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台湾年轻一代编导的代表人物,李宗熹身兼话剧编剧、导演、歌舞剧编剧、情景喜剧编导等多职,几乎就没有他不能排的。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作品始终围绕情感、回忆甚至梦境。他经常来内地,这里给了他很多称号,比如“以梦为马的戏剧诗人”,比如“心灵治愈系”,比如“赖声川接班人”。
但对他来说,在舞台上把自己心中的故事很好地讲出来就够了。所有的称号都让他觉得好笑又惭愧。他可以说出“我根本看不懂《等待戈多》”,也敢说“谁还记得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导演呢”。很直接,很坦白。
近日,他根据自己亲身经历而写出的话剧《又见老爸》在北京上演,这部戏2011年曾来过北京,名字叫《我是你爸爸》。后来别人跟他说这名字太像一句骂人话,他一边笑一边改为现在的名字。这样看,李宗熹很叛逆,敢否定过去,甚至否定自己职业的一部分。但这种否定,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讲故事的方式。
莎士比亚的故事,三分钟就能说完了
BQ:《又见老爸》的故事其实很悲伤,但它从头到尾都让人发笑。
L:我一直认为,喜剧的本质其实是悲剧,悲剧的本质其实是喜剧,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悲伤的一个事情,我就写了一部非常疯狂的喜剧,这里面所有的过程,在别人看来是很好笑的。
这是戏剧结构,这是戏剧里的而不是我想出来的。奶奶这个样子,所有人都要隐藏自己内心的痛苦,假装父亲依然存在,但所有人的行动都太好笑了,越好笑你就越觉得他们认真,这不是生命的悲哀是什么?
BQ:那你怎么定义一个戏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
L:从以前到现在任何一个创作者,在创作时自己不会定义它是一个什么作品,永远都是后人在定义之前或历史性的作品,对它进行风格化。现在没有人会说我要做一个荒诞派。定位是别人的事情。可能有一些作品有流派,比如说北京人艺是百分之百现实主义,比如说孟京辉是先锋戏剧,这个东西只是一个概念。
BQ:你是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也没有正经学过写剧本,但现在你都是自己写,那谁是你比较欣赏,觉得可以学习的剧作家呢?
L:斯蒂芬·金。
BQ:啊?
L:怎么了?
BQ:有点出乎意料,很多人会说莎士比亚、易卜生、贝克特之类的。
L:那些东西时代久远,了无新意。莎士比亚的悲剧喜剧结构是很好,但放到现在就需要重新写一个剧本,语言也是问题,看是可以了。关键有些剧本还看不懂,《等待戈多》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懂那个剧本在传达什么意义。说实话我可能比较浅一点,斯蒂芬·金多伟大,《肖申克的救赎》那个电影剧本写得太好了,人性、伏笔……一切都很新鲜,回头看小说,小说写得更好。
莎士比亚的故事,哪一个不是三分钟就可以说完的,我讲故事可快了。斯蒂芬·金写剧本像写电脑程序,有很严谨的结构。我什么都看,但我不会一直看过去的那些剧本,也不会一直看《雷雨》、《茶馆》,这些的确可以证明中国的某些年代一些文学大师的意义,但你不可能一天到晚去看这个剧本啊!否则剧场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了。
原创很伟大,这世上留存的永远是文字
BQ:你一直排的都是自己的原创剧本,经典文本或者别人写的你会排吗?
L:会啊,你要找我排吗?我在台湾排歌剧,因为我识谱嘛,不是一般的五线谱,是交响乐的谱。音乐剧也排,电视剧也拍,这个很挣钱,我就是有点不太好意思跟大家讲。
BQ:拍电视剧是什么感受?
L:拍了两部情景喜剧,都是不用费脑子的工作。剧本我只写了第一集,写完之后自己都觉得好无聊,就又写了一次,制作人还是觉得不行,又很用心地写了一次,制作人怀疑这剧本根本不是我写的,是找了个更烂的枪手。
他们觉得电视剧你怎么能写深呢?让我不要想太多。人家看电视是边吃水果边进行,没准吃了一半还要出去丢垃圾,丢完回来还要能接得上。你要求电视观众把手机静音,全神贯注,不可能的。
BQ:所以最开始你会失望……
L:失望肯定有,但很短暂,后来就摸清楚了。还不只是赚钱,还希望有一点点知名度,大家多认识我一点,然后会想看我的话剧嘛。多认识一点好演员,他们有机会可以演一下我的话剧。
BQ:以后还会拍电视剧吗?
L:应该不会了。因为后来我算了一下,话剧挣的钱也够花了。
BQ:真的吗?
