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虽然比中学生有了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但鉴于中学的教育现状, 大多数大学生的这种自我管理能力还远远不够成熟, 需要班级和教师的引导。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班级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互助的氛围,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系统的核心, 有很强的权威性。同时, 班主任的工作又是很细致琐碎的, 班主任需要耐心地和学生不断地沟通交流。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刚柔并济的, 既能让学生服从其领导, 又能以德服人。这样管理下的学生会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但好的理论也要落实到具体的点子上并付诸实践才能产生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的技巧入手。
一、首先班主任的心态要年轻, 热爱自己的学生, 这是最根本的
班主任无论年长学生多少都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这样才能顺利融入年轻的学生群体, 学生也会更愿意与这样的班主任交流。班主任如果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 时不时总想对学生说教, 对学生的行为总是诸多挑剔, 久而久之,学生都会对其避而远之。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 班主任要从心底里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学生才会真心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越来越优秀;热爱学生才会真心地去帮助班级里的每一个成员。班主任爱学生, 首要的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个性;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愿意关注每个学生并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对于班级里遇到困难的同学愿意对其进行帮助, 并号召大家一起互相帮助, 这样在班级里会形成互助互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二、定期举办班会, 适度地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 增加班级成员课堂之外的互动
班会是班级成员讨论班级事务的公共平台, 每个班级成员都可以对班级的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 也可以对自己不太明了一些事情提出质疑。班会是一个答疑解惑、开诚布公的平台, 这有助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班集体, 也可以对班级的管理者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举办班级的集体活动, 不但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 还可以提高他们互相协作的能力。集体活动的内容形式有多种多样, 可以组织同学去户外徒步旅行、郊游、野外烧烤; 在特定的节日组织同学们聚餐, 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在学生中广泛流行的男生节、女生节、圣诞节这些特色节日里可以举办一些舞会、联谊会。大学生都是朝气蓬勃的, 学生基本上都喜欢接触不同事物, 认识更多的人, 而这些集体活动就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这对他们的能力、个性、心理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三、选定培养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高效率的班委
一个优秀的班级, 除了要有一名出色的班主任外, 还必须有一批优秀的班委。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 他们责任心的强弱、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的威信如何, 往往对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班主任在班委的选择上不能马虎, 在班委的选择上, 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也要有自己理智的判断。把每个岗位都安排上合适的人,这样才能最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华。对于优秀的班委, 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奖励,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此外, 要加强班委之间的协作能力, 防止他们窝里斗, 这样整个班级的办事效率才会提高。
四、可以创建班级互助社, 学习、信息等资源共享, 创建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 学习无论何时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大学的学习普遍自由而涣散, 很多学生不重视学习, 有好的学习氛围的班级更是少之又少。若想使一个班级的学生优秀, 班主任就必须努力在班级里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的班级互助社并不需要一定要有个实体空间, 可以是班级的网站、班级的群、群邮件等, 可以鼓励同学们把自己所掌握的一些资料、信息等发布到上面, 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同学们也可以在上面探讨很多学习问题, 探讨的人越多就越可能调动更多人的学习热情。
五、可以针对当下的热点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就业、考研、国家政策、理财等) 定期举办班级交流研讨会
现在就业形势严峻, 社会竞争压力大, 学生们普遍对就业、考研、投资理财等问题非常关心。对此,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同学举办班级研讨会, 大家一起坐下来就某个议题一起交流探讨, 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 同学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也可以学到一些应对策略, 这为学生提前准备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鼓励学生早做准备, 将来学生再面对压力、竞争的时候才不致慌了阵脚。
