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武术动作在影视武打中的演变是为了揭开武术的神秘面纱,使更多的人了解武术,喜欢武术,进而为武术的推广做出贡献。本文通过研究武术动作在影视武打中的衍变,使人们能够了解武术动作在影视武打中的产生的作用与武打电影发生的衍变。
关键词:影视武打;武术动作;电影
一、影视武打的衍变与特征
影视武术在衍变过程根据表演形式和武术动作的变化可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鼎盛时期、高科技电子化时期,每个阶段都有它的鲜明特征,最初萌芽时期的“戏剧武打”,形成时期的“戏剧+武术”武打,发展时期的"武术对练"似的武打,鼎盛时期的“维亚特技”,电子化科技时期的“3D”技术,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把武术推向世界,打造出了很多经典的片子如《卧虎藏龙》、《十面埋伏》、《英雄》等多部影片,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另外欧美很多影片也借鉴了"中国元素"例如《功夫熊猫》,中国的很多片子也融合了"西方元素",中西文化和科技的结合把影视武打推向了新高度。武打片作为中国特色的影片,涌现出了众多戏剧“武打明星”如;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和武术指导如“袁和平”、“张彻”、“胡金铭”等,正是有了他们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和奇思妙想,才使得中国的影视武打丰富多彩。影视武打风格大致分为:对练武打、硬派武打、谐趣武打、竞赛武打、写意武打(唯美特技)。
二、武术动作风格变化
(一)京剧式的武打动作
最初的影视武打借助了很多京剧“武生”的打法,现在的武术影视中也保留了很多戏剧的招式。
(二)硬派的武打动作
在李小龙出演为数不多的电影中,他独有的武打动作使影片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他所主演的影片大多打破了影片的票房记录,可以说他对影视武打的影响及贡献直到现在都很少有人能够与之相比。在李小龙所主演的电影中是对武术动作真功夫的论释,他的动作招式简单,每一拳每一脚都显得有力,出拳速度,俨然表现出了一种武打动作的独特风格与特色。继李小龙之后,甄子丹与李小龙的经历很相似,可以说他的武打风格就是受李小龙武打风格的影响,侧重于武术动作的真实打法。
(三)喜剧式的武打动作
而后由成龙在影片中尝试与李小龙风格相反的武打风格,那就是在打斗过程中,在武术动作上侧重于动作的不断变化,同时将这些动作进行夸大配合各种滑稽动作,使影片中的武打场景带有很强的喜剧色彩。《师弟出马》中的折扇、《新少林寺》中铁掀等。可以说武打器械的生活化也给武打动作带来很强的喜感与遐想。而这种武打风格在成龙所主演的影片中一直沿用,也因此影响了这个时期影视武打片的武打风格。观看这个时期的影片就能发现,在这类电影中,武术动作都带有很强的喜剧色彩。由童年释小龙和郝邵文所出演的《笑林小子》、《龙在少林》,让观众从中感受到喜剧功夫所带来的愉悦,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四)竞赛式的武打动作
《黄飞鸿》、《方世玉》系列电影中那些连贯、漂亮的武术动作,在视觉上都给观众一种美的感受,竞技武术套路本身就有很强的表演性。李连杰在电影上所取得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专业武术运动员加入到影视武打表演当中来。作为武术比赛冠军的他们拥有完整的武术套路及武術动作攻击力道的基础,他们在影片中所展示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让观众知道他们是“练家子”。
(五)唯美特技的武打动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武术动作也被添加了各种特效,这种特技武打的动作效果在影视武打制作初期就开始了,1928年《火烧红莲寺》中,就借用钢丝飞檐走壁、乘风飞行、腾云驾雾等特技,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在影视武打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三、影响武术动作变化因素
(一)社会背景
社会的发展背景是武术动作发展的空间,受社会制度及政策的影响,武术动作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转变,纵观武术发展的脉络就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下,武术动作为适应相应时期的社会需求,所展现出来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政府等方面是相适应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从而满足这个时期观众与社会的审美需求。
(二)科学技术