L:后期呀!一开始当然没有,刚出道怎么有。但是现在你会发现人只要坚持住一个东西,不要变,后面就会非常有价值。而且我跟其他导演最大的差别是剧本都是我写的。所以我拥有许多版权,版权很伟大,版权比导演还重要,有一天你会死掉,谁还记得莎士比亚那个年代有几个导演,但是我们永远记着所有剧作家,因为这个世界上留下来的东西永远是白纸黑字,永远是文字。
但对他来说,在舞台上把自己心中的故事很好地讲出来就够了。所有的称号都让他觉得好笑又惭愧。他可以说出“我根本看不懂《等待戈多》”,也敢说“谁还记得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导演呢”。很直接,很坦白。
近日,他根据自己亲身经历而写出的话剧《又见老爸》在北京上演,这部戏2011年曾来过北京,名字叫《我是你爸爸》。后来别人跟他说这名字太像一句骂人话,他一边笑一边改为现在的名字。这样看,李宗熹很叛逆,敢否定过去,甚至否定自己职业的一部分。但这种否定,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讲故事的方式。
莎士比亚的故事,三分钟就能说完了
BQ:《又见老爸》的故事其实很悲伤,但它从头到尾都让人发笑。
L:我一直认为,喜剧的本质其实是悲剧,悲剧的本质其实是喜剧,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悲伤的一个事情,我就写了一部非常疯狂的喜剧,这里面所有的过程,在别人看来是很好笑的。
这是戏剧结构,这是戏剧里的而不是我想出来的。奶奶这个样子,所有人都要隐藏自己内心的痛苦,假装父亲依然存在,但所有人的行动都太好笑了,越好笑你就越觉得他们认真,这不是生命的悲哀是什么?
BQ:那你怎么定义一个戏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
L:从以前到现在任何一个创作者,在创作时自己不会定义它是一个什么作品,永远都是后人在定义之前或历史性的作品,对它进行风格化。现在没有人会说我要做一个荒诞派。定位是别人的事情。可能有一些作品有流派,比如说北京人艺是百分之百现实主义,比如说孟京辉是先锋戏剧,这个东西只是一个概念。
BQ:你是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也没有正经学过写剧本,但现在你都是自己写,那谁是你比较欣赏,觉得可以学习的剧作家呢?
L:斯蒂芬·金。
BQ:啊?
L:怎么了?
BQ:有点出乎意料,很多人会说莎士比亚、易卜生、贝克特之类的。
L:那些东西时代久远,了无新意。莎士比亚的悲剧喜剧结构是很好,但放到现在就需要重新写一个剧本,语言也是问题,看是可以了。关键有些剧本还看不懂,《等待戈多》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懂那个剧本在传达什么意义。说实话我可能比较浅一点,斯蒂芬·金多伟大,《肖申克的救赎》那个电影剧本写得太好了,人性、伏笔……一切都很新鲜,回头看小说,小说写得更好。
莎士比亚的故事,哪一个不是三分钟就可以说完的,我讲故事可快了。斯蒂芬·金写剧本像写电脑程序,有很严谨的结构。我什么都看,但我不会一直看过去的那些剧本,也不会一直看《雷雨》、《茶馆》,这些的确可以证明中国的某些年代一些文学大师的意义,但你不可能一天到晚去看这个剧本啊!否则剧场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了。
原创很伟大,这世上留存的永远是文字
BQ:你一直排的都是自己的原创剧本,经典文本或者别人写的你会排吗?
L:会啊,你要找我排吗?我在台湾排歌剧,因为我识谱嘛,不是一般的五线谱,是交响乐的谱。音乐剧也排,电视剧也拍,这个很挣钱,我就是有点不太好意思跟大家讲。
BQ:拍电视剧是什么感受?
L:拍了两部情景喜剧,都是不用费脑子的工作。剧本我只写了第一集,写完之后自己都觉得好无聊,就又写了一次,制作人还是觉得不行,又很用心地写了一次,制作人怀疑这剧本根本不是我写的,是找了个更烂的枪手。
他们觉得电视剧你怎么能写深呢?让我不要想太多。人家看电视是边吃水果边进行,没准吃了一半还要出去丢垃圾,丢完回来还要能接得上。你要求电视观众把手机静音,全神贯注,不可能的。
BQ:所以最开始你会失望……
L:失望肯定有,但很短暂,后来就摸清楚了。还不只是赚钱,还希望有一点点知名度,大家多认识我一点,然后会想看我的话剧嘛。多认识一点好演员,他们有机会可以演一下我的话剧。
BQ:以后还会拍电视剧吗?
L:应该不会了。因为后来我算了一下,话剧挣的钱也够花了。
BQ:真的吗?
L:后期呀!一开始当然没有,刚出道怎么有。但是现在你会发现人只要坚持住一个东西,不要变,后面就会非常有价值。而且我跟其他导演最大的差别是剧本都是我写的。所以我拥有许多版权,版权很伟大,版权比导演还重要,有一天你会死掉,谁还记得莎士比亚那个年代有几个导演,但是我们永远记着所有剧作家,因为这个世界上留下来的东西永远是白纸黑字,永远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