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专访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
不要让分离主义的气焰高涨
本刊特约记者 | 吴薇
他的父亲是蒋经国,祖父是蒋介石,因为是非婚生,他和孪生兄弟驻足在蒋家门外达半个世纪之久,光“敲门”就花了46年……这个人,就是蒋孝严。
“虽然我进门的时候,门里面已经空无一人。蒋家的人已经故世了,我爷爷、我父亲。但是我内心还是充满了喜悦,因为从此以后,我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孩子,都不用徘徊在门外。”在自传体《蒋家门外的孩子》一书中,蒋孝严满含深情地这样写道。
近年来,身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的蒋孝严频频访问大陆,从寻根问祖到经济文化交流,为两岸和平共处献计献策、奔走呼吁。11月7日上午,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副主席办公室里采访蒋孝严。他的办公室陈设极其简单,一张宽阔的大办公桌,靠墙是一排书柜;一套挨着墙的小沙发,茶几上放着祖父和父亲的合影。蒋孝严精神饱满,笑容满面,眉宇间颇有其父风采。
孤儿竟是蒋家人
蒋孝严因奇特的身世曾被人们称为“乞丐王子”。
1937年,从苏联回来不久的蒋经国被父亲蒋介石派往江西南昌,因工作关系,他结识了秀外慧中的章亚若。不久,两人相恋。不过当时,蒋经国已与蒋方良结婚3年。1942年1月,章亚若在桂林生下一对双胞胎,这两个非婚生孩子只能随母亲的“章”姓,名字由蒋介石定为“孝严”、“孝慈”,与蒋经国的其他儿女一样是“孝”字辈。蒋经国和夫人蒋方良则育有三子一女,即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以及女儿蒋孝章。目前,除蒋孝章和蒋孝严外,蒋经国其他儿子皆已过世。
孝严兄弟俩7个多月大的时候,母亲章亚若离奇死亡。自此,两兄弟由章亚若的弟弟章浩若及其妻子纪琛抚养,舅舅及舅妈在官方文件上登记为两兄弟的生父母。1949年,在蒋经国的安排下,蒋经国得力爱将王升带着孝严兄弟和其外婆、舅舅等人辗转厦门来到台湾新竹。在新竹,章孝严兄弟生活在外婆和舅舅、舅妈的关爱下,把舅舅和舅妈当作父母,而王升将军每周会过来给他们送生活费。
章孝严读初中的时候,生活费突然被中断了。章氏兄弟的初中高中生活就变得非常艰苦,两人甚至去米店赊米糊口。1958年,章孝严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外婆把兄弟俩叫到跟前,手上拿着一张早已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位灵秀端庄、面带微笑的少妇。外婆用颤抖的南昌话告诉他俩:“这是你们的娘,她死得好可怜。你们本来姓蒋,是蒋家的人……你们的爹是蒋经国!”
“蒋经国”三个字强烈地震撼了兄弟俩,对他们而言,“蒋家”是高高在上的另外一个世界里的人。身世的不幸和生活的窘迫激励着两兄弟发奋读书。1960年,兄弟俩均考入台湾东吴大学,后来又前往美国读书,章孝严获得乔治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章孝慈获得杜兰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74年至1977年间,章孝严在台湾地区驻美国华盛顿“大使馆”工作,之后回台湾进入“外交部门”。
章孝严从未放弃对父爱的渴望,叫一声“爸爸”成了他最大的心愿,然而,他始终没有如愿。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半夜11点多,同父异母弟弟蒋孝勇带着章孝严和章孝慈,赶赴石牌荣民总医院怀恩堂冰柜前瞻仰父亲遗容。
父亲去世后,因政见不同,平时与章孝严关系很好的蒋孝勇开始与他日渐疏远,这预示着章氏兄弟“回家”之路将漫长而艰辛。但是,对于章孝严来说,认祖归宗的愿望日益强烈。他曾经去求助宋美龄,却被屡次拒见。
2000年8月,已辞去公职的章孝严和夫人回到浙江奉化祭祖,开始了回归蒋家之路。祭祖归来,章孝严去看望王升将军,王升将军出具证明:“一、章孝严先生确为经国先生之亲生子,母亲为章亚若女士。二、出生后,章孝严及其双生兄弟章孝慈之有关生活费用,均系由经国先生所提供;其中若干部分,曾由本人亲自转交予章孝严的外婆及舅舅。经国先生对其亲生子章孝严及章孝慈确有扶养之事实。”
之后,章孝严前往南昌,找到舅舅章浩若的两个孩子,由他们来证明,章浩若与章孝严只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再就是前往美国洛杉矶,找到舅妈纪琛,从她头上拔了几根头发,带回台北做DNA鉴定,证明舅妈不是他的母亲。最后前往桂林,找到当年出生的医院,证明1942年在这里出生的两个孩子,母亲是章亚若,并由台湾海基会、大陆海协会进行了公证。
2002年12月12日,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60岁的章孝严终于实现认祖归宗的愿望,取得新的身份证,父亲栏更正为蒋经国,母亲栏为章亚若。2004年12月15日,蒋方良在台北逝世。3个月后,蒋孝严再次领到了新身份证,这一次他正式将姓氏改为“蒋”。2005年4月7日在浙江奉化,蒋孝严首次以蒋家子弟身份参与了蒋氏家族的清明祭祖,为他60年的认祖归宗之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蒋孝严是目前蒋家唯一从政的人。上世纪90年代任“外交部”政务次长,后到“行政院”工作,曾任李登辉时期“总统府秘书长”。2008年11月,他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至今。
谈家族:等到蒋家不当权才改姓
环球人物杂志:您见过老蒋先生吗?
