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搞制作时,自身的专业素养、对音乐的理解、把握能力、各种处理技巧、经验等也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你的制作理念。
关键词:电脑音乐 制作 问题探讨
电脑音乐制作首先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底做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乐器演奏技法等)比这些重要的是有丰富的编曲经验、相关音乐素养;如果你曾是一个乐队的成员或参加过很多演出或录音棚的工作等等,那会给你的音乐制作奠定意想不到的基础。还有不可缺少的就是对音乐的个性认识、对音乐的激情、对音乐的美好向往……电脑音乐制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人的制作方式都不同,就从一些普遍问题来说吧:
一、低音与节奏问题
低音与节奏是我在编曲首要考虑的。因为这个是音乐的骨架。很多音乐爱好者的作品中很容易发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低音与节奏部分不搭调,或整个骨架和其他部分的韵律不协调。这样的作品听上去就会有节奏混乱、磕磕碰碰的感觉。原因所在就是没有注意到低音乐器与节奏部分的搭配。一般情况人们喜欢先作低音与节奏部分,这样可以使后添加的其他乐器在韵律上保持一致或有相关联系。如果反之就很不容易使整体保持一致。这样就会出现韵律混乱没有大架子的感觉。
当然,不是说必须先把低音和节奏定死再作其他。只要有一个自己喜欢的韵律出来就可以了,最后很有可能翻过头来修改低音和节奏部分,但是再次修改这部分时要注意其他乐器与之的关系哦。可能要一并修改。
二、复制问题
现在做编曲似乎非常容易上手。因为大部分工作用电脑就可以完成。电脑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无比的方便,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很多以前没有的问题。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滥用复制功能。
不管是节奏,各种乐器,只要和声进行差不多就完全复制过去……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听起来很死板、机械化、没有动感。复制功能利用不当适得其反。
我们一定要以音乐本身为目的,如果需要变化,一定不要懒惰,把复制过来的东西做以变化,直至适合这个地方的需要。还要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复制都要有变化。如果一味追求变化也会造成结构混乱等问题。所以说,我们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一音乐本身为目的,电脑和其功能只是为音乐服务的工具。
三、和声问题
编曲的手法和套路有很多种,几乎每个人的套路都不尽相同。我觉得这个是由编曲者的专长和制作风格而定。键盘编曲者一般会先搞和声进行。和声进行在音乐里是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和声进行就是把单个的和声连接在一起。就是一系列和弦演奏的过程。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和弦在进行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一些初学者和一些“和声痴迷者”都会不经意的范一个很严重的毛病。那就是只注重了和弦本身的表达而忽略或者是根本没有研究和声进行的意义。听他们的作品单门一个和声很独特,或是7、9和弦。或是各种转位等等。但是听整个段落,或者听整首音乐就会发现这个和弦并不适合放在这里。要从整体作品入手来安排和声进行的构架。这样才能使整体的和声环境统一,好听。
四、音域问题
编曲这个工作需要研究的东西很多,对乐器及音色的研究就是必不可少的功课。这也是很重要的科目。
真实的乐器都会有自己的音域,根据他发声原理不同而音域不同。如果我们使用音源来模仿真实乐器,那这个问题就需要注意。如果我们要写一些管弦乐队演奏的部分这个问题就更加需要注意。合适的音域才能是乐器表现他可以表现得音色。如果拿总谱去管弦乐团录音时。却被乐手指责说某某音根本不存在,那这样的尴尬可就不好玩了。如果要写一些真实乐器演奏的部分。那就先仔细研究这些乐器演奏法的知识吧
五、真实乐器的演奏方法问题
听一些初学者的作品,往往會发现一些很别扭的音色,仔细听一下,很有可能就是一些真实的乐器没有注意到他的演奏法导致的。比如说弦乐的各种弓法,还有各种表情符号、强弱关系、演奏方法的细节。如果真想玩好真实乐器编配,那就先研究一些相关知识吧。
六、曲式结构和段落衔接问题
曲式是另外一门需要我们研究的学问。现在流行的音乐可能没有很复杂的曲式。但是合理安排每个段落及各种前奏间奏等等的关系也是相当重要的。合理的曲式结构可以使听者非常舒适的欣赏你的作品。心情随之起伏。
