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圣诞和礼拜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里,最有感觉的节日就是圣诞节。圣诞节在假期里,而且是期末考试之后,跟之前的感恩节大不相同。整个十二月,我们注视着圣诞节一点点走近。今年我看到的最早的圣诞的影子,是在Grand 大道上一家卖电器的店。小小的广场,旁边竖起红红扁扁的圣诞老人。那一刻我正听着音乐,车里在放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听得心里一片柔软。那时我还在痛苦地准备考试。然后的圣诞就是我们家里的。楼梯上搭起来一排玩具圣诞老人的头像,楼梯扶手缠绕着鲜红的丝绒。接下来,我们这条路一家家要亮起灯了。商店门口出现摇铃的人,号召大家给穷人募捐,让流浪汉也吃上一顿圣诞晚餐。广告多起来,警察多起来。电视里放的,都是鼓动圣诞气氛的故事,到处是由圣诞感引发的宽容和慷慨,虽然俗滥,到底象像童话一样可爱。狄更斯的圣诞故事,大抵也是如此吧。到了12月23日,24日,据说是人们疯狂购物的日子,于是连这小城也显出了一点拥挤。我一般23日去商店,果然见到人头稠密了些,民族人种齐全。如果这是大城市,更会斑驳得好看。人们买的食物或者为圣诞节准备的晚餐其实都不新奇,总是蛋糕甜饼啊肉啊冰激淋的老一套,顶多会出现一些新鲜的小点心。美国人对食物的想象力跟中国人比实在差得太远了。
  然后,25日那天,街上刷地一下子空掉,空得寒凉,空得到处是停车位,空得让人如果在路上跑,如果在车里放音乐,就有点惆怅。虽然那音乐常常是温暖的圣诞歌曲,教堂康塔塔,或干脆是,成为平安夜标志的《弥塞亚》。原来,到了圣诞那一天,理应万事皆休,所有的世俗繁华都在24日那一天。
  每年12月24日我都去教堂。去过一家大教堂,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房东太太建议我去,因为她在那里弹管风琴。那是一个类似罗马天主教的教派,仪式细致气派,让人迷醉。去年和今年,我都去路德教堂。
  我爱这里。
  祭坛上的五彩玻璃,高高挂起的耶稣像,四周墙上的十诫标记,牧师读经的席位,洗礼用的金色器皿,这些在我眼里都充满温和的神秘感。说是温和的神秘,是因为我太熟悉这里,所以慢慢消解了其中的激动。我常见他们来来往往,有人打扫卫生,有人调琴,有人唱歌。这无非是一个宽广的场所而已,冬天我听过暖气的声响,盛夏吹过电风扇——我在这里弹管风琴,所以对一切都不陌生,也不厌倦,看看教堂里的四周总是心里踏实。
  教堂的人多来自小地方,一副“不知有魏晋”的神色,跟作为唯一的外国人的我天然地疏离。然而同时他们对人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所以大家感觉还算舒服。我跟这里发生联系,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弹管风琴,于是就跟他们熟起来,算是缘分吧。礼拜我常常来,虽然不是基督徒。他们走上祭坛领圣餐的时候,我作为非成员孤零零地坐在椅子上不动。
  美国人生性喜动,加上圣诞节的传统是举家团圆,所以大家都在路上,参加本地圣诞礼拜的人不多。我到的时候稍早了些,我的管风琴老师正在弹琴,带着两个人练习合唱。天,宽广厚实的管风琴声在空气里竦动,而那简朴的歌声好象是来自我体内的一股温泉向外喷发,把全身都冲散。我当时有种冲动,想让自己受洗。
  


