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瞅啥”引发命案
北京男子小张与小雪是情侣关系。2016年8月25日22时许,两人饮酒吃饭后步行返回住处。途中,被告人崔某迎面走来,朝小张和小雪的方向看了一眼。
小张认为崔某在看自己的女朋友,遂问道:“看什么看?”崔某回答:“就看怎么了?”双方随即发生口角。
小雪见状,一边请求崔某离开,一边想将小张拉走。崔某离开后,小张二人因此在原地继续争执。崔某越想越生气,折返欲找小张理论。
怒气未消的小张与崔某在路边打了起来。撕扯中,小张和崔某分别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匕首扎向对方,小张将崔某脸部扎伤,崔某将小张颈部扎伤。
小张倒地后,崔某又在其后背扎了几刀。小雪跪下求崔某不要再伤害小张,崔某认为小雪拉偏架,十分生气,继续持刀扎向小雪,随后离开现场,走出约200米后报警。
警方赶到后将三人带至医院就诊后小张死亡,小雪经鉴定为重伤二级。崔某经鉴定为轻伤一级,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北京市三中院(以下简称三中院)经审理认为,崔某与小张因琐事发生口角后持刀互殴,过程中二人均有损伤。法院认定,小张失去反抗能力后,崔某仍继续持刀扎刺小张背部数刀,并持刀扎刺在旁劝阻且未对其实施不法侵害的小雪,其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从崔某扎刺小张的部位、刀数等来看,崔某具有杀人的故意。”
法院判决,崔某的行为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崔某系自首及本案具体情节,判处崔某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决后,崔某当庭表示认罪,不上诉。
四成刑案源自言语失和
类似因琐事引发的刑事案件,近年并不少见。
2014年9月20日,小东和小洪等多人在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外的饭馆聚餐,小辛及朋友也在该饭馆就餐,双方彼此并不认识。
恰好同样在饭馆吃饭的小汪为双方的朋友,便先去小辛桌上敬酒,随后又坐到小东桌前聊天。此后小辛从饭馆厕所出来,路过小东这一桌,看到小汪后,便开玩笑地说:“你瞅啥?”小汪也开玩笑地回了句:“瞅你咋了?”
本来是两个熟人之间开玩笑的言语,饮酒后的小洪误以为小辛在向他挑衅,便反击称:“瞅你咋了?”
小汪发现两人产生误会,便好言解释了一番,把双方劝开。此时小东发现小辛的朋友携带刀具,便吩咐同桌的几人回家取刀。
小东一桌吃完饭准备离开时,与小辛一桌人再次发生目光对视,最终双方在酒店门口发生肢体冲突,小东手持折叠刀胡乱捅了几下,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微伤的后果。
从2014年至今,三中院审理了多起因家庭琐事以及公共场所眼神不適当交流等“非典型琐事”造成的相关刑事案件。
来自三中院的调研报告显示,该院已审结的公诉机关指控为因琐事引发的刑事一审案件中,由当事人言语失和,尤其是酒后言语失和,所引发的案件占全部案件的近四成。重大刑事案件的“琐事”虽类型多样,但大多激发于当事双方言语失和或酒后行为失控的场合。
此外,微信群抢红包、人行道上身体碰撞甚至公共场所眼神不适当交流、前往他人租住处借水喝被拒等“非典型琐事”,均亦引发相关刑事案件。
“你瞅啥”命案背后的心理焦虑
从表面看,“你瞅啥”引发的血案是由误读对方眼神和彼此互不相让所导致,但实际上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压力和暴戾心态所致,从某种角度来分析,这也是彼此心理戒备所产生的过激反应,折射出的既是社会关系趋冷,更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的一种发泄。这种“非典型琐事”引发的刑事案件层出不穷,其根源在于整个社会生态的异常。现实中,人们除了面对就业、收入、住房等各种工作和生活压力,其浮躁的功利心态和非正常的横向攀比心理也很强烈,在沉重的心理负担作用下,对来自陌生人的目光和言辞都高度敏感,加上酒精的刺激,很容易触发积郁已久的痛点。
我们在关注“非典型琐事”造成刑事案件的同时,更要思考和解决社会滋生“你瞅啥”暴戾心态的土壤问题。要缓解“你瞅啥”引发命案背后的心理焦虑,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发展,比如更加科学公平的择业环境、更加理想的生活预期。但更重要的还是给身边人多释放一丝善意、一份理解。
不仅要尽量避免用生硬的“你瞅啥”传达出复杂迷离的含义,更要在面对这种表达时本着理性、理解的心态。
内心充满阳光,才能看见温暖,才能从身边人甚至陌生人眼中读出温度、读出善意。
此外,这个系统性的问题更需要得到系统性地关注。要防止这种暴戾心态蔓延,包括家庭、学校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等在内的各社会力量都要出手打好“组合拳”,对青年人的心理素质、交往沟通能力以及應对压力的能力养成,都要加强指引和疏导,唯有如此,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予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对于行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社会中的我们每个人而言,涵养淡定理性的心态,培育健全阳光的人格,永远是一道生活必修课。
(《北京青年报》2016.12.5、《法制日报》2016.12.5等)
