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ju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80%以上的学生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学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均衡发展教育政策的不断落实,农村中学的教育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此,我们应让农村的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一)教育观念的改变
  当今世界经济是知识经济,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劳动者,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农村教育观念滞后,我们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看清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学生学会自学,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由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1.变管理者为组织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和谐、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将教学过程变为学生渴望探索真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
  2.变主导者为引导者
  新课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其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更是新教材显著的特点,要鼓励引导学生提出有一定深度、开发性的问题.
  3.变传授者为合作者
  新课改要求将“师者”变为“交流者”、“合作者”,在教学中建立平等、信任、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每一次热情的参与都应给予真诚的鼓励;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和失败,都应给予耐心的引导和帮助.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本次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四)教育评价的转变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一)改革数学教学模式,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除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外,还应尽可能充实一些当地农业生产中用到的与数学学科有关的知识.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力求数学内容生活化,这样,让学生既学到了应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又能将数学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实现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教育目标.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组织学生走出数学课堂,到广阔的农村去学习数学知识.
  在不同的季节,教师应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组织学生去农户家、田头上进行实地参观、访问,以便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加强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的联系.落实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这个数学课改的新理念.
  (二)深入调查研究,着力开发服务农业生产的数学课程资源
  农村中学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且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城市、农村统一的教材很不符合农村地区学生实际.
  1.调整课本上现有的数学课程资源,充实为农服务的内容
  现行中学数学课本中出现的部分数学课程资源,与农村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太远,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地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使他们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结合教学实际,大力开发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数学课程资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收集在农业生产中用到的数学知识,来充实数学课程资源,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课程资源汇编成册,纳入今后的教学内容中去,使得数学课程资源更具有地域性、适用性.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大师生为农服务的知识面
  农村地处偏僻,信息相对闭塞.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课堂活动,上网查阅与农业相联系的数学知识,拓宽农村中学广大师生的学习渠道,扩大学生为农服务的知识面,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这一重要目标.
  农村教育改革需要前行,需要我们扎扎实实的教学与研究,需要我们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关注农村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方法和习惯,为他们终身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主要功能是审美教育.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听、唱、奏、思等多种手段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下感受音乐,并且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最感染人心
期刊
在一个教室里,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原来他们正在上语文课。站着回答的学生,镇定自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引得其他学生跃跃欲试,掌声连起;坐着的学生都把手高高地举着,争着抢着,生怕教师看不见自己;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气氛热烈,脸上洋溢的满是喜悦。而在另一个班,同样在上语文课,教室里却鸦雀无声,偶尔传出几声咳嗽。教师提问题时,学生们个个低着头,生怕教师揪他们起来“出丑”,而被教师点
一、新奇情境中学乐融融  物理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教授指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教师应发挥本学科的特点,采用典型的实验、趣闻轶事等,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及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我国目前普通高校课余运动训练的模式、管理、生存及发展进行研究,阐述了高校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逐渐从过去的传统经验训练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地方和单位都相继进行了试点和探索,但是,目前我们对此项改革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误区不消除将会影响干部制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努力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让阅读教学向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从多角度理解课文、有利于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方向发展。因此,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要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认清现状,对症下药,更新观念  在教学中,我发现农村初中生的阅读能力特别差,比如,教学一
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高中英语新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课本中的阅读课文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比较重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是实现文化多元化渗透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注意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语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