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为什么越挣钱越穷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y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来看一组数据——
   22岁,工作4个月,试用期工资2000元,负债1万元;
   27岁,提前消费以贷养贷负债11.2万元;
   25岁,欠债10万元,抑郁症,有家人要养,如何从谷底生还;
   29岁,和朋友创业失败负债10万元,当外卖骑手还钱;
   …… ……
   這些是豆瓣小组“负债者联盟”中随处可见的帖子,帖子里动辄金额上10万元的负债,是发帖者焦虑与压力的来源。从发帖内容上看,“超前消费”“遭遇诈骗”“购车购房”“投资失败”等是他们背负债务的常见原因。
   网友们一边调侃“一入网贷深似海”,一边禁不住诱惑买买买,没钱还时只能以贷养贷,债务就这样越滚越大。
   负债,成为一些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
  
   年轻人,负债的很多
   去年双十一前夜,“负债者联盟”冲进了微博热搜,之后它便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目前,小组成员数量已经突破3万人。
   小组规模不断扩张的背后,是残酷的现实:这届年轻人已经开始负债了。根据尼尔森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18到29岁的年轻人中,有86.6%都在使用信贷产品,也就是说,只有13.4%的年轻人零负债。
   这么多年轻人用明天的钱,享今天的乐,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真实情况并没有这么夸张。42.1%的年轻人使用花呗、信用卡等信贷产品消费,并且在免息期内还清了债务,如果扣除掉这个比例,年轻人群体中实质性负债的比例是44.5%。
   其中,工作状态的90后实质性负债比例最高,为57%,且远高于在校学生的21%和工作95后的39%。
   有意思的是,许多负债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学历高,挣得也多。但高薪、高知的年轻人负债更多,并不意味着他们是陷入债务危机的主力军,他们有一定的偿还能力,对未来更有信心,也更倾向于负债消费。
   负债也并非就是万恶之源,对负债的合理利用,可以让一些人充分的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有人摆脱了困局,有人赚到了更多的钱。当然,这里有个重要的前提——“合理”。“负债者联盟”之所以能戳中大家的痛点,问题就在于不合理的负债让局面失控,这些负债者的生活正在步入深渊。
  
   年纪轻轻,为何陷入负债的谷底
   和已经成家立业的中年人不同,房贷对于年轻人负债率的影响有限。还贷的压力比闹钟好使,不过初入社会,大部分年轻人还没钱或者没资格买房。
   于是,借来的钱大都花在了“买买买”上。互联网分期消费和信用卡是年轻人最常用的两种信贷产品,他们月收入的30.6%都要用来偿还这些借款。
   和信用卡相比,互联网分期产品虽然额度小,但用起来方便,不需要年费,申请门槛也更宽松,在年轻人中的渗透率明显更高。满足基本生活用度、提升生活品质和休闲娱乐,是他们使用信贷产品的主要消费用途,正是这些看似很平常的消费,让他们背上了债务的大山。
   超市买包零食、水果摊付个水果、再到买件衣服和球鞋……用花呗等互联网分期产品付个款,感觉也没花什么钱,但积少成多,甚至开始超前消费,就可能把控不住了。
   “负债者联盟”小组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一开始为了自己喜欢的某件商品没忍住大手大脚花钱,把钱不当数,之后越陷越深:“2016年到手收入是60000元/年,借款让我陆陆续续有了与收入不匹配的护肤品、衣物、iPad,2017年中负债5~6万元……难以容忍生活品质下降,又没有额外增加的收入,结果就是2020年底负债282386.43元。”
   有人自诩是暖男,平时花钱就大手大脚,谈恋爱后每个月花销几万元。最后债务越滚越大,甚至以贷养贷,实在支撑不住,只能向家人哭着坦白:“从一个平台借钱去还另一个平台,就这样大概持续了两年多……每次和她出去,吃饭的钱,逛街买东西的钱,所有所有的钱都是我这边付的,到后来真的一发不可收拾,索取越来越多,我真的快没法子去支撑她的要求,以至于后来每个月还账都得还好几万。”
   除了恋爱社交,运动健身保健或者是美容,也可能让人掉入债务的无底洞:“之前年少不懂事,被整容机构洗脑,一口气贷了6万元整了容。刚开始还能一点点还,疫情暴发直接失业。现在已经无力偿还了,爸妈每天都接到贷款公司的电话和短信。”
   看起来,如果能控制住自己消费的欲望,似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负债者联盟”小组中一位组员的母亲在2019年底突然生病瘫痪,一直是月光族的他为了照顾母亲,欠了30万元的债务,每个月却只能存下4000元,只得在组里求助:“没钱看病还有买学校里没有房产证的房子给母亲住,让我一下子欠债30多万。现在有7万多借呗,有几万信用卡,有3万亲戚的,还有十几万家人的。”
