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课堂教学需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的学习,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求异创新,不断拓宽思维探索空間,逐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归结起来,一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二是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三是要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四是要培养学生新异性思维;五是要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思维
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維。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课堂教学需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的学习,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求异创新,不断拓宽思维探索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
一、学生独立学习未教授之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
超前学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利用头脑里原有的认识结构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活动。超前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暴露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更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让学生超前学习绝不是放任自流,而应该需要教师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从扶到放,从教到学,带着疑问去学习,去尝试,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的地方多分析、思考,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学潜能,解决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学贵有疑。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惟书,不惟师”,不断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争论和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引导他们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克服思维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课本上把除数变成整数,而我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位置,一样能算出结果来。”随后,自己上来板演了原来的题目:8.75÷3.5(竖式), 接着便问老师:“课本上为什么不用我这种办法呢?”面临这种情况,教师十分冷静地顺手把原有题目改为87.5÷0.35,让全班同学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当被除数变成整数,而除数仍是小数,于是心悦诚服地承认课本上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善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地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
许多事实表明,科学家在提出新思想时,往往不是凭逻辑思维,而是靠直觉顿悟。新颖独创的思路往往产生于猜想、估计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常规思维,培养他们直觉思维的能力。
例如对于210×(?-?)+?=3000,不少学生难以下手,试了许多数都不行,百思不得其解,可有个学生从容地起来回答:“老师,我猜加号后面的方框一定要写60,而括号里面的数可以有无数个,但他们的差一定要等于14才行,比如15-1,16-2,17-3等等”,全班同学一下子哗然起来,有的学生甚至笑了起来,说他异想天开,有的同学却埋头去验证,果然结果都等于3000。老师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他说:“我是根据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用3000÷210=14……60,所以很快地得出结果。”这时全班同学突然茅塞顿开。因此,在学生提出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并引导进行合情合理验证其思维的正确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独创性。
四、激励学生大胆假设:培养学生新异性思维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得益于超常规的大胆假设。鼓励儿童突破思维定势,改变常规思维程序,敢于假设,朝着与原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探索、思考问题,往往会领悟出新奇、美妙的结论。
比如,一位教师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古老的题目:鸡兔同笼,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有几只?学生议论纷纷,有笔算,有的心算……还是算不出来。此时,教师问学生:“这道题难在哪里?”学生回答说是鸡与兔的足数不同。教师又说:“那我就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只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惊奇的眼睛。“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这道题如何解呢?”在教师的巧妙提示下,学生们找到了解题方法,如果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那么总足数应为90只,多出26只足都被兔子提了出来,因此兔子应为(26÷2=13只)。大胆的假设,标新立异的思路,迸射出了创新思维的火花。
五、放手学生大胆求异: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产生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思索,寻求新颖独性、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教学“一艘客轮从甲港开往乙港,已经航行了165千米,正好航行了甲乙两港路程的5/9,这艘客轮离B港还有多少千米?”
(1)循着顺向思维用分数除法可得解法165÷5/9-165或165÷5/9×(1-5/9)2.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的思路来考虑可得解法165×[(1-5/9)÷5/9]。
(2)循着航行的路程离乙港的路程的几倍思路探索可得解法165÷[5/9÷(1-5/9)]。
(3)从归一法思考得出解法165÷5×(9-5)。
(4)循着逆反思维从返回归一考虑可得解法(1-5/9)÷(5/9÷165)……,学生从不同角度列出了算式,每种列法都体现一种思维方式,在求异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另外,当某个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总结,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力图从所解决的问题中找出新的普遍适用的东西,以现有解决问题的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在遇到类似的新问题时,学生就能产生一种“直觉”,正确判断思维方向,这远比学生单纯解决问题的意义更大。它的教育价值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这类问题的基本规律,而且使学生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六、结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做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大胆假设、大胆求异、大胆总结,激发学生各种潜能,引导他们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就能够不断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思维
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維。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课堂教学需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的学习,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求异创新,不断拓宽思维探索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
一、学生独立学习未教授之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
超前学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利用头脑里原有的认识结构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活动。超前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暴露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更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让学生超前学习绝不是放任自流,而应该需要教师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从扶到放,从教到学,带着疑问去学习,去尝试,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的地方多分析、思考,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学潜能,解决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学贵有疑。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惟书,不惟师”,不断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争论和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引导他们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克服思维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课本上把除数变成整数,而我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位置,一样能算出结果来。”随后,自己上来板演了原来的题目:8.75÷3.5(竖式), 接着便问老师:“课本上为什么不用我这种办法呢?”面临这种情况,教师十分冷静地顺手把原有题目改为87.5÷0.35,让全班同学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当被除数变成整数,而除数仍是小数,于是心悦诚服地承认课本上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善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地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
许多事实表明,科学家在提出新思想时,往往不是凭逻辑思维,而是靠直觉顿悟。新颖独创的思路往往产生于猜想、估计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常规思维,培养他们直觉思维的能力。
例如对于210×(?-?)+?=3000,不少学生难以下手,试了许多数都不行,百思不得其解,可有个学生从容地起来回答:“老师,我猜加号后面的方框一定要写60,而括号里面的数可以有无数个,但他们的差一定要等于14才行,比如15-1,16-2,17-3等等”,全班同学一下子哗然起来,有的学生甚至笑了起来,说他异想天开,有的同学却埋头去验证,果然结果都等于3000。老师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他说:“我是根据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用3000÷210=14……60,所以很快地得出结果。”这时全班同学突然茅塞顿开。因此,在学生提出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并引导进行合情合理验证其思维的正确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独创性。
四、激励学生大胆假设:培养学生新异性思维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得益于超常规的大胆假设。鼓励儿童突破思维定势,改变常规思维程序,敢于假设,朝着与原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探索、思考问题,往往会领悟出新奇、美妙的结论。
比如,一位教师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古老的题目:鸡兔同笼,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有几只?学生议论纷纷,有笔算,有的心算……还是算不出来。此时,教师问学生:“这道题难在哪里?”学生回答说是鸡与兔的足数不同。教师又说:“那我就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只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惊奇的眼睛。“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这道题如何解呢?”在教师的巧妙提示下,学生们找到了解题方法,如果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那么总足数应为90只,多出26只足都被兔子提了出来,因此兔子应为(26÷2=13只)。大胆的假设,标新立异的思路,迸射出了创新思维的火花。
五、放手学生大胆求异: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产生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思索,寻求新颖独性、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教学“一艘客轮从甲港开往乙港,已经航行了165千米,正好航行了甲乙两港路程的5/9,这艘客轮离B港还有多少千米?”
(1)循着顺向思维用分数除法可得解法165÷5/9-165或165÷5/9×(1-5/9)2.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的思路来考虑可得解法165×[(1-5/9)÷5/9]。
(2)循着航行的路程离乙港的路程的几倍思路探索可得解法165÷[5/9÷(1-5/9)]。
(3)从归一法思考得出解法165÷5×(9-5)。
(4)循着逆反思维从返回归一考虑可得解法(1-5/9)÷(5/9÷165)……,学生从不同角度列出了算式,每种列法都体现一种思维方式,在求异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另外,当某个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总结,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力图从所解决的问题中找出新的普遍适用的东西,以现有解决问题的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在遇到类似的新问题时,学生就能产生一种“直觉”,正确判断思维方向,这远比学生单纯解决问题的意义更大。它的教育价值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这类问题的基本规律,而且使学生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六、结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做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大胆假设、大胆求异、大胆总结,激发学生各种潜能,引导他们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就能够不断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