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中的叙述者与人物关系分析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ALDO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总的来说就是叙述与被叙述的关系,不过有时叙述者可以充当故事中的人物,有时则不充当故事中的人物。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属于叙述者充当故事中的人物这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使得余华的《活着》更加真实,并且叙述者所叙述的故事,带有了人物自己的情感。
  关键词:《活着》;叙述者;人物;关系
  一、《活着》中的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
  《活着》这部小说在叙述上很有特点,在小说开头,是以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展开叙述的,“我”是一个乡间采集民间歌谣的人,在乡间听到了老人福贵的吆喝声,于是认识了老人福贵,听老人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小说之后的内容则大部分都是福贵老人在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但是此时的叙述者依旧是用的第一人称的“我”,虽然这个“我”已经由采集歌谣的人转变为了老人福贵。
  (一)《活着》中的叙述者
  《活着》这部小说有两个叙述者,一个是叙述整个作品的故事的“我”,即乡间采诗人,另一个则是“我”所遇见的老人,老人福贵。“我”和福贵两人都是故事的讲述者,都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不过他们所在的层次不同。“我”所在的層次为外部层次,是包容整个作品的故事的层次,而老人福贵所在的层次则是内部层次,是故事中的故事那一层次,这一次层次包括由故事中的人物讲述的故事、回忆、梦等。相应的,“我”就成为了故事的外叙述者,而老人福贵则成为了故事的内叙述者。外叙述者在故事中可以居支配地位,也可以仅起框架作用,而《活着》中的外叙述者“我”,叙述的是自己在乡间遇到老人福贵的故事,不是作品的主要故事,作品中的主要故事则是由故事中人物,即老人福贵,所讲的故事支撑,外叙述者“我”所叙述的故事仅起框架作用,作为作品中主要故事的背景而存在于文本中。内叙述者在作品中往往具有交代和解说的功能,并且地位举足轻重,主要的故事都由内叙述者叙述。《活着》中的老人福贵就是故事的内叙述者,《活着》的主要故事由他来叙述,他讲述了自己的过去,并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评价和解说。
  外叙述者与内叙述者由于处于同一作品之中,他们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①作为外叙述者的“我”与作为内叙述者的老人福贵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正是因为“我”在乡间进行采集民间歌谣的工作才遇见了老人福贵,老人福贵才能够有机会叙述自己的故事。
  《活着》开篇,外叙述者“我”在叙述的时候,他清楚的告诉人们,接下来内叙述者福贵所叙述的故事,只是一个故事:“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②此处叙述者已经向人们提示,接下来福贵所叙述的故事,仅仅只是他所听到的一个故事。并且内叙述者福贵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并不是从开始到结束直接说完,而是出现了四次停顿,在这四次停顿中,外叙述者又继续展开叙述,叙述“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发生的事情。这几次停顿让故事又回到了第一层叙述,提醒着人们福贵的故事仅仅只是他自己叙述的故事,这使得人们在对待福贵的故事时,会更加理性。
  (二)《活着》中的人物
  小说《活着》中主要人物是福贵,即比现在年轻的福贵和年老的福贵,另一个人物是“我”,即比现在年轻大约十岁的我。他们不是人,但他类似于人,他作为虚构作品中的人物只生活在文本的语言世界之中。他们都是被叙述的对象,在被叙述的时候,他们为叙述者提供了视角。
  在叙述的外部层次中,叙述者是“我”,而叙述者所叙述的故事中的人物则
  是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的自己。年轻的“我”为现在的“我”提供了视角,叙述者“我”根据年轻的我所看到的东西来叙述故事,并且对自己当时的某些事情做出评价。此时故事的视角聚焦在年轻的“我”的身上,他只能看到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并且只能感受到自己心里所感受的内心活动。
  在叙述的内部层次中,叙述者是老人福贵,而叙述者所叙述的故事中的人物则是比现在年轻的福贵,此时故事的视角也是由人物提供,故事的聚焦仍旧是内聚焦。
  (三)《活着》中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
  《活着》中的外叙述者“我”叙述的是与自己相关的故事,“我”即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中的人物。同样的,《活着》中的内叙述者老人福贵,他所叙述的也是与自己有关的故事,并且他自己也是故事中的人物。不同的是,他们都不是现在的自己,他们之间存在着时间的差异。
  外叙述者“我”叙述的自己采集诗歌的故事,给整个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外叙述者“我”叙述的故事中,年轻的“我”听到了老人福贵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时候,内叙述者本来可以换成是年轻的“我”以此来代替原本的内叙述者老人福贵,将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换成第一种关系,即叙述者不作为人物出现在故事中,他所叙述的故事与自己不相关。如果将此处的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转换,那么故事的内叙述者就变成了年轻的“我”,相应的,内叙述者年轻的“我”在叙述的时候,便不会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他叙述的是别人的故事,他会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而这样做之后,叙述者只是转述福贵的故事,我们听见的是内叙述者年轻的“我”的声音,我们从中并不能够看出福贵他本人的任何态度。如果以年轻的“我”去叙述福贵的故事,那么福贵的故事可以说是非常悲惨的,因为单凭故事本身来看,福贵的故事非常的不幸。但是在《活着》中,福贵却以一种非常轻松的,带有一丝骄傲的语气来叙述自己的故事,让人在他的叙述中感觉不到他的悲伤。因为福贵作为故事中的人物,他有着自己的视角,他经历过自己的人生,这人生中虽然有苦,但更多的是没有说出口的快乐,他不停的在失去,失去财富、失去家人,在别人眼中他是不幸的,可是在他自己眼中却未必如此。
