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位主创不仅跨越了三个不同的年代,更有着内地和香港不同的成长环境,而小说的作者又来自台湾。同样的青春岁月,不同的记忆氛围,不同的解码方式,缅怀之余,更多思考。
1.影片监制关锦鹏
2.编剧李樯
3.导演赵薇在拍摄现场
4.5.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剧照
李樯 内地人的青春解码
几年前,刘若英曾说过一段关于人生回顾的话,大意是,人们都在向着未来张望,她却忍不住一直回头,生怕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
对于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裹挟着在追求人生“成功”的人们来说,这句话是没那么中听的。当只以成王败寇的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的时候,上路时的模样,最初的梦想都不过是十几米开外的影像——本来就模糊不清了,中间还经常隔了雾霾。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以下简称《致青春》)就是在这样的一片影影绰绰中,建设一条缅怀青春的通道。由五零后的关锦鹏监制,六零后的李樯编剧,七零后的赵薇导演的制作组合更像是青春记忆回首的交流会,一样的故事却有不一样的解码方式。
“我对青春的记忆更多的是关于成长发育过程中自己心智的一些改变和感受,对外部环境的不多,但是回想起来可以很清楚地记得对身边个性张扬的人印象非常深刻。”李樯很早之前就接到了赵薇的合作邀请,看了几部作品之后,他最终选定了《致青春》这个故事,“看到那本小说的时候,故事中的有些点还是很打动我,我觉得青春过后,多数人没有心情再去回顾,而是全心全意地去面对之后的繁忙时光。趁着这次机会,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对青春的主题再做分析。”
创作者们将《致青春》定义为一场“内地人的青春史”,李樯说,那是在内地经历过青春的人才能明白的密码。“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都打着很深的集体主义的烙印,比如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没有人敢于申辩,似乎那样就是坏学生。”那些易怒的、个性张扬的同龄人形象留在了李樯的记忆中,影响着他的创作。他的作品中那些独特的仿佛刀锋一样锐利的形象身上总是有叛逆的成分,他们塑造着自己的不同,寻求着改变的出口,却又经常逃不脱层层包裹的束缚。
关锦鹏 我想起了自己的年少
如果说生活在大陆的李樯在创作中用自己的经历解码了内地人的青春,那么作为在香港生活的关锦鹏虽然找不到环境氛围上的共鸣,却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年少勇敢。“我的青春更多的就是和电影相关,现在想想,也只有那个年纪的我敢于做那样的决定。”当年选择电影的时候,关锦鹏还是一名在大学中读大众传播专业的学生,当时的香港无线电视开始用16厘米的胶片拍电视单元剧,这种相对新鲜的表达方式让关锦鹏着迷,于是他放弃了大学学业,先是到演员培训班中学习了一年的表演,后来又到无线电视台去做编导助理、场记,微薄的收入只能让他和朋友合租房子,算计着每天吃住行的日常开销。
“那种决定只有那个时候的我才能做出,现在的我恐怕就只会选择按部就班念到大学毕业,然后找一份工作。不过回想起来,工作是一直让人愉快的,我在无线电视台工作的那段时间,也正是新浪潮第一代导演通过这个渠道开始创作的时候。”
关锦鹏更多的时候都是以导演的身份进行创作,作品一向以细腻温婉著称。他说和自己的作品相比,《致青春》无疑增加了更多更有张力的内容,但却还是以女性为主人公,两个主要的男性角色通过自我救赎将整个故事贯穿起来,关锦鹏说,在这一点上,和他之前的《胭脂扣》中张国荣以及《阮玲玉》中梁家辉所扮演的角色其实相通。
“做监制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对导演的创作横加干涉。这是赵薇做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我会把想到的问题和建议都告诉她,但最终还是尊重她的决定。”在《致青春》这部戏的后期制作中,关锦鹏建议赵薇,不要因为有些怀旧就把颜色调得过于昏暗,因为这毕竟是一部年轻人的戏,其中还有一些青春感甚至喜感的情绪。
《致青春》外语录
【李樯】
青春到底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那是第一次很郑重地对生与死、爱与恨、理想的理解。
我并没有刻意去创作女性系列,其实我自认为 《孔雀》中的哥哥和弟弟写得也挺好的,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没人注意。当然我觉得女性本身的戏剧性比男性更突出,更细腻更细节,内心更变幻莫测,线条比较多。
我看的书一直都挺杂的,目前是功能性的居多,还有一类是开阔眼界性质的,在已知的领域中,向更广阔和更深处追寻。最近在看一些关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思想方面的,从改革开放到70年代末再一直到当前,因为我时常在思考政治到底意味着什么,身为公民就不可能丧失政治性。
正如李樯和赵薇告诉我的,内地大学生谈恋爱,结束的那一刻通常就在大学毕业。我认为大学对于内地的年轻人来说就是小社会,学生在里面急速成长,太快学会了人情世故。这些跟香港和台湾不太一样,因为那里不是独生子女的社会,年轻人并不会承担很重的来自家庭的望子成龙的压力,回到家也会有一个差不多岁数的族群能沟通。
