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自有书飘香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z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我曾写过一些关于读书的小文章,都是当老师的时候写来教育学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看来,这些小文章越来越显得是那么的幼稚。总是觉得没有把读书的乐趣说出来,心里就越来越觉得是莫大的遗憾。
  古人说:“至乐无如读书”,有的甚至是到了“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地步,我是自叹弗如。周国平在《各自的朝圣路》中写到:凡事总不外乎两个目的,或出于功利,或出于性情。我深以为然,遍数世上诸事,大凡如此。我喜欢读书,即源自于性情。人说出身书香门第,环境的熏陶才会喜欢读书,而我甚觉惭愧。我乃一正宗农民“特产”,祖祖辈辈种地,九族亲戚文盲甚多。按照父母的话来说,也不知道我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副德性,喜欢看书’,而且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认识我的人都说我长的是文质彬彬,特别是这架眼镜,就是读书人的象征了。殊不知我是有苦难言啊。因为爱读书,更是不分时间、地点、场合,抓住一本就读。如果遇到好书,更是非要一口气读完不可,加上又不太注意保护,眼镜的形状早已成为啤酒瓶底了。当老师的时候,因为读好书入了迷,耽误了工作,被领导拉去“坐小板凳”时,信誓旦旦的表示以后不会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又犯了,天性使然,改不了了。
  小的时候非常想找书读,但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一样容易找到书看。就是废报纸,能捡到一张拿着在那里读,也是莫大的乐趣啊。去别人家里玩,如果墙壁是用报纸裱的,我就会去一张一张的读,全然不管别人在做什么。虽然认识的字很少,我也会认真的领会内容,把不认识的字记着,然后去查字典。那时我最喜欢去舅姥爷家,他是“工作人”,有书也有报纸,但却很小气,不让我拿回去读,只能在他家里看。有时“赏赐”我几张报纸什么的,如获至宝般抱着往家跑。每次去他家,我什么也不管,把头埋在书堆里看到很晚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在八十年代中期,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要是能拥有一本书或者是能读一本喜欢的书,那是多么大的乐趣啊。父母不可能给钱买书,乡村小学也没有图书室之类,朋友小伴更不可能有书。我们老师倒是有一本《作文》书,时时拿着去上课,偶尔念一两篇给我们听,觉得是好极了。我厚着脸皮去借,大概是留着用作“杀手锏”吧,借了几回都没有借给我看。后来念到中学,学到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才感叹其中的道理,真是“书,非借不能读”啊。要想看书,就只有自己想办法了。去向有书的人借,去找,反正有办法弄,有时甚至是“偷”。我平生做过一回“偷”就是因为书。我们老师的孩子有一本书,他把内容讲给我们听,简直是天花乱坠,就是不借给我看,怎么求也没有用。他越是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吹嘘那书如何如何的好看精彩,我心里越是痒得不行。有一天中午,他把书包放在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在,我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位子,心里“怦怦”跳个不停,但想到书,多么诱人的书啊,我还是大着胆子过去把书掏出来,拿着就跑出去了,到一个静静的角落,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我本来想马上看完就还回去的,可是当我看完往教室里去的时候,已经有一大堆同学围在那里了。最后是老师告到父亲那里,我被罚在神龛下跪了两小时。后来再也不敢“偷”了,改为死皮赖脸的去求,直求到人家烦了怕了我,把书借给我为止。
  有一回和父母去山上干活,到中午的时候,大家肚子饿了,就叫我回家去拿点冷饭来吃。我往家里走的时候,竟然在路上捡到一本书,天呐,居然是我早听说过的书啊。我就在路边坐下,津津有味地读了。过路的乡亲叫着我的小名和我打招呼我也不理。直到太阳开始下坡,我才美美地伸着懒腰站起来,这才突然想起父母交代的事,才慌忙往家赶。虽然后来被父亲以“不听话”为由打了一顿,但我还是挺满足的。要是那天我没有路过,那本书被别人捡了去,我要何时才能读到那本书啊。后来上到大学,课余时间我全泡在图书馆里“恶补”,仿佛要把我幼时落下的全补上似的,以至于大学几年,除了眼镜度数增加以外,什么也没有“抓到”,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到现在年届而立依然孑然一身。可我无怨无悔,不是其中人,能解其中味吗?
