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拦路抢劫的也赔钱?”在《2014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发布后,网友如此调侃。
然而公报只是一次哭穷的预告,随之而来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将公路收费年限调整延长,才真正引发了网友的口诛笔伐。
新法否定旧法
“在大多数的场合,公路、桥梁、运河的建筑费和维持费,都可出在对车辆船舶所收的小额通行税;……这通行税虽由贩运者支付,他只不过暂时垫支,结果仍是转嫁在货物价格上,由消费者负担。……最后支出这税额者由于课征该税而得到的利益,超过由于完纳该税而蒙受的损失。……我看再不能比这更公平了。”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下了他对资本主义发展经验的观察。
有趣的是,两百多年之后,英国的公路绝大部分地段都已不收费,只有少数桥梁隧道和私营路段收费。美国的收费路段约占其高速公路总里程的8.8%。德国只对12吨以上的货运卡车进行收费。资本主义国家的公路,倒是真快姓“公”了。
反观中国,根据2012年CCTV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收费公路总长约为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占到了70%。
而在此之前的2011年,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非收费公路体系”将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96%以上。
如今看来,他们似乎已经放弃了承诺,这是惹恼民众的主要原因。
现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收费公路的收费期限届满,必须终止收费。政府还贷公路在批准的收费期限届满前已经还清贷款、还清有偿集资款的,必须终止收费。
而修订征求意见稿中,事情变成了特许经营公路中“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高速公路,(经营期限)经批准可以超过30年”。“经营期届满后,由政府收回统一管理,……统一收费。”并且收费要按照“统借统还”原则,意即建设这条路的债务还清了,那条路还没还清,这条路也要接着收费帮忙还债。最后,即便所有路段的债务都还清了,仍然“可按满足基本养护、管理支出需求和保障通行效率的原则,重新核定收费标准,实行养护管理收费”。
新法否定旧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民众愤怒的另一个原因。
违背法治理念与契约精神,固然值得批判,但在声讨之余,我们也不妨想想,公路持续收费的合理性有哪些。毕竟,放眼全球,高速公路重新收费的情况正在增多,德国明年拟将对小客车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而美国也在增加收费公路里程。
是非题与选择题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修路搭桥利国利民。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国的高速公路:连接公众与市场,实现公平发展》中说道:“道路运输系统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中西部城市的发展,极大程度上得益于路网的延伸纵横。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修路的钱从哪儿来?
这里必须普及一个基本观念: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公路。任何政府都无法不花钱就变出一条公路,那花的钱自然要有来处。因此并不存在收费还是免费的是非题,有的只是选择题:一条公路究竟是收税还是收费。
收税,就是所有纳税人支付一条公路的建设和养护费用。收费,就是所有使用该路段的车主支付费用。
“收税和收费之间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费交得少了,税就要增加。”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表示,“世界银行曾经有一个估算:如果中国公路的全部资金不靠收费,都由收税来进行养护,按2006年的水平,燃油税要征收30%,如果连公路建设和债务偿还都要靠税收解决,油价要增加3倍以上,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
羊毛是无论如何都要出在羊身上的,这样看来,还是谁用谁掏钱比较好吧。
但若是如此,为什么欧美的收费公路那么少?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公路发展历程长,建设强度低,使得每年的资金需求与专项税收入差距不大。以美国为例,2010年公路建设与维护专项税收2114亿美元,包括燃油税、重车税、轮胎税、牌照税等,当年美国的公路支出2043亿美元,仍有富余。
而中国,从1984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14年底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1.1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并超过世界第三到第十位国家的总和,这种跨越式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大到难以想象。
中国的车辆购置税主要用于公路建设,成品油消费税主要用于非收费普通公路养护。2013年,公路建设支出为13692亿元,但车购税只有2234亿元,一般税1071亿元。除此之外,非收费的普通公路养护一年需要约2800亿元,而成品油消费税实际投入只有1443亿元。缺口摆在这里,确实容不得公路免费。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与普及,继续加高燃油税也不符合“使用者付费”的原则,还是按里程收费的收费公路体系比较合理。中国和日本正在这样做,欧美很多国家近年来也有效仿的趋势。
最后的问题是,虽然高速公路收费具有合理性,民众仍然需要辨别,公路系统的亏损究竟有多少来自新增建设项目支出,又有多少源于管理不善。
《2014年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政府还贷公路占全国收费公路里程的64.0%,而收支缺口却占到总缺口的82.34%。可见在收费标准统一的情况下,政府还贷公路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较经营性公路更高。
可见,政府运营公路的效率不如市场——大概很多人都能接受这一点。然而将尽可能多的公路交给经营性公司运营,又会有多少人跳出来质疑,公路姓“私”了呢?
