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粤讴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产生于粤曲之前、有唱腔特色及独特艺术魅力的本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粤讴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为保护和抢救民间艺术,作者经过细致的调查走访,梳理出对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认识及建议。
[关键词]民间艺术 现状 保护措施
粤讴,又名越讴,是一种广东民间音乐曲艺,与木鱼、龙舟、南音、板眼被称为粤调。它创始于清朝嘉庆末年,时约公元1820年左右。粤讴的创始人是招子庸。招字铭山,别号明珊居士,广东南海县横沙乡人。粤讴这种形式,是招子庸集合多种民间说唱文学创造出来的。招子庸平时爱好研究民间曲艺和民歌,发觉当时流行在广州的广东民歌咸水歌和叹情,是用广州方言吟唱的,它不受章法的限制,能即兴成歌,抒发个人心中的感情,这是它们的长处。可惜词句较为俚俗,音乐性不够强,不够感人。而早在乾隆年间已传入广东、在广州亦颇流行的北方民间说唱文学南词和子弟书,则词较高雅,音乐性亦够强,婉转动人,刚好能弥补咸水歌和叹情的不足。不过南词和子弟书句法结构受到一定局限,使人不能充分表达心中的感情;同时用词往往过于高雅,不易被群众接受,这就会成为它们的短处,但是这些短处恰恰是咸水歌和叹情所没有的。于是,招子庸便融合这几种民间说唱文学的所长,淘汰它们的不足,适当地把诗词中美丽的词藻注入其中,从而创作出运用粤语方言、篇幅句法长短随意、有韵而不限格律的新民歌——粤讴。所以现在粤乐曲艺的前辈,每谈及粤讴,都会以招子庸为粤讴之宗师。南海中学校长暨香港官立汉文师范学院院长李景康耽嗜粤讴,据其考证所得,招子庸生前所撰粤讴备受后人称誉之作品,包括有《吊秋喜》、《解心事》、《薄命多情》、《心点岔》、《扇》、《桃花扇》、《分别泪》、《嗟怨薄命》等组曲及《真正扌罗命》组曲。他的作品除了大部分是对妓女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深刻揭露旧制度的丑恶外,描写男女之间离情别恨的也不少,亦有反映当时现实生活一角的作品。
粤讴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发源于民间,根植于大众,是产生于粤曲之前,有自己的唱腔特色及独特的艺术魅力的一种曲艺。木鱼、龙舟、南音和粤讴是产生于粤曲之前的明清时期,而粤曲产生于19世纪中晚期,木鱼、龙舟、南音和粤讴对粤曲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年代的久远,传承不力,现时人们对于木鱼、龙舟、南音和粤讴的认识可能就是空白或者有错误认识,对粤曲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借着这次调研粤讴的机会,根据调查的显示,发现不仅仅是市场萎缩、观众稀少、创作乏力、演员断代这些问题,而是在一般的群众基础上基本已经没有人认识粤讴这个粤语曲艺种类。在调研的开始只能在少量的书本上查阅粤讴的信息,在有关粤语曲艺的书本上的一些文章了解粤讴的基本情况。后来,通过一些曲艺老前辈的口述介绍,了解到在民国以后就难再听到原汁原味的粤讴唱腔,基本只有文字的记载。到了清末民初,粤讴和木鱼、龙舟、南音的唱腔先后被粤剧、粤曲吸收为曲牌,统称歌谣体。只有粤讴一句腔调融入二黄,名为解心腔。在19世纪末,它的内容也起了质的变化,不再只是描写男女之情,而是赋予了深刻的政治内容,作为宣传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武器。在这一点上,有关资料不多,提到的多是招子庸的作品。之后再听到的粤讴就被称作为新粤讴了。粤讴对广东民间的音乐曲艺来说,曾起到过普及和提高的作用。外国人也被这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学形式所吸引,很早便对粤讴给予相当高的评价,不少人曾经撰文推荐。其实,南音、木鱼书、龙舟、粤讴的艺术形式相仿,但由于粤讴的节奏极慢,唱腔的韵味听起来虽如行云流水、平滑流畅,但毕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曲艺,也比较简单平直,音律变动不大,因此现在保留在现代粤剧中的粤讴唱腔也多是用作叙述的。对于艺人来说,粤讴没有多大的唱功要求,体现不出个人的歌唱特色;对于老百姓来说,在现代越来越多音乐曲艺可以娱乐身心的时候,粤讴已经不是可以作为优选的音乐了。
目前粤讴在粤剧、粤曲中演唱比较难合得来,市场机会有限,所以直到现在较难有单独演唱的曲目。50年代罗品超先生主演的粤剧 《荆轲》 ,在“送别”一折里,就用到了“新粤讴”,是陈卓莹先生简化的新版,被称为最有代表性的新粤讴,是近代粤讴的革新。至今懂得唱粤讴的艺人只剩两位,均已年过花甲,对于传承也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学。考虑到市面上已无有关粤讴完整的录音,值此调研之机录制了三首粤讴的曲目,忝为难得收获。
