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 裕固族 文化研究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身处的时代被宣称为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居住的这个曾一度被认为是宇宙中心的星球也被想像成一个小小的“村落”——“地球村”。美国人塞缪尔·亨廷顿说,人类群体间的暴力冲突应该被解释为地域文明间的冲突,而更多的人也相信,军事—武力的霸权已经演化成了经济—文化的霸权。睿智的人们观察到:随着源于西方的现代性的扩展,特别是全球贸易体系的构建和实践,西方文化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无情地吞噬着非西方文化,非西方文化在这场“欧美化”的浪潮中无声无息地退缩和消亡;在一些民族国家内,悲剧同样在上演着,产生于十九世纪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被进一步庸俗化为合法的意识形态,所谓的主流文化以“传统—现代”、“野蛮—文明”和“落后—进步”等水火不容的“二元对立”为合法性依据,冠冕堂皇地给非主流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判死刑,并积极地加以消灭。人们开始担心起来,由于全球化所导致的“天下大同”,会不会使人类文明最终走上毁灭的不归之路。这个问题更多地得到了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这群以探求人类社会文化的“奥秘”为使命的人们的观察和思考。
  还是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十九世纪,社会学和人类学都接受了当时的显学——生物学的“启蒙”,将“社会”和“文化”同生物有机体做了有趣的联想和比附,发展出各自的“古典进化论”并借以自立。在“古典进化论”者自认为过着“最文明”的生活的日子里,人类也在“最野蛮”地对自己生活其间的生态环境进行“蹂躏”和“摧残”,使生物种类迅速减少。晚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口号和理念或多或少反映出人类对自己作为未来惟一的物种孤独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一个“独夫”的凄惨晚景的想像的恐惧。很可能又是在生物学的“启蒙”下,“文化多样性”这个术语被发明出来,据说是为了对抗具有“帝国主义”色彩的另一术语——“全球一体化”。
  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中,请设想一下:一个人口只有一万三千余人的民族会怎样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如果再把这个民族进一步定位在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再接下来,如果不做任何解释,直截了当地宣布这个民族叫做“裕固”,大多数人也许都能体会到绝望情绪的不断增进。
  裕固族不为人知是事实,尽管这让许多人感到理所当然,毕竟不像不知“盎格鲁—撒克逊”那样让人觉得尴尬不安和难以接受!猎奇的媒体并没有对裕固族的历史文化做“深度报道”,而只报道他们“荒服殊俗”的一面,间或有“翻身做主人”和“发展”、“进步”的政治性宣传穿插其中。
  从现在刊布的资料看来,裕固族这个现代民族是一群西方探险家重新“发现”的。继最早涉足裕固族地区的俄国生物学家戈·尼·波塔宁(Potanin,G,N)之后,芬兰前总统曼内海姆(Mannerheim.C.G,又译马达汉,)于一九○七年和一九○八年的年节更替之时到达那里,做了较为详细的人类学考察。他在一九一一年发表的题为《撒里与锡喇尧乎尔人访问记》的民族志之第一部分《在撒里尧乎尔人中间》的结尾处不无伤感地写道:“我清楚地感觉到,这个迷失的突厥语部落,这个男人靠织袜子为生的部落,正在一步步趋于消亡。”(钟进文:《芬兰前总统曼内海姆对裕固族地区的记述》,载刘郁宋主编:《中国裕固族》,甘肃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21页)在历史推进了八十多年之后,一位名叫毛郁生的地方政府官员在写给两位辛勤的民族文化采风者编写的书籍的《序》中说:“我认为,裕固族在中华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能够长期繁衍生息,很值得研究。”(田自成、多红斌编著:《裕固族风情》,甘肃文化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序》,2页)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这个自称“尧乎尔”的民族在“趋于消亡”中不知历尽多少磨难和艰辛又“活”过来了。历史的结果常常让人意想不到!
  裕固族聚居在祁连山北麓的山区草原和河西走廊的戈壁绿洲及平川牧场上。断流的黑河之源头和刮出国境的沙尘暴之源头都与裕固族地区有着某种关系。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使这个民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狩猎与农耕为辅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政府及其“参谋”——几个社会学研究机构里的博士——劝导走廊里的裕固人“休牧还草”、“改牧为农”。这一次是中国人类学(含民族学)的“异数”张承志来“清算”自汉武帝以来中原农耕生产方式毫无节制地在河西走廊扩张导致的恶果,同时他也针对“生态移民”的行为以一种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口吻写道:
  其实这条走廊,这条平川牧场早已经一半沙漠。河西早已不在羌胡时代,它早已变成无孔不入的农耕啃咬殆尽的一块骨头了。几个裕固人能左右如此巨轮么,他们早就脱下了袍子靴子,等着最后做完向农民的蜕变。
  博士论文居然参谋说:可以在银行里存一个游牧方式。先休牧,等生态好转以后,从银行取出定息丰润的“休牧储金”,用这款子买回牲畜。我读得哑口无言。看来,新事物还不仅只是弃牧为农的牧人;在时代潮流中急欲亮相的知识分子也开人眼界。——在人工草坪上恢复牧业吗?用存款买回一个文明吗?只怕你落入千载的轮回,旱死渴毙,再也无法超度!