  首先,福贵在叙述自己故事的时候,他的视角是四十年前的视角,而叙述的声音则是四十年后的声音。被叙述的是年轻的福贵,他观察着整个故事,而叙述故事的则是四十年后的福贵。如果故事由年轻的福贵来叙述,那么整个故事可能会悲苦得多,因为他所感受到的痛苦是存在的、还没有消失的。而老年的福贵来叙述故事则会不同:福贵的不幸已经过去,这使得老年福贵在叙述的时候,他自身的感受比当时要淡很多,因此他的情绪也不会像不幸刚发生的时候那样悲痛。   此外,在《活着》中,老人福贵叙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对苦难的叙述往往是简短的帶过,不着重叙述苦难。老人福贵在叙述自己身边的亲人死亡的时候,都比较简短,比如福贵的娘死的时候叙述者这么叙述“我离家两个月多一点,我娘就死了。”①将死亡简短的带过,不着重去表现死亡。对于福贵自己面对苦难时候的悲伤情绪也是简短的带过,不做过多的叙述,比如在福贵的儿子友庆死的时候,叙述者这样叙述:“我怎么想都想不通,这怎么也应该是两个人,我看看友庆,摸摸他的额肩膀,又真是我的儿子。我哭了又哭,都不知道友庆的体育老师也过来了。”②福贵对于友庆的死,他的反应先是哭了又哭,而他自己内心当时是怎样的悲苦并没有进行叙述。到故事的最后,福贵身边最后一个亲人苦根也死了,可是叙述者对于苦根的死依旧不做过多的叙述。
  最后,叙述者在对这些不幸进行叙述的时候,他的语言是平静的,不带有悲情色彩。比如在叙述福贵的爹的死的时候,“老爷像是熟了”③;在叙述女儿凤霞死的时候,“凤霞生下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友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④;在叙述女婿二喜死的时候,“二喜是被两排水泥板夹死的。”⑤。叙述者在叙述这些死亡的时候,语言都非常平静,没有悲情色彩,只是陈述事件。
  总的来说,《活着》中的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属于叙述者充当人物出现在故事中并且参与故事。用外叙述者叙述的叙述作为故事的第一层,介绍主要故事的发生背景,使得人们能理性对待福贵的故事。并且,叙述者以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也使得叙述者的声音带有人物的情感色彩,老人福贵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不显得那么悲苦。
  参考文献
  [1] 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
  [2] [荷]米克·巴尔:《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
  [3] 陈慧娟:《论小说叙述者和叙述对象的五种关系》,《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
  [4]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5] 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
  注:
  ①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第44页。
  ②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第6页。
  ③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第65页
  ④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第120页。
  ⑤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第30页
  ⑥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第162页
  ⑦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第171页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5级)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APP的繁荣,便捷的电子信息也在逐渐取代纸质信息。场馆内有限的纸质或人工服务时常不能全面满足观众的需求。因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对国家会展中心进行其导览APP的开发研究,通过更加准确的信息分类、路线导航、人工语音服务和创意的页面设计,为用户提供更为便利、贴心和全面的交互体验效果。  关键词:导览;功能;创意  一、国家会展中心导览app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任务、需求,结合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总体框架、核心技术、应用领域等,探讨了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并以此为基础产生了地理信息科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智慧城市;建设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不单单指的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融入信息化,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建设智慧城市可以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化工厂是这场经济改革的直接产物,其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复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化工厂存在的重要性而言,其必须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其中由以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最为关键,该文章较大比例的针对化工厂电力、电缆、车间配电线路、变压器、配电柜、发电机等设备仪器的安全使用和管理进行阐释,提出化工厂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相关