蒋孝严:我们没有以祖孙的关系见过面。我在当兵的时候,他去阅兵,我站在第一排,看到了他,也不是特意安排的。我见我父亲也不是以父子关系见的,当时他是“行政院长”,我作为“外交部”官员参加一个酒会,远远看到他,他也看到我,目光接触,他当然认得我,那时候感触万千。我多想上去叫他一声“父亲”,可是不敢这么做。
环球人物杂志:在《蒋家门外的孩子》一书里,您生动感人的笔触打动了我们。能介绍一下认祖归宗的心路历程吗?
蒋孝严:我在读高中的时候知道自己是蒋家人。其实我们小时候就姓蒋,后来因为母亲过世,母亲的死又有很多疑团,家里有点害怕,所以上学的时候就从母姓。我跟弟弟知道身世后,就准备遂了母亲的遗愿认祖归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法进行,尤其是采取这个行动对父亲不妥。父亲去世后,我就开始行动了。2000年,我到浙江奉化祭祖,这是我认祖的第一步。直到2004年12月蒋方良女士过世,我才从父姓,改名蒋孝严。这期间有顾虑,更有对蒋方良女士的尊重。整个心路历程就是这样子,我是等到蒋家不当道、不当权才改姓蒋的。 环球人物杂志:改姓之后您有什么变化吗?从蒋家继承了什么样的政治遗产?
蒋孝严:我还是我,没什么变化,多了一份责任,因为大家都知道了我是蒋家后代。不改人家也知道,改了之后更清楚了。我们中国人讲名正言顺,言不顺事不成啊,所以改姓就是一个责任。所谓政治遗产,得是在蒋家当权的时候抢这个政治光环。在陈水扁“去蒋化”的时候,蒋家身份还是一个包袱,但整体讲,蒋家身份对我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蒋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确切地说,我没有从蒋家继承了什么政治遗产,而是继承了一份很重要的责任。
环球人物杂志:您对两蒋(蒋介石和蒋经国)移灵一事怎么看?
蒋孝严:我想这个事情牵涉比较广,移灵有两个方向,一是从现在的地方移到五指山公墓,这个我是反对的。当时是因为民进党执政,有人担心他们反蒋会破坏慈湖(蒋介石陵墓所在地)和头寮(蒋经国陵墓所在地)的陵寝,我觉得是多虑了,台湾再怎么样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另外我也去看过五指山公墓,毕竟是公墓,无法彰显两位先人在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定位。第二个主张是移到大陆,包括移到浙江奉化和南京正气亭(蒋介石生前有意把这里作为百年后的安息地),我觉得这要找适当的时机。而且大陆会觉得时机成熟吗,万一真的移过去的话,我们会要求高规格的葬礼。当然,我没有正式提出来。坦白跟你讲,我还到正气亭去看过。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蒋家后代,您担任国民党副主席,有没有特别感受?是否研究过祖父和父亲治理国民党的得失?
