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利用情境解决问题时要注重学生思维变通性的训练,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做到创设情境的材料要精,从而达到追求知识与情感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收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 情境 创设
  
  情境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下面我结合平时的 教学实践谈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一、思想品德课创设情境的依据
  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设教学情境,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现在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的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为使学生“需之切”教师就得做到“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具体地讲,就是教师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设疑,环环扣紧学生的心弦,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其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认识活动。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體到抽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有较多的理性的概括,尽管也具有一定的逻辑美和理性美,但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初中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实践。
  二、创设情境的方法
  1、课外阅读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我的做法主要是为学生搜集时政材料(注意材料的针对性和可读性),对每个热点问题给出一到两个揭示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定期印发给学生课后阅读。这种情境创设的特点是不需要教师的直接参与,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效率;既可使课堂所学的知识在课后进一步得到内化,也可使即将要学的知识在课前就得到预习。同时,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强。经过实践,我觉得这种方式很适用于初三思品课的教学。
  2、问题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此时,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格外强烈。
  3、主题讨论法。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是教师事先确定的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论辩式讨论;还可以围绕一个中心,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社会调查的结果作为论据进行调研式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唱主角,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究,使其思维处于最佳状态。
  4、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的方法。运用这种手段创设情境是思想品德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趋势,可促使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有突破性的变化。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能节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还可利用音乐、录像、图片等新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创设情境的思考
  创设情境对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除了一般课堂教学的要求以外,我觉得着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利用情境解决问题时要注重学生思维变通性的训练。中考考试改革后,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变得开放,取材广、内容活。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品质就是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其中变通性是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思维品质之一。当我们创设一种情境时,教师要能举一反三,引导学社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或观念,并把所学的知识和观念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中,以实现知识的转移。
  2、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就思想品德课的情境创设而言,我觉得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在教学上要有民主精神。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3、用于创设情境的材料要精,而不能滥。首先要克服那种认为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创设情境的误区,事实上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要有合适的教学内容。其次,要注意经常变换创设情境的方式,否则,学生会认为这太“滥”了,“没味道”,而情境激趣的功能则荡然无存。再次,运用情境材料不能是学生已经了解得差不多的热点,而应当是学生不太了解的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
  总之,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旨在追求知识与情感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收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
其他文献
摘要:将幽默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把一些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可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将从幽默的作用及幽默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做些探讨。  关键词:幽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黄波老师说“当今教育,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迫切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艺术。幽默是融自信、谦
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具有广泛的教学意义:(1)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既是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形式,又是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在低段儿童的数学学习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不仅更符合儿童特点,同时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效果会更加明显。  一、在低段儿童
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话很有道理。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就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讲读新课之前,不少老师在导语设计上细细揣摩,再三斟酌,其目的就是想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创设一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氛围,使学生饶有兴味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导入,是课堂
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新课标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本节课老师的设计贯穿着学生的操作与实践,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节课重点是认识计数单位“千”,建立1000的数感。老师为学生提供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已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倡导和推行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凸显自身的能力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终身体育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主意识 能力培养    学校体育不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在体育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途径: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利用情感因素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改变以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改为自主学习方式。从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知识,转化为积极主动参与为主的自主学习方式。那么要从哪些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材内容的更新及新课改背景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学出现了各种问题。如何利用科学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我们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经老师们长时间的努力,我校地理新课改大大进步,尤其在教学模式的研究上。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一、综合概述  1、理论依据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方法或模式都要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学生终身
数学自学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它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自学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层次的,需要长期坚持自学,养成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其自学能力的关键     “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数学书籍。数学中的定理、概念表述
【摘 要】为了应对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会计组织和会计系统应迅速行动起来,从各个层面上进行反思、变革和完善。在会计变革的滚滚洪流中,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相关理论丰富管理内涵、提升管理水平便是值得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管理 会计服务器 会计流程再造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    1、 引言  上世纪4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会计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随着信息化投资黑洞、信息悖
我们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要变为师生互相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学生是主体;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授知识,释疑解惑,更重要的是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