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农业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快速地朝着信息化、产业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從四川农村社会经济实际现状出发,基于对四川农村现状进行swot分析,选择出适合四川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并根据具体实践情况提出其促进策略。这对解决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建立农民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SWOT;四川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一、四川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优质农产品丰富
2.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
(二)劣势
1.农民观念转变慢,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
四川农村人口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四川农村常住人口为4810.6万人,所占四川省总人口比例为59.82%。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基本的认识,再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信心,对网络经济的作用认识不清,此外,部分本该起领头羊作用的村干部没有在思想认识上引导农,更不利于农民接受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人才短缺
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但是,从职业分布上看,农、林、牧、副、渔业增长缓慢(如图2)。
(三)机遇
1.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2.网民增加,网络购物成为消费新趋势
据CNNIC发布的《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四川省网民数量增至2835万,普及率提高3.3个百分点,达到35.1%。其中农村地区网民占比2011年为24.6%。目前,网络购物越发普遍,为农产网络销售创造了广阔前景:2012年涉农电子商务(涉及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电子商务)网站近100万家,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198.6亿元,同比增长75%。此外,2012年四川省网络购物交易额580亿元,约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
3.国内外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有益经验
国外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欧美国家,可以为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经验上的借鉴。
(四)威胁
1.网络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企业、政府所用的网络硬件设备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具有一定风险,且由于黑客、诈骗、蓄意入侵等威胁行为的存在,这些因素都构成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隐患。根据四川省互联网应急中心抽样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四川省范围内有277281个IP地址对应的主机被木马和僵尸网络程序控制,较2010年增涨了97.12%,占四川省活跃IP数比例为2.92%。
2.农产品的物流问题
3.网络交易的信用环境较差
二、四川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选择
基于SWOT模型对四川农村电子商务进行分析后,从农产品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传统的贸易方式,有两种适合当地的电子商务模式值得推广:
(一)第三方模式
该模式可分为综合性第三方模式和专业性第三方模式:前者就是综合类B2C,由第三方在网络上为农业企业、农户建立一个多品种、宽领域的交易平台。后者涵盖的农产品领域更加专一。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交流、价格谈判、电子合同生成、网上支付以及产品运输等服务,实现全方位的电子商务。
(二)(B+C)2B模式
(B+C)模式将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者行业组织结合起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生产、提供电子商务的交易产品,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该模式在四川省得到迅速发展,具体情况见表1。
这种模式包括“企业+农户”,“企业十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类型,其在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农产品生产种类比较集中、合作社众多的四川平原地区发展迅速。截止2011年10月,全省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9家,居全国第五位,销售收入亿元企业549家,并全都涉足网上销售。这对促进四川省具有区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比如郫县豆瓣、藏区青稞酒、凉山黄秋葵、高原马铃薯等,创造了良好的组织条件。
三、推进四川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可以与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一批具有乡土特点的用得上、留得住的“落地式”电子商务人才、品牌营销人才,让他们以专业的知识促进农业技术的网络传播、培训农民利用网络电商和的发展。
(二)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与物流体系建设
政府部门应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站体系的规划建设,组织建立大型的综合性的农村信息化网站及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及时更新、避免内容同质化。
(三)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来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四川农村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要有效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采取以点带面、先行试点、再行推广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一项措施。
(四)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
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处于空白状态,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便于加强市场信用监管,改善当前不良的信用环境,保护交易双方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14
[2]朱君璇.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农业经济,2008(11)
[3]岳云康.对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8(12)
[4]胡天石.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
作者简介:
檀贺礼(1990~),男,汉,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研一。
关键词:SWOT;四川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一、四川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优质农产品丰富
2.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
(二)劣势
1.农民观念转变慢,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
四川农村人口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四川农村常住人口为4810.6万人,所占四川省总人口比例为59.82%。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基本的认识,再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信心,对网络经济的作用认识不清,此外,部分本该起领头羊作用的村干部没有在思想认识上引导农,更不利于农民接受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人才短缺
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但是,从职业分布上看,农、林、牧、副、渔业增长缓慢(如图2)。
(三)机遇
1.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2.网民增加,网络购物成为消费新趋势
据CNNIC发布的《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四川省网民数量增至2835万,普及率提高3.3个百分点,达到35.1%。其中农村地区网民占比2011年为24.6%。目前,网络购物越发普遍,为农产网络销售创造了广阔前景:2012年涉农电子商务(涉及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电子商务)网站近100万家,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198.6亿元,同比增长75%。此外,2012年四川省网络购物交易额580亿元,约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
3.国内外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有益经验
国外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欧美国家,可以为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经验上的借鉴。
(四)威胁
1.网络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企业、政府所用的网络硬件设备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具有一定风险,且由于黑客、诈骗、蓄意入侵等威胁行为的存在,这些因素都构成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隐患。根据四川省互联网应急中心抽样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四川省范围内有277281个IP地址对应的主机被木马和僵尸网络程序控制,较2010年增涨了97.12%,占四川省活跃IP数比例为2.92%。
2.农产品的物流问题
3.网络交易的信用环境较差
二、四川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选择
基于SWOT模型对四川农村电子商务进行分析后,从农产品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传统的贸易方式,有两种适合当地的电子商务模式值得推广:
(一)第三方模式
该模式可分为综合性第三方模式和专业性第三方模式:前者就是综合类B2C,由第三方在网络上为农业企业、农户建立一个多品种、宽领域的交易平台。后者涵盖的农产品领域更加专一。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交流、价格谈判、电子合同生成、网上支付以及产品运输等服务,实现全方位的电子商务。
(二)(B+C)2B模式
(B+C)模式将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者行业组织结合起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生产、提供电子商务的交易产品,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该模式在四川省得到迅速发展,具体情况见表1。
这种模式包括“企业+农户”,“企业十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类型,其在农产品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农产品生产种类比较集中、合作社众多的四川平原地区发展迅速。截止2011年10月,全省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9家,居全国第五位,销售收入亿元企业549家,并全都涉足网上销售。这对促进四川省具有区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比如郫县豆瓣、藏区青稞酒、凉山黄秋葵、高原马铃薯等,创造了良好的组织条件。
三、推进四川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可以与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一批具有乡土特点的用得上、留得住的“落地式”电子商务人才、品牌营销人才,让他们以专业的知识促进农业技术的网络传播、培训农民利用网络电商和的发展。
(二)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与物流体系建设
政府部门应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站体系的规划建设,组织建立大型的综合性的农村信息化网站及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及时更新、避免内容同质化。
(三)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来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四川农村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要有效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采取以点带面、先行试点、再行推广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一项措施。
(四)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
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处于空白状态,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便于加强市场信用监管,改善当前不良的信用环境,保护交易双方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14
[2]朱君璇.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农业经济,2008(11)
[3]岳云康.对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8(12)
[4]胡天石.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
作者简介:
檀贺礼(1990~),男,汉,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