴佩孚委任的四川省省长职,对此事感到奇耻大辱,即找中共派到杨部工作的朱德、陈毅计议。朱德、陈毅力说杨森:反对帝国主义的暴行,是杨部官兵和四川人民的强烈愿望,因而必须采取强硬态度,才能加强杨森的军中威望和政治影响。陈毅提出:一、立即向报界披露事件真相;二、发动工农兵学商各界奋起御侮;三、扣留肇事船只。朱德强调在与英方交涉的同时,必须充分准备英国动用武力。杨森采纳了朱德、陈毅的意见,一面电请重庆交涉员季叔平向英国领事提出抗议,要求惩凶、赔偿损失;一面命令部队加强戒备,随时听命行动。8月30日,英国太古公司“万通”、“万县”两轮由重庆驶抵万县,杨森派兵予以扣留。次日,万县各人民团体和学校联合发出快邮代电,揭露英帝国主义的暴行,要求全国声援。9月2日,中共万县组织以《万县日报》社名义发表通电,提出5项主张:一、组织全国抗英大同盟;二、不购英货,不为英人服役,不供给英人食料,完全对英经济绝交;三、收回英人在华内河航行权;四、取消中英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五、责令赔偿此次生命财产的损失。英国蓄意扩大事态,拒绝惩办肇事凶手和赔偿损失,并以武力威胁,不断向万县增派军舰。同时,向北京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吴佩孚电令杨森“和平了结此案”。
9月4日,英国领事向杨森发出通牒,限24小时内将“万通”、“万县”两轮放行。9月5日,英舰“嘉禾”号、“威警”号和“柯克捷夫”号进迫万县江岸,强行靠帮跳舷劫夺被扣的轮船,开枪打死守船的杨部士兵。杨森部队按事先的命令给予回击。英舰竟开炮轰击万县人口稠密的繁华市区近3个小时,发射炮弹和燃烧弹300余发,中国军民死伤以千计,民房商店被毁千余家,造成了“万县九·五惨案”。
二、项目背景及缘由
首先,受万州区人防局委托,依据“九·五惨案”这一历史事实为人防大楼广场走廊设计纪念性主题壁画,这一举措对于提升人防大楼的人文内涵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勿忘历史,向革命先烈致敬,纪念、缅怀在这场灾难中无辜丧生的劳苦大众。壁画创作主题内容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
第三,从环境艺术的角度纪念性主题壁画的创作与设计本身就是一项很有学术意义的事情。即要考虑壁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又要控制壁画自身的高度、尺寸、色彩以及材料选择都要结合周围的建筑空间、建筑环境进行创作设计。把这样的制作过程上升到理论研究,以课题、研究项目的形式总结展现出来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
三、设计目标
从环境艺术发展的角度看,壁画的创作研究必然带来一种新鲜的视觉语言,越来越多的人会主动的接受和欣赏这种艺术样式,依据不同的人群以及环境的差异对壁画的需求也会各不相同,这样的结果,对推动万州区壁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更好的展示地域文化、艺术的精神价值。
能形成具有特色和水平的壁画艺术成果,获得构建现代壁画艺术发展的精神品质,构建和谐良性的壁画创作环境。
四、设计主要内容及思路
1、图像符号的、挖掘、整理
历史档案资料因为时间久远,大部分图像资料模糊不清,只能观察大概轮廓,当时的地理环境较现在也大有变化,关于“9·5惨案”图像的搜集、挖掘、整理过程变得艰难。
2、纪念性壁画稿的设计、创作以及图像的利用和转接
对搜集到的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大胆的取舍、想象、夸张,通过艺术化的表达,以线描的形式创作壁画初稿,初稿通过以后,再进行着色仿制浮雕材料的色彩效果,完成终稿设计。
3、浮雕壁画形式语言的转换与表达
终稿确定以后,进入浮雕壁画的制作过程:搭板、上泥、翻制,最后就是现场环境的处理与安装。
五、项目的主要创新点
.能利用地域资源形成特有的文化艺术形态,构建万州壁画艺术的内涵与本质。形成独特浮雕壁画艺术语言,产生有影响力的壁画作品。创新与丰富万州环境艺术样式,扩展地域文化浮雕艺术发展。主要以壁画艺术作品方式或艺术研究论文、资料等形式展现。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创作与构图》[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0
[2]楚启恩《中国壁画史》[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3
[3]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
一、“九·五惨案”事件经过
1926年9月5日,英国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四川万县县城,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也称“九·五惨案”具体事件如下: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英国在长江流域享有的特殊权益最多。北伐军进入湖北后不久,英国船舰依仗帝国主义所攫取的在华内河航行权,在四川长江江面多次浪沉中国船只。1924年6月19日,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存放英商安利英洋行准备起运的桐油952篓。这批桐油,原先已确定由“川楚船帮”木船承运至武汉。当日下午万流轮驶经万县,停靠陈家坝。洋行大班郝莱改变主意,突然宣布由万流轮装运。这一违约行为引起船工抗议。