  ……明花“农业综合开发基地”的裕固人,居然请来韩国的资本,把十万亩草场一下子垦为农田!真是特有的民族,特有的故事!看来,住在民化飞地上的裕固人,无法再维持他们牛毛帐篷的游牧生活了。在与农耕和同化的攻防中,挣扎了不知多少世纪的半农半牧方式,终于被一些败家子在一顿饭的工夫,最后地翻了底。(张承志:《匈奴的谶歌》,载《收获》二○○二年第二期)
  事实又一次教训了人们:“新世纪”和“新千年”并没有带来新生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没有增加人们的幸福!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张承志和给政府做参谋的博士都在同一时段去裕固族地区考察过,观点和立场却如此相异,关涉的又岂止是研究伦理!
  不能不承认,这世界变化得就是快。新时期以降的二十多年,中国的“民族研究”已经走过了一条“民族学”的道路,如今又在转向“人类学”和“社会学”,它的从业者已经从“民族研究专家”学科化为“民族学家”,近期又自称“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了,“民族研究”当然也得相应地转为“文化研究”。
  “裕固族研究”是 “民族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裕固族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大致有下述种种:(一)这个民族有语言无文字,她的历史由于缺乏典籍文献的记载而显得“扑朔迷离”,这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像力和工作热情。(二)尽管这个民族操着两种分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和蒙古语族的本民族语言,却都自称“尧乎尔”,供认是一个“民族”(很显然,对于尧乎尔人来说,“裕固”和“民族”都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才有的东西),这始终都对斯大林的经典“民族定义”构成一种挑战。(三)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别是婚姻习俗中被认为有“母权制”和“母系社会”的残余,这为排定中国民族社会“进化的谱系”提供了“佐证”。(四)这个民族的两种本民族语言被认为非常“古老”,特别是西部裕固语被认为是古突厥语的“活化石”,是一种仍然“活着”的最古老的突厥语,是回鹘文献语言的“嫡语”。在国外裕固语研究成果斐然的压力下,“本土研究者”被认为有一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国争光”的光荣使命。(五)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有专家发现这个民族的一些民歌和口头文学与远在欧洲的匈牙利民族的一些民歌和口头文学居然“如出一辙”,这又一次引起了有关人士的极大兴趣,在裕固族地区也讹传起“欧洲也有裕固族”的说法。
  国内“裕固族研究”的成果,很多是为了落实国家关于“抢救落后”的号召,在“民族识别”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两大工程中积累起来的,除了就一些情况和材料是否“真实”的讨论之外,缺乏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和反思。从总体上看,“裕固族研究”也同过去的“民族研究”一样,注重迎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以不很“科学”的手段积累和重复着“民族志”知识,陶醉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自我叙事”,致力于作为一种“人文类型”的独特性的建构或“族性建构”。从这个案例看来,要摆脱“民族研究”的“惯习”,谈何容易。
  在“民族研究”转向“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像裕固族这样的“小民族”或“人口较少民族”的研究有可能由于被忽略而走向衰微。现在“文化研究”,特别是人类学研究的主流是以“村落”观“帝国”,进行“中国研究”,“海外研究”也开始被积极地尝试。曾被中国“民族学”引以为骄傲的一批具有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本土研究者”如今处境尴尬。
  由国家主导的西部开发再次为“本土研究者”提供了发言机会和研究基金。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议题中,“本土研究者”为裕固族提供的“处方”除了“休牧还草”、“改牧为农”,还有教导老百姓做出“现实选择”,把“裕固文化”通过影像拍摄和文字记录送进“博物馆”去给后代和游客进行展览的“高招”。看来,从“民族研究”到“文化研究”的术语变换并不一定能带来“本土研究者”内在的研究理路和范式的变换。
  在对“和而不同”的人文世界的追求中,像裕固这样的民族面临的问题依然尖锐地挑战着人们的智慧,而早已跻身城市的“本土研究者”却多少有些“隔靴搔痒”或“站着说话不腰疼”。站在历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裕固人如今仍然孤独而无奈地生活在他们祖先的土地上。一位青年语言文学专家告诉我,他在裕固族地区的田野调查中听到最多的是裕固人清晰且意味深长的感叹:“唉!”或“唉——”
  是耶?非耶?难道我们真的要把一切都推给“历史”去进行“审判”吗?!
