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千剑而识其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在美术教学中,需要学生大量接触艺术作品。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长期以来,学校美术的评价只是单纯的技巧技能的考查评价,忽视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读画”,进而接受。在教学中绘画鉴赏分为三个部分。
一:简单描述
绘画是一种平面的造型艺术,绘画语言的表现其一,感性:诉诸于色彩。二是造型。三是表意,也可以说是隐喻。绘画语言最终把我们带入超越物象的意蕴中。所以在欣赏的开始,先是抛开含义、背景、价值等。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以学生对这些作品的直观感受为开端。学生对被欣赏对象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宝贵的。它是新鲜的、生动的、甚至是比较准确的,而且学生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在让学生充分地观摩作品后,教师不急于叙述,以免让自己或大众的感受制约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来弄清并叙述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结构等,使学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这很重要。因为人们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例如法国表现主义画家夏加尔的《我的村庄》为例,开始学生只注意到画面里人的脸和羊头。经提示,学生会注意到画面里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画面中还有挤奶的人、树、扛着镰刀的人、教堂、农舍等等。在学生叙述的同时,面对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它给了你什么直观感受,教师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审美共享。这阶段不可批评学生所讲的见解,鼓励学生大胆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二: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是将感性立即转化为理性分析。是欣赏渐入佳境的起点。“构成绘画作品最重要的、最为先声夺人的因素是画面的形式感,营造形式感的首要因素便是绘画语言的使用。”(蒋跃《绘画形式语言研究》)。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感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人物描绘的特点,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这是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教师诱导和提示,学生会发现原来这种氛围是画家刻意营造的,夏加尔所追求的单纯的形、色、人物动态都体现了天真和童趣,欢乐和喜悦的气氛来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纯度很高的色块也起了很强的烘托作用。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形象到风格。分析时切忌繁琐和硬性解剖,破坏作品的整体生命。
三:意蕴解释
美术作品的意蕴总是深藏于作品内部,只能靠心灵的体察去感悟、体味。而美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往往寄藏在“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中,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从外在层面到内在层面的探讨。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意蕴解释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比如郑板桥画的竹、徐悲鸿画的马,这些经典美术作品不仅真实再现了事物的形貌色彩,更重要的是真实地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委婉地传达出画家对生命的诠释。意蕴是美术生命之所在,所以,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去看画得像或不像,还要用自己的心去体味美术作品背后所表现的深沉的思想感情,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美术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作为素质教育的绘画艺术欣赏教育,也并不是培养专职鉴赏家。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美育,培养大众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力,学会欣赏周围生活中的一切视觉形式及大量的艺术作品,进而使审美接受不单是视觉接受,也不只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
一:简单描述
绘画是一种平面的造型艺术,绘画语言的表现其一,感性:诉诸于色彩。二是造型。三是表意,也可以说是隐喻。绘画语言最终把我们带入超越物象的意蕴中。所以在欣赏的开始,先是抛开含义、背景、价值等。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以学生对这些作品的直观感受为开端。学生对被欣赏对象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宝贵的。它是新鲜的、生动的、甚至是比较准确的,而且学生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在让学生充分地观摩作品后,教师不急于叙述,以免让自己或大众的感受制约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来弄清并叙述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结构等,使学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这很重要。因为人们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例如法国表现主义画家夏加尔的《我的村庄》为例,开始学生只注意到画面里人的脸和羊头。经提示,学生会注意到画面里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画面中还有挤奶的人、树、扛着镰刀的人、教堂、农舍等等。在学生叙述的同时,面对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它给了你什么直观感受,教师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审美共享。这阶段不可批评学生所讲的见解,鼓励学生大胆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二: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是将感性立即转化为理性分析。是欣赏渐入佳境的起点。“构成绘画作品最重要的、最为先声夺人的因素是画面的形式感,营造形式感的首要因素便是绘画语言的使用。”(蒋跃《绘画形式语言研究》)。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感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人物描绘的特点,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这是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教师诱导和提示,学生会发现原来这种氛围是画家刻意营造的,夏加尔所追求的单纯的形、色、人物动态都体现了天真和童趣,欢乐和喜悦的气氛来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纯度很高的色块也起了很强的烘托作用。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形象到风格。分析时切忌繁琐和硬性解剖,破坏作品的整体生命。
三:意蕴解释
美术作品的意蕴总是深藏于作品内部,只能靠心灵的体察去感悟、体味。而美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往往寄藏在“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中,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从外在层面到内在层面的探讨。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意蕴解释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比如郑板桥画的竹、徐悲鸿画的马,这些经典美术作品不仅真实再现了事物的形貌色彩,更重要的是真实地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委婉地传达出画家对生命的诠释。意蕴是美术生命之所在,所以,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去看画得像或不像,还要用自己的心去体味美术作品背后所表现的深沉的思想感情,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
我们都知道学校的美术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作为素质教育的绘画艺术欣赏教育,也并不是培养专职鉴赏家。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美育,培养大众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力,学会欣赏周围生活中的一切视觉形式及大量的艺术作品,进而使审美接受不单是视觉接受,也不只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