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批注;质疑;理解;点评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A)—0047—01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中的“动笔墨”就是指阅读中的批注。批注是边读边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评价,是阅读时使用最广泛、方法最简单、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谈谈在实践中我是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掌握阅读技能的。
“兴趣是先导,方法是钥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读书,我分以下几个阶段逐步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
初读阶段,质疑式批注这一阶段,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文本,因此,批注的目标主要是:a、标出难写或不懂的词语,用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把初步领会的意思注在该词下方。b、找出文章的重点语段,自由写出初步的体会。c、能发现问题,在疑惑不解处、矛盾处、最想了解处标上记号。在这三个目标中,最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对于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刚开始,学生可能提不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只要他们提出的问题能闪现他们思维的灵动,我们都应该及时地进行鼓励。如:学习《私塾先生》一文时,一位后进生在“泰然”这个词下面批着:“这里为什么用‘泰然’而不用‘坦然’?”一个看似简单的近义词辨析,其实反映了这位学生对词语用法的思索。他通过自主阅读,悟出“泰然”着重表现的是危险、紧张气氛下的沉着,这样就更能体现陈毅的临危不惧、神态自若。如果没有给他初读批注的机会,恐怕他只会倾听别人的发言。那么,发展思维、培养探究能力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可见,质疑式批注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学情“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
细读阶段 ,理解式批注这一阶段,主要是指围绕重点对文章的某些段落进行细读。这一阶段的批注目标是:探究词句丰富的内涵,点明文章的节意、段意,或者评点上下文的紧密联系等,将阅读过程深入化。
学生刚学理解式批注时,往往遍地开花,但仔细一瞧,会发现很多都是重复的内容,而且评点的内容浮于表面未深入实质。针对这种现象,我的做法是把自己对同一篇课文作的批注用投影仪展示出来,让学生从比较中悟出:批注应求“质”而不求“量”,要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入的思考,悟其精髓。如此,学生的阅读技能将在这反复的批注 、评讲、修改中不断提高。
如:《可爱的小蜜蜂》一文中,学生通过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感想如泉水般喷涌而出。有的同学在“酿得蜜多,可自己吃得有限”这句话下面批着:“你是多么无私!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有的同学在“一只工蜂最多只能活6个月,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这句话下面写着:“你的生命是那样短暂。当你的生命快到尽头时,为了不让大家伤心难过,你悄悄地死在了离蜂巢很远的地方”。同一句话,另一位同学写道:“小蜜蜂,你是渺小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从学生丰富的批注可以看出,他们的精神活动是积极、活跃的。加批注使学生与小蜜蜂之间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升华。“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仅听教师的讲解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品读阶段, 点评式批注在品读阶段,学生经过反复的读悟,对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传神,立意、主旨的纯正深远,人物形象的丰富、生动必定会有自己的感悟。这时,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驰骋。这类批注被我班学生称为“赏批”。
刚开始学“赏批”时,大多数同学只能针对全文的主旨写几句自己的想法,而且内容往往停留在原文表层。如:学了《小音乐家扬科》后,有的同学写道:“扬科真是个爱音乐的孩子,可惜那个管家太坏,扬科只是碰了一下小提琴,就把他打死了。”为了促使学生领会更深层的含义,我引导他们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并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思考,以提升他们的情感价值。经过点拨,有位同学的“赏批”如下:“小扬科的凄惨命运使我想到了三毛,他们的身上都背负着不公平的命运,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我要向全世界呼唤公正,呼唤仁慈,呼唤同情,呼唤人道,呼唤文明!”一连五个呼唤,把文章的主旨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注”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总之,批注教学充分挖掘了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为学生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用心经历了学习的过程。这一学习方法,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A)—0047—01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中的“动笔墨”就是指阅读中的批注。批注是边读边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评价,是阅读时使用最广泛、方法最简单、效果最明显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谈谈在实践中我是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掌握阅读技能的。
“兴趣是先导,方法是钥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读书,我分以下几个阶段逐步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
初读阶段,质疑式批注这一阶段,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文本,因此,批注的目标主要是:a、标出难写或不懂的词语,用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把初步领会的意思注在该词下方。b、找出文章的重点语段,自由写出初步的体会。c、能发现问题,在疑惑不解处、矛盾处、最想了解处标上记号。在这三个目标中,最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对于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刚开始,学生可能提不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只要他们提出的问题能闪现他们思维的灵动,我们都应该及时地进行鼓励。如:学习《私塾先生》一文时,一位后进生在“泰然”这个词下面批着:“这里为什么用‘泰然’而不用‘坦然’?”一个看似简单的近义词辨析,其实反映了这位学生对词语用法的思索。他通过自主阅读,悟出“泰然”着重表现的是危险、紧张气氛下的沉着,这样就更能体现陈毅的临危不惧、神态自若。如果没有给他初读批注的机会,恐怕他只会倾听别人的发言。那么,发展思维、培养探究能力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可见,质疑式批注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学情“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
细读阶段 ,理解式批注这一阶段,主要是指围绕重点对文章的某些段落进行细读。这一阶段的批注目标是:探究词句丰富的内涵,点明文章的节意、段意,或者评点上下文的紧密联系等,将阅读过程深入化。
学生刚学理解式批注时,往往遍地开花,但仔细一瞧,会发现很多都是重复的内容,而且评点的内容浮于表面未深入实质。针对这种现象,我的做法是把自己对同一篇课文作的批注用投影仪展示出来,让学生从比较中悟出:批注应求“质”而不求“量”,要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入的思考,悟其精髓。如此,学生的阅读技能将在这反复的批注 、评讲、修改中不断提高。
如:《可爱的小蜜蜂》一文中,学生通过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感想如泉水般喷涌而出。有的同学在“酿得蜜多,可自己吃得有限”这句话下面批着:“你是多么无私!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有的同学在“一只工蜂最多只能活6个月,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这句话下面写着:“你的生命是那样短暂。当你的生命快到尽头时,为了不让大家伤心难过,你悄悄地死在了离蜂巢很远的地方”。同一句话,另一位同学写道:“小蜜蜂,你是渺小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从学生丰富的批注可以看出,他们的精神活动是积极、活跃的。加批注使学生与小蜜蜂之间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升华。“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仅听教师的讲解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品读阶段, 点评式批注在品读阶段,学生经过反复的读悟,对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传神,立意、主旨的纯正深远,人物形象的丰富、生动必定会有自己的感悟。这时,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驰骋。这类批注被我班学生称为“赏批”。
刚开始学“赏批”时,大多数同学只能针对全文的主旨写几句自己的想法,而且内容往往停留在原文表层。如:学了《小音乐家扬科》后,有的同学写道:“扬科真是个爱音乐的孩子,可惜那个管家太坏,扬科只是碰了一下小提琴,就把他打死了。”为了促使学生领会更深层的含义,我引导他们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并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思考,以提升他们的情感价值。经过点拨,有位同学的“赏批”如下:“小扬科的凄惨命运使我想到了三毛,他们的身上都背负着不公平的命运,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我要向全世界呼唤公正,呼唤仁慈,呼唤同情,呼唤人道,呼唤文明!”一连五个呼唤,把文章的主旨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注”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总之,批注教学充分挖掘了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为学生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用心经历了学习的过程。这一学习方法,将使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