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不仅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阳光责任政府建设,也可以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空间化、科学化。本文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法能够适用于多类型测绘外业作业系统开发,并且可拓展至不同的分类体系与内容指标,有利于减少系统开发投入,满足多类型测绘外业作业需求。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措施
1导言
全面借助先进的测绘技术和手段是当前我国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主要方式,将地球上的各种信息情况进行记录,不仅包含了地形、土地、水源等,还需要在掌握以上信息进行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料的整理,制定成相关的地理档案。借助此种方式掌握当前我国基本的地理情况进行,并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
2地理国情监测“进规划”的必要性
地理国情监测规划是审批、核准地理国情监测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发展政策的依据。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发〔2005〕33号《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由于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合作,需要编制专项规划。有必要将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国家专项规划管理轨道进行管理,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为地理国情监测实现依法监测提供保障。
3监测对象的选取
根据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的监测对象和任务是检验地理国情监测成效的重要手段。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包括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孔雀河、迪那河、渭干-库车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九大水系。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流域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骤减,出现了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土地沙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拯救濒于毁灭的下游“绿色走廊”,2001年开始,国家先后投资100余亿元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本文将塔里木河流域作为监测对象,可以较科学地评估综合治理效果和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以及塔里木河流域下一步规划发展目标等问题。
4地理国情监测和基础测绘的区别
4.1组织方式存在差别
国家基础测绘工作中生产组织应用计划下达方式,具体任务组织需要交给生产单位,生产单位根据测绘工作中的相关管理方式和经费管理方法等要求实现相关工作任务。特别是其中的影像获取,需要按照招投标方式对工作单位进行有效确定。所以此种背景下,国家的基础测绘生产组织相对更加简单,其工作主要是确保制度和规定的落实即可。根据当前监测范围,地理国情监测范围主要分为国家和地区。根据我国第一次国情普查工作,确定了此项工作的基本实施原则,并且在后期的实际工作中也逐渐形成了网格化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发挥了我国地理监测的作用性。
4.2功能作用
基础测绘工作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此项工作的开展也将给各个行业和领域提供明显的保障,基础测绘工作的成果通常被应用于国防事业、自然资源和交通、卫生等环节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发展脚步也逐渐加快,在这种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于测绘工作有了全新的要求和标准。
5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和基础测绘工作的主要建议
5.1选择科学、合理的基础测绘手段
地理国情的监测和基础测绘工作中提出的基础数据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不管是开展哪一方面的工作都要保证在科学的测绘技术下实现。通过对当前实际情况的分析后可知,当前技术类型呈现较为显著的多元化,并且在自身技术体系上更加丰富,但是,在实际进行监测过程中仍然要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测绘技术,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地理测绘技术优势的有效发挥。比如,在进行基础测绘工作中,如果需要监测的地区是山区,测绘工作的实施难度就比较大,为了对当前测绘精准度进行提升,可以借助卫星遥感影响技术有效开展测绘技术。
5.2内部数据交换方法
内部数据交换方法用于说明整个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各模块必须遵循低耦合、高内聚的设计原则。它们在一定的通讯规则和集成模式下完成各自独立功能的同时,又能够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最终服务于整个系统的信息处理。为此,必须设计出合理的接口来实现各模块之间的通信,以达到信息共享和系统高效集成管理的目标。
具体接口设计如下:
1)地图浏览模块与基础数据之间的接口地图浏览模块读取、显示基础数据中的遥感影像数据、矢量地图数据,并能进行图层控制等操作。2)地图编辑模块与基础数据之间的接口两者之间数据是互访关系,地图编辑模块读取基础数据中的矢量地图数据,对数据进行编辑操作,将编辑结果存储在基础数据中。3)输入输出模块与基础数据之间的接口两者之间数据是互访关系,作业人员登录后,输入输出模块加载基础数据中的遥感影像数据、矢量地图数据,进行完编辑等操作后,将成果数据进行输出。
5.3推进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地方相关规划并建立规划管理机制
争取纳入地方政府专项规划序列,并由地方政府印发实施。国家局通过业务指导、项目带动、资金配套等方式,给予地方支持,地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通过制度建设、绩效考评等手段,对规划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推动地理国情监测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发展,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体系。
5.4监测指标和内容的确定
地表覆盖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地表覆盖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为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分析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结合地理国情普查的地表覆盖内容,从塔里木河流域自身情况以及监测意义出发,地表覆盖变化监测首要对象是植被的监测,以及水域和荒漠与裸露地表的地类监测;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此,要考虑居民地及设施和道路等地类的监测;塔里木河流域干流自身不产流,主要由9条水流补充干流,支流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冰川和积雪融水,因此,对冰川和积雪的监测也至关重要。
5.5强化人才隊伍的培养和建设
测绘工程要想在当前社会中得到稳定的发展,就需要确保其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质量能得到充分关注和保障。对于测绘工程而言,相关领导的关注和鼓励也是工作人员前进的动力,领导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也将全面影响工作人员对质量问题的关注。如果领导对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也不会对这项工作引起重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领导者的关注对于工程质量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此外,领导也要积极开展视察工作,发现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提出,并耐心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让工作人员有机会向有关部门反映自身的想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对于我国的整体发展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更是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通过实施塔里木河流域重点监测区的地表覆盖变化监测项目,在验证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路线可行性的同时,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塔里木河流域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的地表覆盖变化对比信息等,也为全面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技术积累。
参考文献:
[1]连恒,杨晓锋,韩丛波,谭龙,仲星.地理国情监测增量式更新技术方案研究[J/OL].地理空间信息,2017(05):38-40+5[2018-06-08].
[2]杨先慧.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78-79.
