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小说《药》中,写了三种“药”。一种是病体之“药”;一种是精神之“药”;一种是救国之“药”。小说是通过“病体之药”和“精神之药”的描述,逐步让读者领悟“救国之药”的。
一、病体之“药”
病体之“药”就是当你生病无助的时候,让它帮助你解除痛苦还你健康的药物。小说《药》中的人物——小栓,他究竟得了什么病?用什么药来进行治疗?服了此“药”后,效果又如何呢?
“什么痨病都包好”。这是康大叔在茶馆里说的一句话。另外结合小说中曾多次描写了小栓的咳嗽,可见小栓得的是痨病——结核病。在当时的社会中,这种病是难以治愈的。老栓面对儿子日益加重的病情,也正在苦苦寻找医治此病的良药。
“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一点点的往下滴”、“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从文中这些话可以了解到,“信息灵”指的是要“要结果一个犯人”,“运气”是指老栓可以得到治儿子病的“药”。由此可见,“人血馒头”就是治疗小栓病的“药”。那么其疗效如何呢?小说中提供“药”的信息者——康大叔,用了五个“包好”,来说明“药”的疗效。但此“药”究竟如何呢?小说中一共描写了小栓的七次咳嗽,其中有五次都是描写服了药后的:从“一阵咳嗽”、“不住的咳嗽”、“拼命咳嗽”等。我们从咳嗽一次比一次厉害可以看出小栓的病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
“这一年清明……华大妈已在右边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小菜,一碗饭,哭了一场。”最后还是以华大妈给儿子小栓上坟而告终。小说从华老栓听信他人吃人血馒头可以治儿子的痨病,到最终药无效儿子身亡而结束。说明人血馒头不是“药”,它不能治疗疾病,它只是一种迷信害人的东西,只会使人早日丧生。
二、精神之“药”
“精神之药”在这里指的是在逆境中能够使人获取希望、信心,而表现出活力的一种“药”。小说中描写华老栓一家的痛苦,主要是儿子的痨病。儿子的每一次“咳嗽”都牵动了父母的心,使他们的身心受到折磨,担心人生三大悲剧之一发生——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小栓的病也给老栓夫妇延续香火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老栓夫妇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去买“药”——人血馒头。
去买“药”的路上,作者是这样来描写老栓的:“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但作者在此段前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时的景物是非常单调和阴暗的:“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黑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在这种阴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栓却觉得十分爽快,仿佛自己年轻了,走路也有劲了,眼前的路也变得清晰等。这是因为他的心里充满了希望,“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他买来的“药”可以医治儿子的病,使儿子从病痛中解救出来,可以给儿子新的生命。
在买“药”回来的路上,作者是这样来描写老栓的:“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早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作者把人血馒头比作是“十世单传的婴儿”,比作新的生命,他将一切抛之脑后,只想到赶紧回家,给儿子以新的生命,使家庭充满幸福和快乐。这说明他对救命“药”所抱的希望之大。所以,这时他所看到的一切景物都是非常美好的:“太阳出来了”、“一条大道,直到家中”等。作者用此景物描写来烘托他的精神兴奋和对儿子命运充满着信心。这时,他的精神是“充实”的,他的心中正冉冉升起一轮红日!他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一种能拯救儿子的生命,能延续自己香火的“药”。他的执着意念,他的苦心经营,全有了着落,他觉得自己年老以后有所依靠,今后有人能为自己养老送终,所以他的心里是充满希望的、踏实的。
服“药”后,小栓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鲁迅先生以尖刻瘦硬的笔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立体鲜活、神韵十足的画面:两位老人神情庄重,目光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充分体现了父母亲对儿子的爱。这里“注进什么”是老栓夫妇二人希望“药”吃下去后,儿子的病好了,能健康的成长,具有同龄人所有的青春活力。“取出什么”是承载着父母对儿子的希望,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因为华家的传承全指望他了。在他们心目中,儿子比什么都重要。这尽管反映了夫妇两人的愚昧,却更表现出了他们对儿子的希望,精神上的寄托。
夏四奶奶在上坟时,“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凭空添上一个花环……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那“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像一束亮光掠过我们的眼前,铭刻在我们的心间。这虽不被其母亲理解的花环,却暗示了革命者是杀不完的,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的,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正如作者所说的“使作品比较的显示出若干亮色”。
三、救国之“药”
“救国之药”就是拯救治疗国家的“药”。鲁迅的《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上。他是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现实。
在当时,对于老百姓来说,不管是封建皇权,还是共和政体都是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只有影响到个人利益和家庭实际时,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关注。他们的视线,只聚焦在自家的领地上,而对人所应有的正义和良知却浑然不知。
