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国女儿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汤亭亭一度称华裔女性作家黄玉雪为“华裔美国文学之母”。她的确是位了不起的女性。她的成名作《华女阿五》应该算是一部优秀的女性小说,在这部作品中,读者会发现女主角玉雪不仅是一位耐心、顺从且勤劳的传统中国女儿,而且是一位上进、坚强且能干的美国现代女性,因而她最后也成功地进入了以男性为主导的美国主流社会。
  关键词:美国华裔 女性 他者 黄玉雪
  《华女阿五》一直被认作是黄玉雪本人的传记体小说。可少有人把它当作女性小说来看待。在世界文学史上,女性小说具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诸多的美国作品中,以女性为反映主题的小说一直颇受青睐。随着20世纪少数族裔文学的发展,美国女性小说既关注现代白人女性的自由与独立问题,也注意到了少数族裔有色人种女性生存与发展的踌躇与艰辛,它的发展为整个女性小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华女阿五》是一部优秀的女性小说。在这部作品中,读者不仅看到主人公玉雪身为传统的中国女儿顺从、忍耐、勤劳的一面,而且也能领略到其奋进、坚定、能干的现代女性一面,最终成功地跻身于强大的男性主导的美国社会。
  一、传统的中国女儿
  女性在一生当中会扮演很多角色:或母亲,或妻子,或情人,或女儿。要在短短几十年岁月中将这些角色一一做好绝非易事。其实做好女儿已经具有相当难度,而要做中国的好女儿就更具挑战性了。中国文化传承几千年至今,一直保持着优良的传统与良好的秩序。可是,再优良的文化也有与现代思想相抵触的时候。作为中国女儿,玉雪对中国文化与教育是怎样继承与接受,又是怎样选择与挑战的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前者。
  中国文化讲究“百事孝为先”。忠、孝、仁、义四个大字深深地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而作为中国女儿,尽孝道更是头等大事。在这一点上,玉雪做得非常出色。玉雪受外婆的影响很大。外婆经常把来自另一国家的稀奇事讲给孩子们听,不仅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也叮嘱她们做晚辈,做女儿应尽的本分。外婆曾给玉雪讲了妈妈养八头猪的故事,于是,她开始了解:“她得按照妈妈的吩咐去做,没有报酬,因为这是她应该的。” (黄玉雪,27)不过,她做的要比这个多得多。美国经济大萧条那一年,玉雪才不到十一岁。爸爸妈妈面临着残酷的日子。繁重的家务开始落在小女孩玉雪的肩上,放学后她要采购、缝纫、洗衣、做饭。这一切她默默地承担着。又是一年,爸爸生病得厉害,妈妈陷入极度的痛苦与无助之中。一度在孩子面前表现坚强的妈妈动摇了。玉雪试着尽量安慰她。“想起很久以前,她在学校受伤时老师安慰她的动作,她笨拙地抱住妈妈的双肩,轻轻地拍她。感觉非常特别——对妈妈有一种新鲜的亲切感。这种感觉出乎她的意料。在这里,这位未受保护、受人批评、感到迷惑和面临威胁妈妈第一次亲自向她女儿倾诉心事。”(黄玉雪,73) 妈妈的倾诉震动了玉雪,她想做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她,于是,她开始在主日学校里里暂时替代她爸爸的空缺。她把剩余的精力和爱心全部倾注在主日学校的工作上,竭尽全力做好爸爸的工作。她试图劝服妈妈与她一起去医院定期做生前妇检。到妈妈生孩子那阵儿,玉雪愈加奔波,极尽全力照顾母亲,使得母亲更加顺利生产。
  可是,对于华裔来说,在中西文化冲突如此强烈的环境下,与家庭不曾发生摩擦与争执是不可能的。玉雪也是其中之一。不过可贵的是,在经历了数次与父母的激烈争执之后,玉雪开始学会不再把新获得的西方思想带回到她的东方家庭。“每当她踏进黄家的门槛,她就行使起当女儿的义务——帮母亲买东西,做家务,帮父亲用英语写商业书信。她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的中国女孩。”(黄玉雪,154)经历过工作与生活中的彷徨与挫折,玉雪仍是父母眼中的孝顺女儿。“她现在回到家里,会看到妈妈和爸爸停下手中的活,微笑地抬头看她,说,‘你又回来了,很好!’” (黄玉雪,227)因此我们会发现,父母的传统教育与生活的百般磨炼不仅使玉雪获得自食其力的本领,更让她明白中国文化与礼教的精髓所在。
  在美国主流社会,华裔美国人保持传统的中国女儿身份绝不是件易事。玉雪熟谙中国的文化,深受传统家庭的熏陶,适当地保持了自己作为华人的基本文化特性,尤其是作为一位华人女性。遵从严格的家庭等级制,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保持谦虚的态度,继承中国女性传统美德,做黄家的孝顺的好女儿,这是玉雪作为华人儿女的本分。不过,玉雪是有分寸的。面对美国现代社会的竞争,玉雪同时是一位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
  二、奋斗的现代女性
