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堂在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历史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爱上历史,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最终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承担起弘扬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责任。但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堂并未真正实现有效,因此学生学习效率还是低下。教师应当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在有限的授课时间给予学生充实而有趣的课堂,学会一步步引导学生爱上历史学习,明白以史为鉴的道理,双方共同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有效策略
  有效性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或者是创设氛围之中可以充分学习知识,与此同时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即寓教于乐。整个课堂氛围应当是积极活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彼此的鼓励之中被激活。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指导,旨在引导现代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和上课的中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思考中激活思维方式,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样自然而然就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和课堂的有效性质。历史教师还应当考虑到高中历史知识中存在很多古人的观念和思想,如何将这些知识创新性交给学生也是一大难题。因此虽然历史教师是教学过去的知识,但是需要将其注入创新的元素和理念,现代化的生活中仍然需要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铭记先辈们的光荣事迹和中华人民英勇无畏的奋斗史和智慧史。教师要能够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创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此本文的策略仅供参考。
  一、拓展教学角度,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方式就是记忆和背诵。很多非常刻苦努力的学生几乎将几本书全部背下来,甚至将很多的历史题目都能够倒背如流。但是考试结束或者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长远发展来说几乎是无效的。历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不应当仅仅按部就班给学生讲解,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展开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教师讲解历史的时候从纵向来看,从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出发,运用理性的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分析,从横向来看,引导学生学会站在情感的角度去分析属于历史中的深刻情怀。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巧妙将横向讲解和纵向讲解相结合。首先以纵向为起点,讲述时从鸦片说起,简要介绍鸦片的来源、危害以及发展。这个角度也能够从侧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过渡到横向,提问学生为什么叫鸦片战争,英国在向中国输送鸦片的时候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这时候就会展开横向思考,有的学生说是鸦片作为一种毒品,会让人上瘾,西方国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累积大量的财富。教师继续横向提问:“我们的财富少了会怎样?吸食了鸦片之后人又会怎这样?”另一位学生认识到国库空虚之后就会无力扩充军用物资,从而在之后打仗的时候无力抵抗,再加上人们大量吸食鸦片,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遭受了摧残,到时候只能任人宰割,或者说鸦片只是西方国家为侵略我国找了一个借口和理由,为的就是实现他们肮脏的目的。这时候再从纵向介绍鸦片战争,从时间、发展等角度抽丝剥茧讲解,学生这时候感觉像是在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注意力非常集中,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们的情绪被带动。就这样在一横一纵的角度将鸦片战争完整呈现给学生。过程中要学会抓住某一个值得思考的点让学生深入分析。这样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不再是固化地将某一种思想植入给学生,让学生失去本该有的活力和生机。教师要灵活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纵向线是推动课堂进度的主线,横向线则是激活思维的辅线,让学生的思维由此铺开形成一张巨大的思维网络,实现在整节课讲解完之后就可以达到理解性记忆的目的了,这就是课堂的有效教学。在教学的最后给学生展开适当的总结巩固即可。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领参与学习
  “以史为鉴”旨在引导学生在透彻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结合现代化的生活和科技等,将其合理转化,指导更合理和更巧妙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否则学生是很难独立完成转化的。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只教知识的观念,将历史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實实际相对比,起到启发学生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掌握的同时还能够对知识有更多独特性的见解。
  例如:在教学《古代的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比方说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学生:“大家在生活中知道农民、商人、政治家这些角色吗?那你们知道他们或者说这些角色是怎么出现的?”学生似乎听到了一个理所应当的问题,显得有些茫然。有些学生说:“这是根据不同人有不同的工作决定的啊。”教师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展开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分组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会随机提问,被提问的学生尽可能说出本小组的总结看法。一位学生代表小组起来发言:“这是从古至今在历史中不断演变出来的,随着社会的需要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角色。”教师给予了这种说法一定的肯定,其他学生在得到鼓励之后也纷纷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认识。在学生讨论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可以继续向学生讲述古代社会中国的阶层,为了让学生更加有参与感或者让学生感到课堂的有趣,教师需要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小组内的不同人代表不同的角色,有平民、商人、士大夫以及官员等。教师在学生确定角色之后给学生讲解具体的经济制度和在这种制度下的经济生产任务,如平民和商人以纳税为主,士大夫和官员以调控经济和管理市场为主等,农民则主要负责种地和上税等基本工作。很多学生认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趣,纷纷参与其中,将古代的经济制度演绎地淋漓尽致非常生动,有的学生为了更好演绎,还给自己制作了合适的服装。学生在联系生活中充分理解了本节课的知识。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将这种制度和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从而升华历史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巧妙开展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可以说问问题是一门技术活,一个问题的好坏可以决定课堂氛围的好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思维的发散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能够充分掌握知识,有需要充分了解学生,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问题转换学生的角色,让其作为历史事件的人物去思考问题,这样就能够深入领会人物的做法,充分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时局。
  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只需要为学生介绍背景和人物,然后提出一个看似非常有趣的问题:“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爆发,如果你是当时历史下的一个小农民,你从心底里希望政府做出怎样的变革呢?”学生感觉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表现出了很强的兴趣。教师可以依旧鼓励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对其进行讨论,给出较为完整和深入的思考。这个问题妙就妙在让学生转换了角色,不在作为一个简单的学习者和学生的角色,而是作为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之下以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再加上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和日益加重的苛捐杂税的一个农民。学生们似乎也想到了应当从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时局出发:“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作为一个农民,我们认为清政府要变革,让清官和好官走马上任,废除那些贪污腐败的官。总而言之就是还是在清政府的统治下拥护人民,根据农民的实际收入进行征税。”其他很多学生肯定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应当推进清政府变革,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清朝应该被推翻,不破不立;还有极少一部分学生认为清政府应当制定开放的国策吸引大量国外的人才推动新思想的融入,以此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学生们各有各的看法,还有人这是联系到了闭关锁国政策。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想法和思考,并且适当拉回学生不着边际的观点,同时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观点给出充分的理由和依据。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断思考自己的想法。同时巧妙的问题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借助微课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历史人物、事件等离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是非遥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总是没有很强的代入感。即使教师让学生身临其境想象当时的场景,作为当时的人物角色带入,教学效果依旧差强人意。但是有些历史教学发现微课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视频呈现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让学生有很强的代入感。但是教师在选取视频资源和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质量和真实性,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
