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自然 心物交融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y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型文化纪录片《园林-长城之内是花园》是国内第一部从几千年历史的跨度解读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纪录片。该片准确阐释了中国园林师法自然,饱含文人意趣的精神,采用贯穿古今的叙事角度,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并直面现实生活。纪录片饱含浓厚的人文情怀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营造了一个人与历史文化、与天地自然相融合的唯美意境。
  【关键词】艺术精神 叙事角度 人文情怀 唯美意境
  历时三年,大型文化纪录片《园林-长城之内是花园》(简称《园林》)终于走上荧屏,通过八集的篇幅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脉络,并通过一个个充满山川气质、人文情趣的小故事,深入到当下中国人对园林艺术的理解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总体而言,纪录片营造了一个人与历史文化、与天地自然相融合的唯美意境。本文从中国园林的艺术精神、贯通古今的叙事角度和关注现实的人文情怀对纪录片进行解读,探寻该片所呈现的唯美意境。
  一、师法自然、文人意趣——中国园林的艺术精神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史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它立足于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融合了中国古代的思想艺术精神,凭借特殊的营建技艺,呈现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之美。纪录片《园林-长城之内是花园》对这种自然之美的表现可谓淋漓尽致。首先看看每一集的片头,一幅巨大的水墨画随着镜头的后退,逐渐展示了从自然山水到文人庭园的画面,山水花木淡泊而悠然,渲染着清水芙蓉的清淡和浓淡分明的醇厚之美。片尾水气氤氲的远山之前,矗立着一座古雅的亭子,朦胧的画面唯有这座小亭清晰可见,超逸悠远的境界瞬间得到了凸显。在第三集《桃源有多远》中,分别用特写描绘了夏的鸟、秋的枫、冬的雪和春的花,在白雪纷纷下落和兰花叶上晶莹的露水滴落的瞬间,我们仿佛感觉时间已经静止,实际已经流淌千年,从古人转向了现代人的叙述。这种转换或许就是自然,周而复始没有什么变化却又改变了一切。
  园林本于自然、法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园林不但具有自然之美,更含有中国古典文人之美。纪录片由高素质的优秀团队历经三年拍摄和制作,之所以流传于人们的茶余饭后和网络论坛,主要归功于三则长度只有几十秒却没有一句解说的宣传预告片。预告片分别选取了香、莲和茶这三个十分微小的角度,慢节奏铺展。短短几十秒,不紧不慢、优哉游哉,焚香、种植碗莲、煮水烹茶,这些文人的生活细节,让观众不免觉得好奇和神往,想要一探究竟,片尾才出现“园林”的纪录片片名和“城市里的山水,长城内的花园”的主题词。对于整部纪录片甚至博大精深的古典园林文化,香、莲、茶这几个意象虽渺小,但却呈现了古典园林悠远淡然的境界,真可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种舒缓悠然的文人情调和意趣,或许就是这部纪录片未播先火的原因吧。
  中国古典园林往往是少数人的特权,是皇家或者官吏、富商们的生活样态,因而在纪录片呈现时,如何走向广大群众,让更多的人受到感染和启发是一个难题。纪录片首先强调园林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类似的话语在片中出现不下十次,这就让观众体会到园林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物象,更是一种精神追求。此外,《园林》还大量援引台湾和外国造园家、禅者和茶客的在园中的内心独白,这些“新型文人”的生活意趣使得观众产生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理追求。因此,纪录片向观众展现的是一种生活,一种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人化的生活,这正是中国园林的艺术精神。
  二、积淀深厚、历久弥新——贯通古今的叙事角度
  有关园林的纪录片已有不少,《颐和园》、《苏州园林》系列、《西湖》、《中国古建筑》等获得了成功,但能把园林艺术置于几千年来中國历史发展的大坐标中,进行全面描述的,《园林-长城之内是花园》尚属首次。纪录片把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汉、魏晋、唐、宋、明清作为二至七集的内容,向观众呈现了园林在中国发展的脉络。此外,首尾两集把这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的园林艺术投射到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上来,直面当下人们的生活样态和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使得古老的艺术在当下语境中获得了重生。