(本文选自:财经文摘 2015年08期)
然而公报只是一次哭穷的预告,随之而来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将公路收费年限调整延长,才真正引发了网友的口诛笔伐。
新法否定旧法
“在大多数的场合,公路、桥梁、运河的建筑费和维持费,都可出在对车辆船舶所收的小额通行税;……这通行税虽由贩运者支付,他只不过暂时垫支,结果仍是转嫁在货物价格上,由消费者负担。……最后支出这税额者由于课征该税而得到的利益,超过由于完纳该税而蒙受的损失。……我看再不能比这更公平了。”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下了他对资本主义发展经验的观察。
有趣的是,两百多年之后,英国的公路绝大部分地段都已不收费,只有少数桥梁隧道和私营路段收费。美国的收费路段约占其高速公路总里程的8.8%。德国只对12吨以上的货运卡车进行收费。资本主义国家的公路,倒是真快姓“公”了。
反观中国,根据2012年CCTV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收费公路总长约为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占到了70%。
而在此之前的2011年,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非收费公路体系”将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96%以上。
如今看来,他们似乎已经放弃了承诺,这是惹恼民众的主要原因。
现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收费公路的收费期限届满,必须终止收费。政府还贷公路在批准的收费期限届满前已经还清贷款、还清有偿集资款的,必须终止收费。
而修订征求意见稿中,事情变成了特许经营公路中“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高速公路,(经营期限)经批准可以超过30年”。“经营期届满后,由政府收回统一管理,……统一收费。”并且收费要按照“统借统还”原则,意即建设这条路的债务还清了,那条路还没还清,这条路也要接着收费帮忙还债。最后,即便所有路段的债务都还清了,仍然“可按满足基本养护、管理支出需求和保障通行效率的原则,重新核定收费标准,实行养护管理收费”。
新法否定旧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民众愤怒的另一个原因。
违背法治理念与契约精神,固然值得批判,但在声讨之余,我们也不妨想想,公路持续收费的合理性有哪些。毕竟,放眼全球,高速公路重新收费的情况正在增多,德国明年拟将对小客车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而美国也在增加收费公路里程。
是非题与选择题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修路搭桥利国利民。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中国的高速公路:连接公众与市场,实现公平发展》中说道:“道路运输系统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中西部城市的发展,极大程度上得益于路网的延伸纵横。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修路的钱从哪儿来?
这里必须普及一个基本观念: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公路。任何政府都无法不花钱就变出一条公路,那花的钱自然要有来处。因此并不存在收费还是免费的是非题,有的只是选择题:一条公路究竟是收税还是收费。
收税,就是所有纳税人支付一条公路的建设和养护费用。收费,就是所有使用该路段的车主支付费用。
“收税和收费之间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费交得少了,税就要增加。”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表示,“世界银行曾经有一个估算:如果中国公路的全部资金不靠收费,都由收税来进行养护,按2006年的水平,燃油税要征收30%,如果连公路建设和债务偿还都要靠税收解决,油价要增加3倍以上,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
羊毛是无论如何都要出在羊身上的,这样看来,还是谁用谁掏钱比较好吧。
但若是如此,为什么欧美的收费公路那么少?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公路发展历程长,建设强度低,使得每年的资金需求与专项税收入差距不大。以美国为例,2010年公路建设与维护专项税收2114亿美元,包括燃油税、重车税、轮胎税、牌照税等,当年美国的公路支出2043亿美元,仍有富余。
而中国,从1984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14年底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1.1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并超过世界第三到第十位国家的总和,这种跨越式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大到难以想象。
中国的车辆购置税主要用于公路建设,成品油消费税主要用于非收费普通公路养护。2013年,公路建设支出为13692亿元,但车购税只有2234亿元,一般税1071亿元。除此之外,非收费的普通公路养护一年需要约2800亿元,而成品油消费税实际投入只有1443亿元。缺口摆在这里,确实容不得公路免费。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与普及,继续加高燃油税也不符合“使用者付费”的原则,还是按里程收费的收费公路体系比较合理。中国和日本正在这样做,欧美很多国家近年来也有效仿的趋势。
最后的问题是,虽然高速公路收费具有合理性,民众仍然需要辨别,公路系统的亏损究竟有多少来自新增建设项目支出,又有多少源于管理不善。
《2014年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政府还贷公路占全国收费公路里程的64.0%,而收支缺口却占到总缺口的82.34%。可见在收费标准统一的情况下,政府还贷公路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较经营性公路更高。
可见,政府运营公路的效率不如市场——大概很多人都能接受这一点。然而将尽可能多的公路交给经营性公司运营,又会有多少人跳出来质疑,公路姓“私”了呢?
(本文选自:财经文摘 2015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