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史学大师学做历史教师——兼谈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nh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如果按照“创新的基础是人——人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在教师”这样的逻辑推理,笔者认为原因就在于:(一)当今的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很少鼓励学生创新,甚至阻止学生创新。教学实践业已证明:只有自身具备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的教师。只有积极鼓励学生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其他文献
所谓“生成性资源”是指教师在备课时没有预料到,而在课堂上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即时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这种动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准确、及时地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会使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面,从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下面,结合笔者科学实验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
常年在一线施工,一顶坚固耐用的安全帽对我来说再重要不过了,只有戴上它,干起活儿来心里才感到踏实。其实,这也是对工作、对自己人身安全的最大负责。
Shanahan的实践研究表明,如果将读与写的教学合二为一同时进行,学生在这两方面的技巧可以有45%的交迭发展。[1]笔者所在地区所使用的英语教材《英语(新目标)》也把读写结合起来,编排的顺序正是一个以读促写的思路,让学生在阅读中模仿,再逐步放手让学生完成短文,最后学生独立完成一篇作文。为此,笔者尝试巧借阅读教学进行写作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取和贮存写作所需的单词、句子、篇章结构,为学生的写作提供
由于教育部一直处于调研之中,至今没有出台正式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我国各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相对缺少严谨的顶层设计,仅仅参照各省市原有高中会考的实践发展起来,它无论在科目设置、等第呈现与使用,还是重考、补考规定、组织与管理机构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现象折射出各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定位上存在着困惑。本文从分析这些差异的认识基础出发,展望我国高中学业水
[目的]对影响农户房屋拆迁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依据新疆典型县市的250户调查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愿意进行房屋拆迁的农户占47.29%;影
饭桌上,表哥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当他第一次在日本的大街上看到“大东京火灾”、“长野火灾”、“大阪火灾”的霓虹灯时,吓了一大跳。虽然汉语和日语字同义不同,表哥看到“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