  第一集开篇直接将历史语境定格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自秦始皇建造了长城,中国就是围墙内的一个大花园。”便给片名《园林》做了精炼的阐释,也为整部纪录片注入了悠远的历史沧桑感。宋以前的中国园林并没有完整明确的历史记载,纪录片前四集便通过解读并描绘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园林,带领观众走进了古老园林的风情与神韵之中。司马相如《上林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维《辋川集》、白居易《琵琶行》等众多古典文学名篇纷纷走进片中的园林,在这片诗意的天地勾画了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和特殊面貌。第二集《村庄里的上林苑》的艺术家李小超作为追寻上林苑的人,动情地讲故事,在看似荒凉的土地上通过历史遗迹和村民的生活,试图用速写的技法描绘一幅幅西汉上林苑的画卷。残破城墙的镜头多次出现,呈现了大汉帝国的雄壮和气魄,也见证了封建帝国由胜到衰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纪录片还将汉武帝时期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囊括进来,既有深受宠爱的卫子夫,也有神勇无敌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使观众的接受范围立足于园林而又不局限于园林,使纪录片具有更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嚼头”。关中地区流传至今的细狗撵兔和上锣鼓的民俗风情,表达了更加深刻的主题——历史充斥着现实,现实也包裹着历史。事实上,这不是艺术家赋予园林以历史感,而是园林自身就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艺术。
  园林艺术一方面记录、保存了历史,使之具有深厚的积累沉淀,另一方面也指向现实和未来,超越了那个过往的历史时期本身。第四集《写在大地上的诗》集中笔墨刻画了一个观众非常熟悉的诗人白居易,诗人从自己的仕宦沉浮和人生变化里创造了“中隐”的境界,既享受都市生活的便捷,又满足走向自然的愿望。白居易的创造既实现了中国园林由深山走向城市的转变,也解决了千年来仕人心中仕与隐的矛盾。现代人几乎无法脱离现代城市高效便捷的生活环境,但面对工作压力和环境危机,心中仍有强烈的回归自然的愿望,白居易的所谓“中隐”或许就是最好的出路吧。   三、理想生活、精神境界——关注现实的人文情怀
  园林艺术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古老艺术,经历千年的发展演变,在当下这个隔离自然、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它不仅仅是一门营造的技艺或是文化遗产,而且是现代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面对水泥森林、千城一面、环境污染、人心浮躁等现实问题,人们束手无策,找不到出路。而园林这种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艺术,好像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提供了答案,就是纪录片第四集片尾显示的一行字: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上营造一座私享的无边的美好。纪录片《园林》还具有关注现实的品格,它立足于园林这个视点,把目光投向了21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即环境问题,本质上说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城市逐渐吞噬自然,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吵闹嘈杂了起来,片中多处自然园林与城市街道的迅速切换,蒙太奇手法的使用让观众在对比强烈的生活场景里产生极大的震撼。如第三集《桃花源有多远》中,镜头在建筑师杨泳梁设计的园子里闲庭信步,忽然间便走入了嘈杂不堪的建筑工地和上海福州路的街上,机器声、汽车声、叫卖声、喇叭声交织在一起,这种慢与快、静与躁、逸与狂的对立就使纪录片的情感极具张力,自然会引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追问与反思。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纪录片往往通过一些小物件和小故事予以解答。在该片第七集,成长于私家园林的叶放和出生在叠石世家的韩良源的故事里,一枚枚印章和一张张图纸是古老生活方式的承载,主人公叩问于心的回忆与反省也是对当下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正如总导演金明哲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花园,是自己想象的、自己搭建的,属于自己的心中的园林。……观众的解读也有各种方式、各种可能。我们不希望一把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门,因为现在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千秋,姹紫嫣红的时代。”
  紀录片还时常直接向观众提问,激发观众的思考。我们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古人的生活多少还在影响我们?我们的心将安放于何处?这种对良好生活方式的神往,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不安情绪,在后面几集片子中越发强烈和集中。这些追问如狂风巨浪引人深思、冲击心灵,让人们产生一种迫切求得出路的冲动,纪录片又不止步于追问,也会时常给出解答。纪录片第七集的片名“遥远的归处”已经切中这些问题的本质,并提供了解决路径,就是寻找一条回归自然的路。片中造园家、禅者和茶客们口中所谓“回眸一望,满目青山”、“心中有山水,处处皆有山水”等都是这些问题的回答,最终整部纪录片也给出了一个顺理成章的答案:万物归心,天人合一。
  结语
  纪录片《园林》生动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园林艺术精神,通过千年的叙事跨度表现了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同时,该纪录片具有关注现实的品格,为生活节奏陕、压力大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既合理又美好的生活方式。观众会通过这部纪录片品味园林文化、提升生活境界,也会感受到一种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生活与理想浑融的唯美意境。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与一位老友闲聊,他神秘地凑近问我:“老秦,我问你,两口子亲密时间是否要选在上床入睡前。”我笑答:“非也。你看《红楼梦》中,宝玉与袭人初试云雨情,不就发生在午睡后。”有人曾调查428例中老年人的性生活,其中53%的人性爱时间是在入睡以前,6.3%的人约在半夜,还有36.2%的人不固定,说明性生活时间的选择应该是较灵活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习惯把性爱与“上床睡觉”联想在一起,其优点是:首先,
