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之一的科学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而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相对于其他领域活动而言,更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幼儿园中大班应该积极的展开科学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提升各方面能力。对于科学本质而言,其核心就在于探索和研究,同时这也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幼儿园中大班展开科学教育活动是当前幼儿教育的大势所趋。本篇论文就针对我国幼儿园中大班幼儿科学教育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首先明确幼儿科学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再进一步阐述中大班幼儿的科学教育特点,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有效的科学教育方式方法。
关键词:中大班幼儿;科学教育;方式方法
1 幼儿科学教育的宗旨与目标
在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科学教育是一张启蒙性教育,是对于幼儿早期的科学素质培养。其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幼儿对于科学知识和现象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就目前而言,我国针对中大班幼儿展开科学教育的具体目标如下:第一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活动来对科学现象和事物感兴趣,并愿意去探索。第二教师引导幼儿积极感知科学现象和事物,并能够动手操作,探索科学的本质。第三幼儿能够从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并体会到科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对于中大班幼儿而言,其正处于人生最初的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尽管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没有成熟,但却是构建一个科学化思维的重要阶段。如果能够在此阶段让幼儿激发出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则能够为其未来的发展构建良好基础。
2 中大班幼儿科学教育特点
2.1 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对于中大班幼儿而言,其年龄尚小,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再加上生活经验较为缺乏,因此对其展开科学教育需要和其日常生活有关。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展开科学教育活动。比如可以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天气现象,比如闪电,雨、雪、雾等等自然现象的认知。这些都是中大班幼儿较为感兴趣的科学教育主题。
2.2 科学教育材料的直观化
對于中大班幼儿而言,其在此年龄段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小部分大班幼儿会萌发出初级的抽象逻辑思维萌芽。正因为如此,所以从大多数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准备更加直观和形象的科学教育材料。比如说日常生活用品,食物,水果等等。用真实的物品来展开科学教育,远比简单的提供电子图像或者实物图片要更加有效。
2.3 幼儿思维的跳跃化
中大班阶段的幼儿其思维并不是直线型的连续思维,而是带有跳跃性的思维。通常会从某个问题直接跳到和这个问题毫无关联的问题上。正因为幼儿思维的这种跳跃性,所以作为教师而言,在展开科学教育时就需要进一步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来展开思考和探索。同时还应该从其跳跃性的思维中找到新的研究方向,并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
3 有效展开中大班幼儿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3.1 创设有效的体验、操作和交流环境,改变传统科学教育方式
目前多数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幼儿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科学教育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可以进行操作,体验和交流的环境,让中大班幼儿能够有更多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更好的展开互动和交流。进而使幼儿逐步养成协作和表达的能力。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孩子养成讨论的喜欢,并加强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对中大班幼儿展开科学教育的目的所在。
3.2 关注幼儿操作互动,维持幼儿探索兴趣
作为幼儿园教师而言,其应该在展开科学教育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和感知科学活动的教学机会,让幼儿的眼睛,嘴巴和手都能够动起来。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同时内容和材料也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每一种材料都对应相应的科学知识和现象,采用相关材料来让幼儿展开实际操作,通过实践来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比如让幼儿用积木搭建有斜坡的建筑,再用玩具车来冲下斜坡,可以获知汽车的速度和斜坡的倾斜度有一定的的关系,进而了解摩擦力和势能。这样的实践操作能够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和理论。
3.3 重视对幼儿的过程性多元评价,重视幼儿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般幼儿园教师在展开科学教育时,只注重过程和结果,但对于学习评价却较为忽略。实际上,缺乏有效评价的科学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在中大班幼儿中,其思维较为发散,如果教师采用正确答案来限制幼儿的思维,则会导致幼儿的思想有所局限,进而阻碍其成长。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以引导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同时针对幼儿获得的结论予以评价,更好的达成科学教育的预期目标。为幼儿未来的学习构建良好基础。
4 结语
综上可以明确,尽管我国当前多数幼儿园已经逐步加强了对科学教育的重视,但实际上具体的实践过程还是差强人意。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展开教育活动,这样就导致无法达成预期教学目标,自然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中大班幼儿展开科学学习,真正发挥科学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裴新宁.从学习理论的现代发展谈建构主义在科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4(7).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72.