   有人野心勃勃投资期货,从亏损到几轮补仓,最终负债74万元。还有人在出车祸后心情郁闷,在音乐平台与网友聊天解闷,越聊越投机,却不料对方是骗子,从此陷入了“杀猪盘”,被骗取了13万元,无奈加入“负债者联盟”诉苦。
  
   失控的负债到底有多可怕
   欠债原因各不相同,但欠债的结果往往只有两个:要么还钱,要么毁灭。
   我们统计了“负债者联盟”小组成员的负债情况,仅仅从发帖的标题显示的金额来看,组员平均的欠款金额达到了惊人的36.7万元。
   这个数据可能受到了一些极端数据的影响,但从中位数来看,平均欠款也达到了16万元,大多数成员的欠款数额在10~50万元之间。
   刚开始的欠钱数目可能只是一个小窟窿,一旦失控,只得拆了西墙补东墙,最终债台高筑。借贷平台上的“逾期”每天都在新增计数,数字越来越大,心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负债者联盟”组内的帖子中,“焦虑”“压力”“可怕”等表示负面情绪的词汇屡见不鲜。    无法填满的债务就像驾驶一辆马车,一旦失控就很难回到正轨。
   网贷平台的催收手段五花八门,连续不断的电话往往是第一步。还不上钱,不少催债公司会开始“爆通讯录”,找到负债人亲朋好友以及同事领导的电话,让他们催負债人还钱,甚至对你“暴力催收”:“昨天催收打电话给了两个朋友,今天接到电话说要寄材料到公司和户籍地。唉,自己挖的坑,现在开始承受吧。做好了爆通讯录的打算,真爆了通讯录就干脆拖着了,先把欠朋友的钱还上。”
   另外,信用卡逾期超过宽限期限,会留下征信不良记录,花呗、京东白条等也已经开始接入征信,而征信不良记录会留存五年。
   被催收、爆通讯里、影响征信、被起诉……负债人承受的负债之苦更像一张联动的网,将人团团包围:“一个月被起诉四次,两条失信,目前老赖中,被限制高消费; 更多的起诉与纠纷还在送来的路上,没想过以后还能上岸,就这样行尸走肉般的混着日子,被催收,被上门,被歧视,工资被扣,上公安局,上法院,上检察院。”
   而且要明白的是,无法偿债影响的并非只是一个人,还会将他们的家庭也拖入到债务的无底洞中,一起沉沦:“刚结婚老公卖车开店投资欠债十几万……今年疫情突然打破了现金流平衡,开始各种网贷借钱,每天想着欠债80万元就想哭,晚上失眠,如果不是有孩子早就离婚了。”
  
   陷入债务的漩涡中,该如何上岸
   “联盟”组长“天边的欧皇”在组规中写道:“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你背上债务,都欢迎加入本组打卡还债,慢慢把存款从负数变为正数。”
   早日退组,是“负债者联盟”组员的共同目标。在“负债者联盟”中,大家称还清欠款为上岸。目前,已经有不少组员成功上岸,并且写下了他们的上岸之路。
   他们总结出的上岸方法有许多种,包括找一份稳定工作、向父母爱人坦白、提高收入、理清欠款利率等等。
   “加油”和“努力”是上岸贴中最常见的词汇,组员们互相鼓励,希望自己也希望对方能努力工作,提高收入,坚持到上岸这一天。
   他们会在帖子里建议兼职,提醒对方不要轻信赚快钱的工作。有组员记录了自己做多份兼职还清自己5万元欠款的过程:“疯狂地在网上找兼职,先做100元一天的打字员,后来改做海淘的分拣员,一天工作24小时,240元。变卖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同时把车租出去给人跑滴滴。最终,在努力一年多后,欠款终于清零。”
   一些组员提出了理性还款的方案,建议负债的组员用表格详细地列出自己的开支和还款计划,并计算利息,开源节流,逐步上岸。
   向父母亲友坦白,也是不少组员给出的建议。好面子、怕亲人伤心、失望等理由,让许多人一拖再拖,但也有网友在坦白后获得了父母的理解和帮助,被家人“强捞上岸”:“最终还是家里人坦白了,家里人很伤心,也很失望,毕竟帮了两次了……尽管父母很气也很失望,最后还是一起想办法先解决网贷。组里其他还在不知所措的朋友一个忠告,能早点坦白就早点坦白,不要把错误越搞越大,到最后收不了场就真的没人帮了。”
   或是被消费的欲望冲昏头脑,或是被生活的不幸拖入深渊,不管负债失控的原因如何,不论负债多少,正视自己的债务问题,并开始上岸之路,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每当有组员成功上岸,“负债者联盟”的成员都不吝称赞,回复中充满了“恭喜”和“替你开心”。同病相怜的组员们,往往能更好地帮助负债者重新规划生活。而上岸者的现身说法,给负债者增添了信心。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大侠跌落峡谷,往往能得到高人相助,最终练成神功。然而对于跌落负债深谷的人,“负债者联盟”也可以是一个宣泄情绪、寻求经验的平台。
   有的人痛定思痛重新出发,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有些人可能永远就留在了谷底,直到负债的浪潮将他彻底席卷。
其他文献
在中国人眼中,黑色食物总是比较金贵,比较好吃的品种:比如黑米和泡过南烛叶的乌米饭,身价就要高于白色的稻米;黑色的土猪当然要比大白猪美味;乌鸡是珍贵的药膳,不是普通的黄色土鸡,或者白色的饲养鸡可以比拟;还有黑木耳、黑松子、黑枸杞、黑葡萄,都有远超它们同类的食用价值。   黑色食物真的更好吃么?或者还有什么其他因素影响了中国人对于吃的评判标准?   信仰黑色·中国审美   与西方艺术追求光影变化