  (《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钟进文主编,民族出版社二○○二年版;《裕固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贺卫光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二○○三年版;《漂泊的洞察》,王铭铭著,上海三联书店二○○三年版)
其他文献
Self-help的另一种早期译本    《读书》二○○四年第十期刘晓峰先生《书名的漂流》一文,循序介绍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Self-help一书从一八五九年出版,然后经日本传入中国,直到一九九九年北京《自己拯救自己》一书的出版,其间几度更换译名的过程。其中谈及民国以前该书在中国的三种翻译本。顷读钱穆先生《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三联书店一九九八年),其中提到一书,似乎也是斯迈尔斯此书的中译本。
期刊
官箴·颜伯焘·口号    田耕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以上三十六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箴。据考证,此箴言历经明永乐间理学大师曹端和天顺年间清官年富的创作,最终确定下来,现存西安碑林的“官箴”碑,是道光四年(一八二四)时任陕西延绥道台的颜伯焘倡议刻制的。  我一直以为,颜伯焘是一位真正的清官。但是,张集馨的《道咸宦海见闻录》让我
期刊
当年的博士和博导    袁津琥   最近,笔者在翻阅丁忱先生编次的《黄焯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时,发现其中两条弥足珍贵的材料,可以使我们充分了解到二十多年前,国家对博士生的重视程度和培养情况。  先说说当年国家对博士生的重视和努力为博士生创造科研环境的情况。一九八二年秋,国家根据文科博士生培养的需要,按丁忱一人的指标,拨下了两千元购买国内有关古籍,另拨七千美元去香港购书,并要他去有关
期刊
温铁军的《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对农村经济研究的本土化做了突出的努力,这种努力可归结为:回归中国,回归农民。  每一种社会形式,都决定于它的主要矛盾及其所规定的本质。百年中国社会运动的特殊矛盾性,主要是两方面之间的矛盾性:一是日益加剧的人地关系紧张这一国情压力,二是追求被西方主导的工业化发展的宏观环境制约。这种矛盾性所规定的百年中国问题的本质是:“一个资源秉赋较差的
期刊
文人与名妓之间的疑似爱情,要以明人冒襄与董小宛的一段因缘最为典型。冒襄满怀凄楚地回忆他二人曾经有过的黄金时光,其中情趣种种,读来也确实迷人得很,比如,他们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是:“姬与余每静坐香阁,细品名香。”一对才子佳人,仅仅为了品味珍贵名香的气息,竟至于整宿地熬夜,就像今天球迷周末看五大联赛、小资在后海泡吧那么狂热。如果细读一下《影梅庵忆语》,就不难感受到,品赏焚香,在士大夫文化中,已经上升成了
期刊
学风的批判疗法    面对学风中的一股股浊流,如果仅取“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放任与超然,不仅会导致清者受辱、浊者恣肆的灾难,而且会加速社会风气的腐坏,进而影响社会文明的进程。激浊扬清的有效办法,除了诉诸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自律,就是勇敢地拿起批判的武器。读完田培炎、李长峰所著《政党作风片论——一个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视点》(人民出版社二○○四年七月版),就深深感受到批判的效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自
期刊
过去十几年来,围绕发展主义的模式,生态危机的规模和程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应该看到,今天我们社会的生态意识已经大大增强了,但是如果基本的发展模式不改变,环境危机就不会彻底解决。最近怒江、虎跳峡、瀑布沟等一系列的事件,表明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在环保的层面能够解释和解决的,而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为此,《读书》召开了“生态危机与发展观”的座谈会,希望通过我们的讨论,引起各界的关注。  汪永晨(中央人民广播
期刊
触发的酷锐    王育琨  “触发的酷锐”是我在通读王巍的新著《并购时代的阳谋轨迹》后想到的一个词。这也是受了韦尔奇的启示。韦尔奇用英文Edging一词来表述这样一种本能,即能够敏锐地捕捉市场边际一线的商机,简称商业敏锐。读王巍的书,总感到有一种思维在涌动,尤其是看他的对话,在不经意之间,总有一种新酷的锐点触发你的思维,故此我借用Edging来表述王巍的思想之于我的感受。翻译成中文,可以表达为“触
期刊
798是个文化动物园吗?    尹吉男    遍地英雄下夕烟  798如今是个文化动物园,但过去并不是。  798在成为文化动物园的同时,也成了纪念昔日曾经辉煌一时的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历史博物馆”。当现代学者或文化叙述者面对今天798的文化生态时,总要考据一下原798厂的历史和798文化区的来历。它的故事要从现在的占据者及其活动说起。  当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电子工业史与当代艺术史戏剧般地对接起来并形
期刊
列宁主义的霸权理论与实践是针对边缘世界普遍存在的自由主义畸形问题而制定的一种以国家为中心的发展策略。由于这个缘故,霸权理论应被视作为当代边缘文化民族主义的先驱。不过,这两种版本的“官方民族主义”有着根本区别。如果说当代文化民族主义把发展型国家看作是对西方自由主义现代性模式的有效替代,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构建者”则恰恰把这样的国家主义发展模式视为问题之所在。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任何通过霸权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