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维”格斗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che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的科学训练不能只是一句口号
  在非流行的传统八极拳里,十分重视下肢爆发力的训练。马明达先生在其《说剑丛稿》中说,李书文因为做过武丑,经常窜蹦,练就了惊人的爆发力。窜蹦能提高爆发力,既是武术常识,也属于运动生理学研究的课题。
  窜蹦,连续做曲腿跳高、跳远、半蹲跳,这种训练在八极拳中名曰“兔子蹦”。熟悉现代运动的读者知道,现代运动其实也是采用类似“兔子蹦”的方法来提高爆发力——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在训练中的某些一致性,由此可见一斑。
  但传统也有与现代不一致的地方,或者说是落后于现代的地方。比如说曲腿跳高,要跳到什么高度?每一组要跳多少下?跳时该采用多大的密度?要跳几组?每组间隔多长时间?是否每天都要跳?它与其它的一般身体训练有什么关系(‘兔子蹦’属于一般的身体训练)?与专项的身体训练(比如踢沙袋)在时间上怎么安排?与拳术的技术训练又怎么调配?这一周与下一周、这个月与下一个月又怎样调整?等等很多问题。不用说,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即使是真正的传统训练法,也是很模糊、甚至是缺乏研究的。
  但是,对这些问题不研究又是不行的,比如,过去的老辈人一味地要求徒弟往极限高度跳、多跳、快跳(大密度),每天都跳,而且不考虑季节变化。这样粗糙地练,不但会造成运动损伤,即便对爆发力的提高也是不利的,会使爆发力停滞在一个不很高的程度就不再增长了。此外,只练兔子蹦,不与其它的力量训练结合,又会直接影响爆发潜力的挖掘(同时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还有,在训练时间上,如果缺乏与“踢桩打袋、拳脚技术、对抗训练等等”进行合理的调配,又会减弱彼此的训练效果。众多的不合理综合到一起,其结果是,徒弟时间精力没少付出,但多年练下来,水平提高的幅度却不大。
  我这里还仅仅提到一个兔子蹦(仅仅一个兔子蹦就牵扯到这么多问题),若把武术训练的所有内容都考虑进去,涉及的问题岂不更多?
  我们现在经常谈武术训练要科学化,用“兔子蹦”提高爆发力是一种科学认识,但认识仅止于此——知道让学生练什么、而不明白怎么安排训练,则远远谈不上科学训练法。
  怎么安排训练,需要明白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周期三个概念。作为教师,只有合理地安排负荷量、负荷强度、周期,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功力(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拳术技术水平、战术运用、心理素质。
  违背科学的蛮练,伤身而且不长功夫
  什么叫负荷量?我们以兔子蹦为例,比如说你每次训练跳5组、每组连跳15下,每一下跳80厘米,这跳5组、每组连跳15下,跳80厘米,就称为负荷量。
  负荷强度呢?仍以兔子蹦为例,你连续跳时,每一下与每一下的时间间隔(密度),就是负荷强度。你跳时连续得快(密度大),负荷强度就大;你连续得慢(密度小),负荷强度就小。
  周期呢?周期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像兔子蹦,让学生隔一天跳一次,如此跳一个月,做这样的安排,就称为周期。另外,比如在一星期之内,第一天以一般身体训练为主、第二天以专项身体训练为主、第三天拳脚技术为主、第四天以对抗训练为主……这样的以星期为单位的安排,也称为周期。其它的周期不举例了。
  把负荷量等概念引入武术训练,不是我没事找事,也不是我在这显摆有学问。不是这样的,是武术和人的身体本身要求我们这么来搞。讲最简单的道理,人不是机器,人是肉长的,用句科学的词儿说:人是个有机体。人怎么去练(按照怎么样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周期去练),人这个有机体就产生怎么样的生理变化——好的或不好的生理变化。
  怎么训练会造成好的生理变化(长功夫而不伤身)?怎么训练会带来坏的生理变化(伤身且功夫增长有限、或训练时间长功夫增长慢)?其中的道理不是拍脑门就能想出来的。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普通的爱好者都去学这些知识。该掌握这些知识的是教武术的教师,教师有责任给学生讲解其中的道理,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训练。
