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上体现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多”与“少”的反差,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会形成反比,也就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从四个方面作简要论述。
一、教师要求愈“多”,学生掌握愈“少”。
一篇课文,一堂课教学,教师如果从字词句章、语修逻文诸方面都提出不同要求,想通过一篇课文一堂课教学,解决若干个问题,使学生获得许多知识,这肯定是“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因为一堂课要求如果过多,学生便无从下手,不知抓什么好。俗话说:“少则得,多则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在教学《一条新袍子》一文时,第一课时仅要求学生“扫清障碍,读通课文”,第二课时也只提出“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的要求,第三课时才作思想和内容上的分析。这样,目标集中,难点分散,学生易于接受,对课文涉及的有关知识,也容易掌握。许多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们上课时,他们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而且集中单一,每堂课突出一个重点,解决一個问题,使学生一课一得,学有所获。
二、教师愈讲得“多”,学生愈听得“少”。
有些教师会片面地认为,只要我讲过的,学生就应该接受。于是每教一篇课文,都从题目讲到背景,从作者讲到文体,从分段讲到归纳段意,从主题思想到写作特点,各方面都不厌其烦地大讲特讲,甚至讲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哈欠连天,昏昏欲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教师面面俱到、枯燥无谓的讲解,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处于消极状态,是无法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语文老师绝不能作说书先生,教学绝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教师提问愈“多”,学生思考愈“少”。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有计划地提出一些问题,这是可取的。但问题提得过多,课堂上东一个问题,西一个问题,甚至连续提出十几个问题,要求学生一一作答,这样,学生只能是不假思索,随口应答,或者干脆不去思考,让老师自问自答。如此的提问,学生实际上仍处于被动地位,思维能力不可能得到提高,甚至还会加重学生的惰性思维。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带着探索的眼光去阅读课文,因此,课堂上的提问,必须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的,尽可能地提出一个或几个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有一定深度和力度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认识趋于深化。例如,我在教学《小英雄于连》一课时,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小英雄于连》的体眼是“小英雄”,围绕“英雄”一词,怎样分段?二是“于连撒尿浇灭导火线”讲了些什么内容?在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方面起了什么作用?三是人们为什么要为于连塑造铜像?其顺序是否能颠倒?如此提问,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之,课堂提问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的问题提得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四、教师板书愈“多”,学生消化愈“少”。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是为辅助讲解用的,帮助学生理解熟悉课文,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促进读写结合服务的。有些内容,课本上写得明明白白,只要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就行了,倘若也全部板书出来,教师不胜其苦,学生埋头抄板书,拼命作笔记,不胜其烦。这样,既消耗了学生的体力,又分散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既消耗了课堂教学时间,又不利于培养听课阅读的习惯。一堂课内,学生抄笔记的时间过多,就会出现“充耳不闻”的现象。因此,教师的板书,务必提纲挈领,字简意明,整洁醒目,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重点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作用。我在教学《三借芭蕉扇》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一借 给假扇 足智多谋
二借 骗真扇 不怕困难
三借 献真扇 敢于斗争
我们要消除课堂中出现的反差现象,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做到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讲解适可而止,提问恰到好处,板书简明扼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教师要求愈“多”,学生掌握愈“少”。
一篇课文,一堂课教学,教师如果从字词句章、语修逻文诸方面都提出不同要求,想通过一篇课文一堂课教学,解决若干个问题,使学生获得许多知识,这肯定是“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因为一堂课要求如果过多,学生便无从下手,不知抓什么好。俗话说:“少则得,多则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在教学《一条新袍子》一文时,第一课时仅要求学生“扫清障碍,读通课文”,第二课时也只提出“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的要求,第三课时才作思想和内容上的分析。这样,目标集中,难点分散,学生易于接受,对课文涉及的有关知识,也容易掌握。许多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们上课时,他们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而且集中单一,每堂课突出一个重点,解决一個问题,使学生一课一得,学有所获。
二、教师愈讲得“多”,学生愈听得“少”。
有些教师会片面地认为,只要我讲过的,学生就应该接受。于是每教一篇课文,都从题目讲到背景,从作者讲到文体,从分段讲到归纳段意,从主题思想到写作特点,各方面都不厌其烦地大讲特讲,甚至讲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哈欠连天,昏昏欲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教师面面俱到、枯燥无谓的讲解,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处于消极状态,是无法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语文老师绝不能作说书先生,教学绝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教师提问愈“多”,学生思考愈“少”。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有计划地提出一些问题,这是可取的。但问题提得过多,课堂上东一个问题,西一个问题,甚至连续提出十几个问题,要求学生一一作答,这样,学生只能是不假思索,随口应答,或者干脆不去思考,让老师自问自答。如此的提问,学生实际上仍处于被动地位,思维能力不可能得到提高,甚至还会加重学生的惰性思维。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带着探索的眼光去阅读课文,因此,课堂上的提问,必须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的,尽可能地提出一个或几个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有一定深度和力度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认识趋于深化。例如,我在教学《小英雄于连》一课时,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小英雄于连》的体眼是“小英雄”,围绕“英雄”一词,怎样分段?二是“于连撒尿浇灭导火线”讲了些什么内容?在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方面起了什么作用?三是人们为什么要为于连塑造铜像?其顺序是否能颠倒?如此提问,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之,课堂提问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的问题提得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四、教师板书愈“多”,学生消化愈“少”。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是为辅助讲解用的,帮助学生理解熟悉课文,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促进读写结合服务的。有些内容,课本上写得明明白白,只要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就行了,倘若也全部板书出来,教师不胜其苦,学生埋头抄板书,拼命作笔记,不胜其烦。这样,既消耗了学生的体力,又分散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既消耗了课堂教学时间,又不利于培养听课阅读的习惯。一堂课内,学生抄笔记的时间过多,就会出现“充耳不闻”的现象。因此,教师的板书,务必提纲挈领,字简意明,整洁醒目,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重点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作用。我在教学《三借芭蕉扇》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一借 给假扇 足智多谋
二借 骗真扇 不怕困难
三借 献真扇 敢于斗争
我们要消除课堂中出现的反差现象,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做到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讲解适可而止,提问恰到好处,板书简明扼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