“川楚船帮”会首出面交涉,郝莱拒不接受。会首提出由万流轮与“川楚船帮”木船各装运一部分,郝莱仍不接受。在郝莱督促搬货上船时,船工上前阻拦,郝莱用手杖打伤多人,激起船工公愤。在争斗中郝莱自己失足落水,淹死江中。事发后,驻泊在万县的一艘英国军舰,将大炮对准县城,胁迫万县当局要船帮会首为郝莱抵命。船帮会首事发后在逃。英国军舰提出,如不能捕获船帮会首,就要用两名船工抵命。还提出,万县当局必须亲自为郝莱送葬,奉送抚恤金给郝莱家属。英军舰长宣称:如果两天以内不履行这些条件,英舰就要用大炮轰击县城。当时的北洋政府屈从英国压力、饬令四川善后督办严惩凶手。6月22日,当局将“川楚船帮”的向国源、崔帮兴二人枪杀于陈家坝河边。万县军务长官亲自步行于郝莱棺材之后,为其送葬。事件处理后,全国哗然。这是惨案的前因。1926年8月29日,英国太古公司“万流”号商轮在四川云阳江面故意疾驶,浪沉杨森部载运军饷的木船3艘,杨部官兵和船民50余人淹死,饷银8.5万元和枪支50余支沉入江底。杨森当时刚就任吴佩孚委任的四川省省长职,对此事感到奇耻大辱,即找中共派到杨部工作的朱德、陈毅计议。朱德、陈毅力说杨森:反对帝国主义的暴行,是杨部官兵和四川人民的强烈愿望,因而必须采取强硬态度,才能加强杨森的军中威望和政治影响。陈毅提出:一、立即向报界披露事件真相;二、发动工农兵学商各界奋起御侮;三、扣留肇事船只。朱德强调在与英方交涉的同时,必须充分准备英国动用武力。杨森采纳了朱德、陈毅的意见,一面电请重庆交涉员季叔平向英国领事提出抗议,要求惩凶、赔偿损失;一面命令部队加强戒备,随时听命行动。8月30日,英国太古公司“万通”、“万县”两轮由重庆驶抵万县,杨森派兵予以扣留。次日,万县各人民团体和学校联合发出快邮代电,揭露英帝国主义的暴行,要求全国声援。9月2日,中共万县组织以《万县日报》社名义发表通电,提出5项主张:一、组织全国抗英大同盟;二、不购英货,不为英人服役,不供给英人食料,完全对英经济绝交;三、收回英人在华内河航行权;四、取消中英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五、责令赔偿此次生命财产的损失。英国蓄意扩大事态,拒绝惩办肇事凶手和赔偿损失,并以武力威胁,不断向万县增派军舰。同时,向北京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吴佩孚电令杨森“和平了结此案”。
9月4日,英国领事向杨森发出通牒,限24小时内将“万通”、“万县”两轮放行。9月5日,英舰“嘉禾”号、“威警”号和“柯克捷夫”号进迫万县江岸,强行靠帮跳舷劫夺被扣的轮船,开枪打死守船的杨部士兵。杨森部队按事先的命令给予回击。英舰竟开炮轰击万县人口稠密的繁华市区近3个小时,发射炮弹和燃烧弹300余发,中国军民死伤以千计,民房商店被毁千余家,造成了“万县九·五惨案”。
二、项目背景及缘由
首先,受万州区人防局委托,依据“九·五惨案”这一历史事实为人防大楼广场走廊设计纪念性主题壁画,这一举措对于提升人防大楼的人文内涵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勿忘历史,向革命先烈致敬,纪念、缅怀在这场灾难中无辜丧生的劳苦大众。壁画创作主题内容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
第三,从环境艺术的角度纪念性主题壁画的创作与设计本身就是一项很有学术意义的事情。即要考虑壁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又要控制壁画自身的高度、尺寸、色彩以及材料选择都要结合周围的建筑空间、建筑环境进行创作设计。把这样的制作过程上升到理论研究,以课题、研究项目的形式总结展现出来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
三、设计目标
从环境艺术发展的角度看,壁画的创作研究必然带来一种新鲜的视觉语言,越来越多的人会主动的接受和欣赏这种艺术样式,依据不同的人群以及环境的差异对壁画的需求也会各不相同,这样的结果,对推动万州区壁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更好的展示地域文化、艺术的精神价值。
能形成具有特色和水平的壁画艺术成果,获得构建现代壁画艺术发展的精神品质,构建和谐良性的壁画创作环境。
四、设计主要内容及思路
1、图像符号的、挖掘、整理
历史档案资料因为时间久远,大部分图像资料模糊不清,只能观察大概轮廓,当时的地理环境较现在也大有变化,关于“9·5惨案”图像的搜集、挖掘、整理过程变得艰难。
2、纪念性壁画稿的设计、创作以及图像的利用和转接
对搜集到的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大胆的取舍、想象、夸张,通过艺术化的表达,以线描的形式创作壁画初稿,初稿通过以后,再进行着色仿制浮雕材料的色彩效果,完成终稿设计。
3、浮雕壁画形式语言的转换与表达
终稿确定以后,进入浮雕壁画的制作过程:搭板、上泥、翻制,最后就是现场环境的处理与安装。
五、项目的主要创新点
.能利用地域资源形成特有的文化艺术形态,构建万州壁画艺术的内涵与本质。形成独特浮雕壁画艺术语言,产生有影响力的壁画作品。创新与丰富万州环境艺术样式,扩展地域文化浮雕艺术发展。主要以壁画艺术作品方式或艺术研究论文、资料等形式展现。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创作与构图》[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0
[2]楚启恩《中国壁画史》[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3
[3]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