蒋孝严:现在与两位先人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不一样了,我不能跟他们比。祖父当政时,国家处于外敌侵略,他把国家统一起来;父亲到台湾来,也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带领台湾走向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时势造英雄,是什么时势?当然是困难的时势造英雄。包括大陆领导人,也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建设国家,他们了不起。
我很高兴地看到,最近几年大陆变化很大,对我祖父的定位也很不一样了。我最早看大陆电视剧,国民党军都是帽子戴得歪歪的,衣服穿得很别扭,被丑化了。现在的电视剧里,国民党官兵都穿得很帅气,像个部队了。大陆也肯定国民党军正面抗战的功绩,这表明大陆的自信心提高了,我觉得有自信才会勇于面对历史。台湾也一样,以前丑化共军,叫共匪,漫画也把你们的帽子画得歪歪的,讲土八路什么的,现在没有了,也不叫匪了。两岸都很务实。
你提到我的祖父和父亲,他们在历史上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我担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这是一个责任,也是一个荣誉。能够在两岸关系上做一些贡献,这是我非常大的自我期许。
环球人物杂志:您反对子女从政吗?
蒋孝严:我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对政治没有兴趣,儿子蒋万安在美国做执业律师,很优秀,他对从政不排斥。我完全尊重孩子们的个人意愿,万安可能明年回台湾。我建议他,在美国可以生活几年,但是你毕竟要踏实地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成就事业,在国外做的只是工作而已,没有办法创造历史,要创造历史必须在中国的土地上。我觉得他有从政的可能性。
谈大陆:每个地方都给我不同的感受
环球人物杂志:您在大陆很多地方都生活过,能说说它们对您不同的意义吗?
蒋孝严:每个地方有很不同的感受。桂林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母亲过世的地方;奉化是我的祖籍所在地,是我先人出生的地方;台湾是我成长的地方,从7岁成长到现在,也是最有感情的地方。我上次在北京就讲过,像我这个年龄层的人都经过中国的动荡,在很多地方住过,像贵州我也住过,在铜仁住过一年多。
不管我是浙江人、广西人、贵州人,还是台湾人,我都是中国人。很多台湾人说他不是中国人,这就很奇怪了。
环球人物杂志:不久前,民进党中常委谢长廷先生访问大陆,有个感受是大陆没什么中华文化,反而台湾保留得比较完整。您怎么看?
蒋孝严:这个批评我很难接受。大陆文化在“文化大革命”中确实是破坏了一些,但不能说没有中华文化,尤其是现在,(大陆)正在把过去失去的东西找回来,在努力中,可以看得出来。对台湾来讲,中华文化是保留得相对完整,因为大陆在破坏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中华文化总会,推广中华文化。完整性不必谢长廷先生讲,很多大陆乡亲来台湾都有这个感受,但不能说中华文化在大陆就不存在了。
环球人物杂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您说希望他有时间到台湾交流,您对他发出正式邀请了吗?
蒋孝严:这件事还没有进展。莫言先生获奖消息公布时,我恰好在山东参加一个文化活动。听到他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我曾说过,经济能使一个国家壮大,军事能使一个国家强大,但只有文化才能使一个国家伟大。莫言获奖是中国人的光荣,他是道道地地的中国人,跟高行健不一样。我希望有一天莫言先生真的来台湾访问,进行一些文学方面的交流,让大家分享他在文学方面独到的成就。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蒋家的后代,您一直致力于两岸沟通和交流,两岸春节包机就是您一手推动的。
蒋孝严:在两岸关系上,我很早就觉得应该出点力。我在2002年提了一个报告,希望从台商需要的春节包机做一个突破,因为我在外交界服务过,对包机的概念很清楚,包机不需要航权,不需要两个政府签署协议,当然政府要同意。2002年我到大陆和香港,见了很多人,大概10天时间跑了11个城市。但当时民进党执政,春节包机推动起来非常困难,当时的“行政院长”游锡坚决不同意,说台湾飞机可以去大陆,大陆飞机不能到台湾来。他们担心台商一下飞机就变成解放军了,或者飞机后面跟着米格战斗机。现在看来,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后来民进党也觉得两岸直飞不可挡,但提出了条件,台湾飞机飞过去,大陆飞机不能飞过来。我只好再去大陆找国台办,跟他们说就让台湾一步吧。
到最后,包机成行的时候,民进党来抢成果。台湾飞机首次直飞大陆的时候,民进党让海基会的人坐上去,不让我跟着。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无所谓的。
谈两岸关系:不设时间表
环球人物杂志:您觉得未来两岸关系的突破点在哪里? 蒋孝严:目前来看,无所谓什么突破点。如果两岸关系有停滞不前,才有所谓的突破,但现在整体来讲,各方面的关系都在发展、强化当中,目前阶段就是考虑如何把它深化,把它更深一层地落实。
回顾以前的两岸关系,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过问题,因为李登辉到美国访问,1996年和1997年两岸关系就紧张了,两会协商都停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在寻求突破。
2000年,陈水扁刚上来的时候两岸关系还好,但后来他提出“一边一国”论,两岸关系就停下来,并且更紧张了。大陆要听其言,观其行,到后来他搞“台独”,大陆就认定他在破坏两岸关系。那时我们也在寻求突破点,春节包机就是在那个氛围里的一个突破。现在来看,两岸关系进展还蛮平顺的。至于两岸政治谈判,不是最近才提的,很早很早就有这个呼吁和期盼了。在这个问题上,双方要具有高度的智慧,很多东西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两岸现在有这个共识,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搁置争议。我觉得很多事情可以水到渠成,光喊是没有用的,也很难设定一个时间表。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执政党国民党副主席,您如何看待两岸政治谈判的前景?