  训练与生理变化是怎么一个过程呢?我简单解释一下,比如我们在练兔子蹦时,会越跳越累对吧?为什么会累呢?用句直白的词说:是因为消耗了身体能量。用句术语解释:是有机体的能量物质在消耗分解,所以人会感到累。跳累了,我们就不再跳了,开始溜达休息,但你人溜达,身体内部没闲着,身体内部在做什么?在忙着恢复那些被消耗的能量物质(包括各器官的工作能力)。但恢复有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如果你训练合理,内部不但能恢复过来,而且能恢复到被消耗的水平之上(术语叫超量恢复),老百姓俗称:“出力长力”。另一个结果是,如果你练过头了,消耗得太惨,你就恢复不过来,这时你不但产生不了“超量恢复”,你连原先的水平都达不到。就是说,你这次训练白练了,你不但长不了功夫,而且还要下降,功夫退回到这次训练之前的水平,用宁秋离爱说的一句话是“过力了、就没力了。”(专业运动员常采用大运动量,是因为他们从小训练,身体的适应性强,恢复能力强,即使大运动量,身体也能产生超量恢复。不过,大运动量在专业运动员也只能持续几天,随后便要降下来)。
  至于运动量(负荷量、负荷强度)太小,身体则产生不了“超量恢复”,也就长不了功夫。
  这就是说,在运动量和长功夫之间,存在着如下三种关系:
  (一)科学合理的训练,长功夫,而且不伤身。
  (二)不讲究方法地蛮练,功夫增长的幅度有限而且伤身(当然,长期的大负荷、大强度,人体本身会产生抗拒,自动把运动量降下来,如此,训练者反倒被动地得到一些好处,有限地增长一些功夫)。
  (三)运动量过小,训练缺少持续性,则提高不了功夫。
  在这三种对应关系中,我们追求的当然是“长功夫且不伤身的科学训练法”,也即科学地安排负荷量、负荷强度、训练周期。
  对初期训练者,如何安排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虽然多数的读者不清楚怎么安排训练,但是“循序渐进”的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科学的训练暗合循序渐进,只不过,科学的训练不仅止于“循序渐进”这种模糊的说法,科学的训练要具体回答“以几天为序、以多大的运动量渐进”才是最合理的。
  从运动训练学来说,学生如果是初次训练,负荷量顶多只能安排到他本人最大负荷的70%,负荷强度掌握在他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的30%最适宜。
  我们以兔子蹦中的曲腿跳高为例,如果你最高能跳70厘米,每组最多能跳15下,最多能跳4组。那么,在初期,你一次训练的负荷量为:高度不超过49厘米,每组不超过10下,最多不超过3组。至于负荷强度,因为涉及到的是连跳密度,而连跳密度不容易测定,兼之各人的差异又非常大,所以,你每两下连跳之间该以什么样的密度连接,由你的老师现场把握——但负荷强度不应低于极限强度的30%,低了,则是无效的训练。
  跳完一组之后,要休息2、3分钟,给身体留出恢复时间。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一天训练完了要休息恢复,其实,训练当中也要有休息恢复,否则身体产生不了超量恢复,即长不了功夫。
  兔子蹦没有必要天天练,初练者和训练有素的人皆如此。初练者虽然负荷量和强度都有限,但他的机体还处于适应阶段,所以要留出足够的恢复时间,以隔天跳一次为最好。而训练有素的爱好者,尽管机体已经适应,但因为训练的负荷量和强度比较大,最好也采取隔天练(别忘了,在蹦之外还有其它更多内容的训练)。
  初期训练,要在多长时间后提高负荷量和强度呢?4至6周。从4至6周后开始,负荷强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10%,需要增加的负荷量由教师把握。如此训练几周后,视提高的幅度再上量。需要强调的是,训练必须回避100%的大负荷,尤其是负荷强度,100%的大强度已不单单是造成运动损伤,严重者可令人当场丧命(即便专业运动员,也没有采用100%负荷训练的)。
  或许有教师说:练武术的都是业余爱好者,有什么必要给他们安排得这么细致。
  我说,正因为小伙子们是业余的,每天只能练一个多小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供浪费,所以当教师的才更应该把训练安排得细致合理。
  关于负荷量、负荷强度的几个小问题
  因为提到了“细致”问题,而训练是否细致合理又直接影响爱好者的水平提高,那么,当教师的就有必要把训练进一步细致下去,以使爱好者从每一次训练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收效。所以,为了加深大家对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理解,下面我继续细致地谈几个小问题。
  (1)先增加负荷量还是负荷强度?