大学生普遍比中学生有更鲜明的个性、更强烈的自我意识, 因此在班级管理上也会更有难度。虽然类似于在上课做小动作、违反纪律这些小儿科的事情不用班主任再费神, 但是要让大学生产生强烈的班级认同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班级认同感, 如此才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这对班级的管理、学生心智成熟、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大学时代有幸能待在一个充满凝聚力、充满活力的班级里, 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将成为一生难忘的回忆, 也会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系统的核心, 有很强的权威性。同时, 班主任的工作又是很细致琐碎的, 班主任需要耐心地和学生不断地沟通交流。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刚柔并济的, 既能让学生服从其领导, 又能以德服人。这样管理下的学生会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但好的理论也要落实到具体的点子上并付诸实践才能产生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的技巧入手。
一、首先班主任的心态要年轻, 热爱自己的学生, 这是最根本的
班主任无论年长学生多少都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这样才能顺利融入年轻的学生群体, 学生也会更愿意与这样的班主任交流。班主任如果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 时不时总想对学生说教, 对学生的行为总是诸多挑剔, 久而久之,学生都会对其避而远之。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 班主任要从心底里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学生才会真心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越来越优秀;热爱学生才会真心地去帮助班级里的每一个成员。班主任爱学生, 首要的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个性;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愿意关注每个学生并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对于班级里遇到困难的同学愿意对其进行帮助, 并号召大家一起互相帮助, 这样在班级里会形成互助互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二、定期举办班会, 适度地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 增加班级成员课堂之外的互动
班会是班级成员讨论班级事务的公共平台, 每个班级成员都可以对班级的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 也可以对自己不太明了一些事情提出质疑。班会是一个答疑解惑、开诚布公的平台, 这有助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班集体, 也可以对班级的管理者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举办班级的集体活动, 不但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 还可以提高他们互相协作的能力。集体活动的内容形式有多种多样, 可以组织同学去户外徒步旅行、郊游、野外烧烤; 在特定的节日组织同学们聚餐, 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在学生中广泛流行的男生节、女生节、圣诞节这些特色节日里可以举办一些舞会、联谊会。大学生都是朝气蓬勃的, 学生基本上都喜欢接触不同事物, 认识更多的人, 而这些集体活动就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这对他们的能力、个性、心理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三、选定培养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高效率的班委
一个优秀的班级, 除了要有一名出色的班主任外, 还必须有一批优秀的班委。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 他们责任心的强弱、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的威信如何, 往往对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班主任在班委的选择上不能马虎, 在班委的选择上, 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也要有自己理智的判断。把每个岗位都安排上合适的人,这样才能最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华。对于优秀的班委, 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奖励,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此外, 要加强班委之间的协作能力, 防止他们窝里斗, 这样整个班级的办事效率才会提高。
四、可以创建班级互助社, 学习、信息等资源共享, 创建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 学习无论何时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大学的学习普遍自由而涣散, 很多学生不重视学习, 有好的学习氛围的班级更是少之又少。若想使一个班级的学生优秀, 班主任就必须努力在班级里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的班级互助社并不需要一定要有个实体空间, 可以是班级的网站、班级的群、群邮件等, 可以鼓励同学们把自己所掌握的一些资料、信息等发布到上面, 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同学们也可以在上面探讨很多学习问题, 探讨的人越多就越可能调动更多人的学习热情。
五、可以针对当下的热点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就业、考研、国家政策、理财等) 定期举办班级交流研讨会
现在就业形势严峻, 社会竞争压力大, 学生们普遍对就业、考研、投资理财等问题非常关心。对此,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同学举办班级研讨会, 大家一起坐下来就某个议题一起交流探讨, 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 同学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也可以学到一些应对策略, 这为学生提前准备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鼓励学生早做准备, 将来学生再面对压力、竞争的时候才不致慌了阵脚。
大学生普遍比中学生有更鲜明的个性、更强烈的自我意识, 因此在班级管理上也会更有难度。虽然类似于在上课做小动作、违反纪律这些小儿科的事情不用班主任再费神, 但是要让大学生产生强烈的班级认同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班级认同感, 如此才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这对班级的管理、学生心智成熟、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大学时代有幸能待在一个充满凝聚力、充满活力的班级里, 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将成为一生难忘的回忆, 也会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