蒋孝严:台湾的情况跟大陆是有差异的,比如说所谓党对党的谈判,在你们的概念里是可行的,就是执政党跟执政党。可是你知道台湾有多少个政党吗?121个,成立政党很容易,只要年满20岁,没有任何违法记录,有30个人联署,就可以成立一个政党。当然一些小党没什么政治影响力,目前台湾真正有影响的是国民党和民进党,还有亲民党和新党。在这种情势下,国民党虽然在“立法院”是多数,但和民进党的差距不是很大。一件事情我们提出来,民进党可以为反对而反对,不是为了对错而反对,这种例子太多了。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在准备跟大陆谈判的时候要考虑台湾内部是不是已经形成了这个共识和氛围,否则后面的一些反应或政治上带来的震荡会看不清楚。
我觉得大的趋势是很清楚的,两岸和平的情势是台湾民众和大陆民众都希望的。我们现在要想办法把它稳定住,而且要做到持续性,做到不可逆转。台湾政治要面临每四年一次选举,将来不管谁上台,这个不可逆转性要确保。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台湾内部对于两岸政治谈判的顾虑是什么呢?
蒋孝严:前不久,有媒体问马主席要不要到大陆去访问,他没有排斥,但是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以什么名义,“中华民国总统”和国民党主席两顶帽子要同时戴着。在跟大陆接触时,台湾民众要求四个字、两样东西,一个是对等,一个是尊严。这就需要大陆和台湾双方的智慧了。
关于政治谈判和政治协商的步调,我是主张快比慢好,可是也不能急,所谓快和慢是相对的。怎么样让台湾民众、中国国民党党员和其他重要政党的成员感觉到这个谈判是对等的,否则进行起来,台湾话叫做“你吃饭吃快了,碗会打破的”。
环球人物杂志:但也有这种担心,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台湾分离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下,两岸如何迈向统一?
蒋孝严:这未必。你看民进党内部对两岸问题也有不同声音和不同动作,包括谢长廷到大陆访问,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在做一些反思和检讨,即对大陆的议题是不是采取比较务实的做法。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必一定是分离主义越来越强。
环球人物杂志:但是民调显示,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人比例在不断降低。
蒋孝严:主张“统”和主张“独”的比例,是随着时间在改变的。以前这两类人所占的比例很大,像哑铃的两边;现在两头小了,变成一个橄榄形,即“极统”和“极独”的人少了,主张维持目前现状的人多了。实质上,两岸已经在进行无形的社会统合,大陆嫁到这边来的和台湾嫁到那边去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把大陆嫁到这边、或者娶这边的女孩并定居的人,越来越看作自己人,不要还不如外国人。以前外国人在台湾拿身份证4年就可以,大陆人要8年,现在变成6年,最近还要变成4年。
两岸目前的交流很广泛,甚至有人说统一后是不是和现在一样呢,会比现在多什么呢,能多多少呢?当然还是有差异,统一之后很多问题包括两岸军事对峙都可以处理和解决掉,更重要的,就是不要让分离主义的气焰随着时间高涨。
环球人物杂志:有分析认为,谢长廷访大陆后民进党开始和大陆交流,国民党与大陆打交道的优势在减少,您怎么看?
蒋孝严:其实也没什么优势不优势的,该做的事情大家都要做。我觉得这对两岸关系的整体发展是正确的,而且是有益的。民进党有所改变,多了解一下大陆,这对降低分离主义说不定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让它了解分离是不切实际的,有什么不好?至于我们执政,也不是单单靠这一方面。国民党要展现施政的成就,建立民众对国民党的信赖感,我们还有很多强项。
环球人物杂志:最后,您能用一句话概括自己是怎么样的人吗?
