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说《局外人》刻画了一位外表冷漠,对世事毫不关心,与社会生活准则完全相悖离的“局外人”默尔索的形象,本文主要在体现作者荒诞思想和反抗意识的基础上以主人公内心的自我世界为切入点,联系时代特征深刻剖析隐藏在冷漠外表之下无人理解的灵魂与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从而揭露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陌生与隔膜。
关键词:《局外人》;默尔索;无人理解;孤独;灵魂
默尔索是加缪中篇小说《局外人》的主人公,他除了淡然冷漠,超脱于传统伦理道德,追求自我精神且极具荒诞思想和反抗意识的特征之外,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默尔索不为他人所理解的孤独灵魂,这种渗透在小说任何情境中的感受,为默尔索短暂的生命历程增添了些许凄凉。本文将在作者创作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主人公默尔索显露在生活细节中的孤独感,体会在他身上寄托的作者对于荒诞世界的非理性反抗。
一、社会背景下人性的孤独与绝望
《局外人》酝酿于1938年至1939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此时加缪的祖国法国沦陷在德国法西斯的铁骑之下,人们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因此对自身命运、对历史的进程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无措,甚至陷入到近乎悲观绝望的境地。加缪作为一个通过存在主义者透视社会的代表性人物,这种残酷的现实使得他敏感的内心早已感触到巨大的落差,这种因战争产生的孤独绝望的心态无意识地被其渗透在《局外人》的创作中,使主人公默尔索全身笼罩着一层不被人所理解的“神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他成为脱离社会生活的异类,同时也成为反传统的代表者,并成功揭露了社会现状的荒诞。
二、主人公默尔索灵魂深处无人理解的孤独
(一)沉默的孤独者
小说《局外人》在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其中默尔索最明显最主要的沉默则多表现在母亲去世下葬前后的第一部分。在小说开头就用一种意想不到的反传统手法描写默尔索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之后冷漠的表现,以至于在外人眼里成为了对于母亲的去世和下葬毫不伤痛的没有人性的不孝者。但事实并不是这样,默尔索只不过是一个不善言谈,喜欢将感情藏匿在心里的正常人。小说中多次写到默尔索在困惑或者难过的时候想起自己的母亲,他习惯于精神上思念母亲,却在那个没有人理解的现实世界里被人所误解,以至于最后竟成为被判处死刑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小说着力刻画了在母亲死后的第三天(星期天)默尔索“煎熬”的生活状态,他因为不喜欢被人询问而不想去塞莱斯特餐馆吃饭,并在这一整天里都在观察出现在他眼里的行人,他看到一家人散步的景象,一群年轻人嬉笑的场面,学着烟草店老板的姿势躺着,从下午一直到黑夜使街道重新变得空无一人,他又成为一个人。这种热闹与沉默形成了强烈反差,所以他宁愿默默地关注着世界的温馨与欢乐,也不愿敞开心扉打破沉默,没有人真正读懂并走进默尔索孤独的自我世界,而他也不需要有人能懂。
(二)清醒且幸福的孤独者
从小说的开头到结尾,默尔索始终保持着超脱于世俗之上遗世独立的清醒理智,他早已经看透世界的种种虚伪和人性之间的相互猜忌与隔阂,所以面对母亲的去世,他反复强调“什么都没有改变”、“这件事迟早要发生”,这不是不爱她,而是能够看透生命的消逝与生死的轮回。对于自己的情感价值观,默尔索一直都有明确的认知,玛丽只能够满足他身体的需求,却始终难以理解他的本质灵魂,因此结婚与否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种想法与他对待和雷蒙的友情如出一辙。至于工作,默尔索在面对现实无能为力只能辍学时彻底看懂了社会,无论怎么努力,到头来还是他孤独一人,因此他依旧无所谓。无疑,人与人之间的漠然是最能够直接显现社会现状的,尤其在法庭对默尔索的审判时人们的丑态更是显露无疑。他们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讥笑态度将他无意识地打死阿拉伯人同精神上杀死母亲等同在一起,甚至被冠以弑父罪同样的罪名。这种丑陋的社会现状、由偏见和伪善编织的官方的道德以及人性的扭曲无情地被默尔索揭露于清醒的自我世界中,形成了真正的荒诞。最后他在沉默中爆发了——“我也准备接受好重新感受一切……感到我曾经很幸福,现在依然幸福。为了让一切做得完善,让我不难么孤单,我只希望处决我那天有很多看客,希望他们以愤怒的喊声来迎接我。”说到底,默尔索是幸福的,即使他曾经说过“长期以来一直陪伴我的是自己的心路”,但他的一生都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真诚直率,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敢于反思自己思考世界,从始至终不曾妥协,哪怕是付出生命。从精神层面讲,他的死亡是孤独的终结,幸福的开端。
三、结语
《局外人》中的默尔索始终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面对表面看似合情合理实则荒诞可笑的现实世界,他用清醒的意识与以死亡作为反抗的行为来追逐自由的幸福和灵魂的升华。反观当代信息化社会,“默尔索”式的灵魂孤独无处不在,手机与互联网所创构的虚拟的交流等同于零交流,不仅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与隔膜,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虚无迷茫,无所依靠。面对这种社会现实,我们也应该像默尔索一样始终保持通透的灵魂,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这种生活模式,寻找突破人性孤独与隔阂的途径,从而获得精神世界和认知价值观中真正渴望的幸福,用理性的智慧应对一切滑稽可笑的荒诞。
