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全科医生是一种独特的专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的主要区别是:全科医生秉持整体医学观,采用系统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代写论文主要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全科医生的知识和技术重在广度,而不是深度,解决的问题重在常见、综合,而不是疑难、复杂。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应该分工合作,共同构成完整、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
【关键词】 全科医生思维方式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84-01我国政府把住院医师训练作为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途径, 这表明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应该具有相似的教育背景。虽然都是住院医师训练,但以培养全科医生为目标的住院医师训练与以培养其他专科医生为目标的住院医师训练应该有明显的区别。本文结合作者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心血管专科的临床带教体会,谈谈全科医学住院医师临床教学的特点
1带教老师的医学观念必须转变
过去在其他住院医师带教时,主要强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以疾病为中心,缺乏整体观念。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带教时,带教老师必须转变医学观念,除了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外,一定要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看成一个整体的人,把疾病与病人有机联系起来,全面评价病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并利用专科会诊和其他各种资源,充分满足病人的需要。在诊断疾病时,以专科医生为背景的带教老师往往会注重各种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手段,忽视与病人沟通、理解的重要性,没有掌握了解病人的具体方法,在全面了解病人、全面评价病人的健康状况方面缺乏专业训练,当然,也缺乏其他专科的知识和技术,更缺乏社会、心理、人文科学的知识。因此,除了带教老师应充实必要的知识外,采用教学相长的方法也至关重要,充分发挥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2明确专科训练的目标
其他住院医生的兴趣主要在掌握高深技术和解决疑难问题上,而对于全科医学住院医师来说,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掌握各科急症的院前处理方法、了解综合医院各专科的工作流程、熟悉转诊资源、了解各专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带教老师应该完全站在全科医生的岗位上来想象一下,全科医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术。往往是带教老师认为没必要重复的基础知识,恰恰就是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应该得到强化的,带教老师认为过于简单的操作技术往往就是全科医学住院医师最应该熟练掌握的,如专科的体检、问诊、常规检查的操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读等。对于基础知识,带教老师绝不能机械地重复和灌输,否则,会影响住院医师的学习积极性
住院医师对基础知识往往似懂非懂,简单地复习和重复讲解很难引起住院医师的兴趣,但在关键时刻住院医师又会犯最简单的错误,这叫基础知识不扎实。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再加上活学活用的方法来不断强化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强化还应该从纵向的学习转向横向的学习,从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学习转向以运用知识为目的的学习。
在医学院校时,医学生是以学科为基础学习基础知识的(纵向的学习),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在住院医师训练时,住院医师应该以健康问题或疾病为基础来学习基础知识(横向的学习,整合式的学习),例如,针对某种心脏病,应该从这种心脏病的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等各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解释,从而深刻理解这种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表现,同时,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各种基础知识得以融会贯通,这就是所谓的强化。对于常见疾病的理解,带教老师很容易产生误解。在各个专科的病房中,专科医生司空见惯的疾病很容易被理解成常见病,但在病房中常见的疾病,在社区、门诊可能并不那么常见,尤其是在高级的医学中心的病房中,这种住院病人在社区病人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全科医生没有必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如何为这些病人服务。因此,常见病应该以社区为背景来理解,而不是以综合医院的专科门诊,更不是以综合医院的专科病房来理解。最好的方法是对社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和分类,以便各专科的带教老师能把握好教学方向。相关的教学机构应该为各临床专科的带教老师准备一份完整、详细的教学大纲,让带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对于基本操作技术,应该有所侧重。在社区中经常用到的技术,一定要做到熟能生巧,十分有把握,而不是会做就够了。在社区中不常用的操作技术,只要动手做过就够了。在带教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现象,那些难度较大的操作技术,住院医师会抢着做,而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却谁都不愿意做。
3教学方法的改进
除了手把手的教学以外,对于全科医学住院医师来说,一定要多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先选好合适的病例,以专科医生为主进行第一次病例讨论,重点反映专科医生的思维方式。然后,要求每个住院医师分别准备不同方面的综述和病例分析意见,在第二次病例讨论时,分别报告,并由参加讨论的各方面的专家或带教老师进行评价,这样可以综合各方面的知识,强化整体观念,同时,也锻炼了住院医师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口头汇报、参与讨论、融会贯通各方面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标准化训练对全科医生的培养来说也很重要。设置一个有录像和单向玻璃的标准化教室,培养一些标准化病人,让住院医师有机会一对一地为病人服务,并从中得到训练,如问诊训练、体检训练、与病人沟通的训练、操作技术训练等。训练结束后,还可以让住院医师从录像中做自我评价,吸取教训。总之,为了做好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专科带教工作,有必要让带教老师先学习全科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转变医学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全科医生的工作条件和任务,明确专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掌握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卢祖洵·卫生部基妇司城市卫生服务课题《中外社区卫生服务比较》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2001, 6
[2]李春昌,吴春容主编·全科医学概论·第4版·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1-20
[3]Dupuit S, Collins E, Shergill S, et al. Computer-based assistance infamily medicine. 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1998, 55 (1): 201-203