蒋孝严:这个不能由我来说,基本上讲,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编辑|郭田珍? 美编|苑立荣? 图编|侯欣颖? 编审|丁子
不要让分离主义的气焰高涨
本刊特约记者 | 吴薇
他的父亲是蒋经国,祖父是蒋介石,因为是非婚生,他和孪生兄弟驻足在蒋家门外达半个世纪之久,光“敲门”就花了46年……这个人,就是蒋孝严。
“虽然我进门的时候,门里面已经空无一人。蒋家的人已经故世了,我爷爷、我父亲。但是我内心还是充满了喜悦,因为从此以后,我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孩子,都不用徘徊在门外。”在自传体《蒋家门外的孩子》一书中,蒋孝严满含深情地这样写道。
近年来,身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的蒋孝严频频访问大陆,从寻根问祖到经济文化交流,为两岸和平共处献计献策、奔走呼吁。11月7日上午,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副主席办公室里采访蒋孝严。他的办公室陈设极其简单,一张宽阔的大办公桌,靠墙是一排书柜;一套挨着墙的小沙发,茶几上放着祖父和父亲的合影。蒋孝严精神饱满,笑容满面,眉宇间颇有其父风采。
孤儿竟是蒋家人
蒋孝严因奇特的身世曾被人们称为“乞丐王子”。
1937年,从苏联回来不久的蒋经国被父亲蒋介石派往江西南昌,因工作关系,他结识了秀外慧中的章亚若。不久,两人相恋。不过当时,蒋经国已与蒋方良结婚3年。1942年1月,章亚若在桂林生下一对双胞胎,这两个非婚生孩子只能随母亲的“章”姓,名字由蒋介石定为“孝严”、“孝慈”,与蒋经国的其他儿女一样是“孝”字辈。蒋经国和夫人蒋方良则育有三子一女,即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以及女儿蒋孝章。目前,除蒋孝章和蒋孝严外,蒋经国其他儿子皆已过世。
孝严兄弟俩7个多月大的时候,母亲章亚若离奇死亡。自此,两兄弟由章亚若的弟弟章浩若及其妻子纪琛抚养,舅舅及舅妈在官方文件上登记为两兄弟的生父母。1949年,在蒋经国的安排下,蒋经国得力爱将王升带着孝严兄弟和其外婆、舅舅等人辗转厦门来到台湾新竹。在新竹,章孝严兄弟生活在外婆和舅舅、舅妈的关爱下,把舅舅和舅妈当作父母,而王升将军每周会过来给他们送生活费。
章孝严读初中的时候,生活费突然被中断了。章氏兄弟的初中高中生活就变得非常艰苦,两人甚至去米店赊米糊口。1958年,章孝严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外婆把兄弟俩叫到跟前,手上拿着一张早已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位灵秀端庄、面带微笑的少妇。外婆用颤抖的南昌话告诉他俩:“这是你们的娘,她死得好可怜。你们本来姓蒋,是蒋家的人……你们的爹是蒋经国!”
“蒋经国”三个字强烈地震撼了兄弟俩,对他们而言,“蒋家”是高高在上的另外一个世界里的人。身世的不幸和生活的窘迫激励着两兄弟发奋读书。1960年,兄弟俩均考入台湾东吴大学,后来又前往美国读书,章孝严获得乔治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章孝慈获得杜兰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74年至1977年间,章孝严在台湾地区驻美国华盛顿“大使馆”工作,之后回台湾进入“外交部门”。
章孝严从未放弃对父爱的渴望,叫一声“爸爸”成了他最大的心愿,然而,他始终没有如愿。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半夜11点多,同父异母弟弟蒋孝勇带着章孝严和章孝慈,赶赴石牌荣民总医院怀恩堂冰柜前瞻仰父亲遗容。
父亲去世后,因政见不同,平时与章孝严关系很好的蒋孝勇开始与他日渐疏远,这预示着章氏兄弟“回家”之路将漫长而艰辛。但是,对于章孝严来说,认祖归宗的愿望日益强烈。他曾经去求助宋美龄,却被屡次拒见。
2000年8月,已辞去公职的章孝严和夫人回到浙江奉化祭祖,开始了回归蒋家之路。祭祖归来,章孝严去看望王升将军,王升将军出具证明:“一、章孝严先生确为经国先生之亲生子,母亲为章亚若女士。二、出生后,章孝严及其双生兄弟章孝慈之有关生活费用,均系由经国先生所提供;其中若干部分,曾由本人亲自转交予章孝严的外婆及舅舅。经国先生对其亲生子章孝严及章孝慈确有扶养之事实。”
之后,章孝严前往南昌,找到舅舅章浩若的两个孩子,由他们来证明,章浩若与章孝严只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再就是前往美国洛杉矶,找到舅妈纪琛,从她头上拔了几根头发,带回台北做DNA鉴定,证明舅妈不是他的母亲。最后前往桂林,找到当年出生的医院,证明1942年在这里出生的两个孩子,母亲是章亚若,并由台湾海基会、大陆海协会进行了公证。
2002年12月12日,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60岁的章孝严终于实现认祖归宗的愿望,取得新的身份证,父亲栏更正为蒋经国,母亲栏为章亚若。2004年12月15日,蒋方良在台北逝世。3个月后,蒋孝严再次领到了新身份证,这一次他正式将姓氏改为“蒋”。2005年4月7日在浙江奉化,蒋孝严首次以蒋家子弟身份参与了蒋氏家族的清明祭祖,为他60年的认祖归宗之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蒋孝严是目前蒋家唯一从政的人。上世纪90年代任“外交部”政务次长,后到“行政院”工作,曾任李登辉时期“总统府秘书长”。2008年11月,他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至今。
谈家族:等到蒋家不当权才改姓
环球人物杂志:您见过老蒋先生吗?