  当然我没有,只是像往常的无数次一样,跟基督徒们(大多是大学生)一起做礼拜,唱赞美诗。圣诞的礼拜有些特殊,除了通常用的赞美诗歌集,还有临时添加的插页。像往常一样,每个人拿一柄小蜡烛,在管风琴的前奏中入座。穿着白袍,身躯肥大的中年牧师吉尔先生虽然没有受过音乐训练,也不识谱,但有着完美的嗓音和音乐感觉,听他唱诗是我的莫大享受。管风琴老师也唱得很好。大家都唱得很好。真奇怪。这些人都是跟这些诗歌一起长大的,处处怡然心会,而在这传统之外的人,一招一式都要吃力地学起。幸好我能读谱,翻到哪里都可以跟着唱下去。唱下去唱下去永无休止。常常,一个不变的音持续几拍,此间可以唱一个句子,维持在同一音高上。赞美诗集因教堂而异,其中最早的歌作于公元五世纪左右,那原本写成拉丁文的短句子,在我读来意境无比丰饶,如同中国的《古诗十九首》。千百年来,这些一段段的赞美诗漫成汪洋,又历经增删。人们以歌声向它倾泻,灌注,最后歌与歌汇合,消融。这些歌简直像日常的生活,左右逢源,无穷无尽,人们在其中有时涌起感觉,有时任它平平路过。
  我们由慈悲经,荣耀经等等开始,然后是“圣诞九课” ,牧师朗读一节一节的圣经选段,众人按程式应答。诗歌集扉页上有些每次必唱的歌,好听得不得了,而且有一首歌,充满了半音阶和转调,迷人得有如魔鬼的诱惑,悄然露出人心中的野性。每当唱到这里我的心都开始涨起来飘起来,简直有些惊慌。然而他们若无其事,也许习以为常了。接下来是“今日赞美诗” ,大家起立,跟管风琴齐唱,然后坐下来听牧师讲道。气氛稍稍松弛,好像进入独奏的华彩段。再往后是教徒的捐献,接下来领圣餐。教徒中有八九岁的小男孩,有肩上扛着小宝宝的男人。他们在管风琴的音乐里默默地走到祭坛旁,垂首跪在台阶旁。牧师弯下身子挨个给他们酥饼,让他们喝酒,对每个人说上帝祝福你。在这之后,有一首圣诞晚歌,大概就是人们熟悉的《平安夜》。这次不是由庄重的管风琴演奏,而是两个女子在教堂门口,对着我们的后背,弹起铮铮轻响的吉他。这种时刻在其他节日的礼拜也不少见,有时是突然出现吹长笛或弹竖琴的女子,此情此景,人想不被打动也不成,因为情景的穿插闪回实在绝妙,而且竟让人想起古希腊诸神,那有水有酒有鲜花有纵欲的光景。我想偷偷回头看,想必那是两个美少女。然而大家都不回头,我也不好意思。
  礼拜结束后,惯例是牧师站在门口,与大家挨个握手,祝福。我的目光所及,所有人都会向我说“圣诞快乐” 。从教堂出来,道路依然空荡,相濡以沫的人群顿时如蒲公英被吹散,只有刚听过的教堂歌声没有被寒风洗干净。
  小城圣诞,也许一切都只是程式而已,就好像我听了多次的音乐,新鲜是没有的,只有熟稔和放松。在一个成长于基督传统之外的人眼中,圣诞是他们的一部分,你看那些白人揖让有加而又彼此隔膜,那平日的举手投足间皆有圣诞。如今我被笼罩于此,只缘人的情绪反应机制幸运地独立于容易愤世嫉俗的大脑——这些贴近皮肤渗进来的喜乐和温暖,总还是让人血热。
其他文献
前月和一帮朋友说好,周日上午冲到“大光明”,买半价票看陈凯歌的《无极》。回来写了博客,批《无极》是“无稽”(陈导忙着打“血案”官司,应无暇和小可计较吧),一边心疼那三十块门票钱。  我是个小市民,电脑有了BT和“骡子”,看片子自不劳去影院,所谓“破解无罪,盗版有理”是也。将三十块折成电费网费,外加买酸奶和面包的钱,也能看好多影片呢。于是,回来泄泄私愤,一口气下了《断臂山》、《霍元甲》和《艺伎回忆录
期刊
克诺普夫出版社(以下简称“克”):请问是什么激发了你对艺伎题材的兴趣?  阿瑟高顿(以下简称“高”):我在大学和研究生院的时候,读的是日本语言文化专业,之后,就去了东京工作,并在那里碰到个年轻人。这年轻人的父亲是个有名的商人,而母亲是个艺伎。年轻人的出身问题是个公开的秘密,我非常好奇,但他和我之间却从不曾谈起这一点。自东京返回美国后,我就开始小说创作,并试图在其中虚构这个年轻人的童年生活。然而,渐
期刊
美国作家阿瑟高顿创作的《艺伎回忆录》1997年出版后即成为国际畅销小说,到目前为止,已译成三十二种文字,销出五百余万册,雄踞《纽约时报》等媒体61周畅销排行榜,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由美国哥伦比亚公司投资8500万美元拍摄,已在全球上映。今年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艺伎回忆录》,是目前唯一获得授权的中文译本,复旦大学的金逸明、柏栎两位女译者贴切地传达了原作的神韵。  《艺伎回忆录》讲述了日本渔家少
期刊
