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诵读与悟美的融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是古典文学的精华,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无味,教师教得无效。学生无从体悟古诗教学中语言文学的魅力。要想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古诗教学中的诵读与感悟。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语文教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浅谈古诗教学中的诵读与悟美的融合。
  [关键词]古诗教学;诵读;悟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73-01
  古诗是古典文学的精华,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古诗教学中的诵读与感悟。感悟是诵读的目的和结果,诵读是感悟的前提和基础。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语文教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浅谈古诗教学中的诵读与悟美的融合。
  一、情感引领,以情激情。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课前,我让学生们收集已经学过的李白、孟浩然的诗以及送别诗。课伊始,教师带着饱满的热情,提出师生“走进古诗天地”的建议,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们背诵古诗的兴趣。学生们积极“搜索”相关信息,争先背出古诗的题目,其他学生得到提示跟着齐诵。课堂进入了诗的海洋,本诗人物“李白”“孟浩然”自然走进课堂,这时教师点题:一个是“天纵其才”的李白,一个是“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这样两位唐代的大诗人的送别被后人评价为“千古绝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先“读”为快吧!
  二、范读引领,入情入境。
  范读是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古诗教学的范读,重在入情入境,必须放在教学的开始,以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整体感知诗的意境美、画面美、音乐美、语言美。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教学平台上的男中音范读。浑厚深沉、抑扬顿挫的范读,一下子就把学生们吸引住了。教师连续播放古筝乐曲,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就读起来。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强调字断音不断。同学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摇头晃脑,字正腔圆的读了起来。课的初读,就把学生带进了“李白”“孟浩然”的角色。
  三、咬文嚼字,感知意境。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字、逐词说意思,再逐句说意思,这样学生在自主翻译的过程中,就会主动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有一个“咬文嚼字”的探究过程。如在理解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时,“西辞”为什么是东去(扬州)?我引导学生看地图,看孟浩然的行走路线,师生共同表演“西辞”,再现相送、离别的场景,自然地就把学生的情感带到了送别的黄鹤楼长江边。
  四、细读诗眼,重锤敲击。
  教学时应抓住诗眼,抓住点睛之笔传神之处,重锤敲击,唤起学生的想象、联想,使之进入古诗意境,体悟古诗意境之美。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一词如何体会是难点,我引导学生细究何为“烟花”?“烟花三月”假如换成“阳春三月”或“春花三月”,有什么不同?我出示投影,展示阳春时节草木萌发,远看好像烟雾笼罩的碧翠景色。学生通过观察描述画面,教师则点出诗句描写的是烟花醉人、春意盎然的好时光,这样的美景中送别,他们之间的友谊会是怎样的呢?随后进行视频演示,画面中小舟慢慢移动,渐行渐远,这时配乐诵读响起。当读到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时,画面再切换成大片江水,此时学生被带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圍中,全班静悄悄的,面对滚滚流动的江水,那种送别友人的依依之情油然而生。由此,学生的诵读悟美更深刻了。
  五、反复美读,品味升华。
  在古诗教学中,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在读的过程中,将古诗读“美”。我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停顿、读音的轻重、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浸没在古诗意境之中,如醉如痴,物我两忘,从而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同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思维活动相当活跃,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重建古诗意境,升华对古诗的理解。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课始,学生跟着范读模仿读,整体感知大意。课中,我让学生扮演诗人的角色,分别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边读边想象画面。如坐在黄鹤楼桌边读(学生模拟酒桌话别读),伫立江边读(学生站起来模拟送别读)。课的结尾再让两位学生表演送别场景读。经过反复的读,学生的语感、审美情感与诵读自然融合到一块,诗歌、作者、读者的对话浑然一体,达到了古诗教学诵读与悟美的完美融合。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统编教材中增添了多篇短小精练、浅显易懂的小古文,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小古文的教学,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视角,通过谈话交流、多元朗读、文白对读、漫画激趣、亲身参与的方式,引领学生感受小古文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小古文;儿童视角;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摘 要]精准习作知识教学,是发展儿童写作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倡导精准习作知识教学,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语文教师要具有开发精准习作知识的素养。只有了解精准习作知识属性与特征 ,充分尊重精准习作知识的教学逻辑,辩证理解精准习作知识的教学功用,习作教学才会发挥功效。  [关键词]精准习作知识;本质特征;教学逻辑;教学尺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摘 要]语用理念观照下的科学童话教学,在真品味中,彰显文体特色;在真感悟中,促进思维发展;在真想象中,催生创意表达。课堂上,童话味道与科学元素水乳交融,语言运用与思维发展齐头并进,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引相得益彰。这正是我们所追寻的科学童话“真阅读”教学的美好境界。  [关键词]语用视角;科学童话;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
[摘 要]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逻辑性强的特点,文章的结构严密,说明方法丰富。教师在教学这类文章时,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让学生了解科普知识,又要研究说明的语言、方法,让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技巧,做到品读语言与学习表达并驾齐驱。只有这样,才能将说明文的文本价值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说明文 语言 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
[摘 要]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与生活内容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很多学生并没有较好地观察生活,缺乏从生活的角度进行作文创作的意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为基础,选择适宜的作文题材;以兴趣为核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题材;以意识为目标,培养学生生活化创作思维,有助于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作文素材,用真情实感进行创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
[摘 要]在当前以“让课堂回归儿童”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立足小学语文课堂,以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思想为指引,积极进行“生本课堂”建构的探析,努力打造“学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向儿童主体的回归,是一条可行而又有效的道路。  [关键词]小先生制;生本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80-02  当下小语界,以“在
[摘 要]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学古典诗词,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诗词的特点设计教学流程。对《游园不值》的教学,可通过为诗配画、推敲文字、发挥想象和总结提升等环节,让学生走进诗歌、对话诗人、了解诗意、感悟诗情,实现古典诗词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诗词教学 言语 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我国古典小说多以章回体的形式呈现。在《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推进课中,教师通过聚焦回目、聚焦精彩、链接整本书等途径,引导学生掌握猜读、对比、预测等阅读策略,理解人物形象,感受故事情节,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感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从而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章回体小说;民族文化;猜讀【内容解读】  章回体小说的前身是说书人的底本。为了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作者常常留白设
[摘 要]同构性文本是指含有不断重复的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结构的文本。这类文本是第一学段教材文本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解读分析第一学段部编教材中的同构性文本的特点,正确认识同构性文本的教学意义,并根据它的内容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指导,提升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同构性文本;写话教学;部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
[摘要]“技术”和“教育”的融合发展,让教师们的教学模式一点一点发生了改变。但改变的其实只是我们的教学手段,不变的依然是备课之初,心中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配音游戏、平板推送、微课调节、电子白板助力,实现高效课堂,能够推促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我们改变,是为了实现心中永远不变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课堂实践;改变;不变  [中图分类号]  C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