关键词:中大班幼儿;科学教育;方式方法
1 幼儿科学教育的宗旨与目标
在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科学教育是一张启蒙性教育,是对于幼儿早期的科学素质培养。其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幼儿对于科学知识和现象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就目前而言,我国针对中大班幼儿展开科学教育的具体目标如下:第一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活动来对科学现象和事物感兴趣,并愿意去探索。第二教师引导幼儿积极感知科学现象和事物,并能够动手操作,探索科学的本质。第三幼儿能够从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并体会到科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对于中大班幼儿而言,其正处于人生最初的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尽管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没有成熟,但却是构建一个科学化思维的重要阶段。如果能够在此阶段让幼儿激发出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则能够为其未来的发展构建良好基础。
2 中大班幼儿科学教育特点
2.1 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对于中大班幼儿而言,其年龄尚小,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再加上生活经验较为缺乏,因此对其展开科学教育需要和其日常生活有关。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展开科学教育活动。比如可以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天气现象,比如闪电,雨、雪、雾等等自然现象的认知。这些都是中大班幼儿较为感兴趣的科学教育主题。
2.2 科学教育材料的直观化
對于中大班幼儿而言,其在此年龄段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小部分大班幼儿会萌发出初级的抽象逻辑思维萌芽。正因为如此,所以从大多数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准备更加直观和形象的科学教育材料。比如说日常生活用品,食物,水果等等。用真实的物品来展开科学教育,远比简单的提供电子图像或者实物图片要更加有效。
2.3 幼儿思维的跳跃化
中大班阶段的幼儿其思维并不是直线型的连续思维,而是带有跳跃性的思维。通常会从某个问题直接跳到和这个问题毫无关联的问题上。正因为幼儿思维的这种跳跃性,所以作为教师而言,在展开科学教育时就需要进一步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来展开思考和探索。同时还应该从其跳跃性的思维中找到新的研究方向,并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
3 有效展开中大班幼儿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3.1 创设有效的体验、操作和交流环境,改变传统科学教育方式
目前多数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幼儿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科学教育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可以进行操作,体验和交流的环境,让中大班幼儿能够有更多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更好的展开互动和交流。进而使幼儿逐步养成协作和表达的能力。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孩子养成讨论的喜欢,并加强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对中大班幼儿展开科学教育的目的所在。
3.2 关注幼儿操作互动,维持幼儿探索兴趣
作为幼儿园教师而言,其应该在展开科学教育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和感知科学活动的教学机会,让幼儿的眼睛,嘴巴和手都能够动起来。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同时内容和材料也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每一种材料都对应相应的科学知识和现象,采用相关材料来让幼儿展开实际操作,通过实践来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比如让幼儿用积木搭建有斜坡的建筑,再用玩具车来冲下斜坡,可以获知汽车的速度和斜坡的倾斜度有一定的的关系,进而了解摩擦力和势能。这样的实践操作能够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和理论。
3.3 重视对幼儿的过程性多元评价,重视幼儿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般幼儿园教师在展开科学教育时,只注重过程和结果,但对于学习评价却较为忽略。实际上,缺乏有效评价的科学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在中大班幼儿中,其思维较为发散,如果教师采用正确答案来限制幼儿的思维,则会导致幼儿的思想有所局限,进而阻碍其成长。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以引导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同时针对幼儿获得的结论予以评价,更好的达成科学教育的预期目标。为幼儿未来的学习构建良好基础。
4 结语
综上可以明确,尽管我国当前多数幼儿园已经逐步加强了对科学教育的重视,但实际上具体的实践过程还是差强人意。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展开教育活动,这样就导致无法达成预期教学目标,自然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中大班幼儿展开科学学习,真正发挥科学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裴新宁.从学习理论的现代发展谈建构主义在科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4(7).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