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与QT离散度的关系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T离散度(QT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晚期心衰以及与心脏自主神经张力之问的关系已有较多研究。但在冠脉储备功能下降、心肌缺血状态下与QTd关系如何,少有报道。本文分析了132例心电图,以期进一步了解心肌缺血对QTd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病例尸检材料完整的36例,依据入院后常规DCG检查,根据ST—T改变和冠脉狭窄程度分为轻(A)、中(B)、重度(C)三组,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18~23岁年龄段正常男性青年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对577例在2008年征兵入伍各项检查合格的男性青年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窦性心动过缓90例(15.60%),其中伴不齐
患者男性,40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2次就诊。查体:血压110/70mmHg,心率52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动态心电图(图1)示:为01:26记录,a、b两行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心律,P—P间距0.96
1963年10月我到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进修心电图半年,在任国钧教授及其他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一学科逐渐有所认识。44年的前10年,我在内科临床兼作心电图,以后的30余年,长期在
目的 探讨高血压(EH)患者血压节律的特点。方法 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100例EH患者(A组)和80例对照组(B组)血压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24小时、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和
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对阵赞陛心房颤动(PM)发作前的心律失常、触发心房颤动(Af)发生的房性期前收缩(PAS)起源部位进行分析,以了解PAf的心电始动因素及其部位。以确定12导联DCG在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MI)的重要检查手段,但习用导联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右室MI的诊断,尚不能令人满意。近来我们试用尹炳生创立的头胸导联(HC导联),并与Wilosn导联作对比分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