大多数人将“性感”描述为“撩人”“诱人”,对异性吸引力大。事實上,性感不仅仅是性渴望和性征服。美国“今日心理学”网站最新载文,刊出美国情感专家兰迪·古瑟尔博士总结出的“性感之人的9个特征”。   1.十分调皮淘气。性感的人很调皮。选择伴侣时,他们乐在其中,但是否成功却无关紧要。找到另一半之前,他们会独自快乐,可以沉浸在“无论发生什么,我都非常开心”的状态中,让别人决定是否加入,可以说集性感、淘气
01   在一个下午,应该是我初中的第一堂数学课前,有位同学把我喊走,说语文老师找我,要我去女生宿舍谈话。   我至今仍记得那位老师,是个身材瘦小、面善,且带有书卷气的老太太。但当时我对她还没有建立起什么印象,老师们大多相近,友善里隐隐带有威严。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呀!”我万念俱灰,“这才刚入学,前脚遇上一个不好惹的胖子,怎么后脚老师又要找我谈话了呢?!”   我仔细回想从入学到军训
在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德国政坛又陷入了震荡。   继今年2月初发生在图林根州的一出闹剧后,原被德国总理默克尔钦定为接班人的基民盟党主席克兰普·卡伦鲍尔宣布辞职,此后基民盟又经历了在汉堡地方选举中史无前例的惨败——执政党陷入困境,其合作伙伴社民党也迷茫了好几年时间,另一方面,自难民潮危机以来,德国右翼以政治黑马之姿迅速崛起,并分走了大量传统主流政党的选票,这无疑加剧了德国政坛的动荡。  
在九届全国人大期间的一次省级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座谈会上,有一个省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提出,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负责人称“委员长”,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负责人称“主任”,而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设“主席”。为什么作这样的区别,不大好理解,是否可以把這三个名称统一起来?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 这三个不同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我们先说“委员长”这个名称   《毛泽东传1949—1976》中记载,在195
1   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那年我刚读中学,去舅舅家过寒假。舅舅在老家縣城影院附近开了个小饭馆,他跟舅妈轮流主厨,生意还不错。那时我经常在假期里去住一阵子。   那天中午好像是为买菜的事,舅舅跟舅妈吵了起来。那时候他们都还年轻,不到三十岁,还有些年轻气盛。舅妈性子又倔,一赌气带着我和四岁的表弟回了乡下娘家。   舅妈娘家离县城有二十公里的样子,要坐半个小时左右的城乡中巴,下了车还要步行
1  有个前同事,结婚好几年了。以前她总喜欢在朋友圈里, 变着花样秀恩爱,或者是一份小礼物,或者是夫妻俩的合照, 或者是又一起看了一部电影……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 她好像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 偶尔发一次,也只是晒娃。后来才听说,她丈夫在外赌博欠下了一屁股债,家里的房子被抵押了,银行卡也被冻结了,生活跌入了谷底。  但她从不在朋友圈里抱怨、发泄,只是愈发沉默,把所有不如意,都藏进了不为人知的角落
四年前,特朗普对他的选民说“你有什么可失去的?”如今,对于白宫重要性和责任有了新的理解的美国人,戴着口罩和手套,邮寄选票或者在社区排起了长队。   这个蜿蜒的投票队伍被《纽约时报》形容为“民主制度的小肠”,美国媒体称对特朗普的反对,激发起人们的投票热情,但这并不能弥合特朗普四年带来的撕裂。   《纽约时报》和锡耶纳学院的一项全国民调中,不同政治派别的选民都表示,他们担心下一代的美国人情况将会更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40岁的陶渊明正式辞去最后一任官职———陶泽令,回归自己心心念念的田园。正式隐居之初, 他带着解脱而愉快的心情写下《归田园居五首》,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研究者发现,陶渊明这里的“三十年”有夸饰的成分,实则从他29岁第一次出仕担任江州祭酒算起,为官时间不过十来年。只是, 人们从这首诗中不难发现, 陶渊明在少年时代便与世俗
我是在宴席上碰到的他,他噘着红红的小嘴,显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用勺子使劲儿敲着餐盘,带着哭腔喊道:“我要吃肉、吃肉——”那时的我十来岁,他也不小了,六七岁的样子,像一个网滚滚的球。阿姨——他的妈妈,一边说着“好,好,好”,一边将桌上大家还未动的五花肉夹去一半放在他的盘子里。瞬间,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盘子里的肉上,开始旁若无人地狼吞虎咽。虽然还没开席,可长辈们对他的无礼不以为意,甚至把五花肉连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