粤讴最初是用琵琶伴唱的,后改用扬琴,但亦可清歌。唱前先奏引子,唱完一节奏过门。每四句算一节,每一节中间有过序,全歌结束后奏煞板。粤讴要唱得好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另一方面,应客观地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民间曲艺的前景也不容乐观。特别当今社会,由于演出市场逐渐萎缩,观众流失现象严重。出现这种局面,原因众多,但主要是两方面的:一是文艺样式空前发展,演出市场竞争激烈,民间曲艺艺术势单力薄难敌对手;二是曲种演出形式单一,演唱曲目内容陈旧,演唱队伍老化,创作队伍匮乏,节目缺乏新意,适应不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不容置疑,曾经发源于民间的粤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用“濒危艺术”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虽然“保护和抢救”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但在人们对粤语曲艺种类及其相互之间的的关系含混不清、对各自的唱腔特色不是那么明确时,对于它的艺术影响和价值认识就会模糊,“走向衰落,失传于后”就绝非是危言耸听。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要追求更高水准的精神生活。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传统民间曲艺遗产正在不断地消亡,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现状堪忧。面对这一现状,若再不改革创新,不寻求有效的出路,就必然存在被历史彻底淘汰的可能。只有正视现实,才能够有面向未来的勇气和智慧。
保护和抢救民间艺术粤讴,可否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潜心创作新曲目。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变革,生活节奏的加快,观众欣赏品位的变化,以前创作的曲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普通观众的审美需求了。在内容上多选取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题材,瞄准人们普遍关注的生活热点,捕捉那些容易使观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的典型事例,进行艺术加工来撞击观众的心灵。在这方面,政府应起主导作用,要用扶持广东音乐的做法扶持粤讴,把粤讴纳入广东音乐的范畴。1995年,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牵头,筹集200万元成立了广东中华文化广东音乐基金,支持广东音乐的创作和配合创作的演出活动。如1995年—2003年连续举办了四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1997年—1999年连续三年举办了广东音乐百场演出活动;1996年—2005年连续举办了几届民间乐社大赛和广东音乐推广活动等等。同时,编辑出版了一批专著和音像资料,组织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建议在今后的类似活动中加入粤讴的内容,如:要求作品或节目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粤讴内容,评奖时对粤讴作品倾斜,等等。
(二)精心培养新演员。培养新一代演员已迫在眉睫。民间曲艺演出团队普遍存在着需要加强管理、提高水平的问题。在广州地区,以演奏广东音乐为主、植根于百姓中的众多民间文艺轻骑队——私伙局,成为民间传承、传播曲艺艺术的重要载体,其中不乏编导及表演的佼佼者。当地的文化馆、站,基层曲协应当充分发挥辅导培训功能,举办有关粤讴的创作表演培训班,不断普及民间曲艺创作和演出水平。
(三)用心拓宽演出新市场。如今的文化市场出现多元化,文艺样式空前发展,面对这一形势,合理利用粤讴的艺术特点,积极地寻求和探索更多的新活动空间。比如到酒楼、宾馆、茶座、社区进行小型演出,配合商业文化活动和企业文化活动的宣传娱乐演出,结合各种活动进行有偿无偿演出等。随着文化科技手段的日益发达,当代曲艺的发展可向网络平台发展,不能忽视现代传媒的作用。培养年轻观众,使曲艺受到更广泛人群的青睐。
(四)悉心研究濒危文化的新问题。以广州市曲协牵头,与市非遗保护中心、各区文广局及文联有关部门,组成包括粤讴在内的濒危曲艺理论研究及改革机构,在保留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适应迅速多变的生活和飞速发展的时代;整理珍贵资料,出版专辑等。
粤讴曾经是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对其进行挖掘与扶持,使之成为绚丽多彩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如今欣逢盛世,国泰民安,文艺舞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在这种宽松、和谐的大环境下,更有各级政府的重视,我们相信,粤讴的挖掘和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清·招子庸撰,陈寂评注《粤讴》.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鲁荷.粤讴宗师招子庸.南国红豆,2009年第06期;
