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撑开高度对颈椎前路融合临床结果的影响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椎间撑开高度对颈椎前路融合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行因颈椎病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118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椎间隙撑开高度将病例分为3组,原位组27例,撑开为基准高度的100%~110%;适度撑开组57例,撑开高度为基准高度的110%~130%;过度撑开组34例,撑开高度大于基准高度的130%。比较3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及术中意外发生,共19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但无严重不良后果。与术前相比,术后2年3组患者VAS、N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2年适度撑开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原位组和过度撑开组(P<0.05),而3组间VAS评分和N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2年过度撑开组无论是近侧或远侧相邻节段椎间高度丢失率均显著大于原位组和适度撑开组(P<0.05)。术后2年适度撑开组、过度撑开组颈椎前凸角均显著大于原位组(P<0.05)。[结论]椎间撑开高度的确影响颈椎前路融合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建议选择110%-130%的高度撑开。
其他文献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进程中,着力提升其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效能,是其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地方高校、当地政府、企业等机构
汀州作为客家群体中重要的纽带,有着客家母亲河的汀江,汀江主要流经长汀、武平、上杭,由永定入广东大埔,汇流成韩江。通过对长汀、武平、上杭三地的墟市调查梳理,三地的墟市,
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产生背景、基本内涵,探讨了第二代认知科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之间的继承与超越,评价了第二代认知科学在机能主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学品的消费需求也迅速增长而伴随的大量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危及到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在众多污染物中,染料、农药和制药
针对如何使系统的输出量自适应地收敛并稳定于它的全局最优值并减弱系统输出颤振的问题,提出基于幅值自适应调节的简单半全局极值搜索算法,构造了平均化系统,对改进的的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