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补充耕地项目综合成效评估分析与探讨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iguo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阜新市耕地项目综合成效现状及成效
  阜新市开展补充耕地项目以来,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市共安排122个补充耕地项目,建设规模28.6043万亩,新增耕地23.6318万亩。为了解补充耕地项目的综合成效,在其中选取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综合评估,采用档案调查、现场勘查和电话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数据,经梳理分析,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促进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
  12个项目总建设规模1173.6937公顷,项目建成后新增耕地929.6677公顷,新增耕地率为79.21%,实际可用于占补平衡面积929.6677公顷。项目的建成,使阜新市耕地总面积大幅增加,相应的未利用地及废弃建设用地得到更好地利用,既有利于土地结构调整,又能保证阜新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使用,让阜新市的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有占有补,耕地总量稳中有增”的良性循环,有效地保障了阜新市耕地资源红线。
  通过工程手段,项目总进行土地平整面积1071.7857公顷,新建排水沟渠10636米,修建田间道16535米、生产路16830米,栽植防护林31715株。通过综合整治,新整治出的耕地具备了完善的农业生产基础,与被占用耕地相比,在耕地土壤质地、结构、养分含量及水源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项目新增耕地具有相对齐备的排水以及林带防护基础,对作物生长提供保护,也使其耕地质量有所提高。
  (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选取调查的12个项目通过工程建设使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项目区土地平整面积1071.7857公顷,将989.7724公顷未利用地和82.0133公顷工矿用地改造成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结构良好、养分含量高的优质耕地。同时项目修建排水渠道10636米、田间道16535米、生产路16830米,新增和改善农田排涝面积261.6884公顷,解决了项目区新增耕地及周边地块、村庄的排涝及村民农业生产和生活出行问题,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项目建成后,部分土地进行了土地流转,为日后大规模土地流转,进行集约化生产模式奠定了开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新增耕地面积929.6677公顷,进行土地流转面积186.8289公顷,占比20.10%。各地进行流转后,原始的望天旱田经营模式有所转变,有的修建蔬菜大棚,有的套种果树,有的改种经济作物,在经济收益上较流转前有明显提高,流转地块总收入129.3534万元,平均亩增加收入462元。显然,进行土地流转的面积相对还少,而且项目区各独立地块面积较小,进行流转后的生产模式距离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还需进一步发展,但是从现期已流转土地收益来看,成效还是显著的,也会带动着日后更多的土地参与流转,其形势也会越来越好。因此阜新市目前的土地流转从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和未来农业发展方向上讲,仍然对日后的土地规模化流转打开了良好的开端。
  (三)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12个项目中,参与问卷调查的7个耕地补充项目共涉及43个行政村,总新增耕地852.8004公顷,新增粮食产能1102.6417万斤,新增农业总产值362.7958万元,项目区受益人数19904人,人均新增农业年收入182元。同时项目施工时当地村民参与施工436人,参与项目施工的总收入151.8650万元,由此可见项目施工对当地村民增加收入、提升生活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
  另外,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砂、石料、水泥等工程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和树苗等都可以从当地购买、租赁,这对于当地相关行业收入也有很大提升。同时工程施工建设和其对相关行业的经济带动也大大增加了政府税收,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四)改善生态环境
  选取调查的12个项目区总建设规模1173.6937公顷,通过工程手段对项目区未利用地及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土地平整面积1071.7857公顷,通过客土、平整、翻耕等工程,改变了原有未利用地及建设用地地形起伏不平、土层薄、养分含量低、土壤结构不良的情况,为耕地、林地的生态建设奠定基础。项目建成排水渠道10636米,新增农田防涝面积261.6884公顷,大幅提高了农田生态抗涝能力。
  二、对未来发展几点建议
  1.源头控制,引导建设项目选址,加快易地占补平衡
  一方面是全面推进各类建设集约节约用地,积极引导建设项目选址,优先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山地和空地,尽可能不占或者少占耕地,从源头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严防侵占优质耕地。另一方面在建设项目预审阶段严格把关,对于不符合耕地占补平衡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通過审查。?而且在严把占地关的同时,也要加大易地占补平衡的力度,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占补的空间限制,让占、补两地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2.加大力度,提高补充耕地质量
  提高建设单位补充耕地的成本,要求支付足额的耕地开垦资金用于土地整治,补充高等级耕地,严防资金闲置、滞留和挪用;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应充分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确定项目规划设计,并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实施和验收;实施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将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低等级耕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利用耕作层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对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评价,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严格考核耕地占补平衡,严防弄虚作假、占优补劣的现象,做到数量和质量上双平衡。
  (作者单位:123000辽宁省阜新市国土资源局)
其他文献
土地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土地规划是土地分配的主要依据,通过科学的土地规划,来满足土地利用的各项需求,从而发挥土地效益。土地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浪费。  一、 存在的问题  1、 土地规划的严谨
本文以甘肃省正宁县为例,分析农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和对策,以提高正宁县农机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正宁县农机安全生产。  1  正宁县农机化发展现状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县。截至2016年底,全县农机原值达1.07亿元。全县拥有拖拉机及配套机械11093台(套),种植业机械17031台(套),农产品初加工机械8578台
农业机械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广泛普及和推广,尤其是针对一些农机化程度比较弱的区域,要积极加强农机推广,以此作为减轻农户劳作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水平的关键。在农机推广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种问题的解决,加强信息宣传,改变农民传统老旧的认知,才能真正促进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农机化科学发展。  
中国白酒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发酵食品,对原料、工艺以及贮存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极高,是粮食之精华,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价值和文化没有得
针对目前变电站防火封堵材料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按照国家防火封堵强制标准和变电站实际情况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在原有防火封堵产品基础上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防火封堵材料,可为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