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客观要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为例,以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 就业竞争力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客观要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应树立“专业 实践=就业”的专业建设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业划分过细、覆盖面狭窄,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的多样性、产业结构的综合性和效益性不适应,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综合技术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制约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新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不考虑自身条件和未来社会的需求,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迫于市场竞争的重重压力,为了争夺生源和使毕业生易于就业,不顾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规律,频繁更换专业,不但使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传统专业和老专业没有针对地区、行业和企业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造,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影响招生和学校的声誉。对此,笔者认为在专业建设上,一方面,坚持以就业为向导,按照服务企业、适应市场、面向社会的原则进行专业设置、改造和布局;另一方面,要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按照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630余万人,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也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要大力开展就业实习实训,建立稳定的、能满足教学和就业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以下是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入手,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树立“专业 实践=就业”的专业建设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能力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蔗糖产业是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蔗糖产量已经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制糖行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涉及2600万人口,提高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大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创建平安广西提供了条件。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目前开设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的为数不多的高职办学点之一。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是在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原广西轻工业学校制糖工艺及装备专业基础上改造与建设后发展起来的,最初创办于建校时的1956年。2006年,以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向为主线的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被确立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同时,为该专业投入300万的资金用于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原有的实验实训条件下建成了国内领先、区内一流的制糖生产技术实训中心。五十四年来,该专业领域不断夯实办学基础,扩大办学规模,已经向制糖行业输送了合格的大中专毕业生10000多名,得到社会承认。毕业生有相当部分成为集团或企业主管,不少学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特别是升为高职以来,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在承接了悠久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以制糖企业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培养人才为切入点,积极与企业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学生在实习、试业实践中,得到用人单位全面考核和技能培养,不少同学在此期间不断成长,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肯定,提高了就业核心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目标,找准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岗位意识
1.树立“零距离,多元化,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校企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在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下,聘请糖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建立专业团队双负责人机制,共同制定校企多元化合作行动方案。
2.根据制糖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创建“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3.通过建设制糖生产技术专业,辐射和带动以食品生物技术、制浆造纸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3个专业为支撑的轻工类专业群快速发展。
4.根据制糖企业榨季时间,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方式组织教学,与企业共同制订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进行生产性实训项目的开发,进行 “厂中校”的办学模式,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5.建立与“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等管理制度,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二、把握内涵,扎实推进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培养学生岗位技能
(一)建立基于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
在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下,通过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利用行业智力资源,从系部二级管理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聘任企业高工担任专业负责人,保障专业团队双带头人机制顺利实施。充分利用学院的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划拨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生产查定、围绕教学内容承接合作项目等技术服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二)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加强同企业的合作,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下,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制糖企业进行“厂中校”的教学模式,按照榨季时间,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方式组织教学。开榨期,学生全部安排到厂里,专业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都在企业进行,白天在车间进行生产实习。晚上由学院安排专业教师到公司进行专业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平行推进、交替进行,一方面解决企业榨季招熟练工人的困难,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三)建立“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旺入淡出”是指根据制糖生产企业榨季的时间规律,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生产性顶岗实习。非繁忙季节,安排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实习单位的具体任务撰写案例或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顶岗实习计划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拟定。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实行由“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相结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三、合理整合,优化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核心能力
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校企合作制定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时有效地调整课程设置,确定学习领域。
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实施推行“双证书”教育,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学生技能水平与企业岗位标准要求的紧密对接。
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建立反馈渠道的评价制度,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掌握毕业生及社会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课程改革的依据。