  例如:在教学《商鞅变法》相关内容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选择高质量的视频资料,“大秦帝国”中商鞅变法的一些片段、梁宏达或易中天对商鞅变法的讲解视,前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对这个历史事件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后者是为了学生对其有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在播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而且可以从眼神中看到对商鞅变法事件产生了思考。在观看完视频之后,学生还对历史故事中秦朝人民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就使得这个事件显得更加饱满。教师需要适当给学生讲解和分析视频中的细节,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学会融入其中体会深刻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开战小组讨论主要是引导其从商鞅变法的目的、变法后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后人对商鞅的评价等多方面详细展开。这堂历史课非常活跃,并且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再加上小组讨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说出一些其他人没有看到的細节,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思考。
  结语
  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本文主要从创新教学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开展提问、借助微课教学四个角度阐述。可以看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推动课堂进程,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思考、回答问题以及小组讨论。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许多教师仍然延续在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单纯板书和口述授课的模式,再加上由于课时的紧张导致的超前授课。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任重道远,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创新学生喜欢的、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方彦寿.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学园(10):73-73.
  [2] 姚婵. 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10):69-69.
  [3] 杨为林. 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 现代阅读(教育版)(19):17.
  [4] 周渊海.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 新课程(中)(11):184.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性探究》课题(zxlsgg2020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热潮的翻涌,传统黑板与计算机教学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我们亟须找到一种更有科技感的“黑板”。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我们花大量时间制作的教学课件不会形同虚设,也不会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束缚。而希沃白板就是一种完美的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更有科技感的“黑板”,它的出现更好的助力了高中数学课堂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了高中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施教能力。  一、希沃白板技术及其使用价值  希沃白板5是一
期刊
摘 要:时代的进步代表着科技的更新,而科技的更新则又代表着人才资源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教育的更新换代与进步发展。现如今,因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颁布政策不断的大力整改,我国素质教育在新课标要求下正在不断推广和深入,教学效果良好。其中,教学模式中小组协作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極大的作用,这是一种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下面就这种教学模式谈一下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课程中导数属于重要的部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很难理解、学习,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会导致教学的有效性降低。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重点开展导数教学指导工作,为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定义、概念知识,借助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等简化抽象化的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导数知识期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深入掌握导数基本知识和内涵,杜绝课程教学的错误,提升整
期刊
摘 要:组成高中教育体系的元素中,语文教学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好语文知识意义重大,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还可以帮助考上理想的大学,实现健康发展。阅读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学生学科素养。当前正是教育改革推进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理念和具体的教学方法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传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怎样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将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高中教学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其对学生成绩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意义重大。但是就当前而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还不够高,这也是高中化学教师都面临并且必须解
期刊
摘 要:学习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学习思维工具,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的放射性思维得到正确引导。教育界自从引进思维导图的理念后,引起了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在高中教育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在日常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大量的英语知识与训练,现阶段我国高中教育学习的新课标英语对于词汇量、阅读量、写作量等等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于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改背景下的新课标英语学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在人文社科类科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文字和语言两种形式,强化人们在生活中的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底蕴,社会实践性较强。在经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基于此,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手段,关注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语文实践能
期刊
摘 要:在核心素养的培育观念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引发了社会层面的一致关注。对于很多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想要全面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需要从各个方面,优化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将创新发展的活力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在高中教育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立足点,深入探讨促进高中语文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之路,值得高中语文教师投入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高中的英语教学活动是高考的必备科目之一,也是高中生学习生涯里的三大主科之一。在高中生的教学活动中,高中英语教学活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地位。所以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活动历来都是高中学校及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教学任务。那么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如何摆脱传统落后教育观的影响,通过培养高中生的创新创造性思维,来构建高效的英语学习课堂,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已经成为当下阶段高中英语教育
期刊
摘 要:基于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路径。首先分析出阅读与写作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其次分析出当前读写融合主要存在读写结合意识不够、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方式缺乏创新三个问题,同时通过加强教师读写结合意识;创设读写结合的情境;创新读写结合的方法,包括对学生的续写、仿写训练等途径,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确保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的同步发展,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