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能做的比医师多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爸爸从小吃惯了苦,熟稔各种杂役,又闲不下来,整天找家事做,所以身体一直很硬朗,到八十几岁时体能还比我好。当他发现自己一辈子烟酒不沾却罹患肺癌时,完全无法相信,尤其是一发现就已经是癌症晚期,更难接受。
  爸妈感情好,彼此不舍,因此爸跟妈说:“我去化疗,看能不能陪你久一点。”爸妈都是很谦逊自抑的人,到台大就医时根本不敢问医师问题,嘴上说“都听医师的”,心里却希望有治愈的机会,至少也希望能活个三五年。
  两人在单人病房里低声商量,我也知道他们渴望了解病情。因此,我开始在网络上搜集各种信息,自行分析有多少种治疗选择、可能采取哪些药物、可能会有何副作用,再跟实习医师保持联络,了解病情与可能的治疗策略,以便在见主治大夫时,可以在短促的门诊时间里知道医师对病情的最新分析和治疗策略。医师也因为跟我容易沟通,愿意在百忙中跟我讨论爸爸和家属的意愿与期待。
  不久后,爸妈把我当成医师的特别助理,不敢问医师的问题或期望都会跟我说,再由我去跟医师讨论;对病情的进展或用药、治疗方法有忧虑、不安或恐惧时,会找我咨询,我则视他们能接受的程度,慢慢把相关信息反复解释给他们听,也借机缓和他们的疑虑或恐惧。
  医学统计上,爸爸一开始就只剩9个月的时间,要达到他们所期待的三至五年治疗期,简直不可能。于是,我又有了双重任务,一方面协助医生,解释病情的变化,协助他们缓和爸爸的恐惧和疑虑;另一方面则分别探测爸妈的心理,协助他们去接受爸爸可能会不到三五年就过世的事实。于是,我又逐渐变成爸妈的咨询师。
  在淡水马偕(中国台湾地区医院),病人与家属有机会获得非常好的医疗服务,从生理、心理到信仰,面面俱到。但我常想,爸爸生性拘谨,不轻易跟陌生人说心里话,那么咨询师能从他口中知道多少?
  我从小跟着爸爸长大,妈也习惯跟我商量家里的事,他们的心思我很容易猜到,他们也比较愿意跟我开口;换个陌生人,再怎么专业也不见得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他们的心思。何况,晚期癌症病人的情绪与思绪不但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真的需要咨询师的时候,咨询师不可能随时有空。
  更重要的是,晚期癌症病人面对死亡时,家人的关心是他们克服孤独感最重要的支撑力量。这更加不是咨询师所能替代的。
  后来爸爸体能愈来愈差,他自感时间有限,心情起伏大,时而不甘心,时而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我试着跟他一起回忆过去,引导他去肯定自己这一生的价值,倾听他交代后事,直到最后感觉到他已经坦然接受自己即将到来的死亡,我才松了一口气。
  这就是我从开始以来最重要的心愿:陪着爸爸走过他人生的最后一段(也最无助)旅程,缓和他一路上的不甘心、忧虑、恐惧、悲伤和绝望,协助他坦然接受即将到来的死亡。
  再后来,爸爸的体力已经无法承受新竹、台北来回奔波的旅程,身体也受不了化疗的毒素累积,我建议他在新竹接受居家安宁疗護,不要再去台北。不到一个月,熟睡中的爸爸在自己的床上过世,完成了他最后的两个心愿:在自己的兄弟姐妹中最长寿、在熟睡中从自己家里离开人世。爸爸的遗容平和,没有任何痛苦和遗憾。
  在我的看病经验里,病人能从医师那里知道多少信息,是看他在极短时间内有能力听懂多少专业的解释和术语;而病人能有多少种医疗选择,也是要看病人自己做了多少种功课、有多少心理准备。
  人生中最后一段路既艰难又孤单,没有子女的陪伴往往是很痛苦的。每次看到护工推着孤单的老人而没有子女陪伴,我都不禁感慨,他们的子女大概不知道,当药石罔效时子女能做的其实比医师更多。
  (摘自《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光明日报出版社图/贾林)
其他文献
每次看到温老出现在诊室门口,我都会感到心静。  温文尔雅的温老,属于比较喜爱提问题的那一类患者,一定是同她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有关。温老已经退休十多年,喜爱思考的习惯一点都没有改变。她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简直就是一部《十万个为什么》。  温老有一次特别认真地问我,是不是比较讨厌像她这样喜欢喋喋不休的患者?我非常认真地回答说不会的,劝其不必多虑。对于这类患者,只要时间合适,我非常愿意解