[3]陈勇新.粤语曲艺的种类、唱腔、影响和价值.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7卷第6期。
作者简介:吴燕华(1983—),女,大学本科,初级职称,群文专业,现任是广州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干部。
[关键词]民间艺术 现状 保护措施
粤讴,又名越讴,是一种广东民间音乐曲艺,与木鱼、龙舟、南音、板眼被称为粤调。它创始于清朝嘉庆末年,时约公元1820年左右。粤讴的创始人是招子庸。招字铭山,别号明珊居士,广东南海县横沙乡人。粤讴这种形式,是招子庸集合多种民间说唱文学创造出来的。招子庸平时爱好研究民间曲艺和民歌,发觉当时流行在广州的广东民歌咸水歌和叹情,是用广州方言吟唱的,它不受章法的限制,能即兴成歌,抒发个人心中的感情,这是它们的长处。可惜词句较为俚俗,音乐性不够强,不够感人。而早在乾隆年间已传入广东、在广州亦颇流行的北方民间说唱文学南词和子弟书,则词较高雅,音乐性亦够强,婉转动人,刚好能弥补咸水歌和叹情的不足。不过南词和子弟书句法结构受到一定局限,使人不能充分表达心中的感情;同时用词往往过于高雅,不易被群众接受,这就会成为它们的短处,但是这些短处恰恰是咸水歌和叹情所没有的。于是,招子庸便融合这几种民间说唱文学的所长,淘汰它们的不足,适当地把诗词中美丽的词藻注入其中,从而创作出运用粤语方言、篇幅句法长短随意、有韵而不限格律的新民歌——粤讴。所以现在粤乐曲艺的前辈,每谈及粤讴,都会以招子庸为粤讴之宗师。南海中学校长暨香港官立汉文师范学院院长李景康耽嗜粤讴,据其考证所得,招子庸生前所撰粤讴备受后人称誉之作品,包括有《吊秋喜》、《解心事》、《薄命多情》、《心点岔》、《扇》、《桃花扇》、《分别泪》、《嗟怨薄命》等组曲及《真正扌罗命》组曲。他的作品除了大部分是对妓女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深刻揭露旧制度的丑恶外,描写男女之间离情别恨的也不少,亦有反映当时现实生活一角的作品。
粤讴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发源于民间,根植于大众,是产生于粤曲之前,有自己的唱腔特色及独特的艺术魅力的一种曲艺。木鱼、龙舟、南音和粤讴是产生于粤曲之前的明清时期,而粤曲产生于19世纪中晚期,木鱼、龙舟、南音和粤讴对粤曲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年代的久远,传承不力,现时人们对于木鱼、龙舟、南音和粤讴的认识可能就是空白或者有错误认识,对粤曲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借着这次调研粤讴的机会,根据调查的显示,发现不仅仅是市场萎缩、观众稀少、创作乏力、演员断代这些问题,而是在一般的群众基础上基本已经没有人认识粤讴这个粤语曲艺种类。在调研的开始只能在少量的书本上查阅粤讴的信息,在有关粤语曲艺的书本上的一些文章了解粤讴的基本情况。后来,通过一些曲艺老前辈的口述介绍,了解到在民国以后就难再听到原汁原味的粤讴唱腔,基本只有文字的记载。到了清末民初,粤讴和木鱼、龙舟、南音的唱腔先后被粤剧、粤曲吸收为曲牌,统称歌谣体。只有粤讴一句腔调融入二黄,名为解心腔。在19世纪末,它的内容也起了质的变化,不再只是描写男女之情,而是赋予了深刻的政治内容,作为宣传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武器。在这一点上,有关资料不多,提到的多是招子庸的作品。之后再听到的粤讴就被称作为新粤讴了。粤讴对广东民间的音乐曲艺来说,曾起到过普及和提高的作用。外国人也被这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学形式所吸引,很早便对粤讴给予相当高的评价,不少人曾经撰文推荐。其实,南音、木鱼书、龙舟、粤讴的艺术形式相仿,但由于粤讴的节奏极慢,唱腔的韵味听起来虽如行云流水、平滑流畅,但毕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曲艺,也比较简单平直,音律变动不大,因此现在保留在现代粤剧中的粤讴唱腔也多是用作叙述的。对于艺人来说,粤讴没有多大的唱功要求,体现不出个人的歌唱特色;对于老百姓来说,在现代越来越多音乐曲艺可以娱乐身心的时候,粤讴已经不是可以作为优选的音乐了。
目前粤讴在粤剧、粤曲中演唱比较难合得来,市场机会有限,所以直到现在较难有单独演唱的曲目。50年代罗品超先生主演的粤剧 《荆轲》 ,在“送别”一折里,就用到了“新粤讴”,是陈卓莹先生简化的新版,被称为最有代表性的新粤讴,是近代粤讴的革新。至今懂得唱粤讴的艺人只剩两位,均已年过花甲,对于传承也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学。考虑到市面上已无有关粤讴完整的录音,值此调研之机录制了三首粤讴的曲目,忝为难得收获。