[3]刘蓉国.基于大数据环境探究地理国情监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4(03):20-21.
[4]李德仁,马军,邵振峰.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创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43(01):1-9.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措施
1导言
全面借助先进的测绘技术和手段是当前我国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主要方式,将地球上的各种信息情况进行记录,不仅包含了地形、土地、水源等,还需要在掌握以上信息进行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料的整理,制定成相关的地理档案。借助此种方式掌握当前我国基本的地理情况进行,并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
2地理国情监测“进规划”的必要性
地理国情监测规划是审批、核准地理国情监测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发展政策的依据。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发〔2005〕33号《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由于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合作,需要编制专项规划。有必要将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国家专项规划管理轨道进行管理,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为地理国情监测实现依法监测提供保障。
3监测对象的选取
根据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的监测对象和任务是检验地理国情监测成效的重要手段。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包括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孔雀河、迪那河、渭干-库车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九大水系。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流域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骤减,出现了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土地沙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拯救濒于毁灭的下游“绿色走廊”,2001年开始,国家先后投资100余亿元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本文将塔里木河流域作为监测对象,可以较科学地评估综合治理效果和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以及塔里木河流域下一步规划发展目标等问题。
4地理国情监测和基础测绘的区别
4.1组织方式存在差别
国家基础测绘工作中生产组织应用计划下达方式,具体任务组织需要交给生产单位,生产单位根据测绘工作中的相关管理方式和经费管理方法等要求实现相关工作任务。特别是其中的影像获取,需要按照招投标方式对工作单位进行有效确定。所以此种背景下,国家的基础测绘生产组织相对更加简单,其工作主要是确保制度和规定的落实即可。根据当前监测范围,地理国情监测范围主要分为国家和地区。根据我国第一次国情普查工作,确定了此项工作的基本实施原则,并且在后期的实际工作中也逐渐形成了网格化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发挥了我国地理监测的作用性。
4.2功能作用
基础测绘工作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此项工作的开展也将给各个行业和领域提供明显的保障,基础测绘工作的成果通常被应用于国防事业、自然资源和交通、卫生等环节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发展脚步也逐渐加快,在这种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于测绘工作有了全新的要求和标准。
5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和基础测绘工作的主要建议
5.1选择科学、合理的基础测绘手段
地理国情的监测和基础测绘工作中提出的基础数据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不管是开展哪一方面的工作都要保证在科学的测绘技术下实现。通过对当前实际情况的分析后可知,当前技术类型呈现较为显著的多元化,并且在自身技术体系上更加丰富,但是,在实际进行监测过程中仍然要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测绘技术,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地理测绘技术优势的有效发挥。比如,在进行基础测绘工作中,如果需要监测的地区是山区,测绘工作的实施难度就比较大,为了对当前测绘精准度进行提升,可以借助卫星遥感影响技术有效开展测绘技术。
5.2内部数据交换方法
内部数据交换方法用于说明整个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各模块必须遵循低耦合、高内聚的设计原则。它们在一定的通讯规则和集成模式下完成各自独立功能的同时,又能够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最终服务于整个系统的信息处理。为此,必须设计出合理的接口来实现各模块之间的通信,以达到信息共享和系统高效集成管理的目标。
具体接口设计如下:
1)地图浏览模块与基础数据之间的接口地图浏览模块读取、显示基础数据中的遥感影像数据、矢量地图数据,并能进行图层控制等操作。2)地图编辑模块与基础数据之间的接口两者之间数据是互访关系,地图编辑模块读取基础数据中的矢量地图数据,对数据进行编辑操作,将编辑结果存储在基础数据中。3)输入输出模块与基础数据之间的接口两者之间数据是互访关系,作业人员登录后,输入输出模块加载基础数据中的遥感影像数据、矢量地图数据,进行完编辑等操作后,将成果数据进行输出。
5.3推进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地方相关规划并建立规划管理机制
争取纳入地方政府专项规划序列,并由地方政府印发实施。国家局通过业务指导、项目带动、资金配套等方式,给予地方支持,地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通过制度建设、绩效考评等手段,对规划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推动地理国情监测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发展,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体系。
5.4监测指标和内容的确定
地表覆盖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地表覆盖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为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分析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结合地理国情普查的地表覆盖内容,从塔里木河流域自身情况以及监测意义出发,地表覆盖变化监测首要对象是植被的监测,以及水域和荒漠与裸露地表的地类监测;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此,要考虑居民地及设施和道路等地类的监测;塔里木河流域干流自身不产流,主要由9条水流补充干流,支流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冰川和积雪融水,因此,对冰川和积雪的监测也至关重要。
5.5强化人才隊伍的培养和建设
测绘工程要想在当前社会中得到稳定的发展,就需要确保其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质量能得到充分关注和保障。对于测绘工程而言,相关领导的关注和鼓励也是工作人员前进的动力,领导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也将全面影响工作人员对质量问题的关注。如果领导对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也不会对这项工作引起重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领导者的关注对于工程质量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此外,领导也要积极开展视察工作,发现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提出,并耐心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让工作人员有机会向有关部门反映自身的想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对于我国的整体发展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更是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通过实施塔里木河流域重点监测区的地表覆盖变化监测项目,在验证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路线可行性的同时,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塔里木河流域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的地表覆盖变化对比信息等,也为全面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技术积累。
参考文献:
[1]连恒,杨晓锋,韩丛波,谭龙,仲星.地理国情监测增量式更新技术方案研究[J/OL].地理空间信息,2017(05):38-40+5[2018-06-08].
[2]杨先慧.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78-79.
[3]刘蓉国.基于大数据环境探究地理国情监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4(03):20-21.
[4]李德仁,马军,邵振峰.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创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4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