期刊
摘 要:作为客观世界的物理现象的光线,被绘画加以表现,并不是发生在绘画诞生之初,并且在许多文化类型中,光线在绘画中也不被加以表现。但在西方绘画中,光线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以至于郎世宁在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绘画时讲到:“我们西方人是用光影来画画的”,姑且不论郎世宁的说法是否能揭示出西方绘画的本质,但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光线在西方绘画中的重要性。在西方绘画中,光线既是被表现的客观对象,也是表现客观对象的手段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从而产生了绿色建筑这种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在我国建筑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已经成为了整个时代的主题。但现在看来,我国在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选择上仍然不够科学与合理。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模式。这不单单直接制约了建筑行业的长期健康的发展,更加不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本文从绿色建筑的基本概述出发,简要介绍绿色建筑
期刊
摘 要:現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现代的建筑当中,空调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空调对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舒适程度具有重大的影响。供热通风和空调的作用是利用制冷设备或制热来有效的调整室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还能够实现对空气的净化,使室内的空气能够有效的循环。随着我国的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当中运用了更多的空调产品以及空调的安装技术,因此也就对空调的安装
期刊
摘 要: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需要体现出高效性与便捷性,根据计算机软件所处环境来确定维护工作开展的。本文重点探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流程,以及开发过程中所应用的重点技术,在此基础上详细整理出计算机应用软件维护要点,帮助提升计算机应用软件使用安全性,也可以作为维护工作开展的参照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软件开发;软件维护  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  1、需求分析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中首先需要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脚步加快,现代城市建设也出现了对应的问题,比如道路积水,管道堵塞,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因此,国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障碍,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仅以本文就城镇化建设,结合海绵城市这一理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格局设计  引言  当前的道路施工,使用了大量的沥青和混凝土路面,下雨时雨水通过路面集中在一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诸如建筑防水等一些新兴的产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人们也开始重点的关注建筑防水质量。对于房屋建筑来讲,尤其是住宅建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房屋渗漏问题,例如厨卫、外墙、屋面等都是最容易出现渗漏的位置,所以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必须要从这几个位置入手,找出具体原因,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  众所周知,施
期刊
摘 要:市政工程道路建设,投资大,建成及使用时期长,只有合乎质量标准,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发挥投资效益,满足社会需要。故研究道桥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质量管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市政工程道桥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桥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市政工程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这个城市的交通、经济、形象和民众生活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