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是初中语文课本的经典教材,两篇课文均是名家名篇。《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范进中举》是我国清代吴敬梓的讽刺名篇。二者都描写了病态社会中的悲喜人生,并且都有辛辣的嘲讽。
我们先看《我的叔叔于勒》,大家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先被故事情节所吸引,遵循这一规律,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情节”作为突破口,可是从哪一个情节切入呢?我们不妨就来一个逆推“反弹琵琶”。小说的结尾“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号,以免再遇见他。”这样的一个结尾就充满了悬念,学生阅读到这里就会产生诸多疑问,“菲利普一家的命运会如何?于勒的命运如何?他们会再见面吗?”这样的问题学生自然在关心之列。这也是一般学生的阅读体验。当学生有这样的阅读欲望,我们何不顺水推舟,来一个“火上浇油”,唤起学生起更大的阅读激情。此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一个教学开头自然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
学生阅读一遍课文后,随即抛出这样一个题:
当菲利普一家快到岸边时,一艘船拦住了“圣玛洛”号,船上用高音喇叭呼喊菲利普一家,菲利普一家就来到了这艘船上,一位绅士模样的中年人接见了他们,这位男士说:“我是于勒先生的助理,刚才你们一家在船上看到的水手就是他,他也看见了你们,他现在是航运公司总裁,所有轮船都在他门下,总裁总能别出心裁,比如当个水手什么的,但这赢得了我们的尊重。至于‘特快号’船长的话,那是在演戏。今天我代表总裁来,想知道你们的真实情况。他会依此考虑见不见你们,何时何地见你们?”……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依据课文说明理由)
设计了一个助理出场,有助于缓解菲利普一家人同于勒直接见面的尴尬,按原有的性格继续发展,有再“表演”的余地,也给学生留足了想象的空间。
那么此时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必须回到课文中有针对的阅读,理解人物性格,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依据文中人物分为菲利普组,克拉丽丝组,女儿女婿组,若瑟夫组,于勒组。小组内依据原文进行构思新的情节,但必须说明理由。当然小组内必然有分工,全体讨论,有记录人,有展示发言人,有说明理由人,不能有自由人。这样课堂上不会有死角,在讨论期间“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此时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这时各个小组的学生有了针对性阅读后,就会全情投入,充分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第二步各组汇报展示。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或引起思维碰撞,或引出下一个人物,主要发言还是学生。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以载道”避免学生贴标签或不着边际的架空的分析。从学生的发言中一定可以看出菲利普一家是想急于见到于勒的,但对于“若瑟夫”组,有必要点拨一下“为什么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这还要进入文中看若瑟夫面对于勒的一段话,要对此话进行品味,要品味出孩子的纯真善良与慷慨,大人的虚伪势利与刻薄,这里作者表明了一个美好愿望,希望人们如同孩子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他希望社会更好一些。
至此有一个疑问就会产生,有钱的于勒会见菲利普一家吗?无钱的于勒会见菲利普一家吗?请同学阅读后给出结论和理由。
见与不见不难得出结论。那么于勒和菲利浦夫妇一家谁是文章的主人公?谁给你的震撼力大?学生也不难看出于勒是一个线索人物,于勒有钱无钱的变化决定了菲利普一家对他的态度,而唯一不变的是那个金钱至上的观念,小人物的辛酸,世态的炎凉。
同时选用了一副对联: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手足就是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如同陌路人。
再看《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初中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忽略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根据这一特点在学生预习基础上首先采用视频导入:欣赏精彩情节,在视频中加深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把握,使学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紧密的结合起来,为下面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本文的关键在于一个“中”字,教师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做了大胆的尝试,设计了两个讨论题。
第一个问题:假设屠户走后,四报来报,前三报报错了,范进是邻庄的范进,这时各色人等会有怎样的言行变化呢?要想回答此问题就得仔细的阅读课文,然后以课文为依据,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回归文本,同时启发学生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认识到这个病态的社会。学生分成范进组,胡屠户组,张乡绅组,乡邻组。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组的人物,要把人物的言行写下来,并要说明这样写的理由,去分析该组人物性格,还要假设自己是该组讨论人物应如何办?
第二个讨论题:
分析众人眼中范进的形象。
你认为范进经过这样冰火两重天,大喜大悲后能大彻大悟吗?
