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MHK考试中的关键。因此,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技巧对于顺利通过MHK考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MHK 阅读理解 做题技巧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简称为MHK,是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学习语言的特点,专门测试母语为非汉语的中国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的国家标准化考试。MHK考试需要严格控制考试时间,考生不能跨区做题,应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试题,既不能提前做题,也不能过了时间再回头补做题。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规定试题,如听力题40道,约30分钟;阅读理解40道,约45分钟;书面表达16道,约45分钟。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如何攻克MHK考试中的阅读理解。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40道题,最关键的在于考生的阅读速度和答题速度,并且失误少,还要熟悉考点,这样才能保证考出最好的成绩。因此,必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本人以往的学习体会和教学经验,我认为非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不可。
一、提高猜字能力,逐步扩大词汇量
在整个汉语学习中,词汇量的大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平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猜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培养学生不依赖字典的习惯。在阅读短文时,也不要逐字逐句地进行释义,不要在遇到遗忘的词或个别较难理解的句子就停不下来,这样不利于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这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如果这些生词基本上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即使我们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仍可较准确地理解原文,这样完全可以跳过去不予理会。不要试图弄清文章中的每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否则既影响速度又影响理解。至于那些生词,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信息词及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理解,以便获得生词的真正含义。猜词的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构词法推测,从构成法角度分析判断生词。在常用的三千个汉字当中,百分之九十左右是形声字,掌握形声字的规律,根据形旁和声旁来猜字。此外,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应该扩大词汇量的学习,有侧重点的进行重点记忆。汉语词汇中最常用的要数动词以及动词词组,其次是形容词和副词,这些词应该先记,重点记,最后常用名词也要记。
二、熟悉阅读材料及考点
(一)熟悉阅读材料
阅读理解题量约占整套题的1/3,阅读速度一般为150至190字/分钟。这部分试题的阅读材料包括各种报纸、杂志、书籍,内容包括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科技常识、人物活动、地理知识等多个领域,因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阅读各方面知识,拓展知识面;同时,充分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阅读。针对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对带有文化内涵的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来理解文意或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词义。但教师夜不能只重视语言分析及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而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渗透。教师必须建立“语言——文化相互作用”的观念,既要向学生讲解语言又要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学中就要提醒学生注意汉语的游移性及灵活性等特点。
(二)注意考点
主要包括拼音、词汇及文章主要内容等三个方面。拼音主要考察学生是否熟悉汉语拼音,是否能正确的辨认词语拼音,具体的包括汉语常用的多音字、易混淆的声母韵母、声调的误读等;词汇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辨析、关联词的选择,并根据上下文选择词语、词语搭配、常见的习惯用语、成语、歇后语的使用等。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积累和一些相关语法知识的运用。此外,在阅读中还要领会作者的态度、情感、立场等。理解是归纳文章的主题,学生必须理解和把握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
三、注意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理解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及记忆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话。内容广泛题材各异,教师应当教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能力。其中,最常见的是先看问题法。通常在做此类试题时,通过快速阅读材料,先看要求,找出文中与之相对应的关键词,在材料中找出问题的答案。也在阅读文章前可以先读问题,再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并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其次,也可以用排除法来完成阅读。在阅读中,有些问题必须读完文章以后才能完成,如找出与原文相符或不符的选项,根据原文信息,运用排除法来做,也有利于快速完成阅读。再次,采用总结归纳法来完成阅读。在阅读材料时,会出现本段话的主旨、标题等内容,可以在材料中找出总结性的句子或者略读全文,归纳文章主要意思,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提高准确率。最后,采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来读材料,切忌一字一句的分析文章,每篇文章都会遇到不懂的字、词、句,通过上下文的意思,大胆地对阅读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进行大胆推测,千万不要停在这里耗费大量时间去分析意思,因为考试时间有限。同样,也不要在一道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不会做的先跳过,最后再回头做,仍然不会做的,猜一个答案,一定不要空着不做。
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语感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及领悟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基本功。语感是语言交流中对词语表达的理解,而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缺乏的正是对语感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重视诵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作用。只有多朗读多背诵,才能体会出文章中的美感,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从感觉上、整体上去认识和体验阅读材料,对阅读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其次,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在比较和积累词汇中增强语感,脑子里积累的词汇多了,就会进一步加深语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学生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增强语感。语言的描述本身没有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语言符号,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把记忆中的有关表象进行加工、丰富和补充,从而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
五、注重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要想使汉语阅读取得优异的成绩,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首先对于学生而言,要自我肯定,树立自信心,保持坚定的决心。学生如果没有自信心,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在考场上,心态更要平和,如果遇题比较熟悉,感觉题目都会做,这时要沉着细致,争取不出错误。如果感觉有些题目难度较大,要懂得取舍,不要灰心丧气。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多鼓励学生,少责备和批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克服不良心理状态,变压力为动力,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进行学习。同时还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压力的应对能力,在考试过程中,采用积极的心态,娴熟的应试技巧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考试,千万不要临阵自乱手脚,影响考试的发挥,与成功失之交臂。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考生为了能顺利通过MHK考试,攻克阅读理解这一难关是一个关键环节,只要考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以上阅读方法和技巧,就能在MHK考试中攻克阅读难关,从而考出理想的成绩,放飞个人梦想。
参考文献:
[1][英]科林贝恩.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腾红.少数民族大学生MHK阅读攻关方略[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01):78-81.
[3]刘博.谈MHK阅读理解应试技巧[J].科技资讯,2011,(22):185-186.