段落衔接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用电脑编曲的人很容易忽略这个环节。用简单的复制而导致段落之间衔接生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多,要看作品本身而定。但宗旨就是我们是在做一首整体的音乐和不是一些音乐片断的组合。
七、乐器组织问题
这个问题是涉及配器法的问题。作者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东西不够圆满,从而不停的往里加音色。结果适得其反,越加越乱,没有整体。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研究每个音色相互的纵向关系。发挥音色的内在交叉力量。往往大师作品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复杂。他们只是充分发挥了音色的功效。
八、频响范围问题
频响这个词在录音师和混音师嘴里经常听到。他们会注意每个音色的频响范围。作为编曲者,这个问题也要注意。我们要基本知道每个音色在某个音域的大概频响范围。或者说我们在音乐里需要什么样的频响来满足整体音乐的需要。
一些作者的作品中虽然音色用了不老少,但是听起来还是很单薄,不能使听者很舒服,原因就是在此。他没有注意到使用音色的频响范围,也没有设计好所做音乐的频响布局。只有我们前期的编曲素材注意到了这一点,后期的混缩过程才能更好的来完成频响布局工作。
九、电脑编曲的生硬问题
很多人都会认为用电脑编曲的作品会很生硬,这个“生硬”的概念很宽泛。造成生硬的问题也有很多。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是要有一个宗旨就是电脑只是编曲的一个工具而已。一些他可以胜任的我们就采取。他做不完美的也不要强求,需找其他办法来解决。不要强求某个合成器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不要强求某个软件可以始终表现最好。要以音乐本身入手。这样就会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十、自我角色问题
在编曲过程中我们要变换不同的角色来完成工作。在编曲过程中我们是个乐器演奏者、指挥者。在完成编曲时更要成为一个听众。保持客观的心态来鉴定我们的作品。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完成它。甚至还要作为一个批评者来审视它。
总之,编曲是一个没有定论的事。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教程。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做自己的套路,这样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音乐。
关键词:电脑音乐 制作 问题探讨
电脑音乐制作首先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底做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乐器演奏技法等)比这些重要的是有丰富的编曲经验、相关音乐素养;如果你曾是一个乐队的成员或参加过很多演出或录音棚的工作等等,那会给你的音乐制作奠定意想不到的基础。还有不可缺少的就是对音乐的个性认识、对音乐的激情、对音乐的美好向往……电脑音乐制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人的制作方式都不同,就从一些普遍问题来说吧:
一、低音与节奏问题
低音与节奏是我在编曲首要考虑的。因为这个是音乐的骨架。很多音乐爱好者的作品中很容易发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低音与节奏部分不搭调,或整个骨架和其他部分的韵律不协调。这样的作品听上去就会有节奏混乱、磕磕碰碰的感觉。原因所在就是没有注意到低音乐器与节奏部分的搭配。一般情况人们喜欢先作低音与节奏部分,这样可以使后添加的其他乐器在韵律上保持一致或有相关联系。如果反之就很不容易使整体保持一致。这样就会出现韵律混乱没有大架子的感觉。
当然,不是说必须先把低音和节奏定死再作其他。只要有一个自己喜欢的韵律出来就可以了,最后很有可能翻过头来修改低音和节奏部分,但是再次修改这部分时要注意其他乐器与之的关系哦。可能要一并修改。
二、复制问题
现在做编曲似乎非常容易上手。因为大部分工作用电脑就可以完成。电脑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无比的方便,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很多以前没有的问题。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滥用复制功能。
不管是节奏,各种乐器,只要和声进行差不多就完全复制过去……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听起来很死板、机械化、没有动感。复制功能利用不当适得其反。