  答:先增加负荷量。比如前面说的曲腿跳高,要先增加跳的高度、每组跳的下数,一次跳的组数。把这个增加的负荷量适应了,巩固住了,再增加负荷强度。不过,要记住,增加负荷强度后,负荷量要降下来,等你对增加的负荷强度适应了,再上负荷量。也就是说,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不能同时增加,以避免过度训练。
  (2)冬天与夏天是否要保持同样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答:不是。冬天与夏天的训练是有区别的。在冬天,负荷量可以保持原先的水平,但负荷强度一定要降低一些。夏天正相反,可以上强度而减少一些负荷量。
  (3)其它方面的训练,是否也遵循上述两个原则?
  答:是的。其它的训练,比如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拳脚技术训练等等,在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也要遵循上述两个原则。
  (4)负荷量、负荷强度与周期是什么关系?
  答:我前面说,隔天练是一种周期,身体训练与拳脚技术的间隔安排是一种周期。其实,对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的调整,也是一种周期。比如说,在星期一,你以中等的负荷量进行“一般身体训练”和拳脚技术两项内容;那么转天,星期二,你可以换用大负荷量,进行“专项身体训练”(比如以大负荷量踢打沙袋、拳脚靶、双人对抗);到了星期三,负荷量降下来,增加强度,用大一些的强度继续踢打沙袋、拳脚靶、一秒三拳等等;而星期四,你既可以继续增加强度,也可以降低强度而改换提高负荷量(视你的情况而定)——要说明的是,以一星期为周期的训练安排,既要安排好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高、中、低转换,同时还要兼顾训练内容(即都练什么)。具体怎么安排,需要教师根据你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水平而定。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水平不同,要采取不同的负荷量、负荷强度、训练周期。
  (责编:高生)
其他文献
第1招:抱单腿枕摔  双方对战,对手突然发右直拳抢打我面部,我快动应变,上右步、下潜身闪化来拳,同时双手合抱,对手前支撑腿回拉,身体向左翻滚后躺身,将其摔倒在地,且枕压在对手身上,目视上方(图1、2)。  要点与提示:潜身、抱腿准确有力,蹬地转腰,挺腹躺身连贯一致,意气力合注。施摔时我一定要身体向对手斜上方滚拧翻身后躺,切记:抱腿之双手不可脱开。  第2招:架腿推摔  双方对战,对手突然发左高位侧
期刊
演示/李世森摄影/施少华    预备式  两腿直立,两臂自然下垂,掌心靠腿外侧;身躯端正,下颌微歙,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平视前方(图1)。  第一段  1、开门式  ①接预备式,身体左转,左脚进一步,右脚跟进,两脚并立;平视前方(图2)。  ②上动不停,两掌由下向上相交挑架,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两掌心向外;目随前方(图3)。  2、跟步抱拳  接上式,身体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进一步,右脚跟半步,脚
期刊
战例一:面对用单手“锁喉封领”的对手,我方直接用一记简捷的转马配合摊手标指戳击对手的眼睛(图1—2)。  解析:截拳道最重要的一个搏击理念即“重武器置前”,这可能是截拳道同其它武术流派的最大区别之处。图2中所示范的后手摊手防御的同时前手标指攻击即充分运用了此理念。标指是截拳道手法中速度最快的技术,实战中,以标指闪电般的戳向对方的眼睛,可谓截拳道者打开击败对手大门的万能钥匙——眼睛一旦被击中,敌人就
期刊
