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生活处处是课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需要从书本世界回到生活世界,需要重视学生完整的生活经验。只有重视了学生个体的实际经验,才有可能实现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才有可能与学生成长需要相沟通,才有可能使教学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充满生机活力,才能避免课堂教学成为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封闭的“象牙塔”。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还原生活,焕发课堂生机活力,促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笔者作了以下探索:
1亲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沟通交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网络信息化社会里,学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学生处于一个敏感多变阶段,既单纯又复杂。每位中学生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有自己独特喜好憎恶。笔者有一次作了“你最喜欢的歌曲”的调查,意外地发现,周杰伦的几首朗读式的歌曲高居榜首,另外还有几名我不太熟悉的歌手和几首陌生的歌曲也赫然在列,而古典歌曲如“梁祝”、“上海滩”等却是无人问津。“周杰伦”、“超级女声李宇春”等明星在我们成人看来是一种另类,但在许多中学生看来,他们却是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课本中、抽屉内、寝室床边都贴上了他们的画像,以至发型、服饰和语言等等都达到与之近似的程度。这种狂热的追求以及所产生的效应,如果我们不深入学生,如此很多现象我们教师都是不可理解和想象的,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要特别把握中学生这些特点,深入学生实际,做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也做学生的兄长大姐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与他们敞开心扉谈谈心,注意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针对一些内向的学生个体和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可另辟蹊径,选择书信亦或QQ交谈来往。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对一些典型的个案,我们应当做好及时记录并加以整理,从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
2重视生活经验,拓展课堂教学时空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充斥了太多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条条框框、抽象概念、道德说教。因此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学生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思想品德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的理念,它关系到新世纪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成败。有位教师在上七年级思想品德《孝敬父母》一课时,第一次他采取了“学生说感人故事”、“教师谈父母伟大”的设计,结果学生反映冷漠,课堂气氛平淡。这是他事先万万没有预料到的。到底是不愿意还是不懂?是不知道还是不知道怎么做?问题出在学生身上还是课堂设计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重上了这堂课。提前一星期给学生创造性地布置了一道作业: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并就此写一篇感受。课堂上先请同学读了自己的感受,尽管有诸多的不习惯与羞怯,但家长粗糙的脚板还是令他们吃惊与感慨,甚至终身难忘。教师接下去读了几位家长的回信,信中充满了家长的意外感动之情,“我觉得我的孩子终于长大了”、“谢谢你,我的好孩子”……学生潸然泪下。然后教师又播放了一段家长与孩子各自诉说苦恼的录音,请学生谈看法。平时与父母的种种冲突,学生一一理解了,很多学生表示要替父母着想,多做家务事,多关心父母……这堂课在感情的波涛中结束,但孝敬的感情在延续、深化……这个案例确实是值得耐人寻味的。老师在教学中敢于否定自我,推翻原有的设计,把学生身边的生活引进了课堂,课堂由此变得开阔,充满生命力,德育的效果也深人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3贴近生活实践,内化学生道德认知
课堂生活化,活动的主角应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注意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这个课堂生活的第一主题真正参与其中,全身心动起来,在动中体验,在动中感悟,在动中生成。学生的道德认识通过各种活动体验逐步内化为内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如我们上“母爱”一课,如果我们单纯采用讲授,或只让学生自己谈谈自己母亲的关爱,势必收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有一位教师在上这一课时,独具匠心地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他让班上学生在肚子上绑上十几公斤重的沙包,坚持一天。结果很多学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连声喊累,教师就顺势引导,“你们的妈妈生下你们,需要托着这么重的‘累赘’怀胎十月;而你们一天都没能坚持下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有了这种生活体验,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就可以很快转化为内心世界,内化自身的道德认知。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采用了新颖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显然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是真正意义上的触及学生灵魂的思想品德课。
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五彩缤纷,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多开动智慧,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式。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将学生置身于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之中,让他们在其中进行多方面的主体性的探究活动,在亲身的活动体验中,最终获得真实的感悟和心灵震颤。
1亲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沟通交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网络信息化社会里,学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学生处于一个敏感多变阶段,既单纯又复杂。每位中学生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有自己独特喜好憎恶。笔者有一次作了“你最喜欢的歌曲”的调查,意外地发现,周杰伦的几首朗读式的歌曲高居榜首,另外还有几名我不太熟悉的歌手和几首陌生的歌曲也赫然在列,而古典歌曲如“梁祝”、“上海滩”等却是无人问津。“周杰伦”、“超级女声李宇春”等明星在我们成人看来是一种另类,但在许多中学生看来,他们却是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课本中、抽屉内、寝室床边都贴上了他们的画像,以至发型、服饰和语言等等都达到与之近似的程度。这种狂热的追求以及所产生的效应,如果我们不深入学生,如此很多现象我们教师都是不可理解和想象的,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要特别把握中学生这些特点,深入学生实际,做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也做学生的兄长大姐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与他们敞开心扉谈谈心,注意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针对一些内向的学生个体和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可另辟蹊径,选择书信亦或QQ交谈来往。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对一些典型的个案,我们应当做好及时记录并加以整理,从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
2重视生活经验,拓展课堂教学时空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充斥了太多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条条框框、抽象概念、道德说教。因此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学生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思想品德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的理念,它关系到新世纪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成败。有位教师在上七年级思想品德《孝敬父母》一课时,第一次他采取了“学生说感人故事”、“教师谈父母伟大”的设计,结果学生反映冷漠,课堂气氛平淡。这是他事先万万没有预料到的。到底是不愿意还是不懂?是不知道还是不知道怎么做?问题出在学生身上还是课堂设计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重上了这堂课。提前一星期给学生创造性地布置了一道作业: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并就此写一篇感受。课堂上先请同学读了自己的感受,尽管有诸多的不习惯与羞怯,但家长粗糙的脚板还是令他们吃惊与感慨,甚至终身难忘。教师接下去读了几位家长的回信,信中充满了家长的意外感动之情,“我觉得我的孩子终于长大了”、“谢谢你,我的好孩子”……学生潸然泪下。然后教师又播放了一段家长与孩子各自诉说苦恼的录音,请学生谈看法。平时与父母的种种冲突,学生一一理解了,很多学生表示要替父母着想,多做家务事,多关心父母……这堂课在感情的波涛中结束,但孝敬的感情在延续、深化……这个案例确实是值得耐人寻味的。老师在教学中敢于否定自我,推翻原有的设计,把学生身边的生活引进了课堂,课堂由此变得开阔,充满生命力,德育的效果也深人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3贴近生活实践,内化学生道德认知
课堂生活化,活动的主角应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注意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这个课堂生活的第一主题真正参与其中,全身心动起来,在动中体验,在动中感悟,在动中生成。学生的道德认识通过各种活动体验逐步内化为内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如我们上“母爱”一课,如果我们单纯采用讲授,或只让学生自己谈谈自己母亲的关爱,势必收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有一位教师在上这一课时,独具匠心地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他让班上学生在肚子上绑上十几公斤重的沙包,坚持一天。结果很多学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连声喊累,教师就顺势引导,“你们的妈妈生下你们,需要托着这么重的‘累赘’怀胎十月;而你们一天都没能坚持下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有了这种生活体验,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就可以很快转化为内心世界,内化自身的道德认知。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采用了新颖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显然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是真正意义上的触及学生灵魂的思想品德课。
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五彩缤纷,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多开动智慧,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式。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将学生置身于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之中,让他们在其中进行多方面的主体性的探究活动,在亲身的活动体验中,最终获得真实的感悟和心灵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