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使用有效的耕地质量评价方式,提高耕地的质量,也成为耕地的有力保护策略。在本文中,针对我县区的状况,分析了当前土地整治中的一些问题,最后分析了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建议,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有效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区域农业发展。
关键词: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影响;政策
在当前全域土地整治的背景下,土地整治工程成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土地整治能够提高耕地质量,做好耕地保护。同时,土地整治工程的不同也直接影响着耕地的质量变化,在本文中,主要是分析差异性,找到普遍的规律,给我县区土地整治工作和耕地质量的提高带来参考和建议。
一、当前我县区土地整治工作中现存问题
(一)缺乏对耕地质量的重视
在当前的土地整治工作中,主要是为了增加耕地的面积,同时将改造完成的耕地用来进行粮食的生产,这种思维方式是十分片面的。在该错误认识的主导下,导致在土地整治工作中,过分追求扩大面积,忽略了提高耕地质量的问题。土地整治不能够只增加面积,还必须要将质量的提高作为重要的指标,不但需要关注增量土地,同时也需要关注存量土地。
土地整治过程中,特别是和占补平衡项目相关的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就提出了增加耕地面积的要求,虽然这显著促进了我国耕地的态平衡,保障了粮食安全,确保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求,然而在实际中,常常因为忽略了耕地质量,造成大量的耕地后备资源浪费,同时只在乎耕地数量最终只能造成“占优补劣”的后果,虽然实现了数量平衡,然而却没充分理解耕地保护的内涵和要求,威胁了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二)项目工程对土地质量的影响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确实能够显著提高耕地的面积,然而在具体的土地整治时,选择的整治类型不同,也就需要不同的整改工程,同时整治对象包含很多,例如荒地、河滩、盐碱地以及沟壑等,针对不同的整治对象,需要选择的整治方式各不相同,其整治结果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很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土地整治工程的开展显著带来的耕地面积的增加,这也使得人们忽略了其中存在的耕地质量的问题,并且片面地追求面积的增加导致了一些重要问题被掩盖,使得土地整治工作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并且降低了工程开展的质量和水平。
二、耕地保护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与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利用多媒体信息平台,开展政策解读、解疑释惑,加强社会监督,营造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耕地不仅仅是在土地上产生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国家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加大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形成共识。
二是认真研究新的土地法律法规,扎实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清理核实和加快制定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探索保护制度和创新政策,实行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对农民保护耕地给予奖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严格落实占补平衡责任,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任务。统筹使用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农业、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对2017年1月1日以来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新增耕地,经核定后纳入补充耕地任务。
四是加强土地引领规划,严格执行耕地占用审批制度。充分发挥空间规划基础性、约束性、战略性作用,划定并严守“三区三线”,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把约束性指标优先落图落地。坚决杜绝建设项目违反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意选址占用耕地。促进农村土地利用精细化管理,引导减量、集约化农村建设用地,稳步推进农用地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五是严防集体土地流转“非农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抵押和担保,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坚持农地农用,严禁以农地流转之名违规搞非农业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不得改变耕地用途;坚决制止和杜绝撂荒、闲置、改变用途及其他破坏耕地的行为。
三、展望與意见
利用上述分析可知,在实际中,地域和土地类型的不同都会导致对耕地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着耕地的质量。在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土地之间存在的差距,帮助缓解我国存在的人地矛盾,并且在耕地开发中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在整治土地的过程中,首先要落实项目工程建设,并且将耕地质量的提高作为重点。其次,要选择复垦工程的位置,保证稳定的耕地质量。同时,要做好灌溉排水的工作,不断优化交通环境,同时能够充分使用全面的机械化。在之后的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还需要重视土壤的改良要素,加强生态防护建设,从而提高耕地质量。
统筹规划、整体开发。按照自治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生态建设的战略部署,依据国家有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各项要求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定全区阶段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计划,统筹兼顾,整体开发,注重实效,努力达到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项目实施要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灌区主要以引黄灌溉项目为主,重点在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耕地后备资源规划区内。其它地区以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为主,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
蚬范标准、增加储备。规范完善开发整理标准,高标准、高质量地组织实施,确保耕地面积持续增加,特别是增加有效灌溉耕地面积和基本农田,作为后备耕地储备,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多元投入”的原则,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并且在我国,农业有着显著的发展优势。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耕地日益紧张,并且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适量水平低、耕地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差以及环境污染十分突出等等,因此,必须要利用土地整改工程,充分提高耕地的质量,保护当前已有的耕地并开拓新的耕地,从而有效缓解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孙滢展,张蚌蚌,陈海滨.合作社自主型土地整治对耕地格局及其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11):199-208.