华老栓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代表,他善良、胆小、愚昧,他所关注的中心,是自己的实际生活,儿子小栓的病是影响其家庭的实际生活,他受到儿子病痛而带来的亲情折磨,儿子的病痨给家庭带来了威胁。他深受封建迷信的毒害,想信人血馒头能治好儿子的病。把自己节俭下来的钱买了“药”——人血馒头。但不知道其儿子吃的“药”,正是革命者的鲜血,而革命者流血牺牲又正是为了解救像华老栓那样的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对于这些,华老栓全然不知。华老栓买“药”(人血馒头),小栓吃“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写革命者的鲜血被愚昧无知的群众当“药”吃。
茶馆是旧社会“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鲁迅选择茶馆作为小说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就是要便于社会上麻木的不觉悟的人群聚拢在一起。在茶馆里,其中有说革命者夏瑜“发了疯了”的年轻人;有听到革命者夏瑜在狱中被挨打而感到“高兴”的驼背五少爷;有在刽子手康大叔面前表现得“低声下气”的花白胡子。这些人对革命者夏瑜的牺牲都无动于衷,反而都附和刽子手康大叔侮辱革命者。
刑场上的看客,“簇成一个半圆”,“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提了似的,向上提着。”革命者夏瑜被处决时,可能有各阶层的看客。他们不顾秋夜寒冷,放弃休息时间,半夜去看处决犯人,兴致勃勃,毫无同情心。并且伸长了脖子去看,把杀人当作一种“盛典”。可是,他们一点也不清楚,被杀的是一个革命者,是一个想拯救他们的革命者。
“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去上坟,竟害怕见到他人。儿子的死,他感到“羞愧”。常言道:“知子莫若母”。可是连母亲对儿子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动也不能理解,儿子为革命献身,母亲不但不感到自豪、光荣,反而觉得不光彩,羞于见人。
从整篇小说中可以看出:夏瑜被害,华老栓买下蘸了他人血的馒头。想要救人者的血却被他所要救的人舔食着,咀嚼着。救人者的被害,却被他所救的人们欣赏着。救人者的言行却被他所要救的人们当做无聊的谈资。这就是当时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真实写照。这种只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是注定要失败的,是无法真正拯救治疗国家的“药”。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与资产阶级革命家脱离群众分不开的。“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正是通过《药》正确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告诉人们:人血馒头不是药,他是不能医治好小栓的痨病的;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也不是良药,它治不好社会的痼疾,唤不醒愚昧群众的觉悟。只有根除脱离群众,彻底唤醒群众,充分发动群众起来共同革命,推翻黑暗社会,这才是一剂能真正疗救中国的良药。
一、病体之“药”
病体之“药”就是当你生病无助的时候,让它帮助你解除痛苦还你健康的药物。小说《药》中的人物——小栓,他究竟得了什么病?用什么药来进行治疗?服了此“药”后,效果又如何呢?
“什么痨病都包好”。这是康大叔在茶馆里说的一句话。另外结合小说中曾多次描写了小栓的咳嗽,可见小栓得的是痨病——结核病。在当时的社会中,这种病是难以治愈的。老栓面对儿子日益加重的病情,也正在苦苦寻找医治此病的良药。
“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一点点的往下滴”、“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从文中这些话可以了解到,“信息灵”指的是要“要结果一个犯人”,“运气”是指老栓可以得到治儿子病的“药”。由此可见,“人血馒头”就是治疗小栓病的“药”。那么其疗效如何呢?小说中提供“药”的信息者——康大叔,用了五个“包好”,来说明“药”的疗效。但此“药”究竟如何呢?小说中一共描写了小栓的七次咳嗽,其中有五次都是描写服了药后的:从“一阵咳嗽”、“不住的咳嗽”、“拼命咳嗽”等。我们从咳嗽一次比一次厉害可以看出小栓的病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
“这一年清明……华大妈已在右边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小菜,一碗饭,哭了一场。”最后还是以华大妈给儿子小栓上坟而告终。小说从华老栓听信他人吃人血馒头可以治儿子的痨病,到最终药无效儿子身亡而结束。说明人血馒头不是“药”,它不能治疗疾病,它只是一种迷信害人的东西,只会使人早日丧生。
二、精神之“药”
“精神之药”在这里指的是在逆境中能够使人获取希望、信心,而表现出活力的一种“药”。小说中描写华老栓一家的痛苦,主要是儿子的痨病。儿子的每一次“咳嗽”都牵动了父母的心,使他们的身心受到折磨,担心人生三大悲剧之一发生——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小栓的病也给老栓夫妇延续香火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老栓夫妇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去买“药”——人血馒头。
去买“药”的路上,作者是这样来描写老栓的:“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但作者在此段前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时的景物是非常单调和阴暗的:“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黑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在这种阴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栓却觉得十分爽快,仿佛自己年轻了,走路也有劲了,眼前的路也变得清晰等。这是因为他的心里充满了希望,“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他买来的“药”可以医治儿子的病,使儿子从病痛中解救出来,可以给儿子新的生命。