我们一定要以音乐本身为目的,如果需要变化,一定不要懒惰,把复制过来的东西做以变化,直至适合这个地方的需要。还要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复制都要有变化。如果一味追求变化也会造成结构混乱等问题。所以说,我们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一音乐本身为目的,电脑和其功能只是为音乐服务的工具。
三、和声问题
编曲的手法和套路有很多种,几乎每个人的套路都不尽相同。我觉得这个是由编曲者的专长和制作风格而定。键盘编曲者一般会先搞和声进行。和声进行在音乐里是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和声进行就是把单个的和声连接在一起。就是一系列和弦演奏的过程。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和弦在进行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一些初学者和一些“和声痴迷者”都会不经意的范一个很严重的毛病。那就是只注重了和弦本身的表达而忽略或者是根本没有研究和声进行的意义。听他们的作品单门一个和声很独特,或是7、9和弦。或是各种转位等等。但是听整个段落,或者听整首音乐就会发现这个和弦并不适合放在这里。要从整体作品入手来安排和声进行的构架。这样才能使整体的和声环境统一,好听。
四、音域问题
编曲这个工作需要研究的东西很多,对乐器及音色的研究就是必不可少的功课。这也是很重要的科目。
真实的乐器都会有自己的音域,根据他发声原理不同而音域不同。如果我们使用音源来模仿真实乐器,那这个问题就需要注意。如果我们要写一些管弦乐队演奏的部分这个问题就更加需要注意。合适的音域才能是乐器表现他可以表现得音色。如果拿总谱去管弦乐团录音时。却被乐手指责说某某音根本不存在,那这样的尴尬可就不好玩了。如果要写一些真实乐器演奏的部分。那就先仔细研究这些乐器演奏法的知识吧
五、真实乐器的演奏方法问题
听一些初学者的作品,往往會发现一些很别扭的音色,仔细听一下,很有可能就是一些真实的乐器没有注意到他的演奏法导致的。比如说弦乐的各种弓法,还有各种表情符号、强弱关系、演奏方法的细节。如果真想玩好真实乐器编配,那就先研究一些相关知识吧。
六、曲式结构和段落衔接问题
曲式是另外一门需要我们研究的学问。现在流行的音乐可能没有很复杂的曲式。但是合理安排每个段落及各种前奏间奏等等的关系也是相当重要的。合理的曲式结构可以使听者非常舒适的欣赏你的作品。心情随之起伏。
段落衔接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用电脑编曲的人很容易忽略这个环节。用简单的复制而导致段落之间衔接生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多,要看作品本身而定。但宗旨就是我们是在做一首整体的音乐和不是一些音乐片断的组合。
七、乐器组织问题
这个问题是涉及配器法的问题。作者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东西不够圆满,从而不停的往里加音色。结果适得其反,越加越乱,没有整体。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研究每个音色相互的纵向关系。发挥音色的内在交叉力量。往往大师作品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复杂。他们只是充分发挥了音色的功效。
八、频响范围问题
频响这个词在录音师和混音师嘴里经常听到。他们会注意每个音色的频响范围。作为编曲者,这个问题也要注意。我们要基本知道每个音色在某个音域的大概频响范围。或者说我们在音乐里需要什么样的频响来满足整体音乐的需要。
一些作者的作品中虽然音色用了不老少,但是听起来还是很单薄,不能使听者很舒服,原因就是在此。他没有注意到使用音色的频响范围,也没有设计好所做音乐的频响布局。只有我们前期的编曲素材注意到了这一点,后期的混缩过程才能更好的来完成频响布局工作。
九、电脑编曲的生硬问题
很多人都会认为用电脑编曲的作品会很生硬,这个“生硬”的概念很宽泛。造成生硬的问题也有很多。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是要有一个宗旨就是电脑只是编曲的一个工具而已。一些他可以胜任的我们就采取。他做不完美的也不要强求,需找其他办法来解决。不要强求某个合成器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不要强求某个软件可以始终表现最好。要以音乐本身入手。这样就会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十、自我角色问题
在编曲过程中我们要变换不同的角色来完成工作。在编曲过程中我们是个乐器演奏者、指挥者。在完成编曲时更要成为一个听众。保持客观的心态来鉴定我们的作品。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完成它。甚至还要作为一个批评者来审视它。
总之,编曲是一个没有定论的事。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教程。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做自己的套路,这样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