【摘要】《广播电视口语报道》课程在广播电视学专业中开设得不算普及,以笔者在专科院校开设该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提高该课程的实用性,从而提升未来媒体人的现场口语报道能力和水平,也供相关院校借鉴和完善。  【关键词】广播电视口语报道课程  一、广播电视学专业开设《广播电视口语报道》课程的意义  教育部于2012年9月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更名为广播电视学,其核心课程为《新闻理论》《中国新闻事
【摘要】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打造全媒体矩阵,“全天候滚动播发,多终端丰富呈现,多介质深度融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视频访谈,为有效放大新闻资源,唱响党报好声音,传递正能量进行了有益实践。变革是时代使命,转型是大势所趋。变革中仍有核心的价值需要媒体人的坚守和光大。面对神圣的责任和激烈的竞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是此消彼长,相互排斥或替代的关系,而是交融互补的关系,结合得好可以释放巨大能量。 
【摘要】2014年8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媒体融合是场大革命》。文章认为,在“互联网 ”的时代,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传统媒体如果不自我革新,就可能被推向边缘。而作为地市级媒体在自我革新过程中又面临着特殊的难题,如何在互联网的大潮下变挑战为机遇,走出一条突围之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地市级媒体 互联网 融合  一、地市级媒体在融合发展中遇到的困惑  今年5月20-2
6月29日,重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会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是海峡两岸本着“先易后难、求同化异、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和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推进大陆与台湾经济合作的成果。    这一成果可以追溯到2005年4月。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历史性的会谈后,共同发布《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明确提出:“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全面交流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它的兴起和迅速壮大对报纸副刊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为了应对新媒体挑战,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报纸进行全媒体转型已成为业界的共識。相较于新闻采编的全媒体融合,报纸副刊的全媒体转型此前往往不被重视。其实,当前各大报纸副刊已经在转型实践中逐步形成副刊内容新闻化的应对策略。而201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于该题材的重大性,各大报纸都进行了报道;同
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震荡格局,一些无法融到资的企业夺得地王,就等于夺得地雷。  楼市出现奇怪现象,京沪深等一线城市出现价量齐跌,而各地地王仍然层出不穷。  7月份,全国30个主要城市中,住宅成交而积环比上升的城市仅占一半左右,总成交面积环比则下降约4%。京、沪、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仅上海的成交量环比上升。8月份,成交量萎缩的状况更加明显。根据兴业证券对成交量的监测,京、沪、深三地日均成交面积环比
【摘要】本文以传媒属性为逻辑起点,对公共性与阶级性的关系进行考察,探讨不同社会制度环境下传媒公共性的不同表现,提出由国家推进的媒体市场化加剧了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危机。并基于当下的媒介生态现实,结合众筹新闻的相关特点,提出众筹新闻是重建传媒公共性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公共性 众筹新闻 参与式民主  所谓传媒公共性问题,实质上是媒体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尤其是传媒自身民主化问题。莫斯可曾指出:“我们应该
如果你有话想说:  我是一名初二女生,平时我的成绩一直都保持在中上游水平,老师也比较喜欢我。可最近一段时间,我不知怎么脾气变得暴躁不堪,每天都气哼哼的,爸爸妈妈一和我说话,我就顶撞他们“别烦我”“烦着呢”,说完就关上自己的房门……常常弄得爸爸妈妈不知所措,我知道这样做很伤害他们,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  —— 霹雳贝贝  我上初三了,我的妈妈没有上过学,甚至连个电话都不会打,爸爸也只有小学文化,六年
摘要:与西方现代体育相比,中国传统体育仍是一种“弱势文化”。以中国武术为例,提出在身处弱势状况下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探寻中西体育文化的共通空间;重视中西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的差异;细分传播受众的需求;重视传播艺术;培养专业化人才;坚持奥运推广之路。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传播策略;中国武术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1