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画片等儿童影视作品以其故事性强、表达浅显易懂、语言诙谐幽默、故事结构简单、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等特点,能够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哪我们将如何以此开展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呢?
一、凭趣选材,高效备课
兴趣的形成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从影响因素来看,内在因素由学生的个体需求决定,而外在因素是指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人或物所具有的价值;从教学角度来看,就是借用教材选用、教学手段两大外力。教师通过兴趣牵引,使学生实现了自主探究式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可见,教师在备课中,要依据学生的兴趣选取教学材料,提高备课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英雄雨来》载入中小学教材已有半个多世纪,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由于该作品被拍摄成影视作品,在教学材料的选取中,教师可直接引用影视作品,作为课前导入和辅助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热衷。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围绕“雨来”的个人经历展开设计:(1)展现其游泳技艺高超;(2)补习文化知识;(3)掩护李大叔,与鬼子斗智斗勇;(4)运用游泳技艺脱险。这样增加课堂教学的连贯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中,除影视作品外,还可运用图片、剪贴画、音乐等感官冲击手段,使人物鲜活起来;同时增加课堂沟通,鼓励学生开口抒发自己对“雨来”的看法和感悟,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二、以问代教,激发学趣
“问”更能突出教育的引导性和启发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多问,学生则会多想;教师不问,学生则不想,因为未经思考,则不会留下深刻的记忆。问是在给下一环节的教学做铺垫,问是一门艺术,既要承前,还要启后,始终牵引着学生的兴趣。
如上面课例,开篇通过设问给主人公定位:“从题目中看出主人公具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将阅读的重点落在“小英雄”三个字上。首先,启发学生意识到“小”是雨来的年龄表征,拉近了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产生“同龄人”的亲切感。其次,“英雄”是“雨来”的形象表征,学生不禁想问这位“同龄人”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
接下来,进入正文中,教师再次设问:“‘雨来’具有什么特殊技能?”这一问指向性很强,且为后文解读“雨来”顺利脱险埋下伏笔。接着再问:“‘雨来’在夜校中学到了什么?”将“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单独提出来,仍然是为后文解读做铺垫,用爱国精神诠释“雨来”英雄行为的合理性。接下来,根据情节的推衍转折,教师提出:“‘雨来’是怎样被捕的?他凭借什么经受住了鬼子的严刑拷打?”这一问题直接将学生引向“雨来”在夜校中学到的那两句话,“雨来”在心中默念的同时,通过重复阅读,不断刺激着学生的大脑,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最后,教师再问:“‘雨来’是怎样脱险的?”将学生的思绪带回了阅读的初始,学生体会到作者在开篇讲述“雨来”游泳技艺高超的用意。整个课堂教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节,节奏紧凑,一气呵成。
三、多元解读,“评”意近人
设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并阐发不同观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对课文的解读程度,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小英雄雨来》中,尽管主人公“雨来”的生活与当前小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但凭其语言之诙谐、情节之跌宕,仍有很高的可塑性与阅读价值。
如文中写“雨来”掩护“李大叔”脱险的一段,为什么让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去移动笨重的缸呢?万一“雨来”力气不济,没能及时将缸移回原位,那么“李大叔”的脱险计划岂不泡汤了?况且“李大叔”难道没有想过“雨来”仅仅是名儿童,以儿童的心智与狡猾的鬼子周旋,难道不会有生命危险吗?这些疑问说明学生在认真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课文。教师听到这样的问题,首先是感动,其次是肯定,最后才是评价与解释:不得不承认,“李大叔”让“雨来”掩护自己,的确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鬼子不会为难一个小孩子;但从“李大叔”的角度来分析,他对“雨来”的机智与勇敢是有所了解的,他并没有料到鬼子追得如此神速。作者运用了这样的情节错位,才塑造出“雨来”光辉的英雄形象。这一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疑问,又深化了作者的初衷,一语双关。
儿童的思维充满了感性,所以才会对影视作品、动画片这些视觉效果冲击较强的表现形式产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便抓住了使学生产生快乐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少讲多问,甚至以问代教,启发学生自主挖掘阅读的兴趣点;另外,教师从多角度、多视野解读课文,给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向和充分的选择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多给予学生肯定、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在愉快的状态下,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可见,要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凭趣而学、依学而教”,使学生学得乐在其中,教师教得有的放矢。◆(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甘 甜