[4]秦美娇,褚詹玄,胡涵锦·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引发的思考·中国卫生资源, 2002, 5 (4): 173-174
[5]初炜,任苒,陈俊峰,等·大连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现状
【关键词】 全科医生思维方式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384-01我国政府把住院医师训练作为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途径, 这表明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应该具有相似的教育背景。虽然都是住院医师训练,但以培养全科医生为目标的住院医师训练与以培养其他专科医生为目标的住院医师训练应该有明显的区别。本文结合作者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心血管专科的临床带教体会,谈谈全科医学住院医师临床教学的特点
1带教老师的医学观念必须转变
过去在其他住院医师带教时,主要强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以疾病为中心,缺乏整体观念。在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带教时,带教老师必须转变医学观念,除了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外,一定要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看成一个整体的人,把疾病与病人有机联系起来,全面评价病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并利用专科会诊和其他各种资源,充分满足病人的需要。在诊断疾病时,以专科医生为背景的带教老师往往会注重各种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手段,忽视与病人沟通、理解的重要性,没有掌握了解病人的具体方法,在全面了解病人、全面评价病人的健康状况方面缺乏专业训练,当然,也缺乏其他专科的知识和技术,更缺乏社会、心理、人文科学的知识。因此,除了带教老师应充实必要的知识外,采用教学相长的方法也至关重要,充分发挥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2明确专科训练的目标
其他住院医生的兴趣主要在掌握高深技术和解决疑难问题上,而对于全科医学住院医师来说,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掌握各科急症的院前处理方法、了解综合医院各专科的工作流程、熟悉转诊资源、了解各专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带教老师应该完全站在全科医生的岗位上来想象一下,全科医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术。往往是带教老师认为没必要重复的基础知识,恰恰就是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应该得到强化的,带教老师认为过于简单的操作技术往往就是全科医学住院医师最应该熟练掌握的,如专科的体检、问诊、常规检查的操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读等。对于基础知识,带教老师绝不能机械地重复和灌输,否则,会影响住院医师的学习积极性
住院医师对基础知识往往似懂非懂,简单地复习和重复讲解很难引起住院医师的兴趣,但在关键时刻住院医师又会犯最简单的错误,这叫基础知识不扎实。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再加上活学活用的方法来不断强化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强化还应该从纵向的学习转向横向的学习,从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学习转向以运用知识为目的的学习。
在医学院校时,医学生是以学科为基础学习基础知识的(纵向的学习),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在住院医师训练时,住院医师应该以健康问题或疾病为基础来学习基础知识(横向的学习,整合式的学习),例如,针对某种心脏病,应该从这种心脏病的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等各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解释,从而深刻理解这种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表现,同时,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各种基础知识得以融会贯通,这就是所谓的强化。对于常见疾病的理解,带教老师很容易产生误解。在各个专科的病房中,专科医生司空见惯的疾病很容易被理解成常见病,但在病房中常见的疾病,在社区、门诊可能并不那么常见,尤其是在高级的医学中心的病房中,这种住院病人在社区病人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全科医生没有必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如何为这些病人服务。因此,常见病应该以社区为背景来理解,而不是以综合医院的专科门诊,更不是以综合医院的专科病房来理解。最好的方法是对社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和分类,以便各专科的带教老师能把握好教学方向。相关的教学机构应该为各临床专科的带教老师准备一份完整、详细的教学大纲,让带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对于基本操作技术,应该有所侧重。在社区中经常用到的技术,一定要做到熟能生巧,十分有把握,而不是会做就够了。在社区中不常用的操作技术,只要动手做过就够了。在带教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现象,那些难度较大的操作技术,住院医师会抢着做,而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却谁都不愿意做。
3教学方法的改进
除了手把手的教学以外,对于全科医学住院医师来说,一定要多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先选好合适的病例,以专科医生为主进行第一次病例讨论,重点反映专科医生的思维方式。然后,要求每个住院医师分别准备不同方面的综述和病例分析意见,在第二次病例讨论时,分别报告,并由参加讨论的各方面的专家或带教老师进行评价,这样可以综合各方面的知识,强化整体观念,同时,也锻炼了住院医师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口头汇报、参与讨论、融会贯通各方面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标准化训练对全科医生的培养来说也很重要。设置一个有录像和单向玻璃的标准化教室,培养一些标准化病人,让住院医师有机会一对一地为病人服务,并从中得到训练,如问诊训练、体检训练、与病人沟通的训练、操作技术训练等。训练结束后,还可以让住院医师从录像中做自我评价,吸取教训。总之,为了做好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专科带教工作,有必要让带教老师先学习全科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转变医学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全科医生的工作条件和任务,明确专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掌握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卢祖洵·卫生部基妇司城市卫生服务课题《中外社区卫生服务比较》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2001, 6
[2]李春昌,吴春容主编·全科医学概论·第4版·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1-20
[3]Dupuit S, Collins E, Shergill S, et al. Computer-based assistance infamily medicine. 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1998, 55 (1): 201-203
[4]秦美娇,褚詹玄,胡涵锦·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引发的思考·中国卫生资源, 2002, 5 (4): 173-174
[5]初炜,任苒,陈俊峰,等·大连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