译:周渊    尼尔盖曼是位文学魔术师,因写连环画故事而得名:《暴力案件》(Violent Cases)、《噪音信号》(Signal to Noise)(这两本都是和艺术家戴夫麦克基恩合作的),自然还有美国最成功的成人连环画《睡魔》(Sandman)等,这些都是他出色的代表作。其实在很早以前,他就因为《黑兰花》(Black Orchid)中大卫(注:大卫漫画社和奇迹漫画社是美国漫画界的两大巨头,几
期刊
Here Is New York(节选)    On any person who desires such queer prizes, New York will bestow the gift of loneliness and the gift of privacy. It is this largess that accounts for the presence within the c
期刊
阿娜伊丝·宁(1903 -1977)与她的在巴黎侨居的美国同伴们相比是独特的。 因为她不是作为旅行者,而是位回归的本地人。所以她对欧洲文化很熟悉,并且她的法语很流利,这使得她可以受到法国文学传统的熏陶,这一点是她的美国同伴不能做到的。宁190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后来随家人移民美国之后她成为了美国公民。1914年,宁的父亲弃家而去之后,宁的母亲带着宁和她的两个兄弟从欧洲搬到纽约。当时宁
期刊
译:殷晓云    尽管苦苦推测了三十年,“深喉”——那个泄露尼克松掩盖水门事件真相的关键细节给《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的线人——的身份却从未被揭露出来。  现年91岁,上世纪七十年代联邦调查局二号人物,W马克费尔特终于承认,自己就是那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匿名者。在《名利场》的这篇独家报道里,约翰D奥康纳还一位美国民主政治的英雄以本来面目,叙述荣誉与责任间的斗争,而这种责任,几乎让费
期刊
最近五年,大卫·霍克尼和物理学家查尔斯·法尔考越来越坚信,从安格尔(Ingres)(注:1780-1867,法国历史画、人像画及风俗画家,新古典主义的先锋。)、卡拉瓦乔(Caravaggio)(注:1571-1610,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画家。)以来,直到凡戴克(Jan van Eyck) (注:1366-1426,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及其十五世纪三十年代布鲁日(Bruges)(注:位于
期刊
译:李游  文:[美] 斯黛西·里希特(Stacey Richter)  在我和妹妹十二岁的时候,父母亲帮我们去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报名参加孪生研究的计划,自那时起,我成为人类研究的实验品已有二十年了。每四年一次,我俩就和加州几百对和我们一样的双胞胎一起,到福莱斯诺那气氛压抑的连锁旅馆见面,接受测试、接受指指戳戳。“你们与众不同!!!”这类聚会每次都是这么开场。天哪,我与众不同,不是因为我做过什么,
期刊
詹姆斯·鲍德温(1924 – 1987)是位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他的作品包括受到广泛赞誉的《向苍天呼吁》、《乔万尼的房间》、《另一个国度》、《土生子的笔记》、《下一次将是烈火》以及《街头的无名之辈》。1942年,他去新泽西州一家公司工作,以此抚养兄弟姐妹和继父。在这个时期内他所遇到的种族主义促使他决心用他的全部时间从事写作。尽管早期他在一些杂志和期刊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他还不能完成任何长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