能够吸引我的永远都是人物,人物是电影的灵魂,无论是爱情还是家庭伦理,只有独特的人物个性才能让故事更有意思更加独一无二。
1.影片监制关锦鹏
2.编剧李樯
3.导演赵薇在拍摄现场
4.5.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剧照
李樯 内地人的青春解码
几年前,刘若英曾说过一段关于人生回顾的话,大意是,人们都在向着未来张望,她却忍不住一直回头,生怕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
对于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裹挟着在追求人生“成功”的人们来说,这句话是没那么中听的。当只以成王败寇的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的时候,上路时的模样,最初的梦想都不过是十几米开外的影像——本来就模糊不清了,中间还经常隔了雾霾。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以下简称《致青春》)就是在这样的一片影影绰绰中,建设一条缅怀青春的通道。由五零后的关锦鹏监制,六零后的李樯编剧,七零后的赵薇导演的制作组合更像是青春记忆回首的交流会,一样的故事却有不一样的解码方式。
“我对青春的记忆更多的是关于成长发育过程中自己心智的一些改变和感受,对外部环境的不多,但是回想起来可以很清楚地记得对身边个性张扬的人印象非常深刻。”李樯很早之前就接到了赵薇的合作邀请,看了几部作品之后,他最终选定了《致青春》这个故事,“看到那本小说的时候,故事中的有些点还是很打动我,我觉得青春过后,多数人没有心情再去回顾,而是全心全意地去面对之后的繁忙时光。趁着这次机会,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对青春的主题再做分析。”
创作者们将《致青春》定义为一场“内地人的青春史”,李樯说,那是在内地经历过青春的人才能明白的密码。“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都打着很深的集体主义的烙印,比如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没有人敢于申辩,似乎那样就是坏学生。”那些易怒的、个性张扬的同龄人形象留在了李樯的记忆中,影响着他的创作。他的作品中那些独特的仿佛刀锋一样锐利的形象身上总是有叛逆的成分,他们塑造着自己的不同,寻求着改变的出口,却又经常逃不脱层层包裹的束缚。
关锦鹏 我想起了自己的年少
如果说生活在大陆的李樯在创作中用自己的经历解码了内地人的青春,那么作为在香港生活的关锦鹏虽然找不到环境氛围上的共鸣,却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年少勇敢。“我的青春更多的就是和电影相关,现在想想,也只有那个年纪的我敢于做那样的决定。”当年选择电影的时候,关锦鹏还是一名在大学中读大众传播专业的学生,当时的香港无线电视开始用16厘米的胶片拍电视单元剧,这种相对新鲜的表达方式让关锦鹏着迷,于是他放弃了大学学业,先是到演员培训班中学习了一年的表演,后来又到无线电视台去做编导助理、场记,微薄的收入只能让他和朋友合租房子,算计着每天吃住行的日常开销。
“那种决定只有那个时候的我才能做出,现在的我恐怕就只会选择按部就班念到大学毕业,然后找一份工作。不过回想起来,工作是一直让人愉快的,我在无线电视台工作的那段时间,也正是新浪潮第一代导演通过这个渠道开始创作的时候。”
关锦鹏更多的时候都是以导演的身份进行创作,作品一向以细腻温婉著称。他说和自己的作品相比,《致青春》无疑增加了更多更有张力的内容,但却还是以女性为主人公,两个主要的男性角色通过自我救赎将整个故事贯穿起来,关锦鹏说,在这一点上,和他之前的《胭脂扣》中张国荣以及《阮玲玉》中梁家辉所扮演的角色其实相通。
“做监制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对导演的创作横加干涉。这是赵薇做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我会把想到的问题和建议都告诉她,但最终还是尊重她的决定。”在《致青春》这部戏的后期制作中,关锦鹏建议赵薇,不要因为有些怀旧就把颜色调得过于昏暗,因为这毕竟是一部年轻人的戏,其中还有一些青春感甚至喜感的情绪。
《致青春》外语录
【李樯】
青春到底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那是第一次很郑重地对生与死、爱与恨、理想的理解。
我并没有刻意去创作女性系列,其实我自认为 《孔雀》中的哥哥和弟弟写得也挺好的,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没人注意。当然我觉得女性本身的戏剧性比男性更突出,更细腻更细节,内心更变幻莫测,线条比较多。
我看的书一直都挺杂的,目前是功能性的居多,还有一类是开阔眼界性质的,在已知的领域中,向更广阔和更深处追寻。最近在看一些关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思想方面的,从改革开放到70年代末再一直到当前,因为我时常在思考政治到底意味着什么,身为公民就不可能丧失政治性。
正如李樯和赵薇告诉我的,内地大学生谈恋爱,结束的那一刻通常就在大学毕业。我认为大学对于内地的年轻人来说就是小社会,学生在里面急速成长,太快学会了人情世故。这些跟香港和台湾不太一样,因为那里不是独生子女的社会,年轻人并不会承担很重的来自家庭的望子成龙的压力,回到家也会有一个差不多岁数的族群能沟通。
能够吸引我的永远都是人物,人物是电影的灵魂,无论是爱情还是家庭伦理,只有独特的人物个性才能让故事更有意思更加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