参考文献:
[1](法)阿尔贝·加缪著,郑克鲁译.局外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局外人》;默尔索;无人理解;孤独;灵魂
默尔索是加缪中篇小说《局外人》的主人公,他除了淡然冷漠,超脱于传统伦理道德,追求自我精神且极具荒诞思想和反抗意识的特征之外,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默尔索不为他人所理解的孤独灵魂,这种渗透在小说任何情境中的感受,为默尔索短暂的生命历程增添了些许凄凉。本文将在作者创作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主人公默尔索显露在生活细节中的孤独感,体会在他身上寄托的作者对于荒诞世界的非理性反抗。
一、社会背景下人性的孤独与绝望
《局外人》酝酿于1938年至1939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此时加缪的祖国法国沦陷在德国法西斯的铁骑之下,人们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因此对自身命运、对历史的进程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无措,甚至陷入到近乎悲观绝望的境地。加缪作为一个通过存在主义者透视社会的代表性人物,这种残酷的现实使得他敏感的内心早已感触到巨大的落差,这种因战争产生的孤独绝望的心态无意识地被其渗透在《局外人》的创作中,使主人公默尔索全身笼罩着一层不被人所理解的“神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他成为脱离社会生活的异类,同时也成为反传统的代表者,并成功揭露了社会现状的荒诞。
二、主人公默尔索灵魂深处无人理解的孤独
(一)沉默的孤独者
小说《局外人》在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其中默尔索最明显最主要的沉默则多表现在母亲去世下葬前后的第一部分。在小说开头就用一种意想不到的反传统手法描写默尔索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之后冷漠的表现,以至于在外人眼里成为了对于母亲的去世和下葬毫不伤痛的没有人性的不孝者。但事实并不是这样,默尔索只不过是一个不善言谈,喜欢将感情藏匿在心里的正常人。小说中多次写到默尔索在困惑或者难过的时候想起自己的母亲,他习惯于精神上思念母亲,却在那个没有人理解的现实世界里被人所误解,以至于最后竟成为被判处死刑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小说着力刻画了在母亲死后的第三天(星期天)默尔索“煎熬”的生活状态,他因为不喜欢被人询问而不想去塞莱斯特餐馆吃饭,并在这一整天里都在观察出现在他眼里的行人,他看到一家人散步的景象,一群年轻人嬉笑的场面,学着烟草店老板的姿势躺着,从下午一直到黑夜使街道重新变得空无一人,他又成为一个人。这种热闹与沉默形成了强烈反差,所以他宁愿默默地关注着世界的温馨与欢乐,也不愿敞开心扉打破沉默,没有人真正读懂并走进默尔索孤独的自我世界,而他也不需要有人能懂。
(二)清醒且幸福的孤独者
从小说的开头到结尾,默尔索始终保持着超脱于世俗之上遗世独立的清醒理智,他早已经看透世界的种种虚伪和人性之间的相互猜忌与隔阂,所以面对母亲的去世,他反复强调“什么都没有改变”、“这件事迟早要发生”,这不是不爱她,而是能够看透生命的消逝与生死的轮回。对于自己的情感价值观,默尔索一直都有明确的认知,玛丽只能够满足他身体的需求,却始终难以理解他的本质灵魂,因此结婚与否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种想法与他对待和雷蒙的友情如出一辙。至于工作,默尔索在面对现实无能为力只能辍学时彻底看懂了社会,无论怎么努力,到头来还是他孤独一人,因此他依旧无所谓。无疑,人与人之间的漠然是最能够直接显现社会现状的,尤其在法庭对默尔索的审判时人们的丑态更是显露无疑。他们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讥笑态度将他无意识地打死阿拉伯人同精神上杀死母亲等同在一起,甚至被冠以弑父罪同样的罪名。这种丑陋的社会现状、由偏见和伪善编织的官方的道德以及人性的扭曲无情地被默尔索揭露于清醒的自我世界中,形成了真正的荒诞。最后他在沉默中爆发了——“我也准备接受好重新感受一切……感到我曾经很幸福,现在依然幸福。为了让一切做得完善,让我不难么孤单,我只希望处决我那天有很多看客,希望他们以愤怒的喊声来迎接我。”说到底,默尔索是幸福的,即使他曾经说过“长期以来一直陪伴我的是自己的心路”,但他的一生都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真诚直率,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敢于反思自己思考世界,从始至终不曾妥协,哪怕是付出生命。从精神层面讲,他的死亡是孤独的终结,幸福的开端。
三、结语
《局外人》中的默尔索始终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面对表面看似合情合理实则荒诞可笑的现实世界,他用清醒的意识与以死亡作为反抗的行为来追逐自由的幸福和灵魂的升华。反观当代信息化社会,“默尔索”式的灵魂孤独无处不在,手机与互联网所创构的虚拟的交流等同于零交流,不仅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与隔膜,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虚无迷茫,无所依靠。面对这种社会现实,我们也应该像默尔索一样始终保持通透的灵魂,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这种生活模式,寻找突破人性孤独与隔阂的途径,从而获得精神世界和认知价值观中真正渴望的幸福,用理性的智慧应对一切滑稽可笑的荒诞。
参考文献:
[1](法)阿尔贝·加缪著,郑克鲁译.局外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