影视武打片自出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与电影的融合,给影视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其数字手法已渗透到影视作品中的各个环节,促使了影视创作内容与手法的变革。最早使用数字技术的是2001年徐克拍摄的《蜀山传》中,已经将数字技术运用到整部影片的制作中,武术动作的视觉效果及音乐效果等都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剪辑。从武术动作打斗时的场景到故事情节的设置等都利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影响技术,经过多年的时间才最终与观众见面,可以说相对于《火烧红莲寺》中将画面前后景画于玻璃上进行合成的原始场景的制作方法。影视武打发展到今天,影片中的打斗场景及武术动作的效果一般都是采用数字影像技术创造出三维立体画面进行处理。
(三)主创人员的影响
影响武术动作的因素除了社会背景外,参与人员的主观情感体现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参与人员可以从影视导演、武术动作指导及演员等人员的主观影响,影视中的武术动作通过三者之间的彼此影响及相互协同,从而完成了影视武打中武术动作的完成,而武术动作的变化也是受送些参与人员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导演是影片的主导者,而武术指导则是对影视中武术动作进行一些细节观众需求等方面的融合与展现,同时也将自己的主观思想付诸于影片中的动作表现。武术指导发展到现在,在对打斗场面及武术动作的设计及在拍摄及调度和剪辑方面都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而他们每个人对武术动作的设计及风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故而在他们将自己的思想映射在武术动作,促使了动作的多元化发展。
结论
影视武打在衍变过程根据表演形式和武术动作的变化可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时期影视武打以戏剧武打为基础,基本保留了戏剧动作,形成时期是在戏剧的基础上加入了武术的基本动作,发展时期武打场面讲究真功夫,发展时期武打片的动作场面主要倾向于宏大和唯美,动作风格呈现多元化。高科技电子化时期影视武打呈现出天马行空的风格。
参考文献
[1]邱海洪,王俊云,付亮.武侠影视与武术文化的互动发展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4(02)
[2]王怀平.华语武侠电影的“英雄”想象与文化传播[J].当代电影.2014(03)
[3]孙燕.“武侠电影类型论”的建构[J].中州学刊.2014(02)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关键词:影视武打;武术动作;电影
一、影视武打的衍变与特征
影视武术在衍变过程根据表演形式和武术动作的变化可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鼎盛时期、高科技电子化时期,每个阶段都有它的鲜明特征,最初萌芽时期的“戏剧武打”,形成时期的“戏剧+武术”武打,发展时期的"武术对练"似的武打,鼎盛时期的“维亚特技”,电子化科技时期的“3D”技术,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把武术推向世界,打造出了很多经典的片子如《卧虎藏龙》、《十面埋伏》、《英雄》等多部影片,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另外欧美很多影片也借鉴了"中国元素"例如《功夫熊猫》,中国的很多片子也融合了"西方元素",中西文化和科技的结合把影视武打推向了新高度。武打片作为中国特色的影片,涌现出了众多戏剧“武打明星”如;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和武术指导如“袁和平”、“张彻”、“胡金铭”等,正是有了他们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和奇思妙想,才使得中国的影视武打丰富多彩。影视武打风格大致分为:对练武打、硬派武打、谐趣武打、竞赛武打、写意武打(唯美特技)。
二、武术动作风格变化
(一)京剧式的武打动作
最初的影视武打借助了很多京剧“武生”的打法,现在的武术影视中也保留了很多戏剧的招式。
(二)硬派的武打动作
在李小龙出演为数不多的电影中,他独有的武打动作使影片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他所主演的影片大多打破了影片的票房记录,可以说他对影视武打的影响及贡献直到现在都很少有人能够与之相比。在李小龙所主演的电影中是对武术动作真功夫的论释,他的动作招式简单,每一拳每一脚都显得有力,出拳速度,俨然表现出了一种武打动作的独特风格与特色。继李小龙之后,甄子丹与李小龙的经历很相似,可以说他的武打风格就是受李小龙武打风格的影响,侧重于武术动作的真实打法。
(三)喜剧式的武打动作