  女性小说关注女性在将其贬为“他者”的社会里的不懈奋斗历程。即使是在相对开放的美国,玉雪的生活一直笼罩在父权制的阴影下。她,同众多美国华裔女性一样,被贬为“他者”,是丧失了主体地位与身份的边缘人。按照二元论男性、女性来分析,后者永远是前者的补充,是被前者規范的他者。换言之,男性是父权制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是真理、君主或者上帝;女性则是受排斥的对立面。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这位华裔的乖女儿愈加显现出自己的反叛个性。不仅如此,在这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她更积极地去主导自己的生命,磨练自己的意志,证明自己的能力,独立分析、判断自己成长与成功路上的每一次抉择,逐步地坚强起来。玉雪不仅是这传统家庭里孝顺乖巧的中国女儿,更是这现代社会里叛逆独立女性的写照。
  现代女性最重要的特质——独立在玉雪身上有完美体现。独立,即意味着挑战传统观念,革新陈旧思想,女性开始拥有自己主见,表现出反叛、要强的个性。“在‘菲勒斯中心论’中,女人被假定为父权体制下非独立的继承者,不论在知识文化,或社会历史架构中,其形象总是被男性权力所塑造、操控。在现实生活中,男性仍旧是世界的秩序中心。”①作为现代女性的玉雪又岂能容忍这种男性权力对女性的继续操纵?她开始尽自己最大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夺得自己作为女性的话语权。首先,玉雪拥有敏锐的判断力和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为她自己争夺话语权奠定基础。玉雪还是小女孩时,曾因与同班女同学贪玩,被检察员抓个正着。当时的玉雪认为大家同时犯错,只罚她一人欠缺公平,坚持不受惩罚。“我只是伸张正义。按照我爸爸教我的方式去质问错误的东西,我宁愿把他叫过来,让他处理这件事。在这之前,我是不会伸出我的手的。”(黄玉雪,57)她开始为自己有了新的想法,即要为自己认为对的东西辩护,而欣喜不已。到后来,开始真正接受西方文化教育之后,她又非常明确地坚持自己对于两国文化取舍的中庸之道。她无法拒绝中国思想和行为的核心——宿命论,又对遗传和环境正所谓个人成败的全部因素的西方科学推理深信不疑。她仔细审核,在两种文化的拉力战中尽量保持平衡。其次,玉雪具有对传统闭塞文化与体制的强烈反叛性,将其为自己夺得话语权推向高潮。玉雪向父亲提出让父亲资助上大学的费用,父亲拒绝了。“爸爸怎么会明白美国高等教育对我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哥哥独自一人享受爸爸辛勤劳动的成果?在美国,人们不用前往祖先墓地上香、祭拜!生为女孩非我所愿,作为女孩,我不想仅仅为养儿育女而结婚!也许我的权利不止是养儿育女!我既是女性,也是一个个人!难道中国人认为女人没有感情和思想吗?”(黄玉雪,99)玉雪这时有了强烈的个体意识,认识到自己既是个人,也是个女人,要争取同男人一样的女人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力。玉雪这时对两国文化平衡的拉扯更加明晰,已不再是单纯的反叛了,她在逐渐走向成熟。   最后,玉雪独立地支撑着自己的学业,开拓着自己的事业,用事业的成功骄傲地夺回了女性话语权。经历诸多波折与坎坷后,玉雪开始在唐人街独立从事陶艺制作,“身份由被大众认为的’陶塑品’变成创造者,颠覆了男性是主体,女性是他者的概念,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男权秩序,因而引起了象征着男权社会的唐人街的恐慌。可是,它却有力地为长久以为被压抑着的女性发出了声音,寻回了被埋没于历史中的身份和抗争的力量,重建了她们的信心与自尊。”①
  中国传统女儿与美国现代女性的双重身份,曾令玉雪前辈如此地彷徨与不安;可是,经过历史的磨砺与自我的不懈探索,她已经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得到两主流文化的双重肯定,不愧为了不起的中国女儿。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不仅是华裔,不仅是女性,所有中华民族的好儿女,在实现自己了不起的梦想的同时,应让自己龙的传人的姿态与身份骄傲并延续下去。
  注释
  ① 高丽.从女权主义角度解析《华女阿五》中第三人称的使用[J].枣庄:枣庄学院学报,2007(1).
  参考文献
  [1] Grottesman,Ronald.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M].New York:W.W.Norton&Company Inc.,1979. [2] Gurrin,Wilfred L.,Earle Labor,Lee Morgan,Jeanne C. Reesman and John R.Willingham.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3] Ling,Amy.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M].New York:Pergamon Press Inc,1990.
