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翔云之名源于象运山———此山形似大象,如果遇上风赶薄雾的天气,就有动感,犹如大象在运行,于是有了现在的山名。也有人说,宋代时,乡人见山势如同大鹏翱翔于祥云间,雅化象运山为翔云山。象运,瑞象驮来好运;翔云,翔鸟载来祥云。无论怎么喊,喊哪个山名,都喜庆。
龙须岩背靠象运山大石壁,面临陡坡梯田,艳阳高照的日子,远观宛若母狮抱幼狮照日。此寺甚古:相传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天竺高僧梦梵阿科四处云游,相中象运山下的一块风水宝地,便搭了陋寮长住弘法,塑菩提祖师供奉。据说,这尊佛像,还是这位高僧从漳州南院步行驮来的。
无论是简单的,或是复杂的源起,都是時光送给我们的礼物。这座山中古刹,真正建庙是在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之后屡废屡兴。1986年,新加坡华侨不忍任其荒芜,出资修缮一新。没想到,2001年春节的一把大火,清净禅宇又被焚成平地。各方信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当年四月,一座气势更加恢宏的伽蓝拔地而起。得知古寺重兴,著名书法家梁披云欣然题写“龙须古地”门匾;后来,翔云籍梁奕川博士来到此地,留下“龙须古迹”的墨宝。还有更早为龙须岩题写“龙须古地”的名士,他是明代书法家张瑞图,可惜已经散失。
翔云是生态宝库、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吸口气都是香的。
我是从护法宫东侧大门入岩的,近年扩建重修的主殿面阔五间,坐南朝北,重檐歇山式,上铺绿色琉璃瓦。殿廊的六根大龙柱,还有墙壁上的珍禽祥兽图案,全都精雕细镂,闽南工匠的精湛手艺尽显其上。脚步轻迈,但见正殿佛龛里的菩提祖师佛像,外罩龙袍,法相庄严,目光充满对尘世苍生的怜悯,其超凡的雕塑工艺,可称为一绝。殿前的观音菩萨,左手托瓶,右执观音竹,俨然是在施展法术。步出主殿,钟楼、鼓楼分建大殿左右。走向天台俯瞰,山下楼房林立,翔云镇区清晰展现,看着,望着,不禁为这个云端小镇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击节赞叹!
拾台阶而上,路边的观音阁高耸,传说中的“神奇飞钟”高挂在阁中。这巨钟,高1.3米,直径80厘米,重400多公斤,铸造于北宋年间。这口南安境内最大的寺钟,原先不在龙须岩,而是闲置在汀溪中峰院。安居龙须岩后,乡人誉其为“神奇飞钟”。
“神奇飞钟”果然神奇———昔时,中峰院是安静的,安静的标准是院中老僧能专心清修。自从来了一位牧童,中峰院再无宁日。这位牧童,倒也没有高声喧哗,却喜欢执竹把古钟敲得山响。天天如此,老僧不堪其烦,忍不住斥责:“谁家的小童,终日只知玩钟,妨碍了贫僧诵经。你若真的喜欢此钟,挑走归你。若挑不动,以后别来了。”重要的话问三遍:“真不后悔?”老僧回答得斩钉截铁:“出家人不打诳语,决不后悔!”话音刚落,牧童已把巨钟轻轻松松地挑走,老僧当场目瞪口呆。听闻古钟挂在龙须岩,已经是三天后。老僧思前想后,坚定这是菩提祖师显圣的判断,赶紧为古钟拥有更好的归属地焚香遥拜。
后殿又称如来殿,背景的摩崖上刻着大大的“佛”字,题刻描上红漆,格外醒目。很想知道这“佛”字,究竟是出于哪位名家的手笔?如来殿比主殿规模小很多,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但同样重檐歇山式屋顶,同样飞檐翘脊,略微不同的是屋面铺设金色琉璃瓦。切莫忽视这后殿,它曾是龙须岩最早供奉菩提祖师的场所。
我很快明白———龙须岩始建庙时,限于人力物力,只能先建小庙供奉祖师。后来信众多了,香火旺了,便盖起了大殿,移请祖师到大殿奉祀。而在原来的地方,增祀如来佛祖。庙不在大小,关键要有内涵。聚焦小庙门前的小路,我仿佛发现历代高僧大德的芒鞋印迹,显现着悠悠禅意。
