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栏的话
哲人有言:人创造了两种真正强有力的认识自然和自己的手段——科学和艺术。科学和艺术的创作是理性和感性的互相渗透;在科学和艺术创作中,感性的东西和纯理性的东西不仅并不相互矛盾,甚至还互为影响;而技术、科学与艺术之间,也往往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本刊新设栏目“科苑谈艺”的主旨,就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即:以科学思维审视艺术,以艺术眼光欣赏科学。
作为巴黎的象征及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付费参观建筑物,埃菲尔铁塔今年5月迎来了自己的120岁生日。从5月7日~8月29日,巴黎市政府为著名的铁塔之父专门举办展览,题为“居斯塔夫·埃菲尔,钢铁魔术师”,凭借许多原始资料向参观者介绍这位非凡工程师的生平和作品。
上述报道,让我不禁想起了几件往事。
2006年8月9日,网易转载了一篇《法制晚报》的报道:“英国《独立报》日前评选出可改变21世纪人类生活的50项发明,正在兴建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新楼,被誉为第三个千禧年首项伟大建筑。文章认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新楼将是21世纪出现的第一个伟大的标志性建筑,对‘摩天大楼应垂直于地面’的概念是个重大冲击。目前这座大楼正在建设,所谓‘标志性’一 是指它的独特性,二是指它的艺术性。”
有意思的是,网友对该报道的观点进行了几乎边倒的批评甚至谩骂。其实,2002年库哈斯设计方案中标的消息一传出,就在包括美术界、建筑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还有各界名流联名上书,要求停止该方案的实施。2009年元宵节,央视新楼配楼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后,激起了更大的非议。
一座建筑竞能引发如此大的风波,这在建筑史上似乎并不多见。不过,埃菲尔铁塔当年在建塔之前,也曾引起法国社会各界的抗议,莫泊桑和小仲马,著名音乐家古诺等社会名流甚至还联名写信,反对修建这座铁塔。以下是《艺术家的抗议书》片断(载于1887年2月14日法国《时代报》)
我们这些作家、雕塑家、建筑师、画家,以及一些热爱迄今为止尚未受损的巴黎美丽景观的人,现在,以备受轻蔑的法国美学之名艾,并以受到威胁的法国艺术和历史的名义,对在首都中心建立无用的、可怖的埃菲尔铁塔,表达强烈、愤怒的抗议。巴黎城,难道将要与此稀奇古怪的风格,与一位机械设计师的粗俗而带商人气的想象,长久地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无可挽回地蒙受羞辱和变得丑陋吗?因为,连美国都不想要的埃菲尔铁塔,无疑将成为巴黎之耻。
然而,当初为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而修建的埃菲尔铁塔,如今已成为巴黎甚至是整个法国最重要的建筑之一。究其原因,不光是因为它优美的弧线造型所呈现的艺术性,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是科技进步的代表性建筑。
18世纪末19世纪初,科技的进步首先引起了建筑材料的变革:生铁,熟铁等金属材料相继被应用,使大跨度的建筑形式成为可能;电梯的发明使得高层房屋的垂直运输问题得以解决。这些变革使建筑在高度与跨度上同时取得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埃菲尔铁塔于1887年~1889年的17个月中建成。这个塔高300米、重达7000吨的怪物,由1.8038万个精度达到1/10毫米的部件和250万个铆钉铆接而成,可是,在整个施工中竟无一伤亡事故,总的花费也只有780万法郎。建筑以人的生命和超出想象的金钱与时间为代价的时代宣告结束了。
其次,结构力学的发展对于当时的建筑形式的改变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埃菲尔铁塔的出现可以说是结构力学发展的标志性建筑物,从此,建筑从经验积累阶段进入科学分析阶段。科学的分析计算,把建筑结构内部的力提前计算出来,在图纸上可以得出安全合理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图;而且,在工厂预制配件,现场只需安装。这些进步,使建筑艺术不再受到前人法规法则的限制,有了更大的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是建筑史上一次空前的伟大进步。
再回头看看央视新楼:两栋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超过200米高度,在挑战地球引力的同时,也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极限。其独特的“裤衩”造型,也挑战着人们对建筑的全部理解力和想象力。