根据岗位群要求——选择适用教材。根据岗位群要求进行职业技能模块分析,制订理论、实践教学模块。编写《蔗汁清净生产技术》《糖机设备安装与维修》等高职课程特色教材。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与签约制糖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制糖生产岗位能力为核心,研究制糖生产技术专业优质核心能力培养方案,规划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计划,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自主互动的专业课程学习平台,打造“制糖工业分析”“蔗汁清净技术”“糖机设备安装与维修”三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手段,改进考试及成绩评定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按照“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意识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
完善专业实训体系,将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训教学与生产实际情况相适应。
同时通过开展大型课程实验、第二课堂、技能竞赛、创新实验与参加社会调查、岗位劳动等,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能力。每年举办“食糖质量鉴定技能”专业技能大赛,竞争性比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制糖业岗位群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突显“以能力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特点。
四、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
(一)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糖品分析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广西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糖厂的优越实践条件,开展现场教学,融课堂与实训基地、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制糖工业分析课程中的“成品糖质量分析项目”,可在校内实训基地——糖品分析实验室进行现场模拟教学和训练,而对于需要现场采样的在制品分析项目,则将学生带到糖厂进行现场授课和训练,教师边演示、讲解,学生边学边做,直观性强,教学场景贴近生产实际,动手操作机会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操作技能,教学效果显著。
(二)实施现场教学
在能力项目训练中采用现场教学,如制糖工业分析课程中的“制品项目检测”,将课堂设在企业生产现场,指导教师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样品的采样、糖厂实际分析周期、批次及分析检测等真实工作过程,体现“学”“练”。
(三)进行角色扮演
参照企业模式,学生、教师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按照实际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训练。学生扮演制糖岗位群上的员工,教师扮演生产控制主管,对学生的训练进行指导、检查、评价,体现“练”“用”“维护”。
(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主要专业课程围绕真实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以“工作过程的结构——完整的行动模式”进行,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如制糖工业分析中的“清汁蔗糖分及重力纯度的测定”能力训练任务,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扮演糖厂岗位分析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明确各自职责,查阅相关资料并制定实施方案(包括试剂的配制、仪器的准备、样品的处理、测定操作规程、数据的处理等),老师扮演生产岗位师傅,对方案进行审核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检查和控制,学生完成任务并提交实验报告后,教师进行结果评定及反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现“传知”与“培能”并重,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 实践=就业”的专业建设理念影响下,近两年,我院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名列全院各专业就业率榜首。
【参考文献】
[1]林永春. 大学生就业与高等院校实践性教学研究.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李玉侠,宋国双. 调整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3]吴炜.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市场就业的“无缝对接”模式研究. 中国教育前沿,2006(9)
[4]何兴国,周贵礼.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的研究.咸宁学院学报,2008(2).
[5]詹伦敏,熊伯坚.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关键词】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 就业竞争力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客观要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应树立“专业 实践=就业”的专业建设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业划分过细、覆盖面狭窄,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的多样性、产业结构的综合性和效益性不适应,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综合技术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制约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新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不考虑自身条件和未来社会的需求,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迫于市场竞争的重重压力,为了争夺生源和使毕业生易于就业,不顾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规律,频繁更换专业,不但使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传统专业和老专业没有针对地区、行业和企业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造,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影响招生和学校的声誉。对此,笔者认为在专业建设上,一方面,坚持以就业为向导,按照服务企业、适应市场、面向社会的原则进行专业设置、改造和布局;另一方面,要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按照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630余万人,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也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要大力开展就业实习实训,建立稳定的、能满足教学和就业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以下是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入手,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树立“专业 实践=就业”的专业建设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能力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蔗糖产业是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蔗糖产量已经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制糖行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涉及2600万人口,提高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大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创建平安广西提供了条件。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目前开设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的为数不多的高职办学点之一。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是在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原广西轻工业学校制糖工艺及装备专业基础上改造与建设后发展起来的,最初创办于建校时的1956年。2006年,以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向为主线的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被确立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同时,为该专业投入300万的资金用于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原有的实验实训条件下建成了国内领先、区内一流的制糖生产技术实训中心。五十四年来,该专业领域不断夯实办学基础,扩大办学规模,已经向制糖行业输送了合格的大中专毕业生10000多名,得到社会承认。毕业生有相当部分成为集团或企业主管,不少学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特别是升为高职以来,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在承接了悠久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基础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以制糖企业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培养人才为切入点,积极与企业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学生在实习、试业实践中,得到用人单位全面考核和技能培养,不少同学在此期间不断成长,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肯定,提高了就业核心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目标,找准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岗位意识