通过分析范进中举前后周围各色人等语言、动作的变化,掌握人物性格,触及人物内心世界。本节课中,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还做了另外一个尝试,即用对联的形式总结小说的内容,并用给对联添加横批的形式进一步感悟小说的主旨。
上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我的叔叔于勒》与《范进中举》是小说,因为小说本身是虚构的,所以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不妨来一点虚构,虚构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同时学生寻求答案又必须回到课文中去的问题情境,就能使学习充满了思考的乐趣。从以上两篇课文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采用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通过欣赏、感知、讨论、感悟等环节实现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能把课文当作例子,让学生迁移,让学生悟出了学语文的秘诀,阅读、思考与想象的有机结合,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敢思、敢说、敢于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放胆直言,这正是做学问之要义,也正是我们应该倡导的语文精神。
我们先看《我的叔叔于勒》,大家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先被故事情节所吸引,遵循这一规律,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情节”作为突破口,可是从哪一个情节切入呢?我们不妨就来一个逆推“反弹琵琶”。小说的结尾“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号,以免再遇见他。”这样的一个结尾就充满了悬念,学生阅读到这里就会产生诸多疑问,“菲利普一家的命运会如何?于勒的命运如何?他们会再见面吗?”这样的问题学生自然在关心之列。这也是一般学生的阅读体验。当学生有这样的阅读欲望,我们何不顺水推舟,来一个“火上浇油”,唤起学生起更大的阅读激情。此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一个教学开头自然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
学生阅读一遍课文后,随即抛出这样一个题:
当菲利普一家快到岸边时,一艘船拦住了“圣玛洛”号,船上用高音喇叭呼喊菲利普一家,菲利普一家就来到了这艘船上,一位绅士模样的中年人接见了他们,这位男士说:“我是于勒先生的助理,刚才你们一家在船上看到的水手就是他,他也看见了你们,他现在是航运公司总裁,所有轮船都在他门下,总裁总能别出心裁,比如当个水手什么的,但这赢得了我们的尊重。至于‘特快号’船长的话,那是在演戏。今天我代表总裁来,想知道你们的真实情况。他会依此考虑见不见你们,何时何地见你们?”……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依据课文说明理由)
设计了一个助理出场,有助于缓解菲利普一家人同于勒直接见面的尴尬,按原有的性格继续发展,有再“表演”的余地,也给学生留足了想象的空间。
那么此时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必须回到课文中有针对的阅读,理解人物性格,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依据文中人物分为菲利普组,克拉丽丝组,女儿女婿组,若瑟夫组,于勒组。小组内依据原文进行构思新的情节,但必须说明理由。当然小组内必然有分工,全体讨论,有记录人,有展示发言人,有说明理由人,不能有自由人。这样课堂上不会有死角,在讨论期间“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此时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这时各个小组的学生有了针对性阅读后,就会全情投入,充分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第二步各组汇报展示。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或引起思维碰撞,或引出下一个人物,主要发言还是学生。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文以载道”避免学生贴标签或不着边际的架空的分析。从学生的发言中一定可以看出菲利普一家是想急于见到于勒的,但对于“若瑟夫”组,有必要点拨一下“为什么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这还要进入文中看若瑟夫面对于勒的一段话,要对此话进行品味,要品味出孩子的纯真善良与慷慨,大人的虚伪势利与刻薄,这里作者表明了一个美好愿望,希望人们如同孩子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他希望社会更好一些。
至此有一个疑问就会产生,有钱的于勒会见菲利普一家吗?无钱的于勒会见菲利普一家吗?请同学阅读后给出结论和理由。
见与不见不难得出结论。那么于勒和菲利浦夫妇一家谁是文章的主人公?谁给你的震撼力大?学生也不难看出于勒是一个线索人物,于勒有钱无钱的变化决定了菲利普一家对他的态度,而唯一不变的是那个金钱至上的观念,小人物的辛酸,世态的炎凉。
同时选用了一副对联: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手足就是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如同陌路人。
再看《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初中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忽略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根据这一特点在学生预习基础上首先采用视频导入:欣赏精彩情节,在视频中加深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把握,使学生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紧密的结合起来,为下面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本文的关键在于一个“中”字,教师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做了大胆的尝试,设计了两个讨论题。
第一个问题:假设屠户走后,四报来报,前三报报错了,范进是邻庄的范进,这时各色人等会有怎样的言行变化呢?要想回答此问题就得仔细的阅读课文,然后以课文为依据,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回归文本,同时启发学生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认识到这个病态的社会。学生分成范进组,胡屠户组,张乡绅组,乡邻组。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组的人物,要把人物的言行写下来,并要说明这样写的理由,去分析该组人物性格,还要假设自己是该组讨论人物应如何办?
第二个讨论题:
分析众人眼中范进的形象。
你认为范进经过这样冰火两重天,大喜大悲后能大彻大悟吗?
通过分析范进中举前后周围各色人等语言、动作的变化,掌握人物性格,触及人物内心世界。本节课中,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还做了另外一个尝试,即用对联的形式总结小说的内容,并用给对联添加横批的形式进一步感悟小说的主旨。
上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我的叔叔于勒》与《范进中举》是小说,因为小说本身是虚构的,所以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不妨来一点虚构,虚构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同时学生寻求答案又必须回到课文中去的问题情境,就能使学习充满了思考的乐趣。从以上两篇课文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采用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模式,通过欣赏、感知、讨论、感悟等环节实现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能把课文当作例子,让学生迁移,让学生悟出了学语文的秘诀,阅读、思考与想象的有机结合,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敢思、敢说、敢于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放胆直言,这正是做学问之要义,也正是我们应该倡导的语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