而后由成龙在影片中尝试与李小龙风格相反的武打风格,那就是在打斗过程中,在武术动作上侧重于动作的不断变化,同时将这些动作进行夸大配合各种滑稽动作,使影片中的武打场景带有很强的喜剧色彩。《师弟出马》中的折扇、《新少林寺》中铁掀等。可以说武打器械的生活化也给武打动作带来很强的喜感与遐想。而这种武打风格在成龙所主演的影片中一直沿用,也因此影响了这个时期影视武打片的武打风格。观看这个时期的影片就能发现,在这类电影中,武术动作都带有很强的喜剧色彩。由童年释小龙和郝邵文所出演的《笑林小子》、《龙在少林》,让观众从中感受到喜剧功夫所带来的愉悦,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四)竞赛式的武打动作
《黄飞鸿》、《方世玉》系列电影中那些连贯、漂亮的武术动作,在视觉上都给观众一种美的感受,竞技武术套路本身就有很强的表演性。李连杰在电影上所取得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专业武术运动员加入到影视武打表演当中来。作为武术比赛冠军的他们拥有完整的武术套路及武術动作攻击力道的基础,他们在影片中所展示出来的每一个动作都让观众知道他们是“练家子”。
(五)唯美特技的武打动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武术动作也被添加了各种特效,这种特技武打的动作效果在影视武打制作初期就开始了,1928年《火烧红莲寺》中,就借用钢丝飞檐走壁、乘风飞行、腾云驾雾等特技,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在影视武打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三、影响武术动作变化因素
(一)社会背景
社会的发展背景是武术动作发展的空间,受社会制度及政策的影响,武术动作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转变,纵观武术发展的脉络就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下,武术动作为适应相应时期的社会需求,所展现出来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政府等方面是相适应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丰富,从而满足这个时期观众与社会的审美需求。
(二)科学技术
影视武打片自出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与电影的融合,给影视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其数字手法已渗透到影视作品中的各个环节,促使了影视创作内容与手法的变革。最早使用数字技术的是2001年徐克拍摄的《蜀山传》中,已经将数字技术运用到整部影片的制作中,武术动作的视觉效果及音乐效果等都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剪辑。从武术动作打斗时的场景到故事情节的设置等都利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影响技术,经过多年的时间才最终与观众见面,可以说相对于《火烧红莲寺》中将画面前后景画于玻璃上进行合成的原始场景的制作方法。影视武打发展到今天,影片中的打斗场景及武术动作的效果一般都是采用数字影像技术创造出三维立体画面进行处理。
(三)主创人员的影响
影响武术动作的因素除了社会背景外,参与人员的主观情感体现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参与人员可以从影视导演、武术动作指导及演员等人员的主观影响,影视中的武术动作通过三者之间的彼此影响及相互协同,从而完成了影视武打中武术动作的完成,而武术动作的变化也是受送些参与人员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导演是影片的主导者,而武术指导则是对影视中武术动作进行一些细节观众需求等方面的融合与展现,同时也将自己的主观思想付诸于影片中的动作表现。武术指导发展到现在,在对打斗场面及武术动作的设计及在拍摄及调度和剪辑方面都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而他们每个人对武术动作的设计及风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故而在他们将自己的思想映射在武术动作,促使了动作的多元化发展。
结论
影视武打在衍变过程根据表演形式和武术动作的变化可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时期影视武打以戏剧武打为基础,基本保留了戏剧动作,形成时期是在戏剧的基础上加入了武术的基本动作,发展时期武打场面讲究真功夫,发展时期武打片的动作场面主要倾向于宏大和唯美,动作风格呈现多元化。高科技电子化时期影视武打呈现出天马行空的风格。
参考文献
[1]邱海洪,王俊云,付亮.武侠影视与武术文化的互动发展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4(02)
[2]王怀平.华语武侠电影的“英雄”想象与文化传播[J].当代电影.2014(03)
[3]孙燕.“武侠电影类型论”的建构[J].中州学刊.2014(02)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