古朴的木门,像一个人的眼神,我倚门而立,沉默无语。
翔云古时是安溪、南安、同安三县商品集散地,如今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境内多山,平均海拔600多米,主要溪流有黄田溪、翔云溪、赤溪。今天,龙须岩已发展成占地20亩的景区,所在地翔云村有2680多亩生态公益林。龙须岩四周古木森森,巨石累累,掩映在林石之间的千年宝刹里。
象运山树林繁茂,地形隐蔽,龙须岩便成了举义志士挡风遮雨的场所。清代,这座古寺便成了安溪、南安、同安小刀会的大本营;解放前,这里是中共闽西南地下活动据点。风中裹着一点热气吹来,但我能闻到了淡淡的香味。这味道,是原生态的。弯弯的小路,掩映在绿色之中,路两侧的树枝或伸向路中间,或伸向峭壁。也许是常年潮湿的原因,不少石板长出了青苔。林中的小鸟,不时啼啭,营造出一种和谐。
周遭静好,想象着月挂中天的时候,银辉洒在翘脊上,洒在树梢上,洒在小径上,在朦朦胧胧的山野里漫步,听小草生产的声音,心境定是难以表达的美好。
在寺院里读楹联,能读出龙须岩博大精深的内涵。据已知的文字记载,宋代泉州太守蔡襄是较早为龙须岩撰联的名人。“法超象外三千界,神占龙头第一峰”、“虎啸龙须动,鹿鸣象运开”都是蔡太守的杰作;还有不知姓氏留下的“片语独涵龙须碧,万松常锁白云间”、“月来阶下花呈影,雨过庭前草滴泉”等联句,都是游寺的佳句。
沿着通往观音阁、如来殿的山间曲径徐行,须臾间来到“宁为龙须,不为蛇首”的题刻旁。羸弱的龙须草是平凡的,因为诗词家赋予新意,便显得不平凡。在象运山,我蓦然萌生这样的感悟,山因楹联增秀,石因书法生色,寺因名人添韵。丘陵起伏里的古寺,在时光的流逝中守护一方清宁,构成禅意的画面。文友们激情难抑,用手机,用镜头,定格着一个个精致的美景。
肩挑正午的阳光,辞别千年古寺,回首凝眸之间,飞龙塔耸立于高山之上。行程匆匆,我无缘在塔下近距离接触。然而因了这一瞥,我多了一个牵挂翔云的理由。
龙须岩背靠象运山大石壁,面临陡坡梯田,艳阳高照的日子,远观宛若母狮抱幼狮照日。此寺甚古:相传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天竺高僧梦梵阿科四处云游,相中象运山下的一块风水宝地,便搭了陋寮长住弘法,塑菩提祖师供奉。据说,这尊佛像,还是这位高僧从漳州南院步行驮来的。
无论是简单的,或是复杂的源起,都是時光送给我们的礼物。这座山中古刹,真正建庙是在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之后屡废屡兴。1986年,新加坡华侨不忍任其荒芜,出资修缮一新。没想到,2001年春节的一把大火,清净禅宇又被焚成平地。各方信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当年四月,一座气势更加恢宏的伽蓝拔地而起。得知古寺重兴,著名书法家梁披云欣然题写“龙须古地”门匾;后来,翔云籍梁奕川博士来到此地,留下“龙须古迹”的墨宝。还有更早为龙须岩题写“龙须古地”的名士,他是明代书法家张瑞图,可惜已经散失。
翔云是生态宝库、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吸口气都是香的。
我是从护法宫东侧大门入岩的,近年扩建重修的主殿面阔五间,坐南朝北,重檐歇山式,上铺绿色琉璃瓦。殿廊的六根大龙柱,还有墙壁上的珍禽祥兽图案,全都精雕细镂,闽南工匠的精湛手艺尽显其上。脚步轻迈,但见正殿佛龛里的菩提祖师佛像,外罩龙袍,法相庄严,目光充满对尘世苍生的怜悯,其超凡的雕塑工艺,可称为一绝。殿前的观音菩萨,左手托瓶,右执观音竹,俨然是在施展法术。步出主殿,钟楼、鼓楼分建大殿左右。走向天台俯瞰,山下楼房林立,翔云镇区清晰展现,看着,望着,不禁为这个云端小镇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击节赞叹!
