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的由来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ove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太行山脉的一座大山上住着一对夫妻,非常恩爱。丈夫耕田砍柴,妻子纺棉织布,日子过得和和睦睦。年近半百,生下一對双胞胎儿子,起名叫金哥、银哥。
  老来得子,两口子对两个儿子非常娇惯,不让他们受一点儿委屈。长大后,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老两口宁可自己受累,也不让他们费力干活。两个儿子认为理应如此,整天吊儿郎当,无所事事。到了成婚的年龄,尽管有田有房,却没有哪家闺女愿意嫁到他家。
  父母渐渐老了,身体有病了,干活吃力了,看着两个好吃懒做的儿子,很是发愁。
  妻子的娘家哥哥是个老药师,闻讯来看他们夫妇,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老药师对两个外甥说:“你们哥俩已经长大成人了,我刚才劝你爹你娘,让他们把多年积攒下的金银交给你们,由你们掌管,他们答应了。”
  哥俩一听,兴奋得两眼冒光,赶紧问爹:“在哪儿呢?快给我们吧!”
  爹叹口气说:“我和你娘一辈子节俭度日,积攒下四坛子黄金白银。本想等我们死后,留给你们。既然你舅劝了,就现在给你们吧。”
  哥俩着急:“好啊,在哪儿呢?我们去搬来分了。”
  爹说:“当初担心放在家里被人偷走,我就埋到山里去了。在咱家院前的东山坡上埋有一坛黄金,一坛白银。西边山坡上埋着一坛黄金,一坛白银。这样吧,金哥在东坡挖,银哥在西坡挖,谁挖到,那黄金白银就归谁。”
  金哥、银哥很高兴,马上来到各自的山坡,开始挖掘。两人挖了一个来月,把两块山坡的地都挖遍了,谁也没有找到那些金银。他们怀疑是不是爹记错了,把爹背到山坡上。爹看着被翻过一遍的土地,暗自高兴,却装出一副懊恼的表情,说:“哎呀,怪我老糊涂,忘了告诉你们了。挖不出黄金、白银,是节气不对。”
  他指着山坡上长着的一种灌木说:“你们看,这叫忍冬藤,开的花是黄白两色,等到忍冬藤开出金黄银白的花来,金银自然就能挖出来。这地都挖开了,你们哥俩不如就把这草种到地里,待黄白花儿开时,你们再挖吧,保证能挖出来。”
  金哥和银哥虽然有些不情愿,也只得如此。他们不会移栽这种开黄白花的草,就把舅舅请了来指导。
  老药师领着金哥、银哥把山坡上的地平整好,教他们把野生的忍冬藤剪成小段,在地里扦插。不久,地里冒出了一片嫩芽。经过浇水、施肥、除草,那些细小的嫩芽很快长成了长长的枝条。金哥和银哥身子也强壮了,变成了虎背熊腰的壮汉。转眼到了小满节气,山坡上忍冬藤开花了。一眼望去,金闪闪,银灿灿,黄白相映,格外好看。
  金哥和银哥忽然想起父亲说的话,“等到忍冬藤开出金黄银白的花来,金银自然就能挖出来”,赶紧掐了两枝花回家给父亲看。
  父亲接过花就笑了,笑得很开心。
  哥俩问:“爹,花儿开啦,金银怎么找呢?”
  爹笑笑,说:“这事还得问你们舅舅,去把他叫来吧。”
  老药师来了,看见他俩结实的身板和开了花的忍冬藤,也很高兴。他说:“这忍冬藤开的花是中药材,因它凌冬不落,叫忍冬藤。这药能治多种瘟热病,花和藤能卖很多钱。这样吧,你们哥俩先将花采下换回钱,再挖地下的金银不迟。”
  哥俩一听,言之有理,就跟着舅舅清晨早早起来,来到地头。待太阳升起,地里清晨的露水刚干时,采摘那些黄白花。然后在阴凉处的石板上晾干。花摘完后,又把那些长藤切成小段晒干。两样都干透后,装了好几大车,拉到城里的药材货栈,卖了不少钱。
  村里的人们看到金哥和银哥勤劳了,身体壮了,还种植药材发了财,纷纷上门给金哥和银哥提亲,很快哥俩就都娶了漂亮的媳妇。
  新婚过后,哥俩想起父亲“等到花开,金银自来”的话,带着媳妇一同来问父亲。
  父亲看着他们朗声大笑,说:“你们要找的金银已经到手了呀!”
  哥俩相互看看,感到莫名其妙。母亲瞅着他们纳闷的傻样,一语点破:“你们种的药材,卖的钱,不就是金银嘛!”
  哥俩这才恍然大悟。
  父亲说:“我和你娘没积攒下什么黄金白银,这满山坡的金银都是你们亲手干出来的。只有勤劳得来的钱财,才靠得住啊!”