  我很喜欢培根在《论读书》中说的一句话:“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源自于性情,书便读得自然,读得恬淡,读得轻松。书读得自然,就能因己所好来读,只读自己喜欢的书,不须任何的矫揉造作。书读得恬淡,就能将心沉下来,平心静气地读就能将自己读到书里面去。书读得轻松,就能不为功利,不图目的。正是把书读得自然、读得恬淡、读得轻松,也就把书读到了心灵那寂静的深处。
  读书给我回报,我记得好像是在小学四年级。有一回作文竞赛,题目叫《意外》,我模仿了初中课本里的课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予勒》,就很轻松地得了第一名。后来我又模仿刘绍堂的《榆钱饭》写的《包谷豆腐饭》也是轻松获奖。老师和同学以为我很厉害,殊不知我实在是找不到书看,就把念初中的老叔的语文课本翻烂了,看到那些题目,灵感自然就冒出来了。到后来上了大学,知道了一种叫做“创作冲动”的名堂,才知道原来少时的那种“冲动”是多么的幼稚但却又是多么的可贵啊。后来逐渐摆脱模仿的影子,有了要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的冲动,然后就写了。再后来长长短短的发表了一些小文章,更是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又促进我读更多的书来弥补自己的缺憾。古人有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性目标来激励人们读书的,说是只要把书读好,便可抱得金钱和美人归,可谓名利双收了。而在现代,如果读书还是这样抱着老弦弹,怕是很难静下心来体会读书的妙趣。现代读书,除了长知识增加生存技能以外,其主要目的,怕就是“怡情”了。我曾见过许多人,书倒是读了一些,但就变得孤芳自赏起来,甚至高傲到容不得别人的观点的地步,以为在他周围甚至更大的地区,舍他其谁了,往往在生活和工作中闹了很多笑话。书读到这般境界,在我看来,也够悲哀的了。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是不会为“书”外的事情考虑的,只是爱书,从骨髓透出来的爱,是一点都不搀假的。
  很多人喜欢把寂寞等同于孤独,我却不以为然。孤独是心灵无声而且无助的呻吟,而寂寞只是独处。独处可以做很多事啊,比如读书。在寂寞中读书,便会到了静中无我、静中无人,静中无声的境界。读书,既是作者的心灵剖析,也是对读者的心灵洗札。出于功利的读书,或为学有所成,或为学有所用,必有一番刻苦之处,所以未必能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而出于性情去读书则发自于内心,愉悦于精神,也就能体悟到一种灵性上的快感啊。
  读书的妙趣,只有自己体会,别人是怎么都理解不到的。读书犹如看戏,书中的人物依次登场,一舞一蹈,一姿一势,在眼前清晰可见,剧中的爱情,至纯至美,感人肺腑、荡气回肠。读书读到静中无人,便常常被书中的恢宏的结构、美妙的情节、动人的描写、引人的悬念、深邃的哲理所吸引,以至于达到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境界。此时气沉丹田,精力专一,心平气和,精神愉快,虽雷鸣而不惊,有热闹而不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自畅游于书海之中。读书如同于书山上漫步,路漫长但风景无限。或许今后还要这样走下去,寂寞而安宁,像旷野里被风吹散了的种子,不知会散落在何方,然而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每一步,我却无怨无悔,无怨在读书中流逝了时光,无悔在读书中洗褪了青春。
  以前我曾对学生感叹,现在的书那么多,也很容易找到书看,但是除了课本,这些孩子有多少会主动去找书看呢?到后来我也理解了孩子们,科目繁多而且繁重,他们也实在是没有多少时间去找书看了。
  清代的李渔所说:“予生无他癖,惟好读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除。”我像一只小鸟,需要一片广阔的天空,而现实不可能给我提供这个天空,但书则成就了我的翅膀,让我飞得很高很远。有人说:“岁月在光阴的影子里,月亮在朦胧的清辉下,人在那厚厚的书里。读书教会人深思,读书让人成熟,读书使人聪颖,读书拓展了人生活的空间,读书开拓了人的视野,让人们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还有什么比读书更令人快乐的呢。”而我却是恰恰相反,快乐倒是体会到了,只是不仅没有变得聪颖,反而是越读越呆,越读越陷入到书堆里去啊。
其他文献
提倡大家学哲学,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央几代领导集体都提倡广大干部要重视哲学、学习哲学。提倡大家学点哲学,首先要认清学习哲学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期刊
徐德江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研究中一位备受关注的学者。徐德江先生对语言文字理论的探索对西方语言文字理论做了富有个性的反思,并使用了与西方语言文字理论不同的范畴和术语,因此他的观点看上去和汉语汉字研究中现存的“言必称希腊”的普通语言学理论格格不入。二十多年来,对徐德江先生的学术观点的讨论从未间断过,几乎对徐德江先生观点的任何赞成意见,无论它来自语言学界还是教育界、文学界、艺术界等,都会受到语言学界极大的重
期刊
