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秘密是儿童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3岁前的孩子尚未建立“自我”,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和体验,与别人的混在一起。因而,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秘密可言。
即使哪天他说:“嘘,这是一个秘密!”你也千万别被吓到,或者为孩子的“懂事”而沾沾自喜。于孩子来说,这仅仅是从大孩子那儿模仿得来的一个词,是一种游戏而已。
秘密萌芽的时期,怎么也要到3~5岁。
这时期的孩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我和客观世界的分离,逐渐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会意识到有些事情只有自己清楚,而其他人却一无所知——“这是只属于我的东西!”
于是,秘密出现了。
但他还不了解秘密的真正内涵和本质,只是隐约感觉到秘密的含义,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仅此而已。对于秘密,是要保守还是公开,还毫无概念,所以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形——
孩子刚刚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把小熊玩具藏在了床底下,你千万别告诉别人哦。”可转眼的工夫,他就屁颠屁颠地带他老爸去那儿取了。
直到进入6岁,孩子才算透彻地认识了秘密,也开始为该不该把秘密说出去而发愁。
“妈妈,我想跟你说件事……哎呀,算了啦,没什么。”这段时期,你可能经常会听到孩子这么说。别以为孩子无聊逗你玩儿,事实上,他是真的左右为难:一方面他希望通过保留自己的秘密而获得独特的自我感受;另一方面又会为自己埋藏了秘密而内疚,甚至惶恐。
此时,秘密就像一个烫手山芋。
不仅孩子,父母此时也开始有这种不好的感觉。因为秘密破坏了亲子无间的一体感,让自己深感失落,就像一堵墙,阻挡了自己走进孩子心里的通道。
越失落越不安,父母就越会刨根问底地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越会想方设法地打探孩子到底在做什么;眼中只看到儿童拥有秘密的现实存在,而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拥有秘密也是儿童的权利。
有家长会问:难道孩子的秘密只能听之任之,完全放任不管吗?当然不是。
“孩子不只是想把事情掩藏在心里,不让成人看见,他也想被‘看见’和被‘理解’。”育儿专家如是说。
看吧,即使我们不主动介入,孩子自己也有分享秘密的愿望。只是,分享的对象是有所选择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担心,那么努力的重点应该有所调整:不是集中在如何知道孩子的秘密上,而在于怎么才能让自己成为被孩子选择的对象。
3岁前的孩子尚未建立“自我”,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和体验,与别人的混在一起。因而,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秘密可言。
即使哪天他说:“嘘,这是一个秘密!”你也千万别被吓到,或者为孩子的“懂事”而沾沾自喜。于孩子来说,这仅仅是从大孩子那儿模仿得来的一个词,是一种游戏而已。
秘密萌芽的时期,怎么也要到3~5岁。
这时期的孩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我和客观世界的分离,逐渐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会意识到有些事情只有自己清楚,而其他人却一无所知——“这是只属于我的东西!”
于是,秘密出现了。
但他还不了解秘密的真正内涵和本质,只是隐约感觉到秘密的含义,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仅此而已。对于秘密,是要保守还是公开,还毫无概念,所以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形——
孩子刚刚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把小熊玩具藏在了床底下,你千万别告诉别人哦。”可转眼的工夫,他就屁颠屁颠地带他老爸去那儿取了。
直到进入6岁,孩子才算透彻地认识了秘密,也开始为该不该把秘密说出去而发愁。
“妈妈,我想跟你说件事……哎呀,算了啦,没什么。”这段时期,你可能经常会听到孩子这么说。别以为孩子无聊逗你玩儿,事实上,他是真的左右为难:一方面他希望通过保留自己的秘密而获得独特的自我感受;另一方面又会为自己埋藏了秘密而内疚,甚至惶恐。
此时,秘密就像一个烫手山芋。
不仅孩子,父母此时也开始有这种不好的感觉。因为秘密破坏了亲子无间的一体感,让自己深感失落,就像一堵墙,阻挡了自己走进孩子心里的通道。
越失落越不安,父母就越会刨根问底地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越会想方设法地打探孩子到底在做什么;眼中只看到儿童拥有秘密的现实存在,而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拥有秘密也是儿童的权利。
有家长会问:难道孩子的秘密只能听之任之,完全放任不管吗?当然不是。
“孩子不只是想把事情掩藏在心里,不让成人看见,他也想被‘看见’和被‘理解’。”育儿专家如是说。
看吧,即使我们不主动介入,孩子自己也有分享秘密的愿望。只是,分享的对象是有所选择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担心,那么努力的重点应该有所调整:不是集中在如何知道孩子的秘密上,而在于怎么才能让自己成为被孩子选择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