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语文教学理论普遍强调并崇尚以课堂教学为手段,以塑造受体崇高人格为目标。历年的语文教改逐渐将模糊、偏离的语文属性明晰与定位,力求凸显“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培养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已是新时期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语文教学 以人为本 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
毋庸置疑,人文素养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核心。钱理群教授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个根本任务,当今语文教学应当担负起来。”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于,它能通过各种人文学科知识的吸取而形成人格、气质、道德和思维方式,能使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并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而语文学科在提升人文素养方面能起到其他科目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将人文素养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公民十分必要。宏观上说,人文素养的培育,一方面包括基本的人文精神内容对学生的渗透与启发,另一方面是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使教学活动本身成为一种人文教育方式。为此,无数语文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到实践都在不懈地努力着。
事实上,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层面:少有执教者关心文学发展,表现不出对文学现象的浓厚兴趣,漠视文学研究,知识面过于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对作品的解读停留于教参等教辅工具,习惯于现成的结论,墨守成规,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而且功利至上,难以从审美高度认真品味文学语言,挖掘人文内涵。学生层面:乐于接受一成不变的定论,缺乏质疑精神,对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普世价值观多不认同,注意力更多关注于语文的工具性及技巧性。即便偶尔有公开课着力表现师生相悦于人文精神的探求与解读,多半形式主义色彩浓重,作秀成分颇高。究其原因,一方面,高考指挥棒的因素不可忽略,近年来,高考语文虽然努力想摆脱片面狭隘的工具化考察手段,但在没有更好的考察机制出现以前,只能维持现状,这必然导致理论需求与实际功用的矛盾,武断地说,人文素养的提升在升学考试的分数前不堪一击,尽管两者并没有直接冲突。另一方面,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相对偏低,虽然前有高考,身不由己,但作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教师忽视自身人格及文学素养的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要解决目前的困境,除却高考评价机制改变的渺茫希望外,语文教师其实大有可为。
教师的示范作用依赖于教师的自身素质,作为执教者,应该明确职业角色及教育职能,努力提高职业技能与水平。体现在语文教学上,亟待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提高。新教材编订的目标很明确,力求还原文学教学的审美本质,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对文学现象进行感性的领悟和思考。审美观念的树立,雅致气氛的营造,优美诗意的捕捉,人文精神的提炼,富于张力的表述,无疑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所必备的,唯有这样,才能在领略作品时,为学生创设令人陶醉的意境,引领学生把握作家的生命激情,让文字折射出璀璨之光,把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变成一种审美享受。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与深入思考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中尤为重要,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丰富的人文品格、人文精神等因素,给学生以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这样培养起来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远比耳提面命的思想教育和生硬的道德灌输所树立起来的抽象认识更加深入、扎实,在他们今后长期人生经历中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加持久、内在。
当然,仅仅局限于教材文本远远不够,教材中以培养语感为中心的语言材料不足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完全解决语文的文化性问题,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有开拓性的眼光,用去伪存真的严谨态度为学生选择或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这必然要求教师自身广泛涉猎各种作品,思考各种文化现象,养成手随心动、勤于探究的良好读书习惯。毕竟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文学修养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原本就应该通过阅读来感知思想并努力与自身的生命体验相融合,唯有如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才能收放自如、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让课堂充满审美意趣,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
历史演进将优秀的传统美德慢慢积淀成民族精神,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博大精深、熏陶灵魂的文化基础。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掘汉语所渗透、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因素,不要把教育变成非常枯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要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排斥在教育过程之外。在班级授课环境下,实施以人文典故为依托的“人文语文”教学,让学生有选择地触摸人文典故之肌肤,积淀人文典故之精髓,挖掘人文典故之精神,这是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唯有这样的语文教育才能培养出“博而略精”的语文人才。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讲工具性忽略人文性,不能只教文不育人,只有真正做到既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又塑造健康人格,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因此,必须要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体现这样的理念:“把知识上升为智慧,把文化积淀成人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以人为本 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
毋庸置疑,人文素养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核心。钱理群教授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个根本任务,当今语文教学应当担负起来。”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于,它能通过各种人文学科知识的吸取而形成人格、气质、道德和思维方式,能使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并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而语文学科在提升人文素养方面能起到其他科目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将人文素养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公民十分必要。宏观上说,人文素养的培育,一方面包括基本的人文精神内容对学生的渗透与启发,另一方面是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使教学活动本身成为一种人文教育方式。为此,无数语文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到实践都在不懈地努力着。
事实上,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层面:少有执教者关心文学发展,表现不出对文学现象的浓厚兴趣,漠视文学研究,知识面过于狭窄,视野不够开阔,对作品的解读停留于教参等教辅工具,习惯于现成的结论,墨守成规,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而且功利至上,难以从审美高度认真品味文学语言,挖掘人文内涵。学生层面:乐于接受一成不变的定论,缺乏质疑精神,对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普世价值观多不认同,注意力更多关注于语文的工具性及技巧性。即便偶尔有公开课着力表现师生相悦于人文精神的探求与解读,多半形式主义色彩浓重,作秀成分颇高。究其原因,一方面,高考指挥棒的因素不可忽略,近年来,高考语文虽然努力想摆脱片面狭隘的工具化考察手段,但在没有更好的考察机制出现以前,只能维持现状,这必然导致理论需求与实际功用的矛盾,武断地说,人文素养的提升在升学考试的分数前不堪一击,尽管两者并没有直接冲突。另一方面,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相对偏低,虽然前有高考,身不由己,但作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教师忽视自身人格及文学素养的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要解决目前的困境,除却高考评价机制改变的渺茫希望外,语文教师其实大有可为。
教师的示范作用依赖于教师的自身素质,作为执教者,应该明确职业角色及教育职能,努力提高职业技能与水平。体现在语文教学上,亟待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提高。新教材编订的目标很明确,力求还原文学教学的审美本质,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对文学现象进行感性的领悟和思考。审美观念的树立,雅致气氛的营造,优美诗意的捕捉,人文精神的提炼,富于张力的表述,无疑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所必备的,唯有这样,才能在领略作品时,为学生创设令人陶醉的意境,引领学生把握作家的生命激情,让文字折射出璀璨之光,把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变成一种审美享受。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与深入思考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中尤为重要,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丰富的人文品格、人文精神等因素,给学生以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受,这样培养起来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远比耳提面命的思想教育和生硬的道德灌输所树立起来的抽象认识更加深入、扎实,在他们今后长期人生经历中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加持久、内在。
当然,仅仅局限于教材文本远远不够,教材中以培养语感为中心的语言材料不足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完全解决语文的文化性问题,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有开拓性的眼光,用去伪存真的严谨态度为学生选择或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这必然要求教师自身广泛涉猎各种作品,思考各种文化现象,养成手随心动、勤于探究的良好读书习惯。毕竟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文学修养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原本就应该通过阅读来感知思想并努力与自身的生命体验相融合,唯有如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才能收放自如、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让课堂充满审美意趣,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
历史演进将优秀的传统美德慢慢积淀成民族精神,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博大精深、熏陶灵魂的文化基础。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掘汉语所渗透、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因素,不要把教育变成非常枯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要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排斥在教育过程之外。在班级授课环境下,实施以人文典故为依托的“人文语文”教学,让学生有选择地触摸人文典故之肌肤,积淀人文典故之精髓,挖掘人文典故之精神,这是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唯有这样的语文教育才能培养出“博而略精”的语文人才。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讲工具性忽略人文性,不能只教文不育人,只有真正做到既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又塑造健康人格,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因此,必须要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体现这样的理念:“把知识上升为智慧,把文化积淀成人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