蒋孝严:我们没有以祖孙的关系见过面。我在当兵的时候,他去阅兵,我站在第一排,看到了他,也不是特意安排的。我见我父亲也不是以父子关系见的,当时他是“行政院长”,我作为“外交部”官员参加一个酒会,远远看到他,他也看到我,目光接触,他当然认得我,那时候感触万千。我多想上去叫他一声“父亲”,可是不敢这么做。
环球人物杂志:在《蒋家门外的孩子》一书里,您生动感人的笔触打动了我们。能介绍一下认祖归宗的心路历程吗?
蒋孝严:我在读高中的时候知道自己是蒋家人。其实我们小时候就姓蒋,后来因为母亲过世,母亲的死又有很多疑团,家里有点害怕,所以上学的时候就从母姓。我跟弟弟知道身世后,就准备遂了母亲的遗愿认祖归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法进行,尤其是采取这个行动对父亲不妥。父亲去世后,我就开始行动了。2000年,我到浙江奉化祭祖,这是我认祖的第一步。直到2004年12月蒋方良女士过世,我才从父姓,改名蒋孝严。这期间有顾虑,更有对蒋方良女士的尊重。整个心路历程就是这样子,我是等到蒋家不当道、不当权才改姓蒋的。 环球人物杂志:改姓之后您有什么变化吗?从蒋家继承了什么样的政治遗产?
蒋孝严:我还是我,没什么变化,多了一份责任,因为大家都知道了我是蒋家后代。不改人家也知道,改了之后更清楚了。我们中国人讲名正言顺,言不顺事不成啊,所以改姓就是一个责任。所谓政治遗产,得是在蒋家当权的时候抢这个政治光环。在陈水扁“去蒋化”的时候,蒋家身份还是一个包袱,但整体讲,蒋家身份对我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蒋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确切地说,我没有从蒋家继承了什么政治遗产,而是继承了一份很重要的责任。
环球人物杂志:您对两蒋(蒋介石和蒋经国)移灵一事怎么看?
蒋孝严:我想这个事情牵涉比较广,移灵有两个方向,一是从现在的地方移到五指山公墓,这个我是反对的。当时是因为民进党执政,有人担心他们反蒋会破坏慈湖(蒋介石陵墓所在地)和头寮(蒋经国陵墓所在地)的陵寝,我觉得是多虑了,台湾再怎么样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另外我也去看过五指山公墓,毕竟是公墓,无法彰显两位先人在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定位。第二个主张是移到大陆,包括移到浙江奉化和南京正气亭(蒋介石生前有意把这里作为百年后的安息地),我觉得这要找适当的时机。而且大陆会觉得时机成熟吗,万一真的移过去的话,我们会要求高规格的葬礼。当然,我没有正式提出来。坦白跟你讲,我还到正气亭去看过。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蒋家后代,您担任国民党副主席,有没有特别感受?是否研究过祖父和父亲治理国民党的得失?