1.树立“零距离,多元化,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校企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在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下,聘请糖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建立专业团队双负责人机制,共同制定校企多元化合作行动方案。
2.根据制糖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创建“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3.通过建设制糖生产技术专业,辐射和带动以食品生物技术、制浆造纸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3个专业为支撑的轻工类专业群快速发展。
4.根据制糖企业榨季时间,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方式组织教学,与企业共同制订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进行生产性实训项目的开发,进行 “厂中校”的办学模式,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5.建立与“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等管理制度,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二、把握内涵,扎实推进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培养学生岗位技能
(一)建立基于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
在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支持下,通过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利用行业智力资源,从系部二级管理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聘任企业高工担任专业负责人,保障专业团队双带头人机制顺利实施。充分利用学院的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划拨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生产查定、围绕教学内容承接合作项目等技术服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二)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加强同企业的合作,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下,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制糖企业进行“厂中校”的教学模式,按照榨季时间,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方式组织教学。开榨期,学生全部安排到厂里,专业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都在企业进行,白天在车间进行生产实习。晚上由学院安排专业教师到公司进行专业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平行推进、交替进行,一方面解决企业榨季招熟练工人的困难,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三)建立“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旺入淡出”是指根据制糖生产企业榨季的时间规律,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生产性顶岗实习。非繁忙季节,安排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实习单位的具体任务撰写案例或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顶岗实习计划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拟定。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实行由“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相结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三、合理整合,优化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核心能力
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校企合作制定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时有效地调整课程设置,确定学习领域。
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实施推行“双证书”教育,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学生技能水平与企业岗位标准要求的紧密对接。
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建立反馈渠道的评价制度,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掌握毕业生及社会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课程改革的依据。
根据岗位群要求——选择适用教材。根据岗位群要求进行职业技能模块分析,制订理论、实践教学模块。编写《蔗汁清净生产技术》《糖机设备安装与维修》等高职课程特色教材。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与签约制糖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制糖生产岗位能力为核心,研究制糖生产技术专业优质核心能力培养方案,规划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计划,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自主互动的专业课程学习平台,打造“制糖工业分析”“蔗汁清净技术”“糖机设备安装与维修”三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手段,改进考试及成绩评定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按照“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意识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
完善专业实训体系,将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训教学与生产实际情况相适应。
同时通过开展大型课程实验、第二课堂、技能竞赛、创新实验与参加社会调查、岗位劳动等,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能力。每年举办“食糖质量鉴定技能”专业技能大赛,竞争性比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制糖业岗位群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突显“以能力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特点。
四、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
(一)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糖品分析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广西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糖厂的优越实践条件,开展现场教学,融课堂与实训基地、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制糖工业分析课程中的“成品糖质量分析项目”,可在校内实训基地——糖品分析实验室进行现场模拟教学和训练,而对于需要现场采样的在制品分析项目,则将学生带到糖厂进行现场授课和训练,教师边演示、讲解,学生边学边做,直观性强,教学场景贴近生产实际,动手操作机会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操作技能,教学效果显著。
(二)实施现场教学
在能力项目训练中采用现场教学,如制糖工业分析课程中的“制品项目检测”,将课堂设在企业生产现场,指导教师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样品的采样、糖厂实际分析周期、批次及分析检测等真实工作过程,体现“学”“练”。
(三)进行角色扮演
参照企业模式,学生、教师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按照实际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训练。学生扮演制糖岗位群上的员工,教师扮演生产控制主管,对学生的训练进行指导、检查、评价,体现“练”“用”“维护”。
(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主要专业课程围绕真实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以“工作过程的结构——完整的行动模式”进行,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如制糖工业分析中的“清汁蔗糖分及重力纯度的测定”能力训练任务,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扮演糖厂岗位分析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明确各自职责,查阅相关资料并制定实施方案(包括试剂的配制、仪器的准备、样品的处理、测定操作规程、数据的处理等),老师扮演生产岗位师傅,对方案进行审核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检查和控制,学生完成任务并提交实验报告后,教师进行结果评定及反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现“传知”与“培能”并重,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 实践=就业”的专业建设理念影响下,近两年,我院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名列全院各专业就业率榜首。
【参考文献】
[1]林永春. 大学生就业与高等院校实践性教学研究.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李玉侠,宋国双. 调整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3]吴炜.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市场就业的“无缝对接”模式研究. 中国教育前沿,2006(9)
[4]何兴国,周贵礼.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的研究.咸宁学院学报,2008(2).
[5]詹伦敏,熊伯坚.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