粤讴最初是用琵琶伴唱的,后改用扬琴,但亦可清歌。唱前先奏引子,唱完一节奏过门。每四句算一节,每一节中间有过序,全歌结束后奏煞板。粤讴要唱得好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另一方面,应客观地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民间曲艺的前景也不容乐观。特别当今社会,由于演出市场逐渐萎缩,观众流失现象严重。出现这种局面,原因众多,但主要是两方面的:一是文艺样式空前发展,演出市场竞争激烈,民间曲艺艺术势单力薄难敌对手;二是曲种演出形式单一,演唱曲目内容陈旧,演唱队伍老化,创作队伍匮乏,节目缺乏新意,适应不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不容置疑,曾经发源于民间的粤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用“濒危艺术”来形容丝毫不为过。虽然“保护和抢救”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但在人们对粤语曲艺种类及其相互之间的的关系含混不清、对各自的唱腔特色不是那么明确时,对于它的艺术影响和价值认识就会模糊,“走向衰落,失传于后”就绝非是危言耸听。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要追求更高水准的精神生活。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传统民间曲艺遗产正在不断地消亡,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现状堪忧。面对这一现状,若再不改革创新,不寻求有效的出路,就必然存在被历史彻底淘汰的可能。只有正视现实,才能够有面向未来的勇气和智慧。
保护和抢救民间艺术粤讴,可否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潜心创作新曲目。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变革,生活节奏的加快,观众欣赏品位的变化,以前创作的曲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普通观众的审美需求了。在内容上多选取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题材,瞄准人们普遍关注的生活热点,捕捉那些容易使观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的典型事例,进行艺术加工来撞击观众的心灵。在这方面,政府应起主导作用,要用扶持广东音乐的做法扶持粤讴,把粤讴纳入广东音乐的范畴。1995年,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牵头,筹集200万元成立了广东中华文化广东音乐基金,支持广东音乐的创作和配合创作的演出活动。如1995年—2003年连续举办了四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1997年—1999年连续三年举办了广东音乐百场演出活动;1996年—2005年连续举办了几届民间乐社大赛和广东音乐推广活动等等。同时,编辑出版了一批专著和音像资料,组织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建议在今后的类似活动中加入粤讴的内容,如:要求作品或节目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粤讴内容,评奖时对粤讴作品倾斜,等等。
(二)精心培养新演员。培养新一代演员已迫在眉睫。民间曲艺演出团队普遍存在着需要加强管理、提高水平的问题。在广州地区,以演奏广东音乐为主、植根于百姓中的众多民间文艺轻骑队——私伙局,成为民间传承、传播曲艺艺术的重要载体,其中不乏编导及表演的佼佼者。当地的文化馆、站,基层曲协应当充分发挥辅导培训功能,举办有关粤讴的创作表演培训班,不断普及民间曲艺创作和演出水平。
(三)用心拓宽演出新市场。如今的文化市场出现多元化,文艺样式空前发展,面对这一形势,合理利用粤讴的艺术特点,积极地寻求和探索更多的新活动空间。比如到酒楼、宾馆、茶座、社区进行小型演出,配合商业文化活动和企业文化活动的宣传娱乐演出,结合各种活动进行有偿无偿演出等。随着文化科技手段的日益发达,当代曲艺的发展可向网络平台发展,不能忽视现代传媒的作用。培养年轻观众,使曲艺受到更广泛人群的青睐。
(四)悉心研究濒危文化的新问题。以广州市曲协牵头,与市非遗保护中心、各区文广局及文联有关部门,组成包括粤讴在内的濒危曲艺理论研究及改革机构,在保留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适应迅速多变的生活和飞速发展的时代;整理珍贵资料,出版专辑等。
粤讴曾经是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对其进行挖掘与扶持,使之成为绚丽多彩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如今欣逢盛世,国泰民安,文艺舞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在这种宽松、和谐的大环境下,更有各级政府的重视,我们相信,粤讴的挖掘和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清·招子庸撰,陈寂评注《粤讴》.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鲁荷.粤讴宗师招子庸.南国红豆,2009年第06期;
[3]陈勇新.粤语曲艺的种类、唱腔、影响和价值.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7卷第6期。
作者简介:吴燕华(1983—),女,大学本科,初级职称,群文专业,现任是广州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