一、凭趣选材,高效备课
兴趣的形成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从影响因素来看,内在因素由学生的个体需求决定,而外在因素是指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人或物所具有的价值;从教学角度来看,就是借用教材选用、教学手段两大外力。教师通过兴趣牵引,使学生实现了自主探究式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可见,教师在备课中,要依据学生的兴趣选取教学材料,提高备课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英雄雨来》载入中小学教材已有半个多世纪,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由于该作品被拍摄成影视作品,在教学材料的选取中,教师可直接引用影视作品,作为课前导入和辅助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热衷。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围绕“雨来”的个人经历展开设计:(1)展现其游泳技艺高超;(2)补习文化知识;(3)掩护李大叔,与鬼子斗智斗勇;(4)运用游泳技艺脱险。这样增加课堂教学的连贯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中,除影视作品外,还可运用图片、剪贴画、音乐等感官冲击手段,使人物鲜活起来;同时增加课堂沟通,鼓励学生开口抒发自己对“雨来”的看法和感悟,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二、以问代教,激发学趣
“问”更能突出教育的引导性和启发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多问,学生则会多想;教师不问,学生则不想,因为未经思考,则不会留下深刻的记忆。问是在给下一环节的教学做铺垫,问是一门艺术,既要承前,还要启后,始终牵引着学生的兴趣。
如上面课例,开篇通过设问给主人公定位:“从题目中看出主人公具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将阅读的重点落在“小英雄”三个字上。首先,启发学生意识到“小”是雨来的年龄表征,拉近了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产生“同龄人”的亲切感。其次,“英雄”是“雨来”的形象表征,学生不禁想问这位“同龄人”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
接下来,进入正文中,教师再次设问:“‘雨来’具有什么特殊技能?”这一问指向性很强,且为后文解读“雨来”顺利脱险埋下伏笔。接着再问:“‘雨来’在夜校中学到了什么?”将“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单独提出来,仍然是为后文解读做铺垫,用爱国精神诠释“雨来”英雄行为的合理性。接下来,根据情节的推衍转折,教师提出:“‘雨来’是怎样被捕的?他凭借什么经受住了鬼子的严刑拷打?”这一问题直接将学生引向“雨来”在夜校中学到的那两句话,“雨来”在心中默念的同时,通过重复阅读,不断刺激着学生的大脑,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最后,教师再问:“‘雨来’是怎样脱险的?”将学生的思绪带回了阅读的初始,学生体会到作者在开篇讲述“雨来”游泳技艺高超的用意。整个课堂教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节,节奏紧凑,一气呵成。
三、多元解读,“评”意近人
设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并阐发不同观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对课文的解读程度,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小英雄雨来》中,尽管主人公“雨来”的生活与当前小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但凭其语言之诙谐、情节之跌宕,仍有很高的可塑性与阅读价值。
如文中写“雨来”掩护“李大叔”脱险的一段,为什么让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去移动笨重的缸呢?万一“雨来”力气不济,没能及时将缸移回原位,那么“李大叔”的脱险计划岂不泡汤了?况且“李大叔”难道没有想过“雨来”仅仅是名儿童,以儿童的心智与狡猾的鬼子周旋,难道不会有生命危险吗?这些疑问说明学生在认真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课文。教师听到这样的问题,首先是感动,其次是肯定,最后才是评价与解释:不得不承认,“李大叔”让“雨来”掩护自己,的确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鬼子不会为难一个小孩子;但从“李大叔”的角度来分析,他对“雨来”的机智与勇敢是有所了解的,他并没有料到鬼子追得如此神速。作者运用了这样的情节错位,才塑造出“雨来”光辉的英雄形象。这一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疑问,又深化了作者的初衷,一语双关。
儿童的思维充满了感性,所以才会对影视作品、动画片这些视觉效果冲击较强的表现形式产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便抓住了使学生产生快乐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少讲多问,甚至以问代教,启发学生自主挖掘阅读的兴趣点;另外,教师从多角度、多视野解读课文,给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向和充分的选择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多给予学生肯定、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在愉快的状态下,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可见,要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凭趣而学、依学而教”,使学生学得乐在其中,教师教得有的放矢。◆(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甘 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