[2]李宗武.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及政策建议探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1):60-61.
[3]马雪莹,陈光银.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7):30-32+35.
关键词: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影响;政策
在当前全域土地整治的背景下,土地整治工程成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土地整治能够提高耕地质量,做好耕地保护。同时,土地整治工程的不同也直接影响着耕地的质量变化,在本文中,主要是分析差异性,找到普遍的规律,给我县区土地整治工作和耕地质量的提高带来参考和建议。
一、当前我县区土地整治工作中现存问题
(一)缺乏对耕地质量的重视
在当前的土地整治工作中,主要是为了增加耕地的面积,同时将改造完成的耕地用来进行粮食的生产,这种思维方式是十分片面的。在该错误认识的主导下,导致在土地整治工作中,过分追求扩大面积,忽略了提高耕地质量的问题。土地整治不能够只增加面积,还必须要将质量的提高作为重要的指标,不但需要关注增量土地,同时也需要关注存量土地。
土地整治过程中,特别是和占补平衡项目相关的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就提出了增加耕地面积的要求,虽然这显著促进了我国耕地的态平衡,保障了粮食安全,确保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求,然而在实际中,常常因为忽略了耕地质量,造成大量的耕地后备资源浪费,同时只在乎耕地数量最终只能造成“占优补劣”的后果,虽然实现了数量平衡,然而却没充分理解耕地保护的内涵和要求,威胁了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二)项目工程对土地质量的影响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确实能够显著提高耕地的面积,然而在具体的土地整治时,选择的整治类型不同,也就需要不同的整改工程,同时整治对象包含很多,例如荒地、河滩、盐碱地以及沟壑等,针对不同的整治对象,需要选择的整治方式各不相同,其整治结果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很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土地整治工程的开展显著带来的耕地面积的增加,这也使得人们忽略了其中存在的耕地质量的问题,并且片面地追求面积的增加导致了一些重要问题被掩盖,使得土地整治工作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并且降低了工程开展的质量和水平。
二、耕地保护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与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利用多媒体信息平台,开展政策解读、解疑释惑,加强社会监督,营造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耕地不仅仅是在土地上产生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国家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加大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形成共识。
二是认真研究新的土地法律法规,扎实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清理核实和加快制定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探索保护制度和创新政策,实行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对农民保护耕地给予奖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严格落实占补平衡责任,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任务。统筹使用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农业、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对2017年1月1日以来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新增耕地,经核定后纳入补充耕地任务。
四是加强土地引领规划,严格执行耕地占用审批制度。充分发挥空间规划基础性、约束性、战略性作用,划定并严守“三区三线”,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把约束性指标优先落图落地。坚决杜绝建设项目违反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意选址占用耕地。促进农村土地利用精细化管理,引导减量、集约化农村建设用地,稳步推进农用地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五是严防集体土地流转“非农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抵押和担保,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坚持农地农用,严禁以农地流转之名违规搞非农业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不得改变耕地用途;坚决制止和杜绝撂荒、闲置、改变用途及其他破坏耕地的行为。
三、展望與意见
利用上述分析可知,在实际中,地域和土地类型的不同都会导致对耕地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着耕地的质量。在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土地之间存在的差距,帮助缓解我国存在的人地矛盾,并且在耕地开发中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在整治土地的过程中,首先要落实项目工程建设,并且将耕地质量的提高作为重点。其次,要选择复垦工程的位置,保证稳定的耕地质量。同时,要做好灌溉排水的工作,不断优化交通环境,同时能够充分使用全面的机械化。在之后的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还需要重视土壤的改良要素,加强生态防护建设,从而提高耕地质量。
统筹规划、整体开发。按照自治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生态建设的战略部署,依据国家有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各项要求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定全区阶段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计划,统筹兼顾,整体开发,注重实效,努力达到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项目实施要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灌区主要以引黄灌溉项目为主,重点在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耕地后备资源规划区内。其它地区以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为主,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
蚬范标准、增加储备。规范完善开发整理标准,高标准、高质量地组织实施,确保耕地面积持续增加,特别是增加有效灌溉耕地面积和基本农田,作为后备耕地储备,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多元投入”的原则,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并且在我国,农业有着显著的发展优势。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耕地日益紧张,并且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适量水平低、耕地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差以及环境污染十分突出等等,因此,必须要利用土地整改工程,充分提高耕地的质量,保护当前已有的耕地并开拓新的耕地,从而有效缓解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孙滢展,张蚌蚌,陈海滨.合作社自主型土地整治对耕地格局及其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11):199-208.
[2]李宗武.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及政策建议探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1):60-61.
[3]马雪莹,陈光银.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7):3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