蒋孝严:现在与两位先人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不一样了,我不能跟他们比。祖父当政时,国家处于外敌侵略,他把国家统一起来;父亲到台湾来,也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带领台湾走向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时势造英雄,是什么时势?当然是困难的时势造英雄。包括大陆领导人,也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建设国家,他们了不起。
我很高兴地看到,最近几年大陆变化很大,对我祖父的定位也很不一样了。我最早看大陆电视剧,国民党军都是帽子戴得歪歪的,衣服穿得很别扭,被丑化了。现在的电视剧里,国民党官兵都穿得很帅气,像个部队了。大陆也肯定国民党军正面抗战的功绩,这表明大陆的自信心提高了,我觉得有自信才会勇于面对历史。台湾也一样,以前丑化共军,叫共匪,漫画也把你们的帽子画得歪歪的,讲土八路什么的,现在没有了,也不叫匪了。两岸都很务实。
你提到我的祖父和父亲,他们在历史上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我担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这是一个责任,也是一个荣誉。能够在两岸关系上做一些贡献,这是我非常大的自我期许。
环球人物杂志:您反对子女从政吗?
蒋孝严:我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对政治没有兴趣,儿子蒋万安在美国做执业律师,很优秀,他对从政不排斥。我完全尊重孩子们的个人意愿,万安可能明年回台湾。我建议他,在美国可以生活几年,但是你毕竟要踏实地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成就事业,在国外做的只是工作而已,没有办法创造历史,要创造历史必须在中国的土地上。我觉得他有从政的可能性。
谈大陆:每个地方都给我不同的感受
环球人物杂志:您在大陆很多地方都生活过,能说说它们对您不同的意义吗?
蒋孝严:每个地方有很不同的感受。桂林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母亲过世的地方;奉化是我的祖籍所在地,是我先人出生的地方;台湾是我成长的地方,从7岁成长到现在,也是最有感情的地方。我上次在北京就讲过,像我这个年龄层的人都经过中国的动荡,在很多地方住过,像贵州我也住过,在铜仁住过一年多。
不管我是浙江人、广西人、贵州人,还是台湾人,我都是中国人。很多台湾人说他不是中国人,这就很奇怪了。
环球人物杂志:不久前,民进党中常委谢长廷先生访问大陆,有个感受是大陆没什么中华文化,反而台湾保留得比较完整。您怎么看?
蒋孝严:这个批评我很难接受。大陆文化在“文化大革命”中确实是破坏了一些,但不能说没有中华文化,尤其是现在,(大陆)正在把过去失去的东西找回来,在努力中,可以看得出来。对台湾来讲,中华文化是保留得相对完整,因为大陆在破坏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中华文化总会,推广中华文化。完整性不必谢长廷先生讲,很多大陆乡亲来台湾都有这个感受,但不能说中华文化在大陆就不存在了。
环球人物杂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您说希望他有时间到台湾交流,您对他发出正式邀请了吗?
蒋孝严:这件事还没有进展。莫言先生获奖消息公布时,我恰好在山东参加一个文化活动。听到他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我曾说过,经济能使一个国家壮大,军事能使一个国家强大,但只有文化才能使一个国家伟大。莫言获奖是中国人的光荣,他是道道地地的中国人,跟高行健不一样。我希望有一天莫言先生真的来台湾访问,进行一些文学方面的交流,让大家分享他在文学方面独到的成就。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蒋家的后代,您一直致力于两岸沟通和交流,两岸春节包机就是您一手推动的。
蒋孝严:在两岸关系上,我很早就觉得应该出点力。我在2002年提了一个报告,希望从台商需要的春节包机做一个突破,因为我在外交界服务过,对包机的概念很清楚,包机不需要航权,不需要两个政府签署协议,当然政府要同意。2002年我到大陆和香港,见了很多人,大概10天时间跑了11个城市。但当时民进党执政,春节包机推动起来非常困难,当时的“行政院长”游锡坚决不同意,说台湾飞机可以去大陆,大陆飞机不能到台湾来。他们担心台商一下飞机就变成解放军了,或者飞机后面跟着米格战斗机。现在看来,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后来民进党也觉得两岸直飞不可挡,但提出了条件,台湾飞机飞过去,大陆飞机不能飞过来。我只好再去大陆找国台办,跟他们说就让台湾一步吧。
到最后,包机成行的时候,民进党来抢成果。台湾飞机首次直飞大陆的时候,民进党让海基会的人坐上去,不让我跟着。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无所谓的。
谈两岸关系:不设时间表
环球人物杂志:您觉得未来两岸关系的突破点在哪里? 蒋孝严:目前来看,无所谓什么突破点。如果两岸关系有停滞不前,才有所谓的突破,但现在整体来讲,各方面的关系都在发展、强化当中,目前阶段就是考虑如何把它深化,把它更深一层地落实。
回顾以前的两岸关系,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过问题,因为李登辉到美国访问,1996年和1997年两岸关系就紧张了,两会协商都停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在寻求突破。
2000年,陈水扁刚上来的时候两岸关系还好,但后来他提出“一边一国”论,两岸关系就停下来,并且更紧张了。大陆要听其言,观其行,到后来他搞“台独”,大陆就认定他在破坏两岸关系。那时我们也在寻求突破点,春节包机就是在那个氛围里的一个突破。现在来看,两岸关系进展还蛮平顺的。至于两岸政治谈判,不是最近才提的,很早很早就有这个呼吁和期盼了。在这个问题上,双方要具有高度的智慧,很多东西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两岸现在有这个共识,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搁置争议。我觉得很多事情可以水到渠成,光喊是没有用的,也很难设定一个时间表。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执政党国民党副主席,您如何看待两岸政治谈判的前景?
