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 ,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但也并不意味着提问越多越好。善教者,必善问。教师的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问题设计要科学精当,提出的问题才有教学价值,才能增强教学有效性。教师一般可在新课导入、主题学习、课堂小结等阶段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1、导入新课。良好的导入就是一节历史课成功的一半。上课之初的提问,其主要功能在于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在人民版必修Ⅰ第八单元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教学中,我导入新课时在展示材料后,提出了如下问题:(展示材料:在20世纪末的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伟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马克思这个反资本主义的头号斗士为什么在这个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受到如此的推崇?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2、主题学习。历史教材的每一节内容就是学习的一个大主题,其下的每一个子目就是一个小主题。这些主题是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重点。学习主题时,提问的有效性往往决定着一节课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科学地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联系现实法。就是从社会热点与生活热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完中国抗日战争史后,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最近日本政府在哪两件事情上激起了亚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的愤怒吗?” 由于当时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和评论,所以学生几乎是不加思索就答出:日本政府通过了严重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宣布要参拜靖国神社。教室里是群情激愤,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仅此而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把学生的这种爱国主义热情转换成实际行动。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导确立这样的认识: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2)文史结合法。“文史不分家”,文学只有通过描述历史也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才有深刻的内涵,历史也只有通过恰当的文学性描述,才能得到生动形象的反映。因此用“文史结合”方法进行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结合教材回答红军的长征路线?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哪些恶劣的自然环境?诗词反映了红军战士哪些革命精神?
(3)以旧促新法。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景,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在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突破学习的难点、重点和疑点,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学习1787年美国宪法时,可设计这样问题:有人认为美国的总统制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进步,通过比较英美两国政体的异同,说说你的观点。学生通过对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两种体制的分析,不仅突破了学习的重点,而且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充分认识了英美两国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共性与个性。
(4)对比区别法。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
如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请你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说明。这样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经过独立思考,同伴合作,还可以回去查阅资料等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比较不但使学生对中西方差别有更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比较思维得到训练。
(5)神入讨论法。历史不能假设,但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个历史现象,我们不妨作点假设。例如,在教学“西安事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串问题:“假如你是当时普通的老百姓,你的愿望是什么?假如你是张学良、杨虎城,你有何打算?假如你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你有何主张?”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由被动接受老师分析国内各阶层的主张转变为以当事人身份主动探究时局,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西安事变的性质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
3、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虽然用时较少,但作用甚大。利用提问进行小结,可以复习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可以画龙点睛,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检查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师生进行教与学的反思,调整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承上启下,做好课与课之间学习内容的衔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如:在对人民版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进行时课堂小结,出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可设问:本节课,民族工业哪些时间段出现发展机遇?为什么?民族工业还经历哪些曲折,其命运如何?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既复习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还可以承上启下,做好课与课之间学习内容的衔接,为下一节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及历史命运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一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尽可能使课堂提问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优化历史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
1、导入新课。良好的导入就是一节历史课成功的一半。上课之初的提问,其主要功能在于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在人民版必修Ⅰ第八单元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教学中,我导入新课时在展示材料后,提出了如下问题:(展示材料:在20世纪末的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伟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马克思这个反资本主义的头号斗士为什么在这个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受到如此的推崇?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2、主题学习。历史教材的每一节内容就是学习的一个大主题,其下的每一个子目就是一个小主题。这些主题是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重点。学习主题时,提问的有效性往往决定着一节课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科学地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联系现实法。就是从社会热点与生活热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完中国抗日战争史后,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最近日本政府在哪两件事情上激起了亚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的愤怒吗?” 由于当时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和评论,所以学生几乎是不加思索就答出:日本政府通过了严重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宣布要参拜靖国神社。教室里是群情激愤,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仅此而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把学生的这种爱国主义热情转换成实际行动。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导确立这样的认识: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2)文史结合法。“文史不分家”,文学只有通过描述历史也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才有深刻的内涵,历史也只有通过恰当的文学性描述,才能得到生动形象的反映。因此用“文史结合”方法进行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结合教材回答红军的长征路线?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哪些恶劣的自然环境?诗词反映了红军战士哪些革命精神?
(3)以旧促新法。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景,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在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突破学习的难点、重点和疑点,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学习1787年美国宪法时,可设计这样问题:有人认为美国的总统制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进步,通过比较英美两国政体的异同,说说你的观点。学生通过对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两种体制的分析,不仅突破了学习的重点,而且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充分认识了英美两国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共性与个性。
(4)对比区别法。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
如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请你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说明。这样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经过独立思考,同伴合作,还可以回去查阅资料等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比较不但使学生对中西方差别有更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比较思维得到训练。
(5)神入讨论法。历史不能假设,但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个历史现象,我们不妨作点假设。例如,在教学“西安事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串问题:“假如你是当时普通的老百姓,你的愿望是什么?假如你是张学良、杨虎城,你有何打算?假如你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你有何主张?”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由被动接受老师分析国内各阶层的主张转变为以当事人身份主动探究时局,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西安事变的性质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
3、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虽然用时较少,但作用甚大。利用提问进行小结,可以复习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可以画龙点睛,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检查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师生进行教与学的反思,调整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承上启下,做好课与课之间学习内容的衔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如:在对人民版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进行时课堂小结,出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可设问:本节课,民族工业哪些时间段出现发展机遇?为什么?民族工业还经历哪些曲折,其命运如何?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既复习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还可以承上启下,做好课与课之间学习内容的衔接,为下一节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及历史命运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一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尽可能使课堂提问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优化历史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