北京男子小张与小雪是情侣关系。2016年8月25日22时许,两人饮酒吃饭后步行返回住处。途中,被告人崔某迎面走来,朝小张和小雪的方向看了一眼。
小张认为崔某在看自己的女朋友,遂问道:“看什么看?”崔某回答:“就看怎么了?”双方随即发生口角。
小雪见状,一边请求崔某离开,一边想将小张拉走。崔某离开后,小张二人因此在原地继续争执。崔某越想越生气,折返欲找小张理论。
怒气未消的小张与崔某在路边打了起来。撕扯中,小张和崔某分别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匕首扎向对方,小张将崔某脸部扎伤,崔某将小张颈部扎伤。
小张倒地后,崔某又在其后背扎了几刀。小雪跪下求崔某不要再伤害小张,崔某认为小雪拉偏架,十分生气,继续持刀扎向小雪,随后离开现场,走出约200米后报警。
警方赶到后将三人带至医院就诊后小张死亡,小雪经鉴定为重伤二级。崔某经鉴定为轻伤一级,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北京市三中院(以下简称三中院)经审理认为,崔某与小张因琐事发生口角后持刀互殴,过程中二人均有损伤。法院认定,小张失去反抗能力后,崔某仍继续持刀扎刺小张背部数刀,并持刀扎刺在旁劝阻且未对其实施不法侵害的小雪,其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从崔某扎刺小张的部位、刀数等来看,崔某具有杀人的故意。”
法院判决,崔某的行为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崔某系自首及本案具体情节,判处崔某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决后,崔某当庭表示认罪,不上诉。
四成刑案源自言语失和
类似因琐事引发的刑事案件,近年并不少见。
2014年9月20日,小东和小洪等多人在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外的饭馆聚餐,小辛及朋友也在该饭馆就餐,双方彼此并不认识。
恰好同样在饭馆吃饭的小汪为双方的朋友,便先去小辛桌上敬酒,随后又坐到小东桌前聊天。此后小辛从饭馆厕所出来,路过小东这一桌,看到小汪后,便开玩笑地说:“你瞅啥?”小汪也开玩笑地回了句:“瞅你咋了?”
本来是两个熟人之间开玩笑的言语,饮酒后的小洪误以为小辛在向他挑衅,便反击称:“瞅你咋了?”
小汪发现两人产生误会,便好言解释了一番,把双方劝开。此时小东发现小辛的朋友携带刀具,便吩咐同桌的几人回家取刀。
小东一桌吃完饭准备离开时,与小辛一桌人再次发生目光对视,最终双方在酒店门口发生肢体冲突,小东手持折叠刀胡乱捅了几下,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微伤的后果。
从2014年至今,三中院审理了多起因家庭琐事以及公共场所眼神不適当交流等“非典型琐事”造成的相关刑事案件。
来自三中院的调研报告显示,该院已审结的公诉机关指控为因琐事引发的刑事一审案件中,由当事人言语失和,尤其是酒后言语失和,所引发的案件占全部案件的近四成。重大刑事案件的“琐事”虽类型多样,但大多激发于当事双方言语失和或酒后行为失控的场合。
此外,微信群抢红包、人行道上身体碰撞甚至公共场所眼神不适当交流、前往他人租住处借水喝被拒等“非典型琐事”,均亦引发相关刑事案件。
“你瞅啥”命案背后的心理焦虑
从表面看,“你瞅啥”引发的血案是由误读对方眼神和彼此互不相让所导致,但实际上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压力和暴戾心态所致,从某种角度来分析,这也是彼此心理戒备所产生的过激反应,折射出的既是社会关系趋冷,更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的一种发泄。这种“非典型琐事”引发的刑事案件层出不穷,其根源在于整个社会生态的异常。现实中,人们除了面对就业、收入、住房等各种工作和生活压力,其浮躁的功利心态和非正常的横向攀比心理也很强烈,在沉重的心理负担作用下,对来自陌生人的目光和言辞都高度敏感,加上酒精的刺激,很容易触发积郁已久的痛点。
我们在关注“非典型琐事”造成刑事案件的同时,更要思考和解决社会滋生“你瞅啥”暴戾心态的土壤问题。要缓解“你瞅啥”引发命案背后的心理焦虑,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发展,比如更加科学公平的择业环境、更加理想的生活预期。但更重要的还是给身边人多释放一丝善意、一份理解。
不仅要尽量避免用生硬的“你瞅啥”传达出复杂迷离的含义,更要在面对这种表达时本着理性、理解的心态。
内心充满阳光,才能看见温暖,才能从身边人甚至陌生人眼中读出温度、读出善意。
此外,这个系统性的问题更需要得到系统性地关注。要防止这种暴戾心态蔓延,包括家庭、学校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等在内的各社会力量都要出手打好“组合拳”,对青年人的心理素质、交往沟通能力以及應对压力的能力养成,都要加强指引和疏导,唯有如此,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予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对于行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社会中的我们每个人而言,涵养淡定理性的心态,培育健全阳光的人格,永远是一道生活必修课。
(《北京青年报》2016.12.5、《法制日报》2016.12.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