关键词:MHK 阅读理解 做题技巧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简称为MHK,是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学习语言的特点,专门测试母语为非汉语的中国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水平的国家标准化考试。MHK考试需要严格控制考试时间,考生不能跨区做题,应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试题,既不能提前做题,也不能过了时间再回头补做题。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规定试题,如听力题40道,约30分钟;阅读理解40道,约45分钟;书面表达16道,约45分钟。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如何攻克MHK考试中的阅读理解。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40道题,最关键的在于考生的阅读速度和答题速度,并且失误少,还要熟悉考点,这样才能保证考出最好的成绩。因此,必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本人以往的学习体会和教学经验,我认为非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不可。
一、提高猜字能力,逐步扩大词汇量
在整个汉语学习中,词汇量的大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平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猜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培养学生不依赖字典的习惯。在阅读短文时,也不要逐字逐句地进行释义,不要在遇到遗忘的词或个别较难理解的句子就停不下来,这样不利于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这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如果这些生词基本上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即使我们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仍可较准确地理解原文,这样完全可以跳过去不予理会。不要试图弄清文章中的每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否则既影响速度又影响理解。至于那些生词,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信息词及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理解,以便获得生词的真正含义。猜词的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构词法推测,从构成法角度分析判断生词。在常用的三千个汉字当中,百分之九十左右是形声字,掌握形声字的规律,根据形旁和声旁来猜字。此外,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应该扩大词汇量的学习,有侧重点的进行重点记忆。汉语词汇中最常用的要数动词以及动词词组,其次是形容词和副词,这些词应该先记,重点记,最后常用名词也要记。
二、熟悉阅读材料及考点
(一)熟悉阅读材料
阅读理解题量约占整套题的1/3,阅读速度一般为150至190字/分钟。这部分试题的阅读材料包括各种报纸、杂志、书籍,内容包括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科技常识、人物活动、地理知识等多个领域,因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阅读各方面知识,拓展知识面;同时,充分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阅读。针对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对带有文化内涵的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来理解文意或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词义。但教师夜不能只重视语言分析及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而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渗透。教师必须建立“语言——文化相互作用”的观念,既要向学生讲解语言又要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学中就要提醒学生注意汉语的游移性及灵活性等特点。
(二)注意考点
主要包括拼音、词汇及文章主要内容等三个方面。拼音主要考察学生是否熟悉汉语拼音,是否能正确的辨认词语拼音,具体的包括汉语常用的多音字、易混淆的声母韵母、声调的误读等;词汇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辨析、关联词的选择,并根据上下文选择词语、词语搭配、常见的习惯用语、成语、歇后语的使用等。这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积累和一些相关语法知识的运用。此外,在阅读中还要领会作者的态度、情感、立场等。理解是归纳文章的主题,学生必须理解和把握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
三、注意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理解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及记忆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话。内容广泛题材各异,教师应当教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能力。其中,最常见的是先看问题法。通常在做此类试题时,通过快速阅读材料,先看要求,找出文中与之相对应的关键词,在材料中找出问题的答案。也在阅读文章前可以先读问题,再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并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其次,也可以用排除法来完成阅读。在阅读中,有些问题必须读完文章以后才能完成,如找出与原文相符或不符的选项,根据原文信息,运用排除法来做,也有利于快速完成阅读。再次,采用总结归纳法来完成阅读。在阅读材料时,会出现本段话的主旨、标题等内容,可以在材料中找出总结性的句子或者略读全文,归纳文章主要意思,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提高准确率。最后,采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来读材料,切忌一字一句的分析文章,每篇文章都会遇到不懂的字、词、句,通过上下文的意思,大胆地对阅读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进行大胆推测,千万不要停在这里耗费大量时间去分析意思,因为考试时间有限。同样,也不要在一道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不会做的先跳过,最后再回头做,仍然不会做的,猜一个答案,一定不要空着不做。
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语感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及领悟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基本功。语感是语言交流中对词语表达的理解,而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缺乏的正是对语感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重视诵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作用。只有多朗读多背诵,才能体会出文章中的美感,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从感觉上、整体上去认识和体验阅读材料,对阅读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其次,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在比较和积累词汇中增强语感,脑子里积累的词汇多了,就会进一步加深语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学生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增强语感。语言的描述本身没有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语言符号,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把记忆中的有关表象进行加工、丰富和补充,从而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
五、注重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要想使汉语阅读取得优异的成绩,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首先对于学生而言,要自我肯定,树立自信心,保持坚定的决心。学生如果没有自信心,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在考场上,心态更要平和,如果遇题比较熟悉,感觉题目都会做,这时要沉着细致,争取不出错误。如果感觉有些题目难度较大,要懂得取舍,不要灰心丧气。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多鼓励学生,少责备和批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克服不良心理状态,变压力为动力,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进行学习。同时还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压力的应对能力,在考试过程中,采用积极的心态,娴熟的应试技巧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考试,千万不要临阵自乱手脚,影响考试的发挥,与成功失之交臂。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考生为了能顺利通过MHK考试,攻克阅读理解这一难关是一个关键环节,只要考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以上阅读方法和技巧,就能在MHK考试中攻克阅读难关,从而考出理想的成绩,放飞个人梦想。
参考文献:
[1][英]科林贝恩.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腾红.少数民族大学生MHK阅读攻关方略[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01):78-81.
[3]刘博.谈MHK阅读理解应试技巧[J].科技资讯,2011,(22):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