拳谚道:练功不练腰,终究艺不高。在所有的武术技能中,基本上所有的技术动作都要求腰杆“当家”,腰部力量好,什么动作都好完成。搏击中,腰部是一个传动器,上肢的动作要通过腰部的力量来达到最好的效果,下肢的动作又要通过腰部达到攻击力量的最大化。所以,腰部力量训练尤其重要。腰部力量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不可间断的过程。笔者结合多年教学与练功的实践,给广大读者介绍四种练习腰部力量的方法。  一、原地法  
期刊
所谓“单手连环变位制敌”,就是在实战格斗时,我方用一只手发动攻击后,顺势变换招式发起第二次、第三次攻击。以连环多变的攻势将对手彻底打败。    一  1、敌我双方对峙(图1)。2、对方以左手直拳向我方头部打来。我方迅速用左手抓捋住对方出拳手臂。同时右脚快速向前进步,并用右手从对方左手臂下方穿过,以手背击打对方面部(图2)。3、上动不停。右手击打对方面部后,顺势向下发力,以掌根击打对方裆部要害(图3
期刊
暴力威胁是人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现象。练习防身自卫技术与学习比赛技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技术发展方向。社会发展的现实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实战”防身技术。黑带名人吉姆·瓦格纳将“实战”防身技术定义为:“以应对现代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暴力威胁情形为目的,通过学习和训练,练习者能够运用的一整套合法防卫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赤手空拳的打斗防卫非常重要,但是持械防卫则更加常见。持械防卫只需要经过短暂的防卫技术训练就
期刊
自从1993年世界终极格斗锦标赛开始以来,武术界也开始了一场革命,出现了分歧。传统武术家们主张在学习他人功夫之前要先学好一门功夫,然后才有资本与人较技。他们坚持认为练习功夫就应该成为某种功夫的专家,而不要杂而不精。还有些人认为,学练功夫就要各种功夫都学练一些,广泛摄取后将所学功夫揉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功夫体系。  这种争论越来越激烈了。这是由于现在无论何种打斗,最后都是以倒地结束,因此,习练任何功夫
期刊
21、右背花棍  (1)接上式,右脚向右前方前寸一步,左脚提起经右膝的内侧顺弧向右前方上一步;同时两手握棍滑把,随上体右转和左臂内旋,右臂外旋,使棍梢由身后顺上弧向前下落至低于膝;然后再顺横弧向右上起至与头相平,右手握在棍的右段,顺下弧向后上起至左腋下,两臂变为左臂伸直,右臂屈肘;目视棍梢(图45、46)。  (2)动作不停,右脚经左脚的内侧向右前方迈进一步,左脚后蹬,左腿绷直展身,成为右三角步;
期刊
三、单手外搭下平圆推手训练图解  1、互行抱拳礼  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保持自然放松、中正。两人的距离约1-1.5米,互行抱拳礼(图1)。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行抱拳礼既是尊重对方,又是庄重宣布严守武德,潜移默化修养心性、完善人格,以礼始、以礼终,武术交手训练不可或缺。拳技乃诡道,武德是圣道,以圣道统制诡道是中华武术的传统。  2、预备势  礼毕,甲乙两人双臂自然下垂,相
期刊
白俄罗斯小伙子瑟根·利亚科维奇,31岁,一匹来自北方“白狼”,一个相貌英俊的大眼仔。2006年4月1日,名不见经传的白狼有幸挑战肌肉强健、重拳凶猛的WBO重量级拳王、号称“无情”的拉蒙·布雷维斯特。当时白狼的战绩为22 胜1负,而且已经有16个月没有踏上拳台,无论从比赛场次、大战经验、击倒率和肌肉质量来看,白狼都远不如布雷维斯特那么出色,但白狼却在比赛中成为了黑马,十二回合的鏖战,利亚科维奇在第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