在买“药”回来的路上,作者是这样来描写老栓的:“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早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作者把人血馒头比作是“十世单传的婴儿”,比作新的生命,他将一切抛之脑后,只想到赶紧回家,给儿子以新的生命,使家庭充满幸福和快乐。这说明他对救命“药”所抱的希望之大。所以,这时他所看到的一切景物都是非常美好的:“太阳出来了”、“一条大道,直到家中”等。作者用此景物描写来烘托他的精神兴奋和对儿子命运充满着信心。这时,他的精神是“充实”的,他的心中正冉冉升起一轮红日!他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一种能拯救儿子的生命,能延续自己香火的“药”。他的执着意念,他的苦心经营,全有了着落,他觉得自己年老以后有所依靠,今后有人能为自己养老送终,所以他的心里是充满希望的、踏实的。
服“药”后,小栓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鲁迅先生以尖刻瘦硬的笔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立体鲜活、神韵十足的画面:两位老人神情庄重,目光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充分体现了父母亲对儿子的爱。这里“注进什么”是老栓夫妇二人希望“药”吃下去后,儿子的病好了,能健康的成长,具有同龄人所有的青春活力。“取出什么”是承载着父母对儿子的希望,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因为华家的传承全指望他了。在他们心目中,儿子比什么都重要。这尽管反映了夫妇两人的愚昧,却更表现出了他们对儿子的希望,精神上的寄托。
夏四奶奶在上坟时,“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凭空添上一个花环……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那“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像一束亮光掠过我们的眼前,铭刻在我们的心间。这虽不被其母亲理解的花环,却暗示了革命者是杀不完的,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的,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正如作者所说的“使作品比较的显示出若干亮色”。
三、救国之“药”
“救国之药”就是拯救治疗国家的“药”。鲁迅的《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上。他是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现实。
在当时,对于老百姓来说,不管是封建皇权,还是共和政体都是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只有影响到个人利益和家庭实际时,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关注。他们的视线,只聚焦在自家的领地上,而对人所应有的正义和良知却浑然不知。
华老栓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代表,他善良、胆小、愚昧,他所关注的中心,是自己的实际生活,儿子小栓的病是影响其家庭的实际生活,他受到儿子病痛而带来的亲情折磨,儿子的病痨给家庭带来了威胁。他深受封建迷信的毒害,想信人血馒头能治好儿子的病。把自己节俭下来的钱买了“药”——人血馒头。但不知道其儿子吃的“药”,正是革命者的鲜血,而革命者流血牺牲又正是为了解救像华老栓那样的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对于这些,华老栓全然不知。华老栓买“药”(人血馒头),小栓吃“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写革命者的鲜血被愚昧无知的群众当“药”吃。
茶馆是旧社会“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鲁迅选择茶馆作为小说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就是要便于社会上麻木的不觉悟的人群聚拢在一起。在茶馆里,其中有说革命者夏瑜“发了疯了”的年轻人;有听到革命者夏瑜在狱中被挨打而感到“高兴”的驼背五少爷;有在刽子手康大叔面前表现得“低声下气”的花白胡子。这些人对革命者夏瑜的牺牲都无动于衷,反而都附和刽子手康大叔侮辱革命者。
刑场上的看客,“簇成一个半圆”,“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提了似的,向上提着。”革命者夏瑜被处决时,可能有各阶层的看客。他们不顾秋夜寒冷,放弃休息时间,半夜去看处决犯人,兴致勃勃,毫无同情心。并且伸长了脖子去看,把杀人当作一种“盛典”。可是,他们一点也不清楚,被杀的是一个革命者,是一个想拯救他们的革命者。
“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去上坟,竟害怕见到他人。儿子的死,他感到“羞愧”。常言道:“知子莫若母”。可是连母亲对儿子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动也不能理解,儿子为革命献身,母亲不但不感到自豪、光荣,反而觉得不光彩,羞于见人。
从整篇小说中可以看出:夏瑜被害,华老栓买下蘸了他人血的馒头。想要救人者的血却被他所要救的人舔食着,咀嚼着。救人者的被害,却被他所救的人们欣赏着。救人者的言行却被他所要救的人们当做无聊的谈资。这就是当时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真实写照。这种只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是注定要失败的,是无法真正拯救治疗国家的“药”。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与资产阶级革命家脱离群众分不开的。“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正是通过《药》正确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告诉人们:人血馒头不是药,他是不能医治好小栓的痨病的;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也不是良药,它治不好社会的痼疾,唤不醒愚昧群众的觉悟。只有根除脱离群众,彻底唤醒群众,充分发动群众起来共同革命,推翻黑暗社会,这才是一剂能真正疗救中国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