期刊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瘘的价值与方法。方法对600例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析其断层图像,结合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
害了十多年的病,没有挨过刀子,只说病是病,我是我,谁也奈何不了谁。可大话说过不久,刀子就动在肛门上了。有痔疮的日子已久,从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原本是大粪世家嘛,怕什么不卫生?五月初复发的病,用镜子照了(第一回委屈了镜子),樱桃般的,感觉里头却有核桃大,躺了两天不好,听人说南利亚大夫研制了“一针灵”,就让他看看。他一看便满脸做变:得动手术!  我说能不能不割,人体是有风水的。南大夫说,要是“资本
期刊
洪友兰是杭州郊区一位幸福的老人,今年86岁。2005年,洪友兰得了乳腺癌,做手术康复后,2011年又被查出得了胃癌。面对病魔,洪友兰选择乐观面对,科学抗癌,用实际行动上演了“癌症患者也能长寿”的奇迹。  坦然面对  在别人眼里,洪友兰是幸运的:儿子有出息,媳妇有孝心,老伴儿对她百依百顺,家庭幸福美满。然而,病魔却悄悄找上了她。2005年初夏的一天,洪友兰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有个小肿块。上医院检
期刊
不少老年人喜欢下棋,陈永言也下得一手好棋。但他的棋很“另类”———以大地作棋盘,以树叶当棋子。已是百岁的他,思维敏捷,视力更是超好。  常下棋多动脑  今年100岁的陈永言是广西容县石头镇石窝村人,年轻时就展现了惊人的下棋天赋。一次收工回家,他在看别人下了几盘象棋之后,便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下棋,且上了癮。他白天忙田地里的农活,夜晚没事就去找村里人下棋。  有一次,陈永言看见村里小孩们在地板上画线跳格
期刊
目的 探讨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Gamma钉、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的75岁以上股骨粗隆问骨折112例,按手术方法
它俩老是活动老是活动,啥好吃的也不敢让它俩沾边。问医生,真就没治了?没治了。我要是牙医,也愿意处理这样的,不用使劲,钳子晃荡晃荡就下来了。事后连疼都没疼。  我带着它俩回家,一路上左看右看,它俩像原始部族烟熏火燎多少年的野灶垫锅之石。唉,跟随我四十八九年,现在你俩下岗了。别怨我狠心,是你们自己立场不坚定,有个工作干干多好,老是不安分,最后到了怠工罢工的地步。又一想,我有忘恩负义之嫌,哪能对我的退休
期刊
得了癌症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治”,“赶紧托人,住院开刀”。而且在治疗时,力求治得彻底,不留后患。这看似合理,结果却未必理想。  某省有两位领导是我的患者,患的都是肺癌,病理也刚好都是腺癌。第一位患者在2000年到上海,经人介绍请我会诊。这位患者是带着秘书,穿着军大衣来找我的,我对他印象深刻。他在一次外出考察前的体检中,發现肺内有结节,经系统的检查后,确诊为晚期肺癌,没法手术了。他是个明白人
期刊
目的探讨莪术油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维普咨询网中有关文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8篇文献共涉及23例患者;发
目的探讨长效核黄素预防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口腔黏膜炎(OM)的效果。方法血液病患者164例,行自体(Auto)或异基因(Allo)HSCT治疗,各分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除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