拾台阶而上,路边的观音阁高耸,传说中的“神奇飞钟”高挂在阁中。这巨钟,高1.3米,直径80厘米,重400多公斤,铸造于北宋年间。这口南安境内最大的寺钟,原先不在龙须岩,而是闲置在汀溪中峰院。安居龙须岩后,乡人誉其为“神奇飞钟”。
“神奇飞钟”果然神奇———昔时,中峰院是安静的,安静的标准是院中老僧能专心清修。自从来了一位牧童,中峰院再无宁日。这位牧童,倒也没有高声喧哗,却喜欢执竹把古钟敲得山响。天天如此,老僧不堪其烦,忍不住斥责:“谁家的小童,终日只知玩钟,妨碍了贫僧诵经。你若真的喜欢此钟,挑走归你。若挑不动,以后别来了。”重要的话问三遍:“真不后悔?”老僧回答得斩钉截铁:“出家人不打诳语,决不后悔!”话音刚落,牧童已把巨钟轻轻松松地挑走,老僧当场目瞪口呆。听闻古钟挂在龙须岩,已经是三天后。老僧思前想后,坚定这是菩提祖师显圣的判断,赶紧为古钟拥有更好的归属地焚香遥拜。
后殿又称如来殿,背景的摩崖上刻着大大的“佛”字,题刻描上红漆,格外醒目。很想知道这“佛”字,究竟是出于哪位名家的手笔?如来殿比主殿规模小很多,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但同样重檐歇山式屋顶,同样飞檐翘脊,略微不同的是屋面铺设金色琉璃瓦。切莫忽视这后殿,它曾是龙须岩最早供奉菩提祖师的场所。
我很快明白———龙须岩始建庙时,限于人力物力,只能先建小庙供奉祖师。后来信众多了,香火旺了,便盖起了大殿,移请祖师到大殿奉祀。而在原来的地方,增祀如来佛祖。庙不在大小,关键要有内涵。聚焦小庙门前的小路,我仿佛发现历代高僧大德的芒鞋印迹,显现着悠悠禅意。
古朴的木门,像一个人的眼神,我倚门而立,沉默无语。
翔云古时是安溪、南安、同安三县商品集散地,如今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境内多山,平均海拔600多米,主要溪流有黄田溪、翔云溪、赤溪。今天,龙须岩已发展成占地20亩的景区,所在地翔云村有2680多亩生态公益林。龙须岩四周古木森森,巨石累累,掩映在林石之间的千年宝刹里。
象运山树林繁茂,地形隐蔽,龙须岩便成了举义志士挡风遮雨的场所。清代,这座古寺便成了安溪、南安、同安小刀会的大本营;解放前,这里是中共闽西南地下活动据点。风中裹着一点热气吹来,但我能闻到了淡淡的香味。这味道,是原生态的。弯弯的小路,掩映在绿色之中,路两侧的树枝或伸向路中间,或伸向峭壁。也许是常年潮湿的原因,不少石板长出了青苔。林中的小鸟,不时啼啭,营造出一种和谐。
周遭静好,想象着月挂中天的时候,银辉洒在翘脊上,洒在树梢上,洒在小径上,在朦朦胧胧的山野里漫步,听小草生产的声音,心境定是难以表达的美好。
在寺院里读楹联,能读出龙须岩博大精深的内涵。据已知的文字记载,宋代泉州太守蔡襄是较早为龙须岩撰联的名人。“法超象外三千界,神占龙头第一峰”、“虎啸龙须动,鹿鸣象运开”都是蔡太守的杰作;还有不知姓氏留下的“片语独涵龙须碧,万松常锁白云间”、“月来阶下花呈影,雨过庭前草滴泉”等联句,都是游寺的佳句。
沿着通往观音阁、如来殿的山间曲径徐行,须臾间来到“宁为龙须,不为蛇首”的题刻旁。羸弱的龙须草是平凡的,因为诗词家赋予新意,便显得不平凡。在象运山,我蓦然萌生这样的感悟,山因楹联增秀,石因书法生色,寺因名人添韵。丘陵起伏里的古寺,在时光的流逝中守护一方清宁,构成禅意的画面。文友们激情难抑,用手机,用镜头,定格着一个个精致的美景。
肩挑正午的阳光,辞别千年古寺,回首凝眸之间,飞龙塔耸立于高山之上。行程匆匆,我无缘在塔下近距离接触。然而因了这一瞥,我多了一个牵挂翔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