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园环境文化,提升学生美学素养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ha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环境文化具有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如何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教育资源,在润物无声中使学生接受文化教育、提升审美意识,是我每年在教授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模块时常常思考的问题。今年我大胆探索,通过一节合作探究活动课展开教学,以校园环境文化为依托,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一、活动依据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他们的身心能沉浸在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中,时时受到优美校园环境文化的熏陶,势必能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提升他们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
  二、活动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并不是通过教师的“宣讲”获取知识,而是在与学习伙伴的协同互动中,通过意义建构的形式获得的。因此,在这节活动课上,我大胆实践,将学生们分组,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下面让两个小组带领大家畅游二中,去感受它的文化气息吧。
  (一)小组一:发现美——校园环境之优美。
  组长:环境是学校育人之舟,校园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在校园中畅游,每一个景点、每一个角落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环境的优美。现在让我们一起畅游我们的校园吧!一定要边欣赏边体会它的美哟!
  学生1:学校的樟树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着一身绿装来展示勃勃生机,就像我们的青春,用拼搏和奋斗展现勃勃生机……
  學生2:当瑟瑟的寒风迎面扑来的时候,仍着绿装的香樟树便成了一处别致的风景,让世界充满生机,仿佛春天从未离我们远去。
  学生3:在校门通往教学楼的路上,每走几步,眼前的景象就会随之变换,道路、建筑物、花草树木,相映生辉。
  学生4:秋季开学之时,满园桂花飘香,寻香而至,那桂树林立处为秋色又添一抹亮丽的风景。桂花和秋天相像,一样拥有平凡的外表,一样拥有深厚的底蕴。
  学生5:伫立在高三教学楼旁的生物地理园,为正在埋头苦学的高三学子设计了一条焕发勃勃生机的、诗意盎然的小道。
  学生6:秋意渐浓,足球场上大片的青草虽已枯黄,而周围的树木却还是绿得发亮。树影斑驳的运动场,让人突然有种想脱下外套运动一下的冲动。
  ……
  (二)小组二:探究美——学校文化内涵之丰富。
  组长: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学校以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为突破口,以发挥文化环境育人功能为出发点,现在已树立起完整的学校文化形象,赋予校园丰富的生命力。下面让我们一起解读、感悟我们校园的人文环境吧!
  学生7:每每徜徉在瑞峰书院文化长廊,那代表踏实厚重的深红色,就会提醒我要做一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学生8: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瑞峰书院作为一个承载着百年历史文化的教学遗址,它曾为清远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我们学校以百年老校遗址文化为支撑,全力打造以“书香校园”为精品的特色文化品牌。但我们又有几个人深刻理解了“做山一样的人,行稳致远,勇攀高峰”这一瑞峰精神呢?
  学生9:学校以香樟树为校树,寓意着扎根教育,清香溢远;以桂花为校花,取义于李清照《鹧鸪天》中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喻示二中学子如桂花般平凡,却自有个性,绝不甘于平淡,坚信几经奋发,我们终将成为一流的学子。
  三、活动反思
  1.发掘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
  学生们身处校园,时时刻刻感受着校园文化传递的教育讯息。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依托校园文化环境这一载体,渗透学校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
  2.努力构建开放的政治课堂。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该摒弃以往“教教材”的理念,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坚持“用教材教”的观点,努力构建开放的政治课堂。让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领悟身边的自然美、人文美,从而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他们的美学素养,就不能局限于课本。教师可以开设室外活动课,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大自然,甚至走向世界参观游览,使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美育教育,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习和感悟,得到的是真切而持久的人生感动,提升的是真切而持久的美学素养。
其他文献
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作为一名一线历史老师,过去我一直认为初中历史可讲可不讲,学生只要读读背背就可以了。于是,我就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该掌握”的知识点画上标记然后背诵下来。结果到考试时,我发现试题非常灵活,学生无法把书本上的知识和题目要求联系起来,导致知识的脱节。  因此,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出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单调死板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很难充分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缺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有必要有责任紧跟时代的步伐,为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而努力,真正培养出有理想、有纪律、有创新意识的接班人。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任务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现以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第一,对相关知识的讲授。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
对高中生进行历史教育的目的,从历史的角度讲,是让学生感知历史的温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从教学的角度讲,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成熟严密的逻辑体系,全面真实地感受历史,促进价值观和人文道德的养成。笔者在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此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一、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应用  1.以史料创设情境,丰富课堂,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史料可以给学生们模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新课改提出的“基于课标的教学”反映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因此根据课标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每一位地理教师的“必修课”。  一、 目标的作用  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教师要围绕目标设计教学。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练习的确定都与课时目标有关。简单地说,教学目标要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教学目标作为依据。
政治学科自信应理解为学生相信自己具备能学好高中政治的能力与智慧,有明显的学习自觉与毅力以克服学习困难,能较好地掌握主干知识、相关规律与技巧,坚信高中政治会成为自己的相对优势科目。具体表现为:对政治教师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政治学习充满信心,对政治能够成为自己高考的强项充满信心。  在高中政治一线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政治学科存在这样几种心理:失去学习信心与动力、缺乏知识记忆的恒心与毅力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通过参观学习、走访,将课本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用全新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调查目的  (1)通过调查研究,让学生掌握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防治措施,并能举一反三,会研究其它类似问题。  (2)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学会查阅有用资料,学会访谈,并会分析应用资料,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让学生了解生活
提起《亮剑》,大家并不陌生。亮剑精神,指的是真正的剑客,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总结了不少管理教育学生的经验。仅就其中的“三剑”,以飨读者。  一、“师生恩怨”之剑——宰相肚里能撑船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同一办公室里的王老师读了一篇在四中贴吧中置于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面临着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将学生带人历史现场?如何让学生理性地看待历史?如何教会学生用历史的思维思考问题?  现在的中学生在接触历史之前,历史知识相对匮乏,其对历史的认识也有失偏颇。进人中学后,他们在系统接受历史教育的过程中,对很多历史现象与历史问题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难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好地把握历史的真谛。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实现学科价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值得研究。笔者以《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一课的复习为例,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新瓶装旧酒,让体系建构更有趣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复习时需要将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显然,简单的知识点复习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枯燥无味”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学生从体系的高度来建构知识网络。因此,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是归宿和根本。坚定文化自信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之一。无锡自古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是江南文脉发展的缩影。笔者在本文通过挖掘、整合无锡乡土历史遗存中的课程资源,以“江南文脉”为载体,强化历史课堂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