  人们知道了金哥银哥为挖金银种忍冬藤的事,从此,都把忍冬藤称作“金银花”。
其他文献
一大早,柱子推开门,外面白皑皑的一片。雪停了。  一碗玉米粥下肚,柱子兴致勃勃地忙乎着出去逮野兔。    下过雪是逮兔子的最好时机,有经验的猎手通过观察兔子觅食留下的足迹,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归。  柱子每年冬天下了雪都去逮野兔。如果抓的少,权当改善生活;赶上运气好多逮了几只,就去集市换俩钱,过年的开销都有了。  出门向西,柱子直奔野地里那些玉米秸堆子。平原的乡村,那是野兔们最大可能藏身之所。  突然
期刊
1    陈曦接报梅岭有发现,组队下去考察。梅岭地处三省交界的山脉中,三年前,陈曦参加了梅岭战国墓发掘,发现了一套奇异的编钟,钟体上有2466个蝌蚪篆文。三年来,研究破译编钟上的文字,让陈曦名声大噪。不知这一次梅岭之行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收获呢?  车到梅山堵住了。陈曦正诧异偏僻的梅山,怎么会有车队时,人群中何昊迎上前来:“陈博士,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你。你这是去哪儿?”  “去梅岭。你呢?” 
期刊
宋仁宗天圣十二年(1034年),由于西夏王李元昊发动叛乱,致使京都汴梁粮仓空虚,粮食紧缺。一时间,汴梁城内粮价飞涨,百姓人心惶惶。  京都所需粮食全都来自南方各州郡,南方的粮食先在扬州聚集,然后依靠漕运一路北上。但由于战乱频发,运粮船只严重缺乏,大量粮食堆积在扬州运不出去,最后霉烂掉了。  宋仁宗为此事忧心如焚。这时,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向宋仁宗举荐许元为江淮制置发运判官,全权负责和督管粮食漕运的
期刊
沾“皇气”的门路  明朝万历年间,皇城北京下轄的大兴城中,首富要数梁老爷。他家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却受尽官绅的欺辱。无奈梁家四个儿子没一个能考上功名,入仕为官,梁老爷也只能“忍”字当头,因此得了个绰号“梁老龟”。  这天,梁老龟在家中正唉声叹气,有个朋友登门拜访。此人人称“刀儿黄”,是个阉匠,专给附近要进宫当太监的小孩净身。过些天刀儿黄就要五十大寿,今儿是来送请柬的。见梁老龟如此颓丧,他呵呵一笑道
期刊
文老太太自从老头子离世之后,整天闷闷不乐的,文老太太和老头子相濡以沫50多年,老头子突然离开,让文老太太伤心不已。儿女们怕她孤单,纷纷请她搬去和自己同住,也好有个照应,可是文老太太摇摇头,坚定地拒绝了。几个月后,儿女们发现,文老太太经常一个人对着空气说上半天话,全然不顾在一旁的儿女们;还有她的记忆力也越来越差,有时连儿女们的名字也记不清,目光也渐渐呆滞起来。儿女们急得不得了,担心母亲思念成疾。  
期刊
1943年,我13岁,任村儿童团团长。这年深秋的一天午后,常驻我村的抗日区政府的刘建区长把我叫到他的住处。当时,屋内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王同志(平常称他王交通)也在,刘区长对我说:“你这个儿童团长干得不错,现在再交给你个新任务,就是协助王同志去送一封信,你敢不敢去?”我立即回答:“敢去,我能协助王同志完成任务!”刘区长立刻说:“那好,老王,你带兴阁去做准备,天黑后出发。”  去哪里?有多远?会不会碰
期刊
一    苏慧桃与丈夫在城里打拼几年,攒下点钱,再找人借一点买了辆车,轮流跑起了出租。  这天近黄昏时,苏慧桃将车开到环城路口,前面不远有人招手要车,她将车开过去停下,这是一位女乘客,长及腰际的头发。苏慧桃不由多看了一眼,发现女子有着一张异常苍白的脸,车子徐徐开出,十多分钟后女乘客叫停,然后付款,下车,女子消失在渐浓的夜色中。  第二天,苏慧桃在环城路口又遇到女乘客,然后第三天同样如此。  第四天
期刊
乾隆年间,天津卫有个名医叫徐伯宗,尤以善用药引子为绝。这一日,跑码头的外甥带着新淘来的小玩意—船模来看舅舅。徐伯宗笑着问:“稀客啊,今天不跑船?”    外甥没落座就发起了牢骚:“潘钱两帮又为争地闹上了,这两位爷一杠上,我们不少弟兄都没活儿干了,真是愁哪!”  外甥口中的潘钱二帮,是海河码头最横的两个漕帮,都说同行是冤家,这潘钱二帮的明争暗斗,自然少不了。近日,潘帮当家的看上了海河东岸的一块地,为
期刊
是竹子成全了朱宏大,或者说是母亲朱马氏成全了朱宏大。    朱宏大的爹在朱宏大一岁多时下了湖广,一走再也没有消息。直到二十三年后,朱马氏在一捆毛竹中发现了朱宏大爹的消息。  朱马氏是在朱宏大从袁店河边买回的一捆毛竹中的一根毛竹中发现朱宏大的爹的消息的,因为里面有一块玉。这块玉是朱马氏娘家陪送的嫁妆,她一直戴在身上,十分熟悉。朱宏大的爹下湖广的前一天晚上,朱马氏送给他,当时还交代了一句话:“最多三年
期刊
清乾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狡辩,拒不认账,官府也拿他没有办法。    街坊中有个姓陶的秀才,对黄二的恶行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决心找个机会狠狠惩治他一下。  这天,陶秀才在巷口的一家小酒馆里喝酒,正好黄二看见,便闯了进来。他找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