更让所有纳税人咂舌的是建筑的高昂花费,据说整个建筑的投资多达50多亿元,建成后的维护和检修费用应该也不菲。试想,这样一种既“劳民”又“伤财”的建筑形式,仅仅靠它的“独特性”和所谓的“艺术性”,就能成为“21世纪出现的第一个伟大的标志性建筑”和“第三个千禧年首项伟大建筑”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哲人有言:人创造了两种真正强有力的认识自然和自己的手段——科学和艺术。科学和艺术的创作是理性和感性的互相渗透;在科学和艺术创作中,感性的东西和纯理性的东西不仅并不相互矛盾,甚至还互为影响;而技术、科学与艺术之间,也往往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本刊新设栏目“科苑谈艺”的主旨,就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即:以科学思维审视艺术,以艺术眼光欣赏科学。
作为巴黎的象征及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付费参观建筑物,埃菲尔铁塔今年5月迎来了自己的120岁生日。从5月7日~8月29日,巴黎市政府为著名的铁塔之父专门举办展览,题为“居斯塔夫·埃菲尔,钢铁魔术师”,凭借许多原始资料向参观者介绍这位非凡工程师的生平和作品。
上述报道,让我不禁想起了几件往事。
2006年8月9日,网易转载了一篇《法制晚报》的报道:“英国《独立报》日前评选出可改变21世纪人类生活的50项发明,正在兴建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新楼,被誉为第三个千禧年首项伟大建筑。文章认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新楼将是21世纪出现的第一个伟大的标志性建筑,对‘摩天大楼应垂直于地面’的概念是个重大冲击。目前这座大楼正在建设,所谓‘标志性’一 是指它的独特性,二是指它的艺术性。”
有意思的是,网友对该报道的观点进行了几乎边倒的批评甚至谩骂。其实,2002年库哈斯设计方案中标的消息一传出,就在包括美术界、建筑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还有各界名流联名上书,要求停止该方案的实施。2009年元宵节,央视新楼配楼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后,激起了更大的非议。
一座建筑竞能引发如此大的风波,这在建筑史上似乎并不多见。不过,埃菲尔铁塔当年在建塔之前,也曾引起法国社会各界的抗议,莫泊桑和小仲马,著名音乐家古诺等社会名流甚至还联名写信,反对修建这座铁塔。以下是《艺术家的抗议书》片断(载于1887年2月14日法国《时代报》)
我们这些作家、雕塑家、建筑师、画家,以及一些热爱迄今为止尚未受损的巴黎美丽景观的人,现在,以备受轻蔑的法国美学之名艾,并以受到威胁的法国艺术和历史的名义,对在首都中心建立无用的、可怖的埃菲尔铁塔,表达强烈、愤怒的抗议。巴黎城,难道将要与此稀奇古怪的风格,与一位机械设计师的粗俗而带商人气的想象,长久地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无可挽回地蒙受羞辱和变得丑陋吗?因为,连美国都不想要的埃菲尔铁塔,无疑将成为巴黎之耻。
然而,当初为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而修建的埃菲尔铁塔,如今已成为巴黎甚至是整个法国最重要的建筑之一。究其原因,不光是因为它优美的弧线造型所呈现的艺术性,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是科技进步的代表性建筑。
18世纪末19世纪初,科技的进步首先引起了建筑材料的变革:生铁,熟铁等金属材料相继被应用,使大跨度的建筑形式成为可能;电梯的发明使得高层房屋的垂直运输问题得以解决。这些变革使建筑在高度与跨度上同时取得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埃菲尔铁塔于1887年~1889年的17个月中建成。这个塔高300米、重达7000吨的怪物,由1.8038万个精度达到1/10毫米的部件和250万个铆钉铆接而成,可是,在整个施工中竟无一伤亡事故,总的花费也只有780万法郎。建筑以人的生命和超出想象的金钱与时间为代价的时代宣告结束了。
其次,结构力学的发展对于当时的建筑形式的改变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埃菲尔铁塔的出现可以说是结构力学发展的标志性建筑物,从此,建筑从经验积累阶段进入科学分析阶段。科学的分析计算,把建筑结构内部的力提前计算出来,在图纸上可以得出安全合理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图;而且,在工厂预制配件,现场只需安装。这些进步,使建筑艺术不再受到前人法规法则的限制,有了更大的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是建筑史上一次空前的伟大进步。
再回头看看央视新楼:两栋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超过200米高度,在挑战地球引力的同时,也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极限。其独特的“裤衩”造型,也挑战着人们对建筑的全部理解力和想象力。
更让所有纳税人咂舌的是建筑的高昂花费,据说整个建筑的投资多达50多亿元,建成后的维护和检修费用应该也不菲。试想,这样一种既“劳民”又“伤财”的建筑形式,仅仅靠它的“独特性”和所谓的“艺术性”,就能成为“21世纪出现的第一个伟大的标志性建筑”和“第三个千禧年首项伟大建筑”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