  [4] Wong,Jade Snow.Fifth Chinese Daughter[M].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8.
  [5] 黃玉雪.华女阿五[M].张龙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6] 李琳.《华女阿五》成长小说中的一朵奇葩[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6).
  [7]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8] 文培红. “大熔炉”、“种族主义之爱”与ABC的美国梦[J].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9).
  [9] 吴景超.唐人街共生与同化[M].筑生,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要:谈到中国女性生主义的起源,必然会说起西方女性主义。但是,晚清时期,甲午战败,空前的民族危机强烈地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因而人们纷纷赴日留学,寻求救国存亡之策。其中诞生了一批批爱国主义者,学习女子教育,倡科学,将在日本之所学实际应用到革命中,并将女性主义思想通过翻译的形式传达给女性同胞,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因而笔者认为,日本与中国晚清女性主义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日本明治时期的女性报刊《
期刊
摘要:狄金森被公认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她的作品经常围绕“死亡”主题展开。狄金森打破了传统死亡的刻板印象,认为死亡是一种能够被再定义的符号。笔者采用文本细读法,以《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对死亡形式、属性以及意义的再构建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旨在探究狄金森对死亡的再定义。  关键词:死亡 形式構建 属性构建 价值构建 文本分析  死亡本应是可怕的、痛苦的、具有毁灭性的。  狄金
期刊
摘要:本文以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平行语料对比的方法,从语言关、意象(境)关和哲理关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欧阳修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旨在通过对比两个英译本如何从这三方面进行艺术再现,以及是否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关感。研究结果表明,两位译者在重现原文美感的过程中,调动了“移情之态”,让译文读者更能欣赏到原文的关。  关键词:翻译美学 散文翻译 醉翁亭记  一、引言  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中,散文
期刊
摘要:毕淑敏,以雪域高原独特生活书写走进读者视野,既是作家也是医生。小说《拯救乳房》从“乳腺癌”对女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入手,探析女性的性格弱点及精神疾患,本文拟探讨小说在性别视角之下的性别关怀,女性成长。  关键词:《拯救乳房》 性别视角 双重残缺 成长与拯救 性别关怀  毕淑敏是医生,有多年的从医经历。毕淑敏又是作家,有文学、心理学专业的学习背景。王蒙赞许毕淑敏:“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
期刊
摘要:《恐慌的故事》是福斯特创作生涯的先声之作,其中包含了他对英国中产阶级“发育不良的心”的批判。本文借助福柯的空间权力观,旨在解读英国中产阶级是如何利用空间发挥权力效应,而福斯特又是如何利用空间企图突破这种权力的束缚,给社会边缘人物以话语权。  关键词:《恐慌的故事》 空间 权力  一、引言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恐慌的故事》(“The Story of a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总体报酬模型,通过引入内外部报酬激励制度,探讨带有管理自主权调节的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我国东部沿海大型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层级回归分析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薪酬激励的共同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且内部报酬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边际效果不断增大的积极作用;同时,TMT管理自主权越大,对该影响产生的积极效应越强。  关键词:T
期刊
摘要:运动无处不在,而运动同样也存在于语言中。go作为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动词之一,对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译者更好地掌握动词意义用法以及翻译英语文本。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采用对比分析法,借助语料库和词典,重点研究go的语义结构和汉译模式。研究发现,go并非完全是传统定义上的短暂性动词,事实上它在某些句子中的意义是延续性的。通过这一发现,找到有延续性意义的go在对应句子中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歧义句大量存在于日常交流中,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议题。本文以若干实例从模糊限制语产生的歧义句角度出发,分析不同模糊限制语产生的语用模糊现象,找出消除歧义的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研究发现模糊限制语的礼貌原则并不适合所有的语境,在特殊语境中需要通过删除模糊限制语或者替换限制成份来消除歧义,以达到准确的表达。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 语用模糊 歧义句  一、引言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
期刊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璀璨耀眼,孕育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华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出版宝藏。出版,并不等于把出版物制造出来,终极目的是传播。如何有效地利用出版来传播传统文化呢?这就对编辑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以读者为中心,出读者感兴趣的书、愿意看的书。二是要不断丰富自我职能素养,提升传统文化底蕴,了解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增强除糟粕、留精华的辨别能力。唯此,才能胜任传统文化的编辑工作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景观社会,而学校是景观社会的一个存在。学校的师生群体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校园的建筑风格也有不同于其他之地的特色。学校里特定的师生群体、人工建筑和自然景物构成学校的独特景观。18世纪,规训社会逐渐形成,规训与监视无处不在,学校也成为具有规训性的教育机构。规训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给人准确定位。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下,运用思想史的知识解读文本可以为文学接受提供新的角度和路径。  关键词: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