一 引言    美国民谚说:“美国的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却在华人的脑袋里。”  被美国民谚称为华人的美籍华侨,他们的祖根——中华民族,的确是个智慧型的民族,这是客观存在,并无需它民族的赞誉。但有这种赞誉总比没这种赞誉为好。这正如李瑞环同志指出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曾经创造过举世无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民族虽屡经曲折磨难,甚至几临倾覆的厄运,然而却一次
期刊
汉字教学可谓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可以说自汉字形成较为系统的文字之后,就存在汉字教学的问题,据有历史记载以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的汉字教学法现在看来也还是很科学的,因为它符合汉字音、形、义相结合的特点。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写道:“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我国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有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设在王都和诸侯国都城,分大学和小学。据周礼,国子(公卿大夫等贵族子弟)八岁
期刊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是开门不可少的,仅次居于柴米。  油,形声字,从水,由声。本义为油水,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说文》载,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清代学者段玉裁在给《说文解字》作注时说,一般人都用这个字来表示“油膏”。按最早的称谓,有角者提炼出来称脂,无角者提炼出来称膏。《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过这样的解释:“凡凝者为肪为脂,释者为膏为油。”意思是
期刊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开头的[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历来脍炙人口。尤以结尾两句,更是广为传诵。  后来有人指出: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后二句为王曲之祖。  近读《全宋诗订补》释法演的辑补偈颂《先师忌辰》的末二句:“君看陌上桃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虽写桃花而未写枫叶(
期刊
深孚众望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专家王正教授是我尊敬的长者之一。王老在他75岁生日的那一天邮赠《咬文嚼字谈规范》、《现代速记大全·符号速记法/汉字速记法/计算机速记法》两本新著给我。见到这两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王老“壮心不已”。《咬文嚼字谈规范》一书于2005年8月出版,他时年已74岁。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林茂在这本书的“序一”《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辛勤耕耘》中说得好:“王正先生虽已过古稀之年,但他
期刊
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了“汉语广论文丛”,包括《走向世界的汉语》和《汉语与汉语文学》。《走向世界的汉语》,凌德祥著。该书主要内容涉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振兴与汉语热、汉语的内忧外患、汉语的规矩方圆、繁简汉字与网络汉语、国际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振兴、世界汉语与华文教学等。《汉语与汉语文学》,张卫中著。该书论述了汉语的变革与文学的变革、汉语与汉语文学、20世纪汉语文学语言的变迁等问题。(本刊通讯员
期刊
一晃就是父亲节了,不知道该不该写点文字给父亲,突然很想写写父亲,可是我的父亲一字不识,我写了,他知道他的女儿会说些什么吗?我从来不知道哪天是父亲节,父亲节我究竟需要做些什么?头脑里突然一片空白。  父亲是否会记得明天是父亲节,他不会知道的,永远也不会知道。他只知道天天背着一把秤,扛着一个袋走村串寨,把那些带着体温的纸币一张张数出去,然后扛着麻袋辗转很多地方,才又把原先数出去的纸币换回来。那些异地交
期刊
兰家坡山  你神圣而冷峻  矗立于天地间冲破了  迷雾的萦绕    你巍然不动  千年站立  铸就了不朽的丰碑    你博大而神秘  高耸入云  震撼了浩渺的宇宙    放眼望去  岁月的风霜  煎熬着你芳草萋萋的面容  环视碧野  时间的长河  荡涤着你雄浑的身躯  回望过去  历史的车轮  在你坦荡的心胸烙下了痕迹    但岁月总要随风而逝  时间总要如水流走  历史总要成为过去  数千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