蒋孝严:台湾的情况跟大陆是有差异的,比如说所谓党对党的谈判,在你们的概念里是可行的,就是执政党跟执政党。可是你知道台湾有多少个政党吗?121个,成立政党很容易,只要年满20岁,没有任何违法记录,有30个人联署,就可以成立一个政党。当然一些小党没什么政治影响力,目前台湾真正有影响的是国民党和民进党,还有亲民党和新党。在这种情势下,国民党虽然在“立法院”是多数,但和民进党的差距不是很大。一件事情我们提出来,民进党可以为反对而反对,不是为了对错而反对,这种例子太多了。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在准备跟大陆谈判的时候要考虑台湾内部是不是已经形成了这个共识和氛围,否则后面的一些反应或政治上带来的震荡会看不清楚。
我觉得大的趋势是很清楚的,两岸和平的情势是台湾民众和大陆民众都希望的。我们现在要想办法把它稳定住,而且要做到持续性,做到不可逆转。台湾政治要面临每四年一次选举,将来不管谁上台,这个不可逆转性要确保。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台湾内部对于两岸政治谈判的顾虑是什么呢?
蒋孝严:前不久,有媒体问马主席要不要到大陆去访问,他没有排斥,但是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以什么名义,“中华民国总统”和国民党主席两顶帽子要同时戴着。在跟大陆接触时,台湾民众要求四个字、两样东西,一个是对等,一个是尊严。这就需要大陆和台湾双方的智慧了。
关于政治谈判和政治协商的步调,我是主张快比慢好,可是也不能急,所谓快和慢是相对的。怎么样让台湾民众、中国国民党党员和其他重要政党的成员感觉到这个谈判是对等的,否则进行起来,台湾话叫做“你吃饭吃快了,碗会打破的”。
环球人物杂志:但也有这种担心,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台湾分离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下,两岸如何迈向统一?
蒋孝严:这未必。你看民进党内部对两岸问题也有不同声音和不同动作,包括谢长廷到大陆访问,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在做一些反思和检讨,即对大陆的议题是不是采取比较务实的做法。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必一定是分离主义越来越强。
环球人物杂志:但是民调显示,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人比例在不断降低。
蒋孝严:主张“统”和主张“独”的比例,是随着时间在改变的。以前这两类人所占的比例很大,像哑铃的两边;现在两头小了,变成一个橄榄形,即“极统”和“极独”的人少了,主张维持目前现状的人多了。实质上,两岸已经在进行无形的社会统合,大陆嫁到这边来的和台湾嫁到那边去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把大陆嫁到这边、或者娶这边的女孩并定居的人,越来越看作自己人,不要还不如外国人。以前外国人在台湾拿身份证4年就可以,大陆人要8年,现在变成6年,最近还要变成4年。
两岸目前的交流很广泛,甚至有人说统一后是不是和现在一样呢,会比现在多什么呢,能多多少呢?当然还是有差异,统一之后很多问题包括两岸军事对峙都可以处理和解决掉,更重要的,就是不要让分离主义的气焰随着时间高涨。
环球人物杂志:有分析认为,谢长廷访大陆后民进党开始和大陆交流,国民党与大陆打交道的优势在减少,您怎么看?
蒋孝严:其实也没什么优势不优势的,该做的事情大家都要做。我觉得这对两岸关系的整体发展是正确的,而且是有益的。民进党有所改变,多了解一下大陆,这对降低分离主义说不定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让它了解分离是不切实际的,有什么不好?至于我们执政,也不是单单靠这一方面。国民党要展现施政的成就,建立民众对国民党的信赖感,我们还有很多强项。
环球人物杂志:最后,您能用一句话概括自己是怎么样的人吗?
蒋孝严:这个不能由我来说,基本上讲,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编辑|